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在冶炼厂周围及废水流经的地方,常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钍也是污染的元素之一,因此,对于钍的测定是值得研究的课题。光度法测定钍主要有偶氮氯膦pA法、5-Br-PADAP法,但这些方法的干扰比较严重,多采用有机溶剂萃取分离。树脂相光度法是20世纪70年代末兴起并发展的一种光度分析方法,该法集显色、分离、富集、测定于一体,具有选择性好、灵敏度高、操作简便等优点。本法在强酸性盐酸介质中,以三氯偶氮氯膦为显色剂,树脂相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钍。利用钍在强酸性盐酸介质中与三氯偶氮氯膦(TCCPA)E2-(4-氯-2-膦酸基苯偶氮)-7-(2,4,6-三氯苯偶氮)-1,8-二羟基-3,6-萘二磺酸]发生极灵敏的显色反应,显色后,TCCPA-Th络合物可吸附至717型强酸性阴离子树脂上,直接对树脂相进行测定。  相似文献   

2.
寇明泽  寇富强  寇宗燕 《分析化学》2004,32(8):1120-1120
不对称变色酸双偶氮试剂是分光光度法测定稀土元素的灵敏显色剂,三氯偶氮氯膦[2-(4-K-2-膦酸基苯偶氮)-7-(2,4,6-三氯苯基偶氮)-1,8-二羟基-3,6-二磺酸萘]应用于催化光度法测定微量钌和铑已有报道,但用于铂的测定未见报道。实验发现,在酸性介质中Pt(Ⅳ)对溴酸钾氧化三氯偶氮氯膦的褪色反应有明显的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3.
武汉大学合成了新显色剂6.8-二磺酸基萘偶氮氯膦(曾用名氨基G酸偶氮氯膦),其结构式如下:並研究了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TPC)存在下与稀土元素形成多元络合物的显色反应。我们比较研究十多种阳离子、阴离子、非离子及两性表面活性剂后,于水乙醇介质中,研究了稀土元素6,8-二磺酸基萘偶氮氯膦-两性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六烷基(羧甲基)二甲铵(CCDMAB)多元络合物的显色反应,在0.3N盐酸酸度下,络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λ_(max)=692.5nm,  相似文献   

4.
报道了在不同的酸度下乳化剂OP对2,4,6.三卤代偶氮氯膦与钍(Ⅳ)显色反应抗干扰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在酸度高达4.8 mol/L的HCI中,乳化剂OP的加入能明显地提高显色反应的选择性,而灵敏度没有明显降低,三溴偶氮氯膦与钍的显色体系尤其明显。可不经任何分离掩蔽手段直接测定独居石中的钍(Ⅳ)。  相似文献   

5.
袁黎明  张世鸿 《分析化学》1998,26(9):1118-1120
报道了在不同的酸度下乳化剂OP对2,4,6-三卤代偶氮氯膦与钍(IV)显色反应抗干扰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在酸度高达4.8mol/L的HCl中,乳化剂OP的加入能明显地提高显色反应的选择性,而灵敏度没有明显降低,三溴偶氮氯膦与钍的显色体系尤其明显,可不经任何分离掩蔽手段直接测定独居石中的钍(IV)。  相似文献   

6.
6,8-萘二磺酸偶氮氯膦与钪、钍显色反应的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研究了钪和钍与6,8-萘二磺酸偶氮氯膦的显色反应。在0.24mol/L盐酸介质中,试剂与钪形成的络合物其摩尔吸光系数为4.16×10~4,其最大吸收波长在697nm,浓度在0—16μg/25mL范围内遵循比尔定律;钍与试制在1mol/L的盐酸介质中形成络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和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689nm和8.12×10~4,在0—20μg/25mL浓度范围内遵从比尔定律。方法已用于矿石中钍的测定。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新显色剂2,6-二溴-4-氟偶氮氟膦(偶氮氟膦-DBF)与稀土元素的显色反应。在乳化剂OP及乙醇存在下,在0.06 mol/L的H2SO4介质中,试剂与15种稀土发生显色反应,形成稳定的蓝色配合物。稀土镧与试剂的配合比为1∶3,各稀土配合物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为0.75~1.13×105L.mol-1.cm-1,最大吸收波长位于632~635 nm。混合稀土元素质量浓度在0~0.60μg/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加入四元混合掩蔽剂,可直接用于实际样品中稀土总量的测定,方法回收率在93.8%~104.3%。  相似文献   

