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GPS/惯性组合导航开发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GPS/惯性组合导航开发系统能经济、有效地研究、设计组合导航系统。该系统大大缩短了从理论方案到实际应用之间的距离,为决策部门、工程应用部门提供了一种全面观察、考核组合导航系统在不同应用条件下精度、性能的强有力工具,而且开发系统的核心部分可以方便地转换为应用软件。文中介绍了开发系统的结构和原理,包括卡尔曼滤波器及航迹仿真器、GPS仿真器、惯性导航系统仿真器等;讨论了开发系统的功能设计和人机界面设计;最后给出了有关结论。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和研究了平台罗经与GPSOEM板一体化设计的组合导航系统的工程实现方法,解决了理论仿真和工程实现之间的衔接问题。文中给出了GPSOEM板与平台罗经一体化的工程实现的原理,以及一种实时组合神经网络滤波器。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惯性/位置组合导航技术,给出在线估计未知噪声统计参量的自适应卡尔曼滤波算法(AKF)。首先建立组合导航系统直线飞行段和机动飞行段数学模型,并给出相应滤波算法,仿真结果证明了组合导航估计算法的可行性。所得结论对惯导/地形匹配、惯导/GPS组合导航的研制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设计了实现车载GPS/DR组合导航系统最优综合的联合卡尔曼滤波器,并给出了滤波算法。提出了一种自适应联合卡尔曼滤波器结构及其算法,并应用于GPS/DR组合导航系统的最优综合校正中。理论分析及计算机仿真结果均表明,应用该自适应联合卡尔曼滤波器可大大提高车载GPS/DR组合导航系统的定位精度及容错能力。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状态与偏差解耦算法在差分GPS/INS组合系统中的应用。该算法能大大提高定位精度,降低计算量,实现高精度快速估计的目的,它尤其适合于偏差项较多的场合。在差分GPS/INS组合系统中估计陀螺漂移和加速度计常值偏差,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一种用分布式卡尔曼滤波器的GPS-捷联惯性组合导航系统。给出了组合方案,推导出组合系统动态方程,研究和设计了分布式卡尔曼滤波器。在给定的飞行轨迹和初始条件下,应用GPS仿真器对采用最优卡尔曼滤波器和分布式卡尔曼滤波器的组合系统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组合系统采用分布式卡尔曼滤波器能够有效地减小计算工作量,便于用分布式微处理机实现,且能保证导航精度。  相似文献   

7.
一本文结合一典型的反舰战术导弹的中程制导任务,对GPS/IRS伪距组合系统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采用U-D分解卡尔曼滤波对组合系统进行了Monte-Carlo仿真。结果表明,GPS/IRS组合作为提高导航、制导精度的有效途径,可以克服纯惯性系统中存在的无界位置误差。不同的陀螺精度的仿真还表明,组合系统对一定范围内的陀螺精度的降低不敏感。(这为在进行GPS/中等精度、低成本的航姿系统组合时降低对陀螺的精度要求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SINS/GPS组合导航系统能够实现在高动态和强电干扰的环境下实时、高精度的导航定位,为卫星的自主定轨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通常的SINS/GPS组合导航算法都是在地理坐标系下建立的。针对卫星的特点,着重研究了基于地心惯性坐标系,位置、速度组合模式的SINS/GPS组合导航算法,建立了该坐标系下组合导航系统的状态方程和量测方程,并进行了相关数学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该SINS/GPS组合导航系统能较准确地给出卫星的位置、速度信息,适于卫星的自主定轨。  相似文献   

9.
GPS/INS 组合导航系统降阶滤波器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某型号飞机上GPS/平台惯性组合导航系统中降阶卡尔曼滤波器的设计方法;提出一种降阶滤器结构,并讨论了模型误差的伪随机噪声补偿方法。采用蒙特—卡洛分析法对降阶滤波器的实际误差进行了数字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这种降阶滤波器能保证组合系统的导航精度,而且具有实际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HJL-1捷联惯性航姿系统的工程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捷联惯性航姿系统是一类低成本的惯性导航系统,它主要用于输出三维姿态,并能直接输出与载体坐标系一致的三轴角速率和线加速度,便于自动驾驶仪和制导系统应用。本文以实际研制的HJL-1捷联惯性航姿系统为例,讨论了整体系统组成原理,导航算法的实现,包括四元数姿态方程、修正方式、初始对准以及计时中断的实现等;文中还介绍了由C语言编制的导航软件结构和CSDB通讯的处理思想;最后给出了工程样机实验情况的说明。  相似文献   

11.
GPS/SINS组合导航系统在运载火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运载火箭特点,着重研究在发射惯性坐标系下,位置、速度组合模式的GPS/SINS组合导航算法,推导了该坐标系下的惯导一阶误差传播方程,建立了该坐标系下GPS/SINS组合导航系统的状态方程和观测方程,并进行了相关数学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在该坐标系中,GPS/SINS组合导航算法能较准确地给出运载火箭的位置、速度和姿态信息,提高运载火箭制导精度。  相似文献   

