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以无机合成化学为例进行了基于专业课程培养本科生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的教学方法改革,探索以专业课程为载体加强本科生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勤于思考、敢于怀疑、勇于创新的素质和精神,提升科研能力,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和习惯。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2.
张万群  邵伟  柯玉萍 《化学教育》2018,39(10):24-28
在大型仪器分析实验教学中,为了提升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通过引入培训、教学双模式,建立了大型仪器多层次(即基础理论培训、上机操作技术培训和仪器功能应用培训)培训体系。实践证明这种多层次培训体系搭建了学生与专家、学者之间交流的平台。从理论讲解到操作,再到应用的多层次培训体系有效地弥补了大型仪器实验教学中单一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可以很好地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研能力,同时提升了仪器使用效率,储备了大量仪器方面的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3.
以常用高分子材料热分析设计性开放实验为例,介绍了对高分子专业学生合理开放使用实验室大型仪器的教学改革情况。通过向本科生开放多种大型热分析仪器,一方面整合拓展了实验内容,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把不同仪器测试的实验数据有机结合系统分析,激发学生对实验过程的全面思考,促进知识点融会贯通,实现了对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加强了学生熟练操作仪器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实现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工程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刘春梅  朱艳艳  张斌 《大学化学》2022,37(2):190-195
拉曼光谱作为一种无损检测的指纹光谱是科研中的主要表征手段。激光显微拉曼光谱实验教学通过测试科研中的样品让学生了解拉曼测试的重要性以及科研的分析方法,构建科学研究和实验教学的桥梁。本实验课程同时安排创新探索实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和科研创新能力。通过本实验的学习,让学生们了解目前先进的分析手段和先进的大型仪器,有利于学生综合实验素质及科研能力的培养,为以后从事科学研究及相关工作所需综合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大学化学》2021,36(2)
在互联网+和双一流学科建设国际化背景下,针对培养具有工程实践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国际视野人才的目标,以提升学生自主创新水平和综合素质为导向,对本科生和研究生仪器分析类课程进行了改革。构建了与国际接轨的MTSAE教学模式,即通过采用网络教学(M)、团队协作(T)、学术研讨(S)、国内外课堂互通(A)和全方位评价(E)等方式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国际化背景的教学活动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扩充前沿知识储备,增强团队攻关和合作交流能力,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国际化水平,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结合浙江工业大学本科生科研训练的现状,首先论述了目前本科生科研训练存在的问题,并以浙江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为试点,提出了以科研训练课程群建设和活动平台建设为基础,以"导师制"为抓手的多元化的科研训练培养形式。改革与实践的具体内容涉及人才培养过程的优化、实验教学的提升、教学方法的改革以及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初步的改革实践成效表明,科研训练实践改革的实施,在提高学生科研素质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经过3年的探索和实践,我们体会到较早开展科研训练,努力促使科研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可丰富研究型人才的培养内容,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关于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惠阳  陈文豪 《化学教育》2014,35(6):7-13
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对本科生进行科研能力的培养不仅是时代的要求,而且也是确保更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保障。本文介绍与分析了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开展本科生科研的意义与作用,并针对如何在研究型大学和地方综合性大学两类不同层次的大学中做好本科生科研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认识,包括如何在本科生科研培养过程中树立端正的学风;应当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如何处理好本科生外语能力的培养与科学研究的关系;建立本科生科研中的合作式学习模式;积极开展课外科技活动的意义和具体实践,合作式学习并探讨了其他国家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中值得借鉴的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8.
针对研究生大型仪器实验教学存在的参与度低、教学效果不佳等问题,以液质联用仪实验教学为例,引入问题导向学习模式,围绕劣构的科研案例问题来设计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学习的起点,使学生主动去寻求问题解决的方法,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知识掌握水平以及知识迁移能力;同时,为系统评价大型仪器实验教学的效果,给进一步教学改革提供数据参考,从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调查学生的课堂感受、考察学生的课程任务完成情况等3个方面入手,探索了量化评价实验教学效果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精细化学品合成教学改革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精细化学品合成课程教学改革和探索的过程中,探索了对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方法和途径。总结出了一条适合于培养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链,概括了培养学生科研素质、科研技能和科研创新能力的“三科”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0.
本着OBE理念,教研组确定了“以学生为中心,注重能力和素质培养,教学相融”的教学理念。根据课程内容和特点,以“金课”为标准,依托“超星学习通”线上平台,从线上线下教学分配、多样化互动课堂设计和实施、考核评价和持续改进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分析、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以及树立学生团队协作意识,使知识性人才培养向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型人才培养转变。  相似文献   

11.
大型科学仪器是科学研究和培养技术人才的重要基础,专业技术培训是促进大型科学仪器使用效益提升的重要方式.为进一步提升培训效果,应加强基本功培训、同行技术交流培训以及技术创新高级培训.  相似文献   