8.
三氯偶氮氯膦树脂相光度法测定铁矿中的稀土总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武晓丽 《分析化学》2002,30(4):506-506
1 引  言均三氯偶氮氯膦 (TCCPA) [2 (4 氯 2 膦酸基苯偶氮 ) 7 (2 ,4 ,6 三氯偶氮 ) 1,8 二羟基 3,6 二磺酸萘 ]是一种紫色结晶粉末 ,易溶于水 ,醇 ,不溶于苯 ,乙酸乙酯。在中性或碱性水溶液中呈紫红色 ,与稀土形成兰紫色络合物。三氯偶氮氯膦能在强酸性 0 2~ 0 .4mol LHCl介质中与稀土元素发生极灵敏的显色反应 ,摩尔吸光系数ε =8.6 2×10 4 ~ 11.7× 10 4 ,是目前变色偶氮膦类试剂中灵敏度较高的。由于可在强酸性中显色 ,其选择性也比较好。常见的共存元素允许量大都在mg级以上 ,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显色稀土…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借对乙酰基偶氮氯膦(CPApA)-钡(Ⅱ)-乳化剂OP与蛋白质显色反应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的高灵敏方法。在pH2.5Britton-Robinson缓冲介质中,蛋白质可与CPApA-钡(Ⅱ)-乳化剂OP形成蓝色复合物,蛋白质的加入可使Ba(Ⅱ)-CPApA配合物溶液增色且增色程度与蛋白质的质量浓度成正比。体系的最大吸收波长位于362nm,测定白蛋白(BSA)表观摩尔吸光系数3ε62nm=6.11×105L.moL-1.cm-1,BSA在0~20mg/L浓度范围内遵守比耳定律。加入乙醇可提高体系的稳定性和灵敏度。表面活性剂OP的加入,显著地提高体系的稳定性。血清中常见组分不干扰蛋白质的测定。所提出的方法可用于人血清样品中蛋白质总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
同一份称样中微量铀和钍采用三辛基氧膦(TOPO)萃取光度法连续测定,一般文献中所列步骤均较烦琐。本文采用TOPO一次萃取,有机相用0.1mol/L H_2SO_4反萃取钍,经洗涤后直接用5-Br-PADAP-F-光度法测定铀;反萃取液则在0.5mol/L HCl介质中,采用偶氮氯膦mV(CPA-mN)-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CTMAB)-二苯胍(DPG)多元络合物法测定钍。钍络合物的λ_(max)=670nm,ε_(670)=1.6×10~5,钍量在0—12.5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组成比Th(Ⅳ):CPA-mN=1:5;铀络合物的λ_(max)=575nm,ε_(575)~5=7.8×10~4,铀量在0—17  相似文献   

11.
新试剂偶氮硝膦-mN(NPA-mN)分光光度法测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钍的分光光度法已有综述报导,一般认为偶氮胂Ⅲ是测钍的良好显色剂。但是该试剂测钍时,锆、铀、钛等有严重干扰,往往需要经萃取分离,甚至经离子交换分离方能进行测定。近年来,又提出用偶氮胂M、偶氮胂-K。对乙酸基偶氮胂等试剂测定钍,这些试剂虽各有优点,但也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研究了新试剂偶氮硝膦-mN〔3-(4-硝基-2-膦酸苯偶氮)-6-(3-硝基苯偶氮)-4,5-二羟基-2,7-萘二磺酸〕与钍的分光光度性能。NPA-mN与钍显色反应的特点是:操作简便,发色迅速,对比度大,发色酸度强,允许酸度范围宽,试剂与络合物均十分稳定,比尔定律  相似文献   

12.
黄亚励  刘绍璞 《分析化学》1999,27(4):444-447
在pH1~2的酸性介质中,钍(Ⅳ)与偶氮溴膦-mB(BPAmB)形成最大吸收波长(λ_(max)位于686nm的蓝色络合物,摩尔吸光系数(ε)为8.27×10~4L·mol~(-1)·cm~(-1).在有少量乙醇存在的0.5~1.0 mol/L盐酸溶液中,钍(Ⅳ)能与BPAmB和溴化十四烷基吡啶形成更灵敏的三元络合物,最大吸收位于695nm,具有更大的对比度(△λ=135nm)和更高的灵敏度.ε值达1.41×10~5L·mol~(-1)·cm~(-1),是目前光度法测定钍(Ⅳ)灵敏度最高的显色反应之一,Th(Ⅳ)的浓度在0~800μg/L范围内遵守比尔定律.方法具有良好的选择性,此法用于岩矿中微量钍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用偶氮氯膦Ⅲ在磷酸介质中测定钍较盐酸介质测定选择性好,文献早有报道,但因稀土和铀仍有严重干扰,在矿石分析中未见推广使用。我们根据偶氮氯膦Ⅲ和钍、铀皆能生成有色配合物的这一性质,对偶氮氯膦Ⅲ和钍、铀在磷酸体系中的显色行为作了研究,提出以TRPO-GDX-301萃取色层分离稀土、钛、锆等干扰元素,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铀矿石中钍和铀的方法。样品考核结果表明,本法操作简便,省力省物,测定矿石中0.0X—0.X%的钍和铀时,相对标准偏差约为5%,准确度良好。  相似文献   

