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浅析9·11后中亚形势的变化对中国安全态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莉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49-53
9·11以后,中亚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首先是美国在中亚的军事存在有长期化的趋势;其次是美俄关系、俄罗斯—北约关系有重大进展。这对我国的安全态势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如何趋利避害,是我们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2.
李淑玲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20,(2):103-109
尼尔·拉布特的戏剧《施恩座》以“9·11”恐怖袭击为直接背景,是美国“9·11”戏剧中最受评论界关注的作品.在“9·11”袭击这一极端的伦理环境下,男主人公本只考虑个人私利,做出抛妻弃子、欺骗情人、漠视亡者、逃避责任的非道德选择.女主人公艾比在经历了一系列道德创伤后逐渐觉醒,恢复了基本的伦理意识,选择走出孤立自私的个人... 相似文献
3.
在过去的400期中,《世界博览》将这些记忆中的或是即时发生的事情忠实地转达给读者,打开了一扇博览世界的窗口。现在,世界仍在变化,我们的关注也仍在继续。 相似文献
4.
“9·11”后,国际局势发生重大变化,美国政府调整国家安全战略;俄美关系发生“质” 的变化;中美关系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5.
宋蕾 《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2005,18(1):65-68
中亚在苏联解体前作为加盟共和国是苏联的一部分,是苏联的“战略后院”。苏联解体后,代之而起的俄罗斯虽仍视其为“战略后院”,但在该地区的势力有所减弱。美国瞄准时机,渗入中亚。1994年美国主导北约东扩,将中亚四国(除塔吉克斯坦外)纳入“和平伙伴计划”;1997年出台“新中亚战略”,目标是使中亚成为其能源供应基地。2001年“9·11”事件发生后,美国为打击阿富汗塔利班政权,驻军于中亚。阿富汗战争结束后,美国不打算撤出中亚。美国进军中亚的原因是:中亚重要的地缘战略地位;丰富的能源;为排挤俄罗斯在中亚的势力以及打击恐怖主义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7.
8.
日本对中亚地区的援助从最初的经济方面转向政治方面,逐步扩大了在该地区的影响。面对日本的战略包围,中国应该继续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指导下加强同中亚国家在经济,政治,安全,文化等领域的合作;以取得西北部边疆的安定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我日日夜夜在办公室坚守整整三个星期,随时接受来自中国外交部的指示,了解各种晴况尽陕报告外交部,千方百计援助我国在纽约地区的侨民、留学人员和中资机构人员等等。 相似文献
10.
"9·11"事件对于世界与中国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帆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1-8
美国的经济在持续了10年的增长后开始下滑,"9·11"事件使美国经济由软着陆变为硬着陆,加剧了经济的衰退,殃及全球.受低迷的世界经济形势以及加入WTO影响,中国国际收支将从顺差走向逆差,有赖外资流入弥补.中国必须加速调整策略,加强经济安全,从多方面启动内需以促进增长. 相似文献
11.
朱新光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61-64
苏俄时期,英国向中亚推行干涉外交,即军事上采用入侵、收买、策反,颠覆中亚苏维埃政权;双边关系上通过向中亚派遣官方使团,培植亲英势力;经济上通过对中亚棉花的专控和经济渗透,扰乱苏俄国内经济,以谋取在中亚更大的经济实惠;宗教上鼓吹泛伊斯兰教思想,并通过建立“泛伊斯兰同盟”,企图将中亚据为己有;当然,英国的干涉外交是难以得逞的,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相似文献
12.
邸安和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2):20-23
介绍了当前亚洲男子排球实力格局发生的变化和各个强队的特点及比较突出的优秀选手,旨在为新组建的中国男排参加2002年亚运会作一些前瞻性的情况分析,为其今后冲出亚洲和走向世界作一些思考和研究。 相似文献
13.
黄红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0(6):40-43
中亚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是指距今300—200万年至30—20万年前的史前人类文化遗址。这表明在很久以前原始人类就开始在中亚地区生息繁衍。在此期间,他们开始制作简单的打制石器,过着采集和狩猎的生活。 相似文献
14.
赵永伦 《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2):5-8
公元7—8世纪,中亚经济进一步发展。阿拉伯人在中亚继续兴修水利,开垦荒地,促进农业的发展,手工业、采矿业及城市、贸易也发展起来,整个中亚经济呈现出繁荣景象。 相似文献
15.
南亚地区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美国与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关系充分反映了美国的南亚战略.美国与印巴两国关系的变化自印度独立以来经历了美巴轴心、印巴均衡、扬印抑巴、重巴顾印等四个不同阶段.通过对这四个阶段的分析,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美国的南亚政策是出于维护其全球战略利益的考虑,而远非维护地区和平. 相似文献
16.
孙建党 《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2005,18(3):77-83
按照战时美国关于印尼的计划,荷兰将有序地恢复其殖民统治,并指导印尼渐进地获得独立。但是,战后印尼民族主义者没有遵循美国所设想的非殖民化道路,而是建立起一个稳定的共和国政权。在荷兰与印尼冲突开始后,美国政府起初希望采取中立政策,以避开尴尬的非殖民化问题。但随着印尼局势的日益恶化,尤其是“茉莉芬事件”后,印尼共和国的反共倾向符合美国在东南亚的利益,而荷兰顽固的殖民政策已经威胁到美国战后外交政策目标的实现,美国最终选择了支持印尼走向非殖民化之路。 相似文献
17.
朱新光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58-61
19世纪前期 ,英俄争夺中亚并达成 1 873年英俄协定。该协定虽在一定程度上暂缓了双方在中亚的紧张对峙局面 ,但它也鼓舞了俄国的扩张势头 ,加快并吞中亚三汗国的步伐 相似文献
18.
"绿箱政策"与中国财政支农方式的调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WTO(世界贸易组织)《农业协定》的“绿箱政策”的要求和中国当前的财政支农现状,认为中国财政支农改革的出路在于依据“绿箱政策”做出如下调整:财政政策目标由一元转向多元;支持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继续加大农业科技、农业教育、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变价格保护为对农民进行直接补贴;推广绿色农业、环保农业、改善农业条件等。 相似文献
19.
李钟玄韩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99-104
美国的社会福利政策基于体制论和助残论,其最早的法律体现的是殖民地济贫法(包括20世纪的《社会保障法》和“贫困家庭救助法案”项目);社会工作则体现了美国社会福利政策的当代建设性价值观,即通过专业工作的服务来提升弱势群体应对困难、改善生活的精神能质。 相似文献
20.
依据中亚五国的经济环境和对外经贸交往的特点,河南省根据自身省情可以以大开发为背景,“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同该地区发展经贸合作,在劳务、旅游贸易、农业、油气开发、经济技术合作等多个领域开展和中亚五国的经贸往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