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加选修)第二册》第62页中介绍多普勒效应时,以波源与观察者的相对运动为匀速运动为例说到“当波源与观察者有相对运动时,如果二者相互接近,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增大;如果二者远离,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减小.”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学生有时不能够清晰理解教材所表达的含义,往往得出这样的结论:“当波源静止,观察者匀速靠近波源时,观察者听到的频率越来越高;当观察者静止,波源匀速靠近观察者时,观察者听到的频率也是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2.
杨军伟 《物理通报》2021,(12):10-11+16
利用频率的定义推导了非相对论情形下及相对论情形下的多普勒效应公式,并用此推导过程解答了两个问题.主旨在于从本质上去理解多普勒效应的实质,更加深刻地理解多普勒效应的机制.  相似文献   

3.
吴桂林  韩健德 《光学学报》1992,12(10):50-952
利用腔外气体吸收池内的SF_6分子饱和吸收线作为参考频率,并通过振动腔外反射镜使进入吸收池的激光的频率受到多普勒调制,实现了对CO_2激光10P(16)和10P(18)支线频率的闭环锁定,最大频率漂移约为7kHz.该法得到的稳频激光输出不仅无寄生频率调制和幅度调制,并且可将激光频率锁定在独立的分子吸收线中心.  相似文献   

4.
在非相对论范围内,当声源或观测者单一对媒质运动时,纯横向多普勒效应为红移。  相似文献   

5.
在现行的物理学教材中,对真空中光的多普勒效应只给出了一个计算公式,其实还有一个。本文分别基于光的量子性和波动性导出这两个公式,并分析其一致性,最后作计算对比分析。其中用到光的频率变换的概念,其变换式可由光子四维动量的洛仑兹变换导出。光的多普勒效应本质上是光的频率变换的特例,与频率变换有正、逆两个变换一样,它也有两个计算公式。分别用这两个公式计算多普勒效应,繁简程度不同但结果一样。  相似文献   

6.
 因波源和观测者有相对运动而出现的观测频率与波源频率不相等的现象,叫做多普勒效应。多普勒效应的发现者是奥地利物理学家及数学家克里斯蒂安·多普勒(ChristianDoppler,1803~1853)。多普勒和他的科学贡献1803年11月29日,多普勒出生于奥地利的萨尔茨堡,其家族在萨尔茨堡经营石刻,生意兴隆,父母期望他能按照传统子承父业,可是他自幼体弱多病。多普勒在萨尔茨堡上完小学后进入林茨中学,1822年,他的父母接受一位数学教授的建议,让多普勒到维也纳理工学院学习。  相似文献   

7.
利用J-C模型,考虑场频率随时间以正弦函数形式作小量变化,在旋波近似下,研究了二能级原子通过单光子跃迁与单模辐射场相互作用系统中原子算符Sy压缩效应的演化规律.利用数值计算方法给出压缩量随时间的演化曲线.研究结果表明:原子算符压缩效应的演化受场频率随时间正弦函数形式变化的调制,场频率振荡的幅值u越大调制作用越强.随场频率变化的幅值u的增大,压缩效应减弱.在场频率振荡的幅值u大于一定值后,压缩量将按场频率周期性的变化规律作周期性振荡,  相似文献   

8.
多光子J C模型中频率随时间变化场的压缩效应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卢道明 《光子学报》2009,38(7):1840-1845
利用多光子J C模型,考虑场频率随时间以正弦函数形式作小量变化,在旋波近似下,研究了二能级原子通过多光子跃迁与单模辐射场相互作用系统中场的压缩效应.利用数值计算方法讨论了场频率变化的幅值和角频率、以及光场强度对场压缩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场频率变化的幅值增大,场压缩效应增强;随光场初始平均光子数的增加,场压缩效应减弱.场正交分量的均方涨落随时间的演化受场频率随时间正弦函数形式变化的调制,场频率变化的幅值越大调制作用越强.  相似文献   

