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水热合成得到3个有机金属配位聚合物,即[Cu(1,2-BDC)(L)](1),[Cu(HBTC)(L)]·2H2O(2),[Co(HBTC)(L)]·H2O(3),(L=N,N-双(3-氨基吡啶)乙二酰胺,1,2-H2BDC=1,2-邻苯二甲酸和H3BTC=1,3,5-均苯三甲酸)。配合物1是基于1D[Cu-1,2-BDC]n和[Cu-L]n链形成的一个3DCdSO4-型拓扑结构。配合物2~3是同构的,均显示出2D双层(3,5)-连接的{42·67·8}{42·6}拓扑结构。相邻的2D双层网络通过分子间的氢键(配合物2)和π-π堆积(配合物3)作用进一步拓展成3D超分子框架。我们对芳香羧酸和中心金属离子对配合物结构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讨论。此外,还研究了配合物1~3的电化学性质和固态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2.
利用2,2''-(1,4-亚苯基)二(亚苯基)二(硫基)苯二羧酸(H2L1)和2,2''-(2,3,5,6-四甲基-1,4-亚苯基)二(亚甲基)二(硫基)苯二甲酸(H2L2)2个柔性二羧酸分别与镧系金属盐反应,通过溶剂热方法合成了3个配位聚合物:{[(NH2(CH32][Nd(L12(DMF)]·2DMF}n1)和{[Ln(L21.5(H2O)(DMF)2]·2DMF}n[Ln=Ce(2),Pr(3)]。利用元素分析、红外、粉末X射线衍射、热重分析等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表明:3个配合物均为二维的层状结构,并且2个配体在配合物中表现出不同的构象。(L12-在配合物1中表现出顺式和反式2种构象,(L22-在配合物23中仅表现出反式构象。此外,对配合物的热稳定性和荧光性质也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利用2,2''-(1,4-亚苯基)二(亚苯基)二(硫基)苯二羧酸(H2L1)和2,2''-(2,3,5,6-四甲基-1,4-亚苯基)二(亚甲基)二(硫基)苯二甲酸(H2L2)2个柔性二羧酸分别与镧系金属盐反应,通过溶剂热方法合成了3个配位聚合物:{[(NH2(CH3)2][Nd(L1)2(DMF)]·2DMF}n(1)和{[Ln(L2)1.5(H2O)(DMF)2]·2DMF}n[Ln=Ce(2),Pr(3)]。利用元素分析、红外、粉末X射线衍射、热重分析等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表明:3个配合物均为二维的层状结构,并且2个配体在配合物中表现出不同的构象。(L1)2-在配合物1中表现出顺式和反式2种构象,(L22)2-在配合物23中仅表现出反式构象。此外,对配合物的热稳定性和荧光性质也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选用2种醚氧桥联三羧酸配体(H_3cpta和H_3dbba)和4,4′-联吡啶(4,4′-bipy)或菲咯啉(phen)与ZnCl_2进行水热合成反应,构筑了2个一维链状配位聚合物[Zn(μ-Hcpta)(4,4′-bipy)(H_2O)]_n(1)和{[Zn_3(μ_3-dbba)_2(phen)_3]·6H_2O}_n(2),并对其结构和荧光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构分析结果表明2个配合物分别属于单斜晶系,P2_1和I2空间群。配合物1和2具有两种不同的一维链结构。  相似文献   

5.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2个铁的过渡金属配位聚合物[Fe(Medpq)(BDC)H2O]n(1)和{[Fe(Medpq)(QUI)H2O]·2H2O}n(2)(Medpq=2-methyldipyrido[3,2-f:2',3'-h]quinoxaline; H2BDC=terephthalic acid; H2QUI=2,3-pyridinedicarboxylic acid),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热重表征,并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结构。2个配位聚合物中的中心铁(Ⅱ)离子,都呈现一个稍微扭曲的八面体几何构型。  相似文献   

6.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2个铁的过渡金属配位聚合物[Fe(Medpq)(BDC)H2O]n(1)和{[Fe(Medpq)(QUI)H2O]·2H2O}n(2)(Medpq=2-methyldipyrido[3,2-f:2',3'-h]quinoxaline; H2BDC=terephthalic acid; H2QUI=2,3-pyridinedicarboxylic acid),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热重表征,并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结构。2个配位聚合物中的中心铁(Ⅱ)离子,都呈现一个稍微扭曲的八面体几何构型。  相似文献   

