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交联壳聚糖在痕量金预富集、分离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交联壳聚糖(CCTS)对于金的吸附性能,提出了用CCTS作为富集剂,预富集、分离水样中痕量Au(Ⅲ)的新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在pH为4.0,吸附25min的条件下,CCTS对金的吸附率达99.0%;采用2.5%(W/V)的硫脲溶液可将吸附在CCTS上的金定量洗脱。将CCTS用于水中痕量金的预富集,富集倍数达20倍;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检测,检出限(3δ,n=6)为0.088mg,/L;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5.9%;回收率在92%~102%之间。所提出的预富集方法具有简便、快速、选择性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利用Gabriel反应以聚环硫氯丙烷为起始物合成4种新型的以聚硫醚为主链的伯胺型树脂,研究了树脂的合成条件及吸附性能.这些树脂对贵金属离子有很高的吸附容量,其中每克树脂对Au(Ⅲ)的吸附容量达到5~7mmol,对Ag+的为7~9mmol;而对贱金属离子吸附甚少.可望用于贵金属离子Au(Ⅲ)和Ag+的分离与富集.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巯基棉(SCF)富集痕量In(Ⅲ)的条件,并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GFAAS)法测定痕量In(Ⅲ)。结果表明,在pH=4.0时,巯基棉能定量富集痕量In(Ⅲ),其饱和吸附量为181μg/g。吸附的In(Ⅲ)可被0.8 mol/L的HNO3定量洗脱。本法用于人工合成铝基、锌基样品和锌精矿中痕量In(Ⅲ)的富集和测定,回收率为92.8%~100.6%。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功能性马来酸酐、丙烯酰胺共聚物树脂P(MA-AM)富集-分光光度法测定痕量Fe(Ⅲ)的新方法。考察了树脂对痕量Fe(Ⅲ)的吸附、洗脱行为。结果表明,在pH=3.5时,P(MA-AM)能富集Fe(Ⅲ),吸附30min时,最大吸附率达98.7%;以3.0mol/L的HCl作为洗脱液,Fe(Ⅲ)的回收率为96.2%;富集倍数可达20倍。该方法的检出限为0.02mg/L,相对标准偏差为3.0%,回收率范围为93.3%~97.6%。方法可应用于实际样品中痕量Fe(Ⅲ)的测定。  相似文献   

5.
以二乙烯三胺(DETA)为改性剂, 对多壁碳纳米管(MWCNTs) 进行共价键修饰,合成了一种对Au(Ⅲ)和Pd(Ⅱ)有选择性的吸附剂MWCNTs-DETA, 并对Au(Ⅲ)和Pd(Ⅱ)的吸附参数进行了研究和优化. 结果表明, 最佳洗脱剂浓度为1.0 mol/L 硫脲-1.0 mol/L 盐酸, Au(Ⅲ)和Pd(Ⅱ)的洗脱率分别为94.48%和89.06%, 最佳条件下Au(Ⅲ)和Pd(Ⅱ)的饱和吸附容量分别为50.45和25.68 mg/g. 在对吸附等温线的考察中, Au(Ⅲ)拟合Langmuir等温线较好, 而Pd(Ⅱ)则拟合Freundlich等温线较好. 吸附动力学均拟合二级模型较好.  相似文献   

