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改善树脂导光水泥基材料(Resin light conductive cementitious materials,RLCCM)中水泥基体与透明树脂界面间的粘结性能,采用强度试验、X射线衍射仪和环境扫描电镜分别研究了环氧树脂AB胶对RLCCM整体抗压强度、界面处水化产物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RLCCM的整体抗压强度比纯水泥砂浆体低,且强度大小与界面间的粘结性能有关,环氧树脂AB胶增强了RLCCM的整体力学性能;环氧树脂AB胶减少了界面处羟钙石的生成,提高了界面间粘结强度;环氧树脂AB胶还提高了界面的粗糙度,增强了界面间机械作用,改善了界面间粘结性能。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紫外线对树脂-水泥复合材料界面腐蚀特性的影响,本文以高压汞灯为光源,对树脂导光水泥基材料进行加速老化,采用斜剪粘结强度、表面外观特征变化的宏观测试手段探明树脂-水泥界面在紫外线辐射环境下的变化规律,通过ESEM-EDS的微观测试手段分析树脂-水泥界面在紫外线辐射环境下的劣化机理。结果表明:试件发生斜剪破坏时,均从树脂与水泥基体的界面处开始破坏;在紫外线作用下,界面斜剪粘结强度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并在24h左右达到最大值11.62MPa;树脂部分黄变随照射时间的延长不断加深,84h时色差值达到9.283;早期树脂部分发生后固化反应使结构强度增加,界面结合更为紧密,随着照射时间的延长,紫外线作用使树脂分子链断裂,羰基和酯基基团发生降解,削弱了树脂与水泥界面的粘结性能。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重金属污泥高值资源化利用途径, 研究了含重金属污泥高温处理渣料磨细粉(简称磨细粉)对改性硫氧镁(MMOS)水泥基材料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早期自由收缩变形及其重金属浸出行为的影响. 结果表明: 随着磨细粉掺量的增加, MMOS水泥基材料的净浆流动度呈现逐渐增大趋势; 早期(3d)力学性能则呈现明显的降低趋势, 90d后磨细粉掺量对MMOS水泥基材料的力学性能的影响程度降低; 磨细粉可以显著降低MMOS水泥基材料早期的自由收缩变形值, 其中含10%磨细粉的MMOS水泥基材料早期的自由收缩变形比未掺加磨细粉MMOS水泥基材料的自由收缩变形值降低了57.1%. 微观分析结果表明: 掺加30%磨细粉后MMOS水泥基材料中水化产物5Mg(OH)2?MgSO4?7H2O(517相)的相对含量降低, MMOS水泥基材料硬化体的平均孔径提高了31.0%, 表明磨细粉降低了MMOS水泥基材料的力学性能. 当磨细粉掺量增加至40%时MMOS水泥基材料硬化体中重金属Ni、Cr、Zn和Cu的浸出浓度指标均能满足GB 30760-2014的浸出要求.  相似文献   

4.
为了制备具有高抗折性能的硫氧镁基胶凝材料, 分别研究了不同掺量硅灰取代轻烧氧化镁粉对柠檬酸改性硫氧镁(CMOS)胶凝材料性能的影响及机理. 结果表明: 掺加硅灰之后, 制备的柠檬酸改性硫氧镁胶凝材料抗折抗压强度均得到了提高. 当硅灰取代掺量在5%~10%质量分数时, 柠檬酸改性硫氧镁胶凝材料各个龄期的力学性能最优, 其中, 28d抗折强度达到了22~23 MPa左右, 这比相同水灰比条件下普通硅酸盐水泥P.O42.5的抗折强度提高了238%. 研究还发现, 硅灰取代掺量在5%~10%质量分数范围时, 所制备的硫氧镁基胶凝材料的耐水系数达到了0.85以上, 表明该高抗折硫氧镁基胶凝材料具有较高的耐水性, 完全适用于受水浸泡或处于潮湿环境的重要结构中.  相似文献   

5.
双马来酰亚胺(BMI)树脂存在着树脂溶解性差、固化成型温度高以及固化物脆性大等缺点.采用二烯丙基双酚A(DABPA)和3-乙炔基苯胺(m-APA)为扩链增韧剂,以叔丁基过氧化氢(TBHP)为催化剂,与N,N′-(4,4′-二苯甲烷)双马来酰亚胺(BDM)共聚,获得了一种可中温固化的改性BMI树脂.研究结果表明:该改性BMI树脂预聚体在95~140℃温度下仍具有良好的流动性,适合用于浸渍增强材料;其固化成型温度较未添加TBHP的工艺降低了50~60℃;BMI树脂固化物的两个玻璃化转变温度分别高达296.4℃和334.8℃,质量损失5%时的温度为411.4℃,弯曲强度和冲击强度分别为122.6 MPa和11.8kJ·m-2,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能和韧性.  相似文献   

