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测量了天然丝光沸石的总电导率和电子电导率,不同含水量时的电导率和活化能以及不同交换离子时的电导率和活化能.研究表明,丝光沸石在自然环境中具有10-5-10-6(Ω.cm)-1的电导率,以离子电导为主.丝光沸石电导率的变化反映了它的结构变化. 关键词:  相似文献   

2.
以马尔可夫链近似模拟线光沸石脱铝过程,用MonteCarlo方法计算脱铝丝光沸石中骨架Si-Al近邻分布{Si(n-Al);n=0-4}和Al-Al次部分布{Al(m-Al);m=0-3}随铝浓度的演化。为使Si-Al近邻分布与对脱铝丝光沸石样品的^2^9SiMASNMR观测相符,而得到丝光沸石弱酸铝易于解脱的结论,这个结构与八面沸石弱酸铝易于解脱相反。根据计算丝光沸石脱铝的开始阶段,强酸中心...  相似文献   

3.
基于“酸位效率参量”的定义,对Barthomeuf定义的铝原子酸效率参量αo作出诠释。强调αo不仅是铝浓度赖而且是样品铝分布状态依赖的。具有相同Si/Al的丝光沸石原粉与经历过脱铝的丝光沸石,二者骨架硅,铝分布有很大区别。根据^2^9SiMASNMR拟谱我们曾推断丝光沸石的强酸位更易于从骨架解脱,并进一步予言脱铝丝光沸石所进行的氨TPD实验所获二者的酸量及酸量/铝原子含量比率的数据。  相似文献   

4.
27Al MAS,3Q MAS NMR研究了脱铝的丝光沸石和无定形硅铝胶中的铝配位态,在丝光沸石中检测到归属于扭曲四配位铝(Distorted Tetrahedrally Coordinated Al, DTA)的信号,通过与无定形硅铝胶的比较,发现扭曲四配位铝的存在是活化和脱铝酸性沸石的典型特征. 从这些结果推断:DTA可能是沸石骨架脱铝形成非骨架铝的中间状态.  相似文献   

5.
改性丝光沸石结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差热分析研究表明 ,丝光沸石经铝代硅改性后 ,仍然保留丝光沸石晶格构造。但是 ,由于出现过剩负电荷 ,Na ,K 等阳离子补偿到晶格中 ,导致由阳离子的水合作用定位结合的结晶水增多。铝代替硅的另一结果是丝光沸石单位晶胞体积扩大 ,导致丝光沸石中的空穴体积也增大 ,使其吸附容量增加。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吸水性能、X射线粉晶衍射、差热分析三方面研究了丝光沸石在高温下的相变特点,发现800℃以上丝光沸石转变为非晶固态的相变过程不同于熔体冷凝,气体冷凝形成非晶的过程,有其独特的成因和特点。 关键词:  相似文献   

7.
利用29Si MAS NMR及27Al MAS NMR技术研究了丝光沸石催化剂制备过程中的结构变化,并利用Al的四极作用大小来区分重叠在一起的不同的Al物种.  相似文献   

8.
O644.1 2005010790 微波辐射法制备TiO2/丝光沸石薄膜光催化剂的研究= Process and photo-catalysis of mordenite-supported titania film prepared by microwave radiation method[刊,中]/余定华(安徽理工大学化工系,安徽,淮南(232001)),何杰…∥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8(2).-59-65 采用微波辐射加热法制备出负载型TiO2/丝光沸石 (TiO2/M)光催化剂,并采用X射线衍射(XRD)、激光喇曼  相似文献   

9.
利用NaCl-MnO2对天然沸石进行改性,通过扫描电镜(SEM)表征沸石的微观特征,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分析改性沸石对水中Cu2+的吸附性能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改性沸石表面疏散,负载了一层均匀的二氧化锰涂层,其吸附能力增强;在溶液pH=9.0及25℃下,吸附时间3h,改性沸石用量为1.285g/L时,对质量浓度为50mg/L的Cu2+的去除率为98.9%。  相似文献   