6.
以二乙烯三胺( DETA)为改性剂,对多壁碳纳米管(MWCNTs)进行共价键修饰,合成了一种对Au(Ⅲ)和pd(Ⅱ)有选择性的吸附剂MWCNTs-DETA,并对Au(Ⅲ)和Pd(Ⅱ)的吸附参数进行了研究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洗脱剂浓度为1.0 mol/L硫脲-1.0 mol/L盐酸,Au(Ⅲ)和Pd(Ⅱ)的洗脱率分别为94.48%和89.06%,最佳条件下Au(Ⅲ)和Pd(Ⅱ)的饱和吸附容量分别为50.45和25.68 mg/g.在对吸附等温线的考察中,Au(Ⅲ)拟合Langmuir等温线较好,而Pd(Ⅱ)则拟合Freundlich等温线较好.吸附动力学均拟合二级模型较好.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用活性炭对水中痕量银进行预富集的新方法。结果表明,pH=1.0时,活性炭能对水中被抗坏血酸还原后的痕量银进行吸附富集,而Cu(Ⅱ)、Fe(Ⅲ)、Co(Ⅱ)、Ni(Ⅱ)、Pb(Ⅱ)、Zn(Ⅱ)、Mn(Ⅱ)、Al(Ⅲ)、Bi(Ⅲ)和Sb(Ⅲ)等常见阳离子不被吸附,用K2S2O8将吸附在活性炭上的单质银氧化解脱后,用Mg(NO3)2辅助置换洗脱,可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该法在8~50μg/L银(Ⅰ)范围内加标回收率为93.2~97.1%。同时还研究了活性炭对银的吸附行为,提出了活性炭表面上被氧化的Ag(Ⅰ)和Mg(Ⅱ)有离子交换作用。应用该法测定自来水中痕量银,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8.
采用液相沉积的方法将磷酸铁包覆在纳米Fe3O4颗粒表面,成功制备了具有超顺磁性的吸附剂,并用于水中微量Cr(Ⅲ)的富集.通过振动样品磁强计、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Zeta电势和激光动态光散射等对Fe3O4磁性纳米粒子进行了形貌表征,研究了该吸附剂在不同的pH值、吸附时间及溶液体积对Cr(Ⅲ)的吸附效率.结果表明在pH=5.3温度为25℃时,0.0200 g吸附剂可使体积为20.0 mL 20.0μg L-1Cr(Ⅲ)定量吸附,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模型,吸附动力学过程符合假二级动力学方程.该吸附剂适合大体积试样中极微量Cr(Ⅲ)的富集,对800 mL浓度为0.5μg L-1的Cr(Ⅲ)吸附率可达80%以上,富集倍数可达1125倍,可以满足痕量分析的要求.该吸附剂可以回收使用,重复使用10次,吸附率仍能达到95%.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纳米二氧化钛对锑(Ⅲ)和锑(Ⅴ)的吸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pH1~lO范围内,纳米二氧化钛对锑(Ⅲ)和锑(Ⅴ)的吸附率均可达98%以上。建立了纳米二氧化钛富集锑(Ⅲ)和锑(Ⅴ),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环境水样中痕量总锑的方法。该法的检出限(3d,n=6)为0.73μg/L,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2.94%,回收率在92%~95%之间。  相似文献   

10.
以HG-ICP-OES为检测手段,研究了纳米氧化铝对As(Ⅲ)和As(Ⅴ)的吸附行为,据此建立纳米氧化铝微柱分离富集与HG-ICP-OES联用测定环境水样中痕量总As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
铋(Ⅲ)—二甲酚橙配合物吸附溶出伏安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关二甲酚橙的极谱性能及用其测定铕已进行过研究。但未见Bi(Ⅲ)-二甲酚橙配合物吸附溶出伏安分析法的报道。本文提出在pH 5的柠檬酸钠-盐酸介质中,形成铋(Ⅲ)-二甲酚橙(XO)配合物吸附富集的溶出伏安法,研究了配合物线性扫描伏安特性,确定了配合物组成比及在汞电极表面的吸附量;确定了吸附等温线模式、吸附自由能。说明该体系可进行开路富集,用拟定的方法测定了生物样品中痕量铋,结果满意.方法特点是测定铋的浓度范围宽,选择性好,灵敏度高。  相似文献   

12.
水中痕量锑可以三、五价两种氧化物存在,同铬、砷、硒等变价元素一样,锑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及生物毒性效应随其赋存价态而异。近年来,用溶剂萃取、泡沫吸附、氢化物发生等方法分离测定水中微量锑(Ⅲ)和总锑已有报导。我们在用巯基棉富集多种微量元素、分离有机汞与无机汞、砷(Ⅲ)与砷(Ⅴ)的基础上,利用它对锑(Ⅲ)与锑(Ⅴ)吸附性能的明显差异,建立了巯基棉分离、富集-氢  相似文献   

