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为了快速准确的测定高校室内空气中甲醛浓度。方法采用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对计算机房、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三个房间的甲醛浓度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相对于化学实验室来说,计算机房的甲醛浓度多了0.77倍;物理实验室的甲醛浓度比化学实验室的多了0.98倍。结论室内空气质量可能会受新房对甲醛的释放时间以及室内新家具的存放时间影响;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具有简便、易控制、成本低等优点,可以广泛使用于普通室内甲醛浓度的测定。  相似文献   

2.
参考相关产品的国家标准和文献,对牙膏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结合乙酰丙酮比色法测定了洗涤剂中的甲醛。结果表明,该法排除了牙膏产品成分产生的浑浊对样品显色的干扰,为测定牙膏和牙膏原材料中的甲醛含量提供了一种既简便又准确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食品中残留甲醛次硫酸钠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食品中残留甲醛次硫酸钠含量的测定;甲醛次硫酸钠;催化光度法;灿烂甲酚蓝;食品分析  相似文献   

4.
空气中甲醛的乙酰丙酮分光光度快速测定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测定甲醛的实验条件进行了改进。方法的检出限为0.024μg mL,线性范围为0.05~2.0μg mL,相关系数为0.9996,测定空气中甲醛的最低质量密度为0.008mg m3。改进后的方法可用于空气中微量甲醛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5.
建立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甲醛含量的分析方法。在磷酸介质中,土壤中的甲醛经过加热蒸馏提取,与乙酰丙酮反应生成黄色的二乙酰基二氢二甲基吡啶,然后于412 nm波长处测定其吸光度。甲醛含量在0.0~25μg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r=0.999 6,加标回收率为76.2%~87.5%,方法检出限为0.03 mg/kg,定量限为0.12 mg/kg,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73%~3.68%(n=6)。该方法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适用于土壤中甲醛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6.
乙酰丙酮法测定甲醛反应的产物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吴鑫德  刘劭钢  梁逸曾  龚小娟 《分析化学》2002,30(12):1463-1465
探讨了乙酰丙酮与甲醛反应的机理 ,并利用质谱及核磁共振波谱研究了该产物的结构 ,提出了关于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测定甲醛反应产物的新的描述 ,证实该产物为 2 ,6 二甲基 3 ,5 二乙酰基 1 ,4 二氢吡啶。对产物进行了水溶液中的紫外可见光谱研究。该产物在 4 1 3nm处的摩尔吸光系数为 6 63 9× 1 0 3L·mol- 1 ·cm- 1 。  相似文献   

7.
甲醛是室内空气中主要的污染物之一,对其进行准确、快速的测定尤其重要。对现有测定室内空气中甲醛的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作了改进,缩短了分析时间,显著降低检出限至0.0056μg/mL。  相似文献   

8.
依据GB/T2912.1-1998标准,用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测定了纺织品中的游离甲醛,详细分析了测定过程中的各个影响因素,对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重复测定和称量对不确定度贡献比较大.  相似文献   

9.
氨基酸-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甲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了用氨基酸代替氨水或乙酸铵作为胺源的条件下,乙酰丙酮与甲醛反应生成有色化合物的适宜条件并提出了氨基酸-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甲醛的方法。优化的试验条件如下:①0.12mol·L-1甘氨酸衍生剂用量为2mL;②反应温度为50℃;③反应时间为15min;④反应体系的pH为4.7。甲醛的质量浓度在0.2~1.0mg·L-1范围内与吸光度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5μg·L-1。加标回收率均不小于98.0%,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均不大于4%。方法应用于地表水样中甲醛的测定,测定值与国标法测定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10.
动力学光度法测定食品中痕量甲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酸性介质中甲醛抑制KBrO3氧化碱性品红的褪色反应,建立了阻抑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甲醛的新方法.利用固定时间法优化了试剂浓度、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在所选择的实验条件下,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8~1.0 mg·L-1,检出限为0.015 mg·L-1.该方法用于水发食品中甲醛含量的测定,并进行了加标回收试验,回收率在93%~105%之间.  相似文献   