7.
柔性三齿配体1,3,5-tris(imidazol-1-ylmethyl)-2,4,6-trimethylbenzene(TITMB)和1,3,5-tris(triazol-1-ylmethyl)-2,4,6-trime-thylbenzene(TTTMB)与金属镉(Ⅱ)和锌(Ⅱ)分别反应,合成了配合物{[Cd3(SO44(TITMB)2(H2O)4][Cd(H2O)6]·2CH3OH}n1)和{[Zn(TTTMB)(HCOO)2]·CH3OH}n2)。配合物12均采用单晶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固态荧光、热重分析和元素分析进行了表征。在配合物1中,存在着由硫酸根离子和Cd(Ⅱ)构成的一维链,其再与配体TITMB配位形成二维层状结构,[Cd(H2O)6]2+位于层与层中间平衡电荷。配合物2具有典型的63二维蜂窝状拓扑结构。配合物12中的二维层状结构,均通过氢键作用延伸成为三维结构。配合物12均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并且在固态下释放蓝色荧光。  相似文献   

8.
柔性三齿配体1,3,5-tris(imidazol-1-ylmethyl)-2,4,6-trimethylbenzene(TITMB)和1,3,5-tris(triazol-1-ylmethyl)-2,4,6-trime-thylbenzene(TTTMB)与金属镉(Ⅱ)和锌(Ⅱ)分别反应,合成了配合物{[Cd3(SO44(TITMB)2(H2O)4][Cd(H2O)6]·2CH3OH}n1)和{[Zn(TTTMB)(HCOO)2]·CH3OH}n2)。配合物12均采用单晶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固态荧光、热重分析和元素分析进行了表征。在配合物1中,存在着由硫酸根离子和Cd(Ⅱ)构成的一维链,其再与配体TITMB配位形成二维层状结构,[Cd(H2O)6]2+位于层与层中间平衡电荷。配合物2具有典型的63二维蜂窝状拓扑结构。配合物1和2中的二维层状结构,均通过氢键作用延伸成为三维结构。配合物12均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并且在固态下释放蓝色荧光。  相似文献   

9.
采用水热方法,用醚氧桥联四羧酸配体(H4L)和菲咯啉(phen)、2,2''-联吡啶(2,2''-bipy)与CdCl2·H2O反应,合成了2个一维配位聚合物[Cd2μ5-L)(phen)2]n1)和{[Cd2μ4-L)(2,2''-bipy)2(H2O)2]·2H2O}n2),并对其结构和荧光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构分析结果表明2个配合物分别属于单斜和三斜晶系,P21/cP1空间群。聚合物12分别具有基于四核Cd4和Cd2单元的一维链结构。研究表明,配合物12在室温下能发出蓝色荧光。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两种结构相似的配体[2,2′.二(2.甲基苯并咪唑)乙醚(L1)和2,2′-二42.乙基苯并咪唑)乙醚(L2)]出发,合成了6种配位聚合物:[Cu(L1)(bz)2](1),[Cu(L2)(bz)2](2),[Zn2(L1)(m-bdc)2](3),[Cd2(L2)(优-bdc)2(H20)]2H20(4),[Zn(L1)(OH—bdc)(H20)](5)和[Zn2(L2)(btca)](6).其中,Hbz=苯甲酸,m—H2bdc=问苯二甲酸,OH—H2bdc=5.羟基间苯二甲酸,H4btca=1,2,4,5-苯四甲酸.在化合物1和2中,双齿含氮配体(L1和L2)桥连相邻的金属中心原子,形成了1D单链结构,bz阴离子位于链的两侧.在化合物3和4中,含氮配体(L1和L2)以顺式构型连接两个金属中心原子,形成了[M2(L1)]^4+单元(M=Zn(Ⅱ)和Cd(Ⅱ)).邻近的[M2(L1)]^4+单元进一步通过二羧酸配体连接形成了1D双链结构.在化合物5中,Zn(Ⅱ)阳离子由5-羟基间苯二甲酸阴离子桥连,形成了ID无限聚合的链状结构.其中,L1配体以单齿配体的形式悬于链的一侧.在化合物6中,两个Zn(Ⅱ)阳离子由两个L2配体桥连,形成了[ZnL2]2^4+环状结构,这些环进一步由btca阴离子连接形成了2D层状结构.同时,本文中还探讨了化合物3.6及相关配体在常温条件下的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11.
通过吡啶酰胺类配体3,5-二(4-吡啶酰胺基)吡啶(4-DPBA)与相应金属盐反应,合成了3个配位聚合物{[Zn(4-DPBA)2(NO3)2].4DMF}n(1),{[Cd(4-DPBA)2(NO3)2].4DMF}n(2)和{[Cu(4-DPBA)2(DMF)2](ClO4)2.7DMF.2H2O}n(3),并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粉末及单晶X-射线衍射等方法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配合物1和2是同构的,由平行的一维带状链通过氢键连接而成二维层状结构,而配合物3是由3种不同取向的一维带状链构成二维多层结构。这3个配合物最终均通过氢键连接形成三维超分子结构。研究了配合物1和2的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12.
基于柔性的高酞酸(H2hmph)和双咪唑型配体,通过溶剂热法合成了3种新的配位聚合物:{[Ni2(hmph)2(bib)2(H2O)2]·3H2O}n(1)、[Cd(hmph)(bib)]n(2)和{[Zn(hmph)(bip)]·H2O}n(3),其中bib=1,4-双(1-咪唑基)苯、bip=3,5-双(1-咪唑基)吡啶。配合物1是由Ni-羧酸链之间通过bib配体桥联而成的二维单层结构;配合物2为Cd-羧酸双股链之间通过bib配体拓展而成的二维双层结构,并含有由羧基连接的双核单元;配合物3是由羧酸连接而成的双核Zn单元通过bip配体拓展形成的双股链。3个配合物都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磁性分析表明在配合物1中存在铁磁性交换偶合作用。另外,配合物2和3的荧光性质与相应的配体相比都表现出明显的蓝移。  相似文献   

