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制备高碳醇用Cu-Zn-Zr催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制备高碳醇用新的催化体系CuZnZr.CuZnZr催化剂可用Cu(NO3)2,Zn(NO3)2,ZrOCl2和Na2CO3为原料,采用并流共沉淀法制备.研究结果表明,CuZnZr催化剂对脂肪酸甲酯加氢制备高碳脂肪醇具有很高的活性.催化剂的活性测定结果及XRD和TPR表征结果表明,Cu和Zn都是该催化剂的活性组分,Cu0和ZnO是其活性物相,Zr组分以ZrO物相存在,对活性组分起着间隔分散作用.用ASAP2000型物理吸附仪测定了催化剂的比表面积、比孔容、孔结构和孔径分布,揭示了在不同条件下制备的CuZnZr催化剂活性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制备高碳醇用Cu-Fe系催化剂的活性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共沉淀法制备了Cu-Fe系催化剂,它是由脂肪酸甲酯加氢制备高碳醇的新催化体系.催化剂经焙烧后的物相为CuO,γ-Fe2O3和MgO,形成了活性相的结构前驱.在反应条件下,CuO首先被还原为金属态的Cu0,然后γ-Fe2O3被还原为Fe3O4;Cu0和Fe3O4共同参与催化该反应.本文用XRD,TG-DTA和Mossbauer谱等手段,结合催化剂的活性测定,确定了催化剂的活性相为Cu0和Fe3O4;MgO可改变催化剂的电子结构和几何构型,起到重要的助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3.
制备高碳醇用Cu-Fe系催化剂的活性相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用共沉淀法制备了Cu-Fex系催化剂,它是由脂肪酸甲酯加氢制备高碳醇的新催化体系。催化剂经焙烧后的物相为CuO,γFe2O3和MgO,形成了活性相的结构前驱。  相似文献   

4.
由脂肪酸酯制备高碳醇Cu-Fe系催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脂肪酸酯制备高碳醇Cu-Fe系催化剂的研究刘寿长②王文祥②陈诵英①(①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太原030001)(②郑州大学化学系,郑州450052)关键词高碳醇Cu-Fe系催化剂加氢反应高碳醇被广泛用于洗涤剂、增塑剂、合成纤维、表面活性剂、...  相似文献   

5.
由脂肪酸酯制备高碳醇Cu—Fe系催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刘寿长  王文祥 《分子催化》1996,10(5):382-386
  相似文献   

6.
制备高碳醇Cu-Fe系催化剂的TPR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TPR研究了Cu-Fe系催化剂的还原行为和各组分间的相互作用.指出Cu-Fe系催化剂的活性与其还原行为密切相关.由共沉淀法制备的Cu-Fe系催化剂,各组分间的相互作用影响催化剂的活性.并用Coats-Redfern方法,求得了Cu-Fe系催化剂还原的动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7.
制备高碳醇稀土改性Cu-Fe催化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Cu-Fe系催经剂中添加稀土,利用稀土改性提高Cu-Fe系催化剂的活性,或直接利用氮氢混合气还原脂肪酸酯制备碳脂肪醇。用纯氢气作气源,添加1%的Sm2O3,高碳醇收率可提高约3%。用氮氢混合气作气源,不含稀土的Cu-Fe系催化剂活性大幅度下降,添加Y、ND等可阻止其活性下降甚至提高其活性,与不含稀土的Cu-Fe系催化剂相比,添加1%的Nd2O3或1%的Y2O3可分别提高碳醇收率29%和33%。  相似文献   

8.
低碳醇合成Raney Cu—Co催化剂的研究:Ⅰ.反应性能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563K、6MPa及H2/CO=2的条件下,考察了Cu/Co比不同的几个RaneyCu-Co催化剂的反应性能,结果表明:RaneyCu-Co催化剂上CO加氢产物主要为C1-C6正构醇及C1-C8正构烃。烃和醇产品的分布均符合Schulz-Flory方程,但醇产品的链增长几率(0.3-0.55)均小于烃产品的值(0.6-0.75)。Cu/Co比不同的催化剂在进入活性稳定区之前。均经过了一个不尽  相似文献   

9.
10.
合成气制低碳醇Cu—Co尖晶石催化剂的制备与催化活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用Cu-Co系催化剂可从合成气制C1-C6正构低碳醇。Cu-Co尖晶石化学组成均匀,能使活性中心均匀分布,为良好的催化剂前驱体。本工作用共沉淀法与灼烧法制备了Cu-Co尖晶石化合物。XRD,DTA,TG等研究表明,当Cu/Co比为0.05-0.5时,得到单相的尖晶石化合成物可作为合成低碳醇催化剂的前驱体。其中,共沉淀法制得的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与选择性。当Cu/Co比为0.35-0.45时共沉  相似文献   