13.
信阳废次茶残渣对Au(Ⅲ)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信阳废次茶对Au(Ⅲ )的吸附作用。考察了温度、酸度及时间等对吸附的影响。并比较了原茶和提取过有效成分后余下的茶残渣对Au(Ⅲ )的吸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 ,信阳废次原茶与茶残渣对金都有很强的吸附性能 ,茶残渣优于原茶 ,且具有吸附速度快 ,吸附率高 ,温度影响小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报道了壳聚糖作在线微柱预富集填料,流动注射与火焰原子吸收光谱联用(FI-FAAS)测定痕量金的方法。将金与硫氰酸钾混合富集在壳聚糖上并以硫脲作洗脱剂。当采样体积10.3 mL时,采样频率36个样/h,富集倍数26倍。检出限(3σ,n=11)0.50μg.L-1,相对标准偏差1.4%(ρAu=0.10 mg/L)和2.4%(ρAu=0.01mg/L)。该方法用于矿石中金的测定,结果满意。并探讨了壳聚糖吸附金的机理。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交联壳聚糖(CCTS)对银(Ⅰ)的吸附性能,提出了用CCTS作为富集剂预富集分离水样中痕量银的新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在pH 3.0时,CCTS对银的吸附率达99%以上,其饱和吸附量为0.6 mg/g;采用8 mL 0.5 moL/L的氨水可将吸附在CCTS上的银定量洗脱。用CCTS将水中痕量银(Ⅰ)富集20倍,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GFAAS)进行检测,检出限(3σ,n=6)为0.406μg/L,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6.8%。该方法也适合贵金属银的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16.
王延梅  袁海宽 《分析测试学报》2015,34(12):1382-1386
以氨丙基硅三烷作为改性剂,对介孔二氧化硅表面进行修饰,制备了氨基化介孔二氧化硅吸附材料,采用透射电镜和傅立叶红外光谱仪对其进行表征,并用于水样中痕量镉的富集,建立了氨基化介孔二氧化硅分离预富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痕量镉的方法。考察了溶液pH值、样品流速、洗脱剂类型、干扰离子和吸附容量等对痕量镉分离富集的影响,以及该吸附材料对痕量镉(Ⅱ)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溶液pH 7.0,样品流速8 m L/min时镉离子能被制备材料高效吸附,吸附的镉(Ⅱ)用5.0 m L 2 mol/L HNO_3完全洗脱,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在最佳实验条件下,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6~20 ng/m L,定量下限为0.5 ng/m L,富集倍数为50倍,对10 ng/m L Cd2+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n=11)为0.92%,加标回收率为98.8%~104.5%。该方法的抗干扰能力较好,富集柱可循环使用12次以上,可用于环境水样中镉(Ⅱ)的测定。  相似文献   

17.
制备了高功能基转化率的孪二羟基树脂,由此合成了含亚硫酸乙烯酯功能基(2.30毫摩尔/克树脂)和碳酸乙烯酯功能基(2.57毫摩尔/克树脂)的树脂4和5。在酸度范围内树脂4选择吸附Pt(Ⅱ),两者对Au(Ⅲ) 有高选择吸附性,而很少吸附共存的Pd(Ⅱ)、Pt(Ⅳ)及铁、钴、镍、铜、锰、锌、铅、镉等二价金属离子。树脂4对金的吸附容量为126(毫克 Au(Ⅲ)/克树脂),分配系数Kd为824(毫升/克),一次洗脱率达85%。树脂5的吸附容量为46.0(毫克 Au(Ⅲ)/克树脂),Kd为84.1(毫升/克)。两种树脂吸附Au(Ⅲ)的速率T_(1/2)分别为1、0.8小时.  相似文献   

18.
制备了2_羟基_3_(三乙胺基)丙基正癸基硫醚修饰碳糊电极,用于痕量金的测定。研究了电极的伏安特性及分析条件。在0.2mo/LKCl-HCl缓冲溶液中(pH1),Au(Ⅲ)被富集到电极表面,然后介质交换到0.2mol/LKCl-HCl空白溶液中(pH1)进行阳极溶出伏安测定,对于5min富集,Au(Ⅲ)浓度在2×10-8~1×10-6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10-8mol/L,相对标准偏差5.2%,一般常见离子不干扰。  相似文献   

19.
用玻碳电极为基体制成了TOPO修饰电极,研究了Au(Ⅲ)在该电极上的阴极溶出伏安特性,并用于痕量Au(Ⅲ)的测定。在1~20 ng/mL的范围内Au(Ⅲ)的浓度与峰高呈线性关系。同时,对电极反应的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建立了以修饰有甲基紫(MV)的微晶酚酞作为固相吸附剂分离富集和测定环境样品中痕量Bi(Ⅲ)的新方法.研究表明,Bi(Ⅲ)与I-、 MV 形成三元离子缔合物[BiI6] (MV)3能定量吸附在微晶酚酞上,在适当条件下,Bi(Ⅲ)能与Co(Ⅱ)、 Ni(Ⅱ)、 Mn(Ⅱ)、 Fe(Ⅱ)、 Al(Ⅲ)、 Zn(Ⅱ)等常见阳离子分离,且基本不受Br-、 SCN-、 SO42-、 NO3-、 Cl-、 ClO4-等阴离子影响.Bi(Ⅲ)的静态吸附容量为0.81 mmol/g,富集因数可达200倍,回收率在97.2%以上,RSD 1.3%~2.2%之间.已应用于环境水样中Bi(Ⅲ)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