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吸附质在两相界面上的吸附行为对多相催化、界面化学等有重要意义[1,2].本文采用程序升温法分别测定了13种醇在α-Al2O3和硅胶G表面上的脱附温度td,发现td与醇的沸点及烷基化效应指数[3](PEI)有定量关系.  相似文献   

2.
V2O5表面氧和晶格氧的热脱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V_2O_5是一种重要的烃类选择氧化催化剂,ESR研究表明,在V_2O_5/SiO_2上存在有O~-,O~(2-)和O_3~-等物种。但是氧吸附物种的ESR研究迄今仍局限于较低温度,与实际催化反应条件尚存相当差距。用程序升温脱附(TPD)法研究,恰好能补其不足。但是关于V_2O_5表  相似文献   

3.
4.
以程序升温硫化(TPS)和硫化态催化剂的原位TPD技术表征了γ-Al2O3载体上分别以12-钨硅酸(SiW12)和偏钨酸铵为前身物所得两系列催化剂的硫化行为和表面活性氢脱附特性.结果表明,以SiW12为前身物时,由于钨物种以单一的八面体配位形态存在,相应催化剂的硫化温度明显降低,深度硫化温度范围显著变窄;同时,当催化剂中钨含量较小时,相应硫化态催化剂上活性氢的脱附量与以偏钨酸铵为前身物的催化剂相比明显增加.这一结果与其加氢脱氮活性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5.
TiO2在Al2O3表面上分散状态的AEM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魏昭彬  辛勤  Sham  E.L.  Grange  P.  Delmon  B. 《物理化学学报》1990,6(4):474-479
本文运用AEM方法考察了制备技术对TiO_2在Al_2O_3表面分散状态的影响. 发现嫁接法可使TiO_2非常均匀地分散在Al_2O_3表面上, 浸渍法也能得到较为均匀的TiO_2分布, 而沉淀法所得到的TiO_2分散度较差. TiO_3只聚集在Al_20_3表面上的局部区域。  相似文献   

6.
合成了两个系列具有Keggin结构的12-钒钼磷酸和钨钼磷酸,研究了它们对乙醇氧化、脱水的催化反应。借助程序升温脱附技术研究了反应物及产物乙醇、乙烯、乙醚等在样品上的程脱作用。讨论了钨、钒取代部分钼原于后对杂多酸酸性及氧化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Cu/ZrO2-Al2O3上表面氧物种脱附及其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XRD,TPD-MS和TPR方法研究了ZrO2的改性对CuO/γ-Al2O3催化剂上铜物种人散状态,表面氧物种的脱附和恢复性能,铜物种还原再氧行为的影响,并CO氧化反应为探针考察了催化剂的氧化活性,结果表明,ZrO2的存在的铜物种在γ-Al2O3载体上的分散容量降低,促进CuO/γ-Al2O3催化剂上表面氧物种的脱附,同时有效地促进铜物种的还原,从而增加CO的氧化活性,实验还发现热处理条件对催  相似文献   

8.
王青  姜继森  杨勇 《化学通报》2006,69(3):184-190
研究了Fe3O4磁性纳米粒子在水溶液中对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的吸附。分别测定了两种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吸附等温线,比较了研究结果,并用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对数据进行拟合,根据公式计算出相关的吸附热力学函数值,研究了碳化二亚胺含量和pH对吸附结果的影响,并从吸附量和脱附实验结果探讨了其可能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还原型谷胱甘肽和氧化型谷胱甘肽在Fe3O4表面的吸附是不可逆的,加入强电解质基本不能够脱附,两者间形成了部分共价键。  相似文献   