12.
The ability of scientific inquiry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abilities of undergraduate students. We have been thinking and exploring to cultivate students'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in the course of laboratory teaching. In recent years, we had carried out persistently reform and practice to the laboratory teaching content and the teaching method in organic chemistry, for example, introduction to the frontier of scientific research, exploring the abnormal phenomena of the experiment, organization of experiment discussion, and carrying out the extracurricular research experiments. The above measures can greatly stimulate th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Their abilities to think, observe, analyze and solve problems were fully developed. The students' ability of scientific inquiry had been cultivated in multiple aspects. The above measures have effectively promoted the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quality of organic chemistry laboratory course, and also supported the training objectives of high-quality innovative talents in chemistry.  相似文献   

13.
作为材料研究领域的明星,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的研究是基于有机化学反应的成功选择和合成条件的不断优化。本文探讨将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的成键方式引入有机化学教学课堂的途径,阐述有机化学反应在新型纳米材料设计合成中的应用。科教融合教学模式不仅能够培养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解决实际复杂问题的能力;同时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科研视野、激发科研热情;更能在科研成果中增强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社会担当。科教融合是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4.
糠醛类化合物在食品工业中是一种独特的风味物质,但在人体积蓄过多时具有一定的致癌作用,因此在食品工业和环境检测中糠醛类化合物的定量分析十分重要。本实验以香豆素羟胺作为荧光标记物,通过硝酮化反应对糠醛类化合物进行荧光衍生,并结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准确测定了奶粉中糠醛、5-甲基糠醛和5-羟甲基糠醛的含量,具有选择性高、线性范围宽、检测限低等优点。本实验将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转换为应用化学专业“综合化学实验”课程中的一个研究设计性实验,力图通过全方位的实验操作和训练,使学生充分了解荧光与分子结构的关系、荧光衍生试剂的设计与选择、现代分析仪器的检测原理及应用范围;通过对仪器测试条件和衍生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学会实验设计的优化方法,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流程,从而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其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全面提升其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5.
杨桦 《化学教育》2020,41(2):34-38
推荐一个大学化学综合实验: Fe/Fe3O4磁性材料的合成、结构性质与磁性能的测定,该实验涉及材料的合成、结构表征和磁性能的测定。通过该实验可以使学生掌握一些大型仪器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操作,掌握材料合成的方法、材料结构及形貌的表征手段以及磁滞曲线的测定方法。使学生在掌握材料研究的基础理论和基本实验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独力实验能力和创新意识,尤其是培养他们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进一步缩短教学与科研的距离。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当前高校教育的重要命题,作为一所应用型本科院校,吕梁学院积极探索学生培养新模式,率先在化学化工系开展了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扩大实验室开放、“科研小助手”的选拔与培养等工作,项目的实施带动了多方面的变化并产出了一批科研与竞赛成果,为在全校范围全面开展学生科研训练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7.
田东亮 《大学化学》2022,37(2):56-62
针对目前实验教学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化学学院物理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情况。结合线上教学灵活、不受时空限制,以及线下教学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严谨求实的科学素养的特点,从递进式教学内容设计、个性化实验操作指导和训练、科研式论文报告总结、针对性展示和专题分析等方面进行了线上线下混合式研究型教学改革。将理论方法、虚拟操作、实际训练和总结提升等相结合,充分发挥教师指导和学生主体的优势,多维度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思维和综合创新能力,为提升实验教学质量和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于莹  陶磊  许华平 《大学化学》2015,30(3):9-13
理科院系高分子化学实验教学发展缓慢,急需紧跟学科发展的前沿、注入新鲜而实用的内容。全新设计建设的现代高分子化学实验覆盖众多传统实验课鲜有涉及、但在科研中极为重要的前沿理念与技术,旨在提高学生科研素养和对学科前沿的把握能力,其成功开发为理科院系针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高分子化学实验提出了全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王直  申起飞  周愉  赵博  奚朵  党东锋 《大学化学》2022,37(2):220-227
为了提升学生的基础有机合成技能及综合实验创新能力,介绍了一类含三芳胺及吡嗪单元的供体-受体型聚集诱导发光分子的合成、性能表征及分析。通过本综合创新实验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了解有机荧光材料,尤其是聚集诱导发光材料的发光机理及潜在应用。本实验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在减压蒸馏、萃取、干燥和柱层析分离等操作方面的实验技能,也将进一步促进其对核磁共振仪、高分辨质谱仪、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仪及稳态-瞬态荧光光谱仪等仪器的熟悉和掌握。最终,通过课堂理论及综合实验学习的相互结合,进一步拓展学生视野并锻炼学生综合创新实验能力,为培养其良好的科学研究素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基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时代的要求,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科教融合是发展的新趋势。《高分子材料综合实验》是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在学生从学校到工作岗位顺利过渡中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科教融合在该门课的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能使学生综合能力、科学素养得到有效提升。以花生壳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应用为例,介绍了科教融合的教学方法、实施步骤及教学成效,涉及理论知识、实践操作、数据处理、现代仪器使用、谱图解析、论文撰写等多门学科知识,实现了跨界知识体系的交叉融合。科教融合不仅提高学生的兴趣性、积极主动性、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还可提高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成就感、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坚力量,有助培养成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的新工科复合型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