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0.008 mol·L-1HCl介质中, Au(Ⅲ)与I-形成[AuI4]-; [AuI4]-和小檗碱(BB)通过静电引力作用形成疏水性的(AuI4-BB)缔合物分子. 由于(AuI4-BB)缔合物分子间存在较强的分子间作用力和疏水作用力而生成橙黄色(AuI4-BB)n缔合纳米微粒, 在520 nm处产生一个共振散射峰; 其吸收峰仍位于[AuI4]-的吸收峰350 nm处, 但在可见光范围内的吸光度增大. 在选定条件下, BB浓度在0.8×10-6~20×10-6 mol·L-1范围内与A450 nm呈线性关系. 实验结果表明, (AuI4-BB)n缔合纳米微粒的形成是产生共振散射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2.
基于AgI2-缔合微粒共振散射效应测定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pH 3.5 NaAc-HCl介质中,Ag 与过量的I-形成可溶性AgOI2-;当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与AgI2-共存时形成粒径为700 nm的(CTMA-AgI2)n缔合微粒,在360 nm处产生一个共振散射峰,在470 m处产生一同步散射峰.CTMAB浓度cCTMAB在2.0~50.0×10-7mol·L-1范围内与散射光强度I360nm呈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I360nm=2.03×107 cCTMAB 0.48,相关系数r为0.998 5,检出限为8.0×10-8mol·L-1.据此建立了一个测定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含量的共振散射光谱法,用于水样分析,结果满意.共振散射光谱和激光散射研究表明,CTMAB 与AgI2-可通过静电力形成疏水性的CTMA-AgI2缔合物分子,该缔合物分子自动聚集形成稳定的(CTMA-AgI2)n缔合微粒.由于该缔合微粒仅在360 nm处产生共振散射效应,故体系呈乳白色.  相似文献   

3.
在 0 0 2mol·L-1HCl介质中 ,红色 [PtI6]2 -配合物离子与奎宁作用生成紫红色PtI6 奎宁缔合微粒 ,在 310 ,4 0 0 ,4 70 ,6 10nm处产生 4个瑞利散射峰 ;在 35 0~ 70 0nm波长范围的吸光度值均增大 ,4 5 0nm荧光峰猝灭。在选定条件下 ,奎宁浓度在 0~ 4 0× 10 -6mol·L-1范围内与A62 0nm成正比 ,摩尔吸光系数ε62 0nm为 1 31× 10 4L·mol-1·cm-1。实验结果表明 ,奎宁缔合微粒的形成是导致瑞利散射信号增强和荧光猝灭的根本原因 ,而缔合微粒的颜色是共振散射所致。  相似文献   

4.
钼-槲皮素配合物的光度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 p H=4.72的 HAc- NH4Ac缓冲溶液中 ,槲皮素 ( Qu)能与钼 ( )生成较稳定的配合物 ,该配合物在42 2 .4nm处有最大吸收峰。Mo( )的浓度在 2 .0× 1 0 - 5— 1 .0× 1 0 - 4 mol· L- 1之间与吸光度成线性关系 ,最低检出限为 2 .0× 1 0 - 5mol· L- 1 。测得配合物的组成为 Mo( )∶ Qu=1∶ 1 ,稳定常数为 3.5× 1 0 9。  相似文献   

5.
在淀粉存在下结晶紫-磷钼杂多酸光度法测定微量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在淀粉存在下结晶紫 磷钼杂多酸光度法测磷的方法。在 0 15mol·L- 1 H2 SO4 的介质中 ,缔合物的最大吸收峰为 5 4 8nm ,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1 98× 10 5L·cm- 1 ·mol- 1 ,室温下至少稳定 2 4h。磷在0~ 8μg·(5 0mL) - 1 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 ,磷与结晶紫之比为 1∶5 ,方法应用于铁基试样中磷的测定。  相似文献   

6.
槲皮素-铁配合物的光度法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在 p H=4 .0 5的 HAc- NH4 Ac缓冲体系中 ,槲皮素 ( Qu)与 Fe3+配位 ,该配合物在 4 30 nm处有最大吸收。 Fe3+的浓度在 2 .0× 10 -5— 1.2× 10 -4 mol· L-1之间与吸光度成线性关系 ,最低检出限为 2 .0× 10 -5mol· L-1。测得配合物的组成为 Fe3+∶ Qu=1∶ 2 ,稳定常数 K稳 =1.0× 10 8。  相似文献   

7.
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硫代乙酰胺(TAA)存在下,Ag 和S2-反应生成较稳定的Ag2S纳米微粒。它在470nm处产生1个较强的荧光峰,在470nm处产生1个共振散射峰。TAA和Ag 浓度对体系荧光强度的影响与此两种物质浓度对共振散射强度的影响一致,随着Ag 浓度(0~8·0×10-5mol·L-1)增大荧光和共振散射光强度均线性增大。实验结果表明,荧光与共振散射之间存在相关性。此荧光为液相Ag2S纳米微粒产生的固液界面荧光。  相似文献   