9.
余运波  贺泓 《催化学报》2003,24(5):385-390
在富氧条件下Ag/Al2O3对以丙烯为还原剂选择性催化还原NOx的反应有很高的催化活性.本实验成功地利用原位红外光谱分析手段,在真实的催化反应条件下,探讨了丙烯选择性还原NOx的反应机理,证实了催化剂表面反应中间体Al-NCO和Ag-NCO虽在真空中稳定,但在实际反应条件下极为活泼.催化剂表面上R-ONO和R-N02分解成NCO是整个反应的速度控制步骤.这一结论与在真空系统条件下对其反应机理的研究结果一致,证明了在这一反应体系中两种研究方法的相关性.同时本实验还从反应机理上探讨了催化剂的水蒸气中毒现象.水蒸气的存在阻碍了催化剂表面R-ONO和R-NO2的生成,并进一步阻碍了反应的速度控制步骤,即R-ONO和R-NO2向A1-NCO和Ag-NCO的转化,但这是一种完全可逆的暂时中毒现象.结合相应的催化剂活性评价结果对表面反应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11.
担载于Al2O3和ZrO2上的三种金属羰基络合物在He气中进行程序升温分解(TPDE)时,其羰基发生表面岐化反应生成CO2能力的次序为NaRuCo3(CO)12>>Ru3(CO)12>>CCo3(CO)9。吸附于担载Ru3和Co3上的CO在He气中进行程序升温脱附(TPD)时发生表面岐化反应生成CO2。在H2气中,吸附于担载Ru3上的CO加H2生成CH4,吸附于担载Co3上的CO却生成CO2,在担  相似文献   

12.
13.
MoO3负载在新型TiO2/γ-Al2O3载体上的表面状态与性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MoO_3担载在TiO_2或γ-Al_2O_3载体上是一类重要的工业催比剂, 其表面状态和表面性质国内外已有过许多报导, 本文报导~[1-5], MoO_3负载在我们所研制的新型TiO_2/γ-Al_2O_3载体(指以γ-Al_2O_3为骨架, 表面上铺以TiO_2物种的载体)上的表面状态与性质。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了氧化态银—α-Al_20_3催化剂上氧的程序升温脱附特性和吸附型式的实验结果。XPS表面分析表明经氧或含氧混合气处理之后的表面银以Ag_2O状态存在。程脱(TPD)图谱表明:当室温抽空净化表面时,有两个明显的程脱峰,其T_M值各在155和365℃左右。随抽空温度的增高,低温程脱峰逐渐发生位移,甚至消失。还对比考察了各种抽空温度下氧再吸附对程脱特性的影响。此外,还考察了预处理气氛对程脱峰的影响,并用加入乙烯使其与吸附氧发生反应的方法观察了相当于吸附型式的氧程脱峰的变化。根据实验结果讨论了氧在氧化银催化剂上的程脱峰、吸附型式和表面吸附中心之间的关系,以及可能的吸附机理。  相似文献   

15.
采用基于赝势平面波基组的密度泛函理论方法对CO分子在α-Al2O3(0001)以及γ-Al2O3的(100)、(110C)、(110D)表面上的吸附构型和电子结构进行系统研究.计算结果表明,CO倾向于选取C端吸附在表层Al原子上,并主要通过其5σ轨道与表面发生作用,吸附后部分电子从CO转移到底物,导致各Al2O3表面功函均发生不同程度的下降,与气相相比,吸附后CO分子的C-O伸缩振动频率均发生蓝移.通过对比CO在各表面上的吸附情况,可以看出CO可作为检测Al2O2不同类型表面活性中心的有效探针分子.  相似文献   

16.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 采用广义梯度近似方法结合周期平板模型, 对Cu2O(111)非极性表面上CO和CH3O的吸附和共吸附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计算了CO以4种吸附模式和CH3O以O端在Cu2O(111)表面上的吸附, 通过对不同吸附位置的吸附能、几何构型参数和Mulliken电荷的计算和比较发现, Cu2O(111)表面上配位未饱和铜离子(CuCUS)为CO的活性吸附位; 配位饱和铜离子(CuCSA)为CH3O的活性吸附位. CO和CH3O吸附于Cu2O(111)表面后, 表面弛豫现象明显改善. CO和CH3O与Cu2O(111)表面能够形成共吸附体系, CO和CH3O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达到75.89 kJ/mol, 为典型的化学作用, 有助于促进CO和CH3O反应形成表面物种CH3OCO, 计算结果与实验事实一致.  相似文献   

