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聚合反应工程是一门工程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理念本门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探索,将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到课程教学中。以注重实践应用能力,强化工程意识培养为重点,培养学生融合各学科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与校外实践平台合作,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深化课程教学评价机制改革。通过对核心素养与已有课程体系的融合,探究了核心素养下高校聚合反应工程课程的教学改革策略。  相似文献   

2.
张四方  武迪迪 《化学教育》2019,40(13):33-36
基于化学核心素养,以“打开第二自然界的大门”开启甲烷的科学探究与体验之旅,在“历史线”“活动线”“知识线”等3条认知与体验路线中,经历科学概念的形成过程,实现对“稻草变黄金”科学本质的理解,有效地将HPS教育与化学核心素养结合起来,使学生体会化学发展的过程与方法,感受化学的学科魅力和发展成就,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3.
庄乾敏  刘冰  张雪 《化学教育》2019,40(13):28-32
以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主旨,分析了胶体教学内容的价值,通过创设一系列化学史情境,引导学生从化学史情境中提出问题,再以问题引领学习活动,使学生沿着科学家的研究历程展开实验探究,自主实验获取证据,基于实验证据进行推理,在主动建构胶体本质特性和性质的同时促进化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聚合反应工程是一门具有鲜明的工程实践性的专业基础课,其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工业化实践应用,在高分子科学知识体系中不可或缺。根据本校以"职业化学工程师"为培养目标制定的教学指导方针,进行教学内容设计和教学方法改革。本文主要探讨了在授课过程中,着重进行工程化分析思维培养,教学过程中注重形象化与实践化教学,并且在授课中加强专业情感教育,引导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学习该门课程。  相似文献   

5.
刘玉荣  刘倩 《化学教育》2019,40(19):41-46
为了促进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构建了基于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基本思路,提出了4个方面的教学策略:设计教学单元,整体规划素养发展路径;制订教-学-评目标,监测素养达成;设置活动任务,承载素养的发展;创设真实情境,联结素养与知识。并以“沉淀溶解平衡”为主题教学单元进行教学设计,将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设计思路付诸应用,促进化学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达成。  相似文献   

6.
在问题导向下组织架构羧酸知识模块,设计出羧酸的“六步式”教学模式,即“导、习、析、思、探、拓”。以思维提示、问题导向、讨论互动为教学活动的主线,结合专业及生活教学情境的创设,由浅入深地探索问题、解决问题,达成学科知识的内化和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郭飞红  孙旭波 《化学教育》2019,40(19):29-36
以“二氧化硅”的教学为例,基于真实问题情境,以问题为导向设计和实施教学,在过程中渗透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经测评,学生兴趣浓厚,教学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陈秀娟 《化学教育》2019,40(19):18-21
以《化学反应原理》中“盖斯定律”这一教学内容为例,基于发展高中生的化学核心素养为目的确立本课时教学目标,将“理解盖斯定律的本质”“应用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这2个问题的讨论作为重点,主要从“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2个维度,探讨如何在化学课堂上发展高中生的化学核心素养,探索素养为本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9.
王正兵 《化学教育》2019,40(11):29-35
素养为本的教学倡导真实问题情境的创设,重视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基于这种理念,对"铁及其化合物的应用"的课题进行设计,以日常生活中的补铁剂为切入口,围绕硫酸亚铁片中存在的氧化铁和硫酸亚铁,开展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通过Fe2+和Fe3+的检验以及相互转化的教学流程推进,借助教师的提问与点评、学生间的互评以及学生自我评价等多样化的课堂评价方式,使每个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将核心素养元素与《高分子化学》课程教学有机结合,使学生学会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同时形成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品格和关键能力。本文以“体形缩聚和凝胶化作用”为例,围绕本节知识和能力培养目标,对课堂教学进行了设计。通过类比联想、分析对比、感悟体会等融入与专业知识契合的“人文素养、科研精神、责任担当”等素养元素。对核心素养与高分子化学课程教学相融合的实施效果进行了浅析,同时对如何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培养核心素养进行了探讨反思。  相似文献   