12.
SINS/GPS组合导航序贯滤波算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SINS/GPS的速度、位置组合方式中,GPS接收机的位置测量误差相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序贯形式的Kalman滤波算法。这种算法既具有计算量小的优点,又能克服由于GPS位置测量误差相关性带来的滤波性能变差的问题,实现对SINS/GPS组合系统信息的有效融合。通过仿真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对于目前的级联式SINS/GNSS组合导航系统来说,其卡尔曼滤波器的输出校正方式不能深入到捷联解算内部,无法抑制平台姿态误差的发散,也无法校正惯性器件误差,因而在该方式长时间运行不能控制滤波发散,导舷精度随时间下降。为此设计了一种SINS/GNSS级联闭环反馈式组合导航系统,该系统能对SINS的位置、速度误差、平台误差及惯性器件误差作出最优估计并实施反馈。通过仿真证明:该系统不仅能提高导航解的精度,还在校准的同时具有动机座对准能力,满足了长时间导航定位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为弥补SINS/GPS组合导航系统姿态角误差可观测性差的缺陷,根据移动载体卫星天线捕获通信卫星后通过自搜索实现精确对准卫星的原理,提出增加天线指向矢量信息(SAPV)的方位角和俯仰角信息为系统观测量,用于辅助SINS/GPS组合导航系统.根据SINS/GPS组合导航系统数学模型对姿态角误差的可观测性进行了分析,并对SAPV与组合导航误差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详细数学推导,证明了SAPV辅助组合导航系统的可行性,建立了SAPV辅助组合导航系统的数学模型,采用联邦滤波器进行数据融合.仿真结果表明,SINS/GPS组合导航系统通过SAPV辅助,方位角误差估计精度提高了1个数量级,小于10′,水平姿态角误差估计精度略有提高,小于2 ′.该方法充分利用了天线通过自搜索完成精确对准卫星后的高精度指向信息,无须添加任何硬件系统,通过简单可靠的信息融合算法即可达到提高载体姿态测量精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进行SINS姿态校正的四元补偿算法。采用闭环KF(卡尔曼滤波)技术实时校正惯性仪表误差,补偿四元数误差,修正位置,速度误差,GPS/SINS组合导航系统样机的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提出的算法后,组合导航精度较高,在组合导航过程中若去掉GPS信息,短时间内纯SINS的导航精度很高,能够满足SAR对运动补偿精度的要求,待恢复GPS信息后,组合导航系统继续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16.
由惯性导航系统(SINS)和卫星导航系统(GPS)构成的组合导航系统一直是陆用车辆的主要导航设备。当GPS失锁时,SINS的定位误差将随着时间不受控制的迅速增长。为了提高惯导系统的定位精度,相比较于单一的神经网络,集成学习算法中的Bagging模型能够深度学习惯导误差之间的内在关系,进一步提高导航性能。在智能算法和组合导航系统的框架下提出了惯导系统的误差抑制方案,即在GPS存在时训练组合导航系统数据,当GPS失锁时预测惯导系统位置增量。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够在GPS丢失时抑制惯导系统定位误差发散,相比较于BP算法,Bagging模型的定位精度在5 min时提高了约49%,15 min时提高了约41%。  相似文献   

17.
MIMU/GPS组合导航系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智能交通对车辆导航和定位的要求,研究了MIMU与GPS松散组合导航系统,以速度、位置作为观测量设计了Kalman滤波器。为了验证系统的性能,利用MIMU实验室测试数据和GPS仿真数据对该组合导航系统进行了半物理仿真,分别给出了纯MIMU、组合导航系统及GPS信号短时间丢失时的位置误差仿真曲线。分析结果表明组合系统具有良好的长期工作精度,能够满足车辆导航和定位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针对可用星数目小于4情况下,SINS/GPS松散组合导航必须转为纯惯性状态,无法解决纯惯性导航参数误差发散的问题,提出了以导航星伪距和伪距率为观测量的紧耦合SINS/GPS组合导航方案.建立了紧耦合系统的数学模型,搭建了硬件系统,并应用于工程实践.车载试验结果表明:当可用星数目小于4时,紧耦合系统定位的纬度误差、经度误...  相似文献   

19.
捷联惯导系统的精度是导航的关键.传统的捷联惯导算法受惯性传感器更新速率限制,其精度和实时性在高动态下受到极大影响.在研究传统捷联惯导算法的基础上,建立了统一的捷联惯导微分方程,并提出了基于一次采样的四阶龙格库塔捷联算法,降低了惯性器件采样频率对捷联解算周期的限制.利用设计的基于DSP的半物理仿真系统验证表明,该算法能有效满足高动态下捷联惯导算法的实时性要求,定位精度提高约1倍,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