11.
基于在室温下HOAc介质中亚硝酸能使甲基橙褪色的原理,建立了测定亚硝酸根的快速褪色光度方法。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方法的测定条件,在最佳条件下,方法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4ε16=1.1×104L.mol-1.cm-1,5ε06=5.2×104L.mol-1.cm-1;线性范围及回归方程分别为5.0~600.0 mg.L-1、ΔA416=0.000 344 6c+0.002 23、r=0.999 6(416 nm);1.0~300.0 mg.L-1、ΔA506=0.000 147c+0.021 02、r=0.985 3(506 nm);检出限为5.0 mg.L-1(416 nm)1、.0 mg.L-1(506 nm)。用于食物中亚硝酸根的测定,RSD为0.2%~4.2%,加标回收率在98%~103%。经t检验,其测定结果与国标GB/T 5009.33-1996方法的测定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2.
涂料中甲醛的光度法测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室温和酸性条件下,甲醛与品红-亚硫酸钠作用呈现玫瑰红色,遇硫酸后颜色变成深蓝色,可比色定量。文中选用品红-亚硫酸钠法测定涂料中甲醛含量,确定了方法的最佳试验条件。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20-1.00mg·L-1,检出限为0.20mg·L-1,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03%。与其它吸光光度法相比,几种方法的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3.
光度法测定食物中淀粉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取CaCl2-HOAc提取法提取样品中淀粉,探讨了光度法测定其含量的最优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在pH3.0~3.2介质中,标准可溶性淀粉溶液浓度C0与标准样品淀粉溶液浓度Cs的关系为:Cs=1.5145 C0+0.008。并对不同食物样品进行淀粉含量测定,回收率为95.0%~99.0%之间。  相似文献   

14.
萃取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食品中铅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采用干经处理样品,APDC-MIBK萃取,同时考察了萃取条件对测定的影响,结果令人满意。铅的平均回收率为98.7%,相对标准偏差为4.4%。  相似文献   

15.
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测定食品中痕量铅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盐渍绵羊肠衣、酱油、蜂蜜中铅含量,在试验条件下,检出限为0.32μg.L-1,相对标准偏差为1.30%,盐渍绵羊肠衣、酱油、蜂蜜样品的平均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4.5%,94.3%,94.0%。  相似文献   

16.
对盐酸玫瑰苯胺光度法测定大气中二氧化硫时所用的3种吸收剂(四氯汞钾、甲醛及三羟乙基胺)的吸收效果及方法的准确性、灵敏度等条件作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与另两种吸收剂相比,采用甲醛作吸收剂,吸收效果最好,测定的灵敏度,精密度和准确度也都占优,其检出限在三者中最低。用甲醛替代四氯汞钾,除了上述优点外尚可避免使用较大量的汞盐,有利于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17.
串级质谱法鉴定食品中苏丹红一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气相色谱串级质谱(GC/MS/MS)法定性定量鉴定食品中染料苏丹红一号,建立了离子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食品中苏丹红一号染料的方法。结果表明,苏丹红一号在0.045~0.90 mg.L-1浓度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 0,检测下限为0.004 5 mg.kg-1,回收率在83.1%~103.2%之间。方法具有样品预处理简单、灵敏度高、检出限低于现行国家标准水平,确证能力强等特点,满足食品中苏丹红一号的定性定量监测。  相似文献   

18.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化妆品中甲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化妆品中甲醛的方法。样品用乙腈溶解,加水稀释后于旋盖离心管中振荡提取2 h,离心后分取部分提取液与2,4-二硝基苯肼在弱酸条件下衍生反应,衍生物直接HPLC测定。以乙腈-水(65+35)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Supelco Discovery(C18柱(4.6 mm×250 mm,5μm)为分离柱,365 nm紫外波长下检测,在5.0,50.0及100.0μg.g-1甲醛的浓度水平作了精密度及回收率试验,回收率为70%~102%,相对标准偏差<5.0%,检出限为5.0μg.g-1。  相似文献   

19.
一种选择性快速测定饮料中游离甲醛的示波极谱法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在pH 5.0的0.025mol·L-1HOAc-NaOAc介质中,甲醛与硫酸肼的反应产物于电位-1.04V(vs.SCE)处产生一个灵敏的还原波,其峰高(ip)与甲醛浓度在0.1~0.8mg·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在此条件下,共存的数十种无机离子及有机物无影响,也不受试样中颜色及浑浊等影响,对甲醛有极高的特效性。用标准加入法直接测定炊料中微量的游离甲醛含量,分析频率为60样·h-1.其操作简便、快速、准确,是目前测定甲醛最为简便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20.
化学发光分析法测定食品中微量亚硝酸根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利用鲁米诺 铁氰化钾 尿酸化学发光体系,在酸性介质中,亚硝酸根氧化亚铁氰化钾为铁氰化钾,从而建立了一种间接测定痕量亚硝酸根的新方法。讨论了酸度、反应物浓度、干扰离子等因素的影响。方法的检出限为5.0×10-11g·ml-1,对样品进行了平行测定(n=11),其相对标准偏差为2.2%~3.9%,线性范围为1.0×10-9~1.0×10-5g·ml-1。方法简便,易于操作,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用于食品中亚硝酸根的测定,回收率为93.5%~108.0%,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