9.
提出一种测量材料超声横波衰减-频率曲线(αs-f)的方法:应用窄带脉冲驱动接触式横波探头的脉冲反射方式,采用石英晶体作为耦合块,通过测量耦合块和被测试块耦合界面的声压反射和透射系数,并在衍射修正下测量得到单频率下的超声横波衰减系数;在探头有效带宽内改变发射频率并重复测量,得到不同频率下超声横波衰减系数数值;利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拟合方法得到其αs-f曲线。采用该方法对铝合金6061材料的衰减系数进行测量,得到αs-f曲线结果为αs(f,2z)=0.32f2.93,皮尔逊相关系数R为0.9864。测量结果与现有方法所得结果进行对比,本方法在单频率下的结果与现有方法吻合,表明本方法测量的有效性,而多频率测量的方法对研究材料αs-f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给出了波源和观察者在匀速和变速运动情况下声波多普勒效应公式的详细推导过程. 结果显示,无论 观察者和波源做匀速运动,还是做变速运动,对应的多普勒效应公式都是相同的  相似文献   

11.
分类阐述了多普勒效应的几种具体情况时接收频率的简单推导,并以例题的形式详细介绍了它的巧妙运用.  相似文献   

12.
1.多普勒效应的概念多普勒效应是奥地利物理学家、数学家克里斯琴·约翰·多普勒于1842年首先提出的。由于波源和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使观察者感到频率变化的现象叫做多普勒效应.2.多普勒效应的基本原理根据声波的多普勒效应公式,当声源与接收器  相似文献   

13.
利用多光子J-C模型,考虑场频率随时间以正弦函数形式作小量变化,在旋波近似下,研究了二能级原子通过多光子跃迁与单模辐射场相互作用系统中场的反聚束效应.利用数值计算方法给出反映场反聚束效应的二阶关联函数随时间的演化曲线.研究结果表明:场二阶关联函数的演化受场频率随时间正弦函数形式变化的调制,场频率振荡的幅值 u越大调制作用越强,在场频率振荡的幅值u大于一定值后,场二阶关联函数随时间的演化呈现出周期性振荡特性,其振荡周期与场频率变化的周期一致.  相似文献   

14.
探讨不同频率的声波对测速的影响,以利于我们在今后的测速方面选择合适的选频。实验中应用了多普勒效应原理及李萨如图形原理。  相似文献   

15.
在旋波近似下,利用推广的J-C模型,考虑光场的频率随时间按照正弦函数的形式作小量变化,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研究分析二项式光场与二能级原子相互作用时,光场的振幅平方压缩效应.最终的研究结果表明:场频率的变化对光场的振幅平方压缩的深度和周期性都存在影响.  相似文献   

16.
在旋波近似下,利用推广的J-C模型,考虑光场的频率随时间按照正弦函数的形式作小量变化,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研究分析二项式光场与二能级原子相互作用时,光场的振幅平方压缩效应。最终的研究结果表明:场频率的变化对光场的振幅平方压缩的深度和周期性都存在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三频率法测量耦合器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已有三频率法的基础上,根据耦合腔链等效电路模型,推导出利用实验测量数据计算耦合器频偏△f和耦合度β的公式,首次把只能定性分析的三频率法定量化.根据此公式编写的软件,在一套微机控制下的测量系统上实现了实时测量和定量显示,取得了高效调配行波加速管耦合器的效果,为大型集装箱检测系统用行波加速器的产业化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8.
实验发现声波谐振管封闭端微小的缝隙会导致谐振频率发生相当大的移动。本文从理论和实验两个方面对这个现象进行了探讨。理论上,我们将缝隙简化为一段细管,在一维波近似下得到确定谐振频率的特征方程,结果可以定性上解释实验现象。实验上,我们在封闭端开孔,通过改变孔的面积使得边界条件从闭管连续过渡到开管情况。测量结果表明,谐振频率的移动主要取决于开孔面积,与孔的形状与位置关系不大。随着孔的面积增大,频率向上移动,而且呈现显著的先快后慢规律。  相似文献   

19.
在磁阻效应实验中,相对磁阻变化曲线的非线性和线性部分的拐点是人为判断的,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本文采用循环迭代的方法,在假定拐点的情况下,精确的确定拐点,使得实验曲线的非线性部分和线性部分能够同时得到最大程度的拟合。  相似文献   

20.
运动粒子发射光子的多普勒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琛 《大学物理》1992,11(7):F004-F00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