14.
对乙酰是偶氮氯膦(CPA-PA)是近年来新合成的用于稀土总量测定的良好显色剂.本文研究了锆与CPA-pA的显色体系,试验结果表明,在0.2mol·L~(-1)HCl酸度下,Triton X-100和乙醇联合使用,Zr-CPA-pA配合物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60×10~(-4),在Zr 0~25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此法用于硅酸盐材料中锆的测定,速度快,分析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5.
偶氮氯膦Ⅲ分光光度法测定铁铝铜镍合金中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偶氮氯膦Ⅲ可在较强的酸性介质中与各稀土元素呈显色反应,已广泛用于稀土元素总量的测定。本文研究了在0.2N硝酸、40%乙醇介质中钇与偶氮氯膦Ⅲ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显色可瞬时完成,络合物最大吸收位于670nm,其摩尔吸光系数为1.2×10~5,桑德尔灵敏度为0.00074微克/厘米~2;0—12微克钇/  相似文献   

16.
偶氮氯膦-mA与钍显色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偶氮氯膦-mA同钍的显色反应。在0.06—0.18M盐酸介质中,偶氮氯膦-mA同钍形成一种绿色络合物。此络合物的摩尔比为1:2。最大吸收在685nm,摩尔吸光系数为1.04×10~5,络合物的表观不稳定常数为5.2×10~(-12)。在每25mL0—20μg的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  相似文献   

17.
目前,偶氮氯膦Ⅲ主要用于钍、铀等元素的分光光度法测定。偶氮氯膦Ⅲ同这些元素形成的络合物十分稳定,显色反应灵敏度很高,与四价钍生成有络色合物的克分子吸收系数达1.22×10~6。目前,矿石中钍的测定多用偶氮胂Ⅲ和钍试剂钍色法。本文提出利用长链铵,使偶氮氯膦Ⅲ与钍在其作用下,生成的紫蓝色三元络合物,用异戊醇-苯混合有机溶剂萃取该络合物,作钍的分光光度测定,试剂空白值小,灵敏度较高。同时制定了简易、快速的测定矿物岩石中微量钍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8.
2.7.1.2偶氮氯膦Ⅲ1.试剂的性质偶氮氯膦Ⅲ(以下简写作CPAⅢ)的合成及其应用最早见诸于1961年的文献。其化学名为3,6-双(4-氯-2-膦羧基苯偶氮)变色酸,或称2,7-双(-4′-氯-2′-膦羧基苯偶氮)-1,8-二羟基萘-3,6-二磺酸,分子结构式为:相对分子质量(M.Wr)693.25,该试剂首先应用于铀的测定,其纯品为棕褐色粉末,微溶于乙醇,与偶氮胂Ⅲ相比较,在分子结构上,在两个2′-位上的-AsO(OH)2基团由-PO(OH)2基团取代,且在偶氮基团的对位引入吸电子基氯原子为其主要区别。应用于测定稀土时,在较氮胂Ⅲ有更高的灵敏度,更好的选择性,可在较高的酸性介质…  相似文献   

19.
新显色剂偶氮溴膦-PSN能在较强的酸性介质中与稀土元素形成稳定的蓝紫色络合物,最大吸收峰在667nm处,显色酸度范围宽,抗干扰能力强,其中允许钍存在5μg/25ml。本文拟定了直接光度法测定离子型稀土矿中稀土总量,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20.
微乳液介质-对乙酰基偶氮氯膦光度法测定微量的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在微乳液介质中锆与对乙酰基偶氮氯膦显色反应的条件。络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在685nm处,锆含量在0~30μg/25mL的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3.0×10~4L/(mol·cm),络合物的络合比为1:1。对乙酰基偶氮氯膦与锆的显色反应体系稳定性及重现性较好。直接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结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