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吴小萍  范朝阳 《光学学报》1997,17(8):103-1107
介绍了采用位相平衡设计法设计优化的二元微透镜阵列,并应用于工作波长为1.536 ̄1.564μm,通信间隔4nm的8通道光栅型密集波分复用器。设计并计算了二元微透镜各单元的位相结构和接收光纤端面上的衍射远场分布,最后讨论了当采用单模和多模接收光纤时,二元微透镜阵列部分引入的损耗及其在多模接收光纤中激起的基模比例。  相似文献   

2.
选择在可见光波段具有较低吸收损耗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 共聚物作为波导包层材料,使用双酚A型环氧树脂作为折射率调节剂,根据材料的折射率设计了单模波导截面尺寸;然后,采用束传播法优化设计出16信道阵列波导光栅(AWG)器件的版图结构。利用Optiwave软件模拟了AWG器件的光传输特性,结果显示,器件的信道间隔为0.845 01 nm,插入损耗小于14 dB,串扰小于-25 dB。  相似文献   

3.
利用光振幅传输矩阵对光纤光栅马赫--陈德尔型波分复用器的特尾进行了理论研究,分析了结构参数对器件性能的影响,给出了其最佳的结构参数。  相似文献   

4.
胡卫生  曾庆济 《光学学报》1999,19(8):041-1044
在 1 × N 波分复用/ 解复用器中, N + 1 个自聚焦棒透镜构成了一个1 到 N 的准直系统。自聚焦棒透镜之间的间隔不等, 导致了较大的不均匀的附加耦合损耗。为了使总的平均损耗最低, N + 1 个自聚焦棒透镜的长度应匹配选择。数值计算结果表明, 输入自聚焦棒透镜应比1/4节距稍长Δ Z0 = 20~50 μm , 因 N 而异, 有一上限。 N 个输出自聚焦棒透镜的长度不等, 靠近输入端者比1/4 节距略短, 远端者比1/4 节距略长, 亦因 N 而异。这样匹配使得总的损耗最低, 适用于 N≤8(尤其是 N ≤6) 的情形。  相似文献   

5.
为了减小波分复用器的器件长度,在聚酰亚胺材料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赝态结构的2×2多模干涉波分复用器,并分别用精确导模分析法对其进行模拟分析和优化设计。结果表明,赝态结构波分复用器可以有效地对980nm和1550nm光进行解复,并且器件尺寸只有传统设计的1/5。器件在器件长度和波长变动中显示出良好的容差性,并且能够和掺铒放大器与激光器实现集成。其中,赝态结构MMI聚酰亚胺波分复用器的干涉区宽度和长度以及输入口宽度和距离对其性能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6.
波分复用器在光纤通信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光纤通信领域中使用波分复用技术,可以极大地提高网络的传输容量及速率,是解决现代通信技术带宽危机的有效方法.本文介绍了波分复用(WDM)器件的特性,并以双路双向光纤通信为例说明应用WDM技术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无曲率奇点的光波导短程透镜的设计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刘骥  石邦任 《光学学报》1994,14(4):98-402
在Sottini等人提出的求解非球面光波导短程透镜一般解析方法的基础上,研究了卷边函数对透镜旋转母线曲率的影响。指出具有连续二阶导数的母线,可有效地消除曲率奇点,从而在理论上能够减小由于波导弯曲造成的导光损耗。基于这种观点,提出了一种新的卷边函数,求得了透镜轮廓的表达式,进而求得了透镜深度,并与Sottini等人的解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8.
研制出用于现代光通信密集波分复用(DWDM)系统的微型谐振环波分复用器(MRRWM)。微环与信道波导采用垂直耦合的方式,利用耦合模理论对器件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设计出模板,并研制出符合器件光学性能要求的聚合物材料。利用反应离子刻蚀技术完成了硅基板上单级和八级的器件制作,波分复用器的中心波长为1.55μm,输出波长间隔Δλ=1.6nm,中心微环半径R=131.95μm,相邻微环半径差ΔR=500.0nm,器件测试结果表明实现了微环谐振输出。  相似文献   

9.
鲁平  范俊清 《光子学报》1996,25(4):354-357
本文讨论了引起短程透镜损耗的各种因素,用最优边缘卷边曲率半径和表面抛光的方法成功地降低了短程透镜的损耗,给出了短程透镜的损耗测量值.  相似文献   

10.
凹面光栅型波长解复用器的标量波动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赵春华  杨易 《光学学报》1998,18(3):08-313
利用标量波动衍射理论,通过对光栅槽面的数值积分,计算了罗兰圆型集成二维凹面光栅像点的光强分布。给出了光线追变法难以得到的光栅槽面沿光栅圆不同方位刻划所引起的成像点对于光栅方程计算位置的偏离;在对色散和分辩力的分析上,获得了与光线追迹法很好的一致性;分析了光栅的槽面波、光源的模场宽度以及因工艺产生的槽面圆角对光栅成像的影响;最后给出了光栅的波像差和光线像差的计算。  相似文献   