6.
常温下对16MnR焊件母材、热影响区及焊缝试样进行应变率从10 ̄-4~10 ̄+3s ̄-1范围内的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三种试样力学性能基本一致,证实焊接工艺良好。实验结果还表明本材料对应变率敏感,本文提出统一描述该材料为学性能的本构方程,理论曲线与实验结果符合良好。  相似文献   

7.
聚己内酯(PCL)具有良好力学性能、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其在催化剂、加热等适当条件下,可与其他如聚乙二醇(PEG)、聚乳酸(PLA)、聚乙交酯(PGA)等单体或低聚物发生共聚,以改善聚合物性能;也可通过与其他聚合物共混;或者在PCL材料表面化学接枝其他化合物,以得到性能更为理想的聚合物材料.这些PCL基材料已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中得到广泛关注和开发应用,尤其作为组织损伤修复的支撑材料、药物负载和可控释放的承载系统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与应用潜能.本文将就这方面的基础研究和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硫氧镁基结构材料的各项性能,研究了Mg O/Mg SO4摩尔比参数、不同矿物掺合料对柠檬酸改性硫氧镁砂浆力学性能、耐水性能及保温隔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同水灰比普通硅酸盐水泥(P·O42.5)砂浆相比,Mg O/Mg SO4摩尔比在12:1~14:1时柠檬酸改性硫氧镁砂浆的早期抗折强度增加了69%~75%,早期抗压强度提高了55%~78%,导热系数降低了18%~30%;以Mg O/Mg SO4摩尔比12:1为基准,矿粉和粉煤灰分别以10%~15%质量分数等量取代氧化镁粉时,对柠檬酸改性硫氧镁砂浆的力学性能、耐水性能以及保温隔热性能的影响效果最佳,其28 d抗折强度为11 MPa,抗压强度达到50 MPa,而导热系数为0.360 6 W·(m·K)-1.  相似文献   

9.
六氟磷酸锂(LiPF6)具有良好的导电性、电化学稳定性,是目前和将来锂离子电池电解质的最佳选择之一。本文采用络合法制备电解质材料LiPF6,研究了LiPF6应用于锂离子电池和标准正极材料LiCoO2组装成电池的充放电及循环性能。自制电解液组装的电池充放电容量高、充放电循环效率稳定在88%左右,表明LiPF6具有良好的脱锂、嵌锂性能,良好的充放电性能和循环性能。  相似文献   

10.
通过废混凝土骨料和废砖骨料按比例混合模拟建筑垃圾的组成,制成建筑垃圾再生粗骨料混凝土。试验研究了建筑垃圾再生粗骨料混凝土路用的基本力学性能,试验结果显示:建筑垃圾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均随着水灰比增大而减少;当再生粗骨料中掺25%砖骨料时,建筑垃圾再生粗骨料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满足新建水泥路面面层材料的要求;当掺量达50%时,此时砖骨料对再生混凝土路用基本力学性能影响较大。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1.
为了优化通用硅酸盐水泥基透水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研究了水灰比、浆骨比、矿物掺合料、外加剂对普通硅酸盐水泥基透水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水灰比在0.20~0.25,浆骨比为0.43~0.45时,透水混凝土的各项性能最优.研究结果还表明, Ⅱ级粉煤灰和S95矿粉单掺掺量分别为胶凝材料总量的30%~40%和10%~20%时,可以有效提高透水混凝土的后期强度,并且单掺粉煤灰的效果好于单掺矿粉,而单掺矿粉的透水混凝土透水性能好于单掺粉煤灰;透水混凝土胶结剂对透水混凝土性能提高的效果优于聚羧酸外加剂,并存在适宜掺量范围.  相似文献   

12.
通过静态吸附和解吸实验,筛选适合分离纯化红旱莲黄酮的大孔吸附树脂并确立纯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NKA-9型大孔吸附树脂是性能良好的红旱莲黄酮吸附剂,其最佳吸附条件为样液初始浓度3.5mg.mL-1,样液pH 6.0,吸附温度35℃;最佳解吸条件为解吸乙醇体积分数60%,解吸液料比101(60%乙醇溶液大孔吸附树脂,mL.g-1)。  相似文献   