11.
柯馨瑶  卢伟 《化学教育》2020,41(9):101-106
基于"青蒿素"的发现历程,开展"科学家怎样研究有机物"(第1课时)的教学设计,向学生还原科学家在不同阶段研究青蒿素时的场景,为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将课堂教学的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要求归纳成核心知识、关键能力和核心品质3个方面,并以此作为微观课堂教学效度评价的指标,对概念原理观摩课"化学平衡的移动"进行了效度评析,对促进化学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落实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围绕传统民间小吃“甜酒酿”, 以其生产过程中的真实问题为线索,设计甜酒酿“甜味来源-甜味调控-酒味探析”的任务线,引导学生明晰糖的分类与转化,并通过实验探究、糖类营养与工业价值的讨论,培养学生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进而构建与食品生产和价值相关的基本营养物质认识实践模型,促进由知识到核心素养的转化。  相似文献   

14.
唐云波 《化学教育》2019,40(3):52-57
以“探究水的组成”教学为例,通过课标、教材及学习者分析,从认识角度、探究水平、认识水平等3个维度整体规划“身边的化学物质”主题单元目标学习进阶,明确“探究水的组成”课时目标,通过温故建模、据模探究、探究推理等3个阶段的教学实施,建立具体物质的研究思路模型,运用模型研究陌生物质(氢气),初步形成定量研究物质组成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鲁向阳 《化学教育》2018,39(23):43-46
以“水的组成”一课为例,通过空瓶魔术揭秘、电解水探究、化学式推导等活动,阐述教学过程中如何发挥知识的教育功能及对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以"铁盐和亚铁盐"教学为例,从"暖宝宝"这一情境出发,创设了"暖宝宝使用前后发生了什么变化" "使用后暖宝宝中铁元素可能存在的价态是什么、如何验证" "如何回收利用暖宝宝中的铁元素"3个问题情境,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探究学习和问题解决,培养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等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7.
王健霞 《化学教育》2019,40(21):15-19
以“金属和金属材料”为例,通过对课标、教学内容和学情的分析,确定了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通过真假黄金鉴别方案的创新设计和不同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落实科学探究和创新意识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学会基于证据的推理并建构探究不同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模型,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课堂内容的梳理,拓展深化学生已有认知,树立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18.
逆向教学设计被称为“通过设计促进理解”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课程标准相关要求进行单元逆向教学设计,有助于学生提升学科核心素养,引发深度学习。围绕“钠及其化合物”开展了逆向设计的相关探索。根据逆向设计模板,同时,结合本单元学生需要获取的目标、知识和表现性任务,设计了4个课时的教学任务。单元教学过程整体实现了初始培养学生从微观结构出发,结合实验事实认识钠的性质,进而到学生分析物质性质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然后到学生结合相关资料实现鉴别实验方案的设计,最终学生结合相关资料进行纯碱制备工业应用。通过总结学生在“钠及其化合物”单元教学各环节中的表现情况,包括课堂实录、完成表现性任务、以及针对授课学生、同行专家的调研问卷情况,整理了“钠及其化合物”单元教学过程中的相关收获以及反思。相关单元设计的认识可为今后落实“素养为本”的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化学实景课“污水的重生”,借助互联网技术连线污水处理厂,让教室内的学生亲眼见到污水处理的过程,使学生、技术人员、实景教师、课堂教师等4方实时互动并探究学习。通过实景教学、实验模拟、角色扮演等环节,将理论知识、化学工艺、生活实际融为一体,培养学生的科学物质观、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令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化学与生活、环境、社会的密切联系,驱动学生形成环境保护意识,培养绿色化学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20.
运用"思维导图"这一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发有效地对各知识点进行关联,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进而改变学生单纯依靠"机械式"记忆的学习方法,锤炼其对知识点的凝练总结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现基于核心素养培养观导向的以培养具有良好分析化学素养,具备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端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