13.
分别将2个双吡啶酰胺配体(L1和L2)与碘化汞进行配位反应,设计并合成了2个配位聚合物{[Hg2(L1)(μ2-I)2I2]·2DMF·H2O}n1)和{[Hg(L2)I2]·H2O}n2)。X射线单晶分析表明,这2种配合物均呈现为一维“之”字形链状结构,但通过调整配体中的3-和4-吡啶氮原子位点表现出不同的配位模式。2个配合物中Hg(Ⅱ)中心均为四配位的扭曲四面体构型。在配合物1中,Hg(Ⅱ)中心与1个3-吡啶氮原子和3个碘离子配位,配体L1与碘化汞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在配合物2中,Hg(Ⅱ)中心与2个4-吡啶氮原子和2个碘离子配位,配体L2与碘化汞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此外,考察了2个配合物的热稳定性、固态荧光及蒸气吸附性质。  相似文献   

14.
采用水热方法,用吡啶-三羧酸配体(H_3L)和2,2′-联咪唑(H_2biim 2,2′-biimidazole)、菲咯啉(phen)、2,2′-联吡啶(2,2′-bipy)分别与ZnCl_2和MnCl_2·4H_2O反应,合成了1个零维配合物[Zn(H_2biim)2(H_2O)_2][Zn(HL)(Hbiim)(H_2O)]_2·8H_2O(1)和2个具有一维链结构的配合物[Mn(μ-HL)(phen)(H_2O)]_n(2)、{[Mn(μ-HL)(2,2′-bipy)(H_2O)]·0.5(2,2′-bipy)}_n(3),并对其结构、荧光和磁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构分析结果表明3个配合物分别属于单斜晶系的P21/n和P21/c空间群。配合物1具有3个单核Zn单元组成的零维结构,这些单核单元通过O-H…O/N和N-H…O氢键作用进一步形成了三维超分子框架。配合物2和3具有一维链结构,而且这些链通过O-H…O氢键作用进一步形成了二维超分子网络。研究表明,配合物1在室温下能发出蓝色荧光,聚合物2中相邻Mn髤离子间存在反铁磁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以羧酸配体 2,2''-(1,4-亚苯基双(亚苯基))双(硫二基)二苯甲酸(H2L1)和 2,2''-(2,3,5,6-四甲基-1,4-亚苯基)双(亚甲基)双(硫二基)二苯甲酸(H2L2)分别与金属盐反应,通过溶剂热方法合成了 3个配位聚合物:{[Ni(L1)(H2O)4]·2H2O}n (1)、[Zn(L1)(DMA)2]n(2)和[Co(L2)(DMF)2]n (3),其中DMA=N,N-二甲基乙酰胺,DMF=N,N-二甲基甲酰胺。对配合物1~3进行了单晶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粉末X射线衍射和固体紫外可见光谱测试和表征。单晶X射线衍射表明:3个配合物均为一维锯齿形链状结构,并通过氢键作用形成三维骨架,且配体均表现为反式构象。此外,对配合物2固态荧光性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通过水热合成法,合成了4例由混合配体构筑的的过渡金属配位聚合物:{[Zn(4-bpdb)(pnba)2]·4H2O}n(1),[Cd(4-bpdb)(pnba)2]n(2),{[Cd2(3-bpdb)2(OAc)4]·5H2O}n(3),和{[Co(3-bpdb)(pnba)2(H2O)2]·2H2O}n(4)(4-bpdb=1,4-双(4-吡啶基)-2,3-二氮杂-1,3-丁二烯,3-bpdb=1,4-双(3-吡啶基)-2,3-二氮杂-1,3-丁二烯,Hpnba=对硝基苯甲酸,HOAc=乙酸),并且分别用X-射线单晶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差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表征了这4个配合物。晶体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1显示出一维锯齿形链状结构,金属锌(Ⅱ)离子具有稍微变形的四面体配位几何构型。而配合物23却展现出一维梯状双链结构,镉(Ⅱ)离子展现出五角双锥几何构型。而配合物4却拥有一维直线型链状结构,其中钴(Ⅱ)离子拥有八面体几何形状。上述结果说明,金属离子的几何构型可能对配合物的结构具有重要的影响。此外,还研究了配合物1~3的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17.
利用水热法合成了2种新的双咪唑及二元羧酸配体镉配合物[Cd(sdc)(bipe)]·H_2O(1)和[Cd(bpdc)(bipe)(H_2O)](2)[bipe=bis(4-imidazolphenoxy)ethane,H_2sdc=4,4’-sulfonyldibenzoic acid,H_2bpdc=biphenyl-4,4’-dicarboxylic acid].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IR)、X射线单晶衍射和热重分析(TG)等方法对其进行表征,并测试了2种化合物的荧光性质.化合物1展示了一个具有{4~4·6~2}拓扑的(4,4)-连接的sql二维空间网络结构,配体与金属间荷移跃迁化合物2显示了一个具有(4~(12)·6~3)的六连接pcu网状拓扑结构.荧光测试结果显示,配体与金属间发生的荷移跃迁使得化合物1和2的荧光发射峰与配体bipe相比明显发生了红移.  相似文献   