10.
利用固体核磁共振方法,研究了铜修饰丝光沸石(Cu-H-MOR)分子筛催化甲醇(CH3OH)与一氧化碳(CO)羰基化反应过程.通过研究反应过程中生成的各吸附物种与Cu2+的相互作用,分别对这些吸附物种进行了归属,确定了铜甲氧基(Cu-OCH3)和铜乙酰基(Cu-(CO)-CH3)为羰基化反应过程的中间产物,讨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1.
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锡(Ⅱ)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研究了稀硫酸介质中,锡(Ⅱ)催化溴酸钾氧化酸性蓝K的褪色反应,建立了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锡(Ⅱ)的新方法。用于天然水中痕量锡(Ⅱ)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通过13C CP/MASNMR技术,对经MgO改性后丝光沸石的结炭组成进行的研究表明,结炭的组成主要为缩聚程度较低的支链芳烃和少量烯烃;在保持分子筛活性的条件下分子筛的抗结炭能力较强,这可能与MgO改性后分子筛的酸性变化或孔径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13.
Cr(V)与H2络合物的EPR信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r交换丝光沸石在氢气氛中强烈还原并冷却后,出现了一个各向同性的EPR信号,g值2.003,△HPP 13.4 gauss.采用EHMO方法计算了各种可能模型化合物的g值,结果建议这一信号对应Cr(V)与H2分子形成的络合物。  相似文献   

14.
红辉沸石合成A型分子筛的红外光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天然红辉沸石合成了A型分子筛,通过XRD、IR光谱研究了其晶化过程。发现在1000-950cm^-1、750一600cm^-1、560cm^-1、460cm^-1处的红外吸收峰随结晶度有规律的变化,初步探讨其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5.
报道了催化剂SnO2-HL的制备及其IR和XPS表征结果,此种复合沸石催化剂用于磷酸与辛醇一步直接合成磷酸三辛酯(TOP)获得了满意结果,IR表征发现,随着催化剂中Sn(Ⅳ)含量增多,其表面L酸和B酸浓度之比C^L/C^B相应增高,TOP收率可由34%升至88%,这项结构揭示,L酸中心在反应中起重要作用,对其催化作用的机制作了讨论,使用上述催化剂的XPS表征和分析证实,锡在反应前后均以Sn(Ⅳ)价  相似文献   

16.
沸石~湿空气系统共吸附平衡曲线的实验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前言干沸石对水蒸汽分子具有强烈的吸附能力,早在七十年代就有人提出利用沸石的吸附~脱附循环实现制冷、供热及对太阳能的低温储存,这是能源领域中的前沿课题。沸石的吸附平衡曲线是定量分析沸石吸附~脱附循环的基础。吸附平衡方程描写吸附剂(沸石)与吸附质(湿空气)处于吸附平衡状态时,吸附量随系统的温度、压力(或浓度)的变化规律。吸附平衡方程目前尚无法由理论导出,完全依赖于实验测取吸附平衡数据,经拟合得到其经验表达式。传统的平衡吸附量测定法分静态吸附法和动态吸附法[1]。文献[2-3]报导的几种沸石的吸附量测定均属…  相似文献   

17.
沸石分子筛中半导体量子纳米团簇的组装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陈伟  王占国 《物理学进展》1997,17(1):83-117
在沸石分子筛中可以形成稳定的,分子尺寸的半导体团族,这类团族具有单相性,均匀性好的特点,并可形成三维量子超晶格结构。本文简单介绍沸石分子筛的结构及反应性之后,对团族的组装技术及表征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对半导体团族的特征,性质及应用前景进行了较系统的论述。并指出了这类团族材料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采用微波辐射技术结合酸、碱、盐分别对沸石进行活化改性处理,用分光光度法分析改性沸石对Fe2+的吸附性能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NaOH改性沸石对Fe2+的去除效果优于NaCl、HCl改性沸石,当微波功率为640W,微波时间为5min,NaOH浓度为0.8mol/L时,Fe2+去除率可达98.56%。经过对改性沸石再生,NaOH浸泡过的改性沸石再生性较好。  相似文献   

19.
严方  谢永杰 《光谱实验室》2012,29(1):495-498
介绍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CO助燃剂中Pt含量的分析方法.考查了影响Pt元素测定的各种因素,分别以Al2O3和丝光沸石为载体配制铂的校准曲线,使标准样品与样品的基体基本一致,减少了基体效应的影响.待测元素的线性范围为:0.002%-0.2%,相关系数均为0.9999,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5%.该方法的测定结果与原子吸收光谱法的测定结果相吻合.方法简便、快速,测定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20.
采用正交放置的两路CCD,基于图像采集及处理的方法,建立了极紫外光源锡液滴靶发生装置的锡液滴检测系统,可以实时监测锡液滴的运动状态及稳定性。对本实验室频率为34kHz的锡靶发生器产生的液滴进行了锡液滴监测实验。监测结果显示,锡液滴直径约为137μm,平均间距为375μm,稳定性较好,并对水平面上横向稳定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