11.
刘寿长  王文祥 《分子催化》1990,4(4):335-339
Cu-Fe系催化剂和Cu-Cr_2O_3相比,在较低压力下显示出高活性,且无毒、无污染、原料易得。本文用日本Rigaku TG-DTA-DSC热分析仪研究了该催化剂在H_2气氛下的还原行为。 1.实验部分 样品:Cu-Fe系催化剂用共沉淀法制备,其活性见表1。 气源:高纯H_2经105催化剂、硅胶、5A分子筛净化处理,流量为60 ml/min。  相似文献   

12.
 制备了新型无铬非晶态 Al2O3 负载的 Cu-Zn 催化剂, 并采用 X 射线衍射、透射电镜、程序升温还原和红外光谱进行了表征, 考察了其液相酯加氢制高碳醇的催化性能, 并优化了反应条件. 结果表明, 在 240 °C 和 10 MPa 氢压相对温和的反应条件下, 髙碳醇收率达 86.3%, 远远高于相同条件下传统的 Cu-Cr 基催化剂. 对前体、焙烧后及还原后催化剂的物相进行了研究, 探讨了催化剂组分及表面羟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影响Cu—Co合成醇催化剂活性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景春  蔡水玉 《催化学报》1990,11(5):366-371
  相似文献   

14.
15.
射频等离子体技术制备合成低碳醇用铜钴基催化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射频等离子体技术制备了CO加氢合成低碳醇用新型CuCo/ZrO2催化剂, 研究了等离子体气氛氮气、氢气和先氮气后氢气处理对催化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并应用BET、XRD、XPS、TG和TPR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 与常规焙烧制得的样品相比, 射频等离子体技术制备的催化剂可有效抑制烃类生成, 提高总醇选择性, 大幅提高反应活性和低碳醇的时空收率. 表征结果显示, 等离子体技术使催化剂前驱体在低温下分解形成活性相, 显著提高了催化剂比表面积, 促进催化剂活性组分晶粒细化并提高其分散度, 催化剂表面的铜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Cu/Co比不同的五个Cu-Co-Al合金样及其碱抽提产物-RaneyCu-Co催化剂的体相结构进行了XRD表征。结果表明:Cu-Co-Al合金由CuAl2、CuAl2及Al13Co4三种物相构成。随Cu/Co原子比(0.17-23.1)增高,Al13Co4及CuAl物相逐渐减少,直到消失,CuAl2物相产生且逐渐增多。RaneyCu-Co催化剂由两种Cu-Co固溶体组成,一种富铜,另一种富  相似文献   

17.
制备高碳醇Cu-Fe系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孔结构和孔径分布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用ASAP-2000型物理吸附仪,研究了制备高碳醇Cu-Fe系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孔结构、孔容积和孔径分布等.结果表明,随着焙烧温度的提高,比表面积下降;在相同的焙烧温度下,组成和沉淀过程的pH值也影响其表面积大小.催化剂的活性与反应可利用的表面积相关.根据吸附-脱附等温线,确定了催化剂的孔结构及孔径分布的变化规律.数据表明,孔径分布和孔容积对催化剂的活性至关重要,平均孔径(4V/A,根据BET)可作为衡量Cu-Fe系催化剂活性高低的一个参数.焙烧温度的选择是使催化剂具有适宜的孔径分布和较大的孔容积,因而具有较高活性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XRD、XPS、及H2-TPD技术对不同Cu/Co比的几个Raney Cu-Co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与反应醇选择性进行了关联。结果表明:Raney Cu-Co催化剂均由不同Cu/Co比的两个Cu-Co固溶体相组成,还原(H2,563K,2h)前,表面除有Cu^0和Co^0外,尚有少量Cu^+1和显著量的Co^+2存在,还原后,Cu^+1几乎消失,Co^+2仍有一定量存在,在反应温度下(56  相似文献   

19.
本文应用“原位”发射红外光谱技术,在280℃,0.5MPa反应条件下,对于Cu/ZnO/Al2O3催化剂 CO+H2CO+H2+CO2反应体系的反应过程进行了动态跟踪结果表明,CO|H2反应体系中,CO插入表面-烷氧基的金属-碳键可能是生成碳二以上醇的反应速控步骤。  相似文献   

20.
用动力学方法系统地考察了在Cu-Zn-Al-Ti-K催化剂上合成低碳混合醇的反应网络结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较完整的反应网络构造图。研究结果表明,甲醇是由CO加H_2和CO_2加H_2两条途径生成的,其它醇是从甲醇出发经过碳链增长过程生成的。甲烷是CO和H_2反应的产物,其它烃经由甲烷按碳链增长方式产生,其中乙烷也可能经乙醇产生。在经过很短的一段反应时间之后,就发生了逆变换向变换反应的转变,变换反应起了向CO_2加H_2合成甲醇这一途径提供反应物CO_2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