11.
波分复用技术在现代光纤通信中发展十分迅速,已展现出巨大的生命力和光明的发展前景。中国的骨士网和一些局域网已开始采用波分复用技术,国内一些厂商也正在开发这项技术。文章详细介绍了波分复用技术的发展背景、原理、组成形式、实现方案及其国内外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2.
王传林  余重秀  忻向军  辛港  杨晓强 《物理》2002,31(9):596-600
通信业务的爆炸式发展,使得通信网络对传输容量要求急剧提高。WDM(wavelength divsion multiplexing)技术是增加系统容量的有效方法。文章介绍了光通信中波分复用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特点以及波分复用技术中所用的关键器件-波分复用器/解复用器。  相似文献   

13.
基于光纤光栅的光子器件及其在波分复用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瞿荣辉  赵浩 《光子学报》1999,28(6):522-526
本文报道了光纤光栅外腔激光器、光纤光栅解复用器、光纤光栅滤波器、解复用滤波器和分/插复用器(OADM)等在全光通信网中有应用潜力的新型光子学器件的实验结果,并演示了这些器件的功能和基于这些器件的4路符合ITU波长标准,间隔约为1.6nm,速率为4×155Mbit/s的密集波分复用传输。  相似文献   

14.
蚀刻衍射光栅波分复用器件的设计与模拟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近年来光通信飞速发展,波分复用技术(WDM)是满足要求的有效手段.密集波分复用技术已经得到成功商用,其扩展信息传输容量的能力也在不断增强.作为波分复用中最关键的器件,蚀刻衍射光栅(EDG)是平面波导密集波分复用器件中很有发展潜力的一种.本文分析了EDG器件的解复用原理,参量设计,工艺过程.文章最后,建立了一个光栅干涉的简单模型,对设计好的器件参量进行模场形状、谱响应、色散等光栅性能的模拟,得到基本的器件解复用特性,并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5.
双波长光纤光栅的矩阵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本文在分析双波长光栅特征的基础上,结合耦合模理论和矩阵分析方法,提出了分析双波长光栅的一种数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采用矩阵分析方法对双波光栅进行了理论分析,得到的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6.
关柏鸥  Tam H Y  Ho S L  Man W S  董孝义 《光子学报》1999,28(10):920-922
本文报道了一种改变光纤光栅布喇格波长的有效方法。写于我氢光纤上的光纤光栅经过高温退火后,再利用紫外激光对其进行均匀曝光,不但能够有效改变其布喇格波长,而且还可以提高其反射效率。此种方法能很好地解决光纤光栅制作过程中的工作波长控制问题。  相似文献   

17.
波分复用光环形网络结构及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文概述了当前波分复用(WDM)光环形网络结构的物理结构和逻辑结构,并对这些网络结构进行简要的分析,同时对实现WDM光环网络结构中的关键问题进行了简要的探讨。最后对我国发展光环形网络给予一些中肯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用衍射光栅测量光波波长和光栅常数的实验原理和数据处理方法:提出了用比较法测量光波波长、用最小二乘法计算光栅常数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杜炳政  朱京平  毛玉政  刘宏  王凯  侯洵 《物理学报》2017,66(22):224202-224202
单个衍射光栅周期所包含的Bragg周期层数是连续Bragg齿型凹面衍射光栅的主要参数之一,该参数可改变光栅齿结构,对凹面衍射光栅的分辨力.自由光谱范围及衍射效率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理论分析与仿真模拟,对比了4种不同层数的Bragg型凹面衍射光栅的特性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在衍射光栅尺寸不变的情况下,改变单个光栅周期包含的Bragg周期层数不会显著提高器件主衍射级次的分辨力;单个光栅周期包含的Bragg周期层数与光栅可衍射的级次数成正相关.单周期层数的Bragg凹面衍射光栅的主衍射级次效率最高,其可衍射的级次数最少,且其他衍射级次分散的能量最少;增加单个光栅周期所包含的Bragg周期层数会降低主衍射级次的自由光谱范围.该研究对于设计低插损、高分辨率、宽工作波段的波分复用器或光栅光谱仪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设计了一种基于绝缘体上的硅材料的全内反射型阵列波导光栅解复用器年。将一全内反射波导镜引入原弯曲的波导列阵中,该波导镜具有偏振补偿的功能和缩小器件尺寸的特点。在器年数值模拟的基础上,制作了原理性器件,并获得了初步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