17.
脱铝超稳Y沸石(简称DUSY)是八面沸石经脱铝改性后的固体酸催化材料,在石油化学工业和精细化学品合成中应用较广.我们曾报道了DUSY催化系列酯化反应,莰烯与乙酸的加成酯化反应[1],乙酸与β-苯乙醇的酯化反应[2],乙酸与烯丙醇的酯化反应[3],效果很好.克服了过去采用浓H2SO4作催化剂所带来的污染严重,设备腐蚀的问题,是具有应用前景的一类固体酸催化材料.谭志新等人曾报道α-蒎烯在固体超强酸上的异构化反应[4],王亚明等人报道了HMC-60催化α-蒎烯的异构化反应[5].与之相比较,用DUSY催化,其反应条件更温和.本文将DUSY的表面酸性与α-蒎烯异构反应相关联,探讨了硅铝比与催化性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化石燃料燃烧的排放物是目前最严重的环境污染源,其中含氮有机物燃烧产生的NOx等是污染大气和形成雾霾的主要污染物.伴随石油存量的不断减少、重质石油的更多利用以及机动车的大规模增加,由此引起的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因此发展高效的燃油脱氮技术对保护环境意义重大.光催化氧化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新型高级氧化还原技术,由于其可以利用太阳光且在室温下进行,成本低易于进行,是一类理想的燃油脱氮技术.在众多光催化材料中,α-Fe2O3无毒、廉价且具有合适的带隙(2.3 eV),是目前公认较好的光催化材料.然而,在光催化过程中α-Fe2O3较快的电子-空穴复合速度以及过低的比表面积极大降低了其效率.通常,选择性地设计高比表面的多孔半导体金属氧化物被认为是一种简单且实效的提高光催化反应效率的方法.近年来,以金属有机框架结构(MOFs)为硬模板制备多孔金属氧化物的方法逐渐获得了科学家们的关注,这主要得益于热稳定性差的MOFs本身可以通过调控金属离子以及配体种类从而实现原位均匀的调节和修饰半导体金属氧化物,而且可以作为获得多孔性材料的基底.本文通过水热法合成了一种典型的MOFs即MIL-100(Fe).利用MIL-100(Fe)材料自身多孔性及热不稳定性,采用自模板法煅烧制备成多孔Fe2O3.制得的多孔Fe2O3亲油性较差,进行模拟燃油脱氮光催化反应时相互之间容易聚集成团,无法均匀分散于燃油体系中,导致光催化脱氮效率较低.因此,若能对所得多孔Fe2O3进行表面修饰使其亲油性增强并可均匀分散于于燃油体系中,无疑将促进底物的吸附,从而提高光催化燃油脱氮效果.Fe2O3表面带有正电荷,因此我们巧妙地选用一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酸钠(SDS)作为修饰剂,采用简单的静电自组装方法制备了SDS/Fe2O3光催化剂.选用吡啶脱氮作为探针反应,考察了SDS/Fe2O3复合光催化剂的可见光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与未使用修饰剂的Fe2O3相比,SDS/Fe2O3中长链烷基的存在使其表面亲油性增强,能够在模拟燃油溶液中更加均匀地分散进而提高了脱氮效率.其中煅烧温度为450 C且修饰0.25%SDS的样品活性最佳,可见光(λ≥420 nm)照射240 min后吡啶的脱氮率接近100%.  相似文献   

19.
α-Bi2Mo3O12和γ-Bi2MoO6的水热合成及可见光催化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热法经调控nBi/nMo比和pH值,制备了α-Bi2Mo3O2钠米板和γ-Bi2MoO6纳米片2种钼酸铋材料.结果表明:在低pH值和较高的钼浓度下可合成α-Bi2Mo3O2,高pH值和低的钼浓度导致了γ-Bi2MoO6的形成,并对其形成机理进行了探讨;光物理和光催化性能研究表明,Aurivillius结构的γ-Bi2MoO6在可见光区有较强的吸收和较高的光催化性能,同时对影响2种钼酸铋光催化活性的因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程序升温脱附;吡啶、CO和SO2在Al2O3/SiO2混合氧化物复合纳米晶上的TP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