18.
以羧酸配体2,2''-(1,4-亚苯基双(亚甲基))双(硫二基)二苯甲酸(H2L1)和2,2''-(2,3,5,6-四甲基-1,4-亚苯基)双(亚甲基)双(硫二基)二苯甲酸(H2L2)分别与金属盐反应,通过溶剂热方法合成了3个配位聚合物:{[Ni(L1)(H2O)4]·2H2O}n1)、[Zn(L1)(DMA)2]n2)和[Co(L2)(DMF)2]n3),其中DMA=N,N-二甲基乙酰胺,DMF=N,N-二甲基甲酰胺。对配合物1~3进行了单晶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粉末X射线衍射和固体紫外可见光谱测试和表征。单晶X射线衍射表明:3个配合物均为一维锯齿形链状结构,并通过氢键作用形成三维骨架,且配体均表现为反式构象。此外,对配合物2固态荧光性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采用水热方法,选用2,3,3',4'-二苯醚四羧酸(H4deta)和2,2'-联咪唑(H2biim)、菲咯啉(phen)分别与CoCl2·6H2O在160℃下反应,得到了具有一维链结构([Co2(μ3-deta)(H2biim)3(H2O)2]n,1)和二维网络结构({[Co2(μ6-deta)(phen)2]· H2...  相似文献   

20.
将1,6-双(4-吡啶基)-1,3,5-己三烯(bphte)和镉盐分别与2种羧酸配体(2,5-二呋喃二甲酸(2,5-H2FDC)及1,3,5-均苯三甲酸(1,3,5-H3BTC))进行溶剂热反应,得到2个配位聚合物:[Cd (2,5-FDC)(bphte)(H2O)]n1)和[Cd (1,3,5-HBTC)(bphte)]n2)。对配合物12分别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单晶X射线衍射、粉末X射线衍射和热重分析表征。配位聚合物1具有spl拓扑结构的三维互穿超分子框架,而配合物2是由bphte配体交叉连接一维链[Cd2(1,3,5-HBTC)2]n形成的三维结构。配合物12在固态时表现出不同的荧光性质。配合物2遇到水溶液中Fe3+会发生荧光猝灭,因此以其作为荧光探针对水溶液中Fe3+进行了选择性荧光检测,它对Fe3+的检测限可达到0.013 μmol·L-1。这种荧光猝灭过程可归因于Fe3+离子的吸收带与配合物2的激发带之间存在部分重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