8.
罗丹明6G缔合微粒共振散射光谱法测定过氧化氢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0.020mol.L-1HCl-4.0×10-4mol.L-1KI-1.6×10-5mol.L-1Mo(Ⅵ)介质中,罗丹明6G(RhG)在540nm处有1个荧光峰,在540nm处有1个同步荧光峰。当有H2O2存在时,H2O2与过量的I-反应生成I3-,I3-与RhG形成缔合微粒,在320,400,595nm处产生3个共振散射(RS)峰;而在540nm处荧光峰猝灭。H2O2浓度在0.068~34μg.mL-1范围内与400nm波长处的共振散射光强度呈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一个测定水中H2O2的共振散射光谱分析法。光谱研究结果表明,(RhG-I3)n缔合微粒和界面的形成是导致体系RS增强和荧光猝灭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9.
乳化剂CTMAB-5-Br-PADAP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研究了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CTMAB存在下 ,Fe( )与 2 - (5-溴 - 2 -吡啶偶氮 ) - 5-二乙氨基苯酚 (5-Br- PADAP)的显色反应。试验表明 ,在 p H=3.6— 6 .4范围内 ,Fe( )与 5- Br- PADAP形成稳定的红色络合物 ,最大吸收峰位于 559nm和 74 9nm。在 74 9nm处 ,络合物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3.1× 10 4 L·mol-1· cm-1,组成比为 Fe( )∶ 5- Br- PADAP=1∶ 3,铁量在 0— 50 μg/ 2 5m 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方法选择性较高 ,用于水样中微量铁的测定 ,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0.
色氨酸的非线性分频荧光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色氨酸 (Trp)在 350nm处产生一个荧光峰 ,在 70 0nm处产生一个 (分频 )荧光峰 ,此两峰荧光强度F3 50nm 和F70 0nm 均与Trp浓度 ( 0~ 1× 10 -5mol·L-1 )成线性关系 ,随着Trp浓度增大 ,350和 70 0nm半峰宽(Δλ) 3 50 ,(Δλ) 70 0 缓慢减小 ,而F70 0nm/F3 50nm 值和半峰宽比 (Δλ) 70 0 /(Δλ) 3 50 为一常数 ,此两峰具有相似的荧光特性。根据建立的分频荧光能级原理和非线性共振分频荧光原理探讨了色氨酸分频荧光峰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在pH 6.6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荧光桃红在520 nm有一个吸收峰,在560 nm处有一个荧光峰。当有小檗碱存在时,荧光桃红与小檗碱可形成稳定的紫红色缔合微粒。其最大吸收波长在560 nm,小檗碱浓度(c)在6.65×10-7~7.71×10-5mol·L-1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回归方程为A=1.051×104c+0.008 6,相关系数为0.996 9, 摩尔吸光系数为2.21×104 L·mol-1·cm-1。荧光桃红-小檗碱体系的光谱特性研究表明,小檗碱与荧光桃红主要通过静电引力形成疏水性的缔合微粒,在385,470,586 nm产生3个共振散射峰,560 nm荧光峰的降低是由于复合微粒形成所致。  相似文献   

12.
一个灵敏测定过氧化氢的吖啶红共振散射光谱新方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pH为5.0的HAc-NaAc缓冲液中,Fe2 催化H2O2产生·OH,·OH氧化I-为I2.过量I-与I2反应生成的I-3,与吖啶红(AR)形成AR-I3缔合物分子.在疏水作用和分子间力作用下,AR-I3缔合物分子自动聚集形成(AR-I3)n缔合物微粒.该缔合物微粒在320,400,595 nm处产生3个共振散射峰.H2O2的浓度在0.50~16.0×10-6 mol·L-1范围内与400 nm波长的共振散射光强度成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为2.0×10-7 mol·L-1 H2O2,用于废水中H2O2的测定,结果满意,回收率在97.9%~101.2%之间.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在表面活性剂存在下,锗与2,4二氯苯基荧光酮(2,4DClPF)的显色条件,在18~25mol·L-1硫酸介质中,锗与2,4DClPF、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形成有色三元胶束络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516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为138×105L·mol-1·cm-1。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125μg·25mL-1,回收率为103%~106%,相对标准偏差为11%~17%。所拟方法用于煤样中微量锗的测定,结果较满意。  相似文献   

14.
Y Liu  D Wu  J Li  R Ga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1999,19(5):694-696
In weak acid medium (pH 6.20), Fe(III) and Mo(VI) can form colored complexes with pyrocatechol and quantitatively adsorbed on 717 strong base anion exchange resin. The apparent molar absorption coefficients of resin phase are epsilon = 4.1 x 10(4) L/(mol x cm) at 520 nm for Fe(III) and epsilon = 9.0 x 10(4) L/(mol x cm) at 400 nm for Mo(VI). Beer's law is obeyed for Fe (III) and Mo(VI) in the range of 0-2.2 mg x L(-1) and 0-1.6 mg x L(-1). The method has been applied to the determination of trace Fe(III) and Mo(VI) in ground water. The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s are 3.3% and 3.2%,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15.
碘、碘离子和碘三离子的紫外吸收光谱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了碘I2、碘离子I- 和碘三离子I-3 水溶液的紫外吸收光谱,测定了三种型体的摩尔吸光系数。I2水溶液在203 nm呈现一吸收峰,摩尔吸光系数为1.96×104 L·mol-1·cm-1;I- 水溶液在193和226 nm呈现双吸收峰,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1.42×104和1.34×104 L·mol-1·cm-1;当I2水溶液与KI溶液混合时,在288和350 nm出现两个吸收峰,表明I-3的形成。利用饱和法测得I-3在288和350 nm处的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3.52×104和2.32×104 L·mol-1·cm-1。  相似文献   

16.
研究新合成的水溶性光度试剂N-壬基-N‘-(氨基对苯磺酸钠)硫脲与钯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在pH5.8-6.6的HAc-NaAc缓冲体系中,Pd^2+与NTP形成1:4的黄色水溶性配合后物,CTMAB对反应有明显的增敏作用,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位于297.6nm,表面摩尔吸光系数ε297.6=1.27×10^5L.mol^-1cm^-1,钯含量在2-11.2μg/25m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50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