13.
水泥基发光材料的发光特性与微观形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泥为基体材料,利用稀土发光材料、反光材料制备出水泥基发光材料(Luminescent Cementitious Mate-rials,简称LCM),采用强度试验、荧光分光光度计、亮度计、ESEM等测试手段研究LCM的抗折和抗压强度、发光亮度和余辉时间以及微观形貌。结果表明,在发光粉掺量15%~45%、反光粉掺量0%~25%范围内,LCM的28d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分别在6.5~8.0MPa和40~55MPa之间;随着发光粉掺量的增加,LCM的发光亮度增大,特别是对初始发光亮度有较大影响,随着反光粉掺量的增加,LCM的的余辉时间延长;LCM在太阳光照1h后的初始发光亮度、余辉时间均比在40W日光灯照5h后的好;LCM中发光粉、反光粉均不参与水化反应,发光粉与水泥水化产物胶结,反光粉被水泥水化产物包裹,共同形成比较致密的结构。建议LCM中发光粉的掺量为15%~25%,反光粉的掺量为0~15%。  相似文献   

14.
纳米橡胶填充环氧树脂的压缩力学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复合材料具有不同于一般材料优异的性能,因此有必要在宽广应变率的范围内(从准静态到冲击动态)来认识纳米粒子的增强增韧效应及其机理.为了对纳米橡胶/环氧树脂的动静态压缩力学性能进行研究,分别在霍普金森压杆(SHPB)和MTS液压伺服材料试验机上进行了纳米橡胶填充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动静态压缩实验,并将实验结果与细观力学方法的预测性能进行了比较分析,探讨了纳米级橡胶颗粒对基体材料环氧树脂的改性效果.  相似文献   

15.
机械法联络通道施工时将同步注浆和二次注浆结合为壁后注浆技术, 对注浆材料的初凝时间、抗压强度、收缩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此本文制备了由超细水泥、水玻璃、增黏剂、减水剂和絮凝剂等配制成的新型注浆材料, 通过试验获得其凝结时间、收缩、抗压(折)强度等性能指标, 并与相同组分普通硅酸盐水泥浆液的性能指标进行对比, 推荐了优化配合比. 结果表明: 相对于普通硅酸盐水泥双液浆, 新型双液注浆材料的初凝时间短, 固结收缩率小, 抗压强度高, 可以较好地应用于机械法联络通道施工注浆.  相似文献   

16.
利用XRD、DTA等手段研究了江西红泥岩的物相组成和热分解特征,测定了不同温度活化红泥岩的火山灰活性及活化红泥岩胶凝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江西红泥岩的主导粘土矿物为白云母,其适宜活化温度为900℃;活化红泥岩在水泥熟料激发条件下呈现优良的胶凝性能。  相似文献   

17.
Mn基钠超离子导体(NASICON)结构材料NaMnM(PO4)3(M=V、Ti、Cr、Zr、Fe等)具有组分、结构、电位可调且成本低等特点,作为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极具应用前景。本文系统总结了Mn基NASICON结构材料的结构特征和电化学性能,探讨了该类材料存在的关键问题以及改性途径,并提出其作为正极材料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了大孔膦酸树脂对镓(Ⅲ)的吸附及洗脱条件试验,报道了混合体系中镓对共存离子的分离系数,以及树脂对稼的吸附容量和络合比,并探讨了膦酸树脂吸附镓(Ⅲ)的机理。红外光谱证明,树脂吸附Ga(Ⅲ)的过程,p-OH基中的H与Ga(Ⅲ)发生了交换,而p=0基参与配位,形成了配位化合物。  相似文献   

19.
通过传统熔融-淬冷技术制备GeSe_2-Ga_2Se_3-RbBr新型硫卤玻璃,确定其玻璃形成区.讨论了RbBr对样品物理、热学和光学性能的影响,其材料色散通过Sellmeier方程计算获得,样品的直接带隙和间接带隙利用Tauc公式计算得出.结果表明:该系统玻璃具有较宽的玻璃形成区,并且在覆盖可见至远红外的宽广多光谱范围内(0.6~16μm)具有良好的透光性能.随着卤化物RbBr掺杂量的增加,样品的密度和折射率减小、转变温度Tg降低、短波截止边和零色散波长发生蓝移、光学带隙逐渐增大等,尤其是其零色散波长从传统硫系玻璃的10μm直接蓝移至近红外激光可作用的2.135μm.结果表明这些硫卤玻璃可作为多光谱玻璃材料和非线性光学应用.  相似文献   

20.
光催化技术可以光解水制氢和降解有机和部分无机污染物等,在环境和能源领域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而光催化材料则是该技术的关键.在目前已研发的各种光催化材料中,铋基半导体光催化材料具有可见光响应且有良好的光催化活性.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对铋基光催化材料及其应用研究新进展,并展望了铋基半导体光催化材料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