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5,(9)
通过水文气象要素实现对冰基本物理和力学性质参数的评估,结合不同类型结构物承受冰作用力的计算方法,实现对结构物实时承受冰作用力的评价.在此基础上实现对结构物所承受作用力与该结构物设计抗冰能力的比较,并将该比值作为预警关键指标.以直立结构物为例,建立了依据结构物的安全运营、正常的生产作业和人员舒适度三方面的综合预警阈值,形成完整的预警流程.在实践中,需要针对具体结构物类型,一是根据结构物操作规程和经验积累调整阈值的范围;二是继续积累不同破坏方式的大应变速率(位移速率)的冰强度试验统计结果. 相似文献
2.
基于金融服务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思想,建立极端洪水灾害风险应急金融服务供应链,分析此应急金融服务供应链中各成员的利益函数模型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经营性政府的效益与公众利益呈正相关性,经营性政府的效益与保险公司的利润呈负相关性;同时,考虑当经营性政府效益和保险公司利润固定时,保险公司的保费,经营性政府对公众购买保险的补贴率和政府为了避免保险公司在极端洪水灾害发生后破产概率过高,给予的转移支付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4.
干旱历时和干旱强度是影响干旱灾害风险的主要因素。根据干旱灾害发生的极端过程特点,用极值理论刻画干旱灾害风险两个特征变量的边缘分布,用Archimedes Copula函数捕捉旱灾风险两个特征变量之间的极值相依结构,本文构建的基于Copula-EVT的旱灾风险评估模型较好地反映了旱灾形成的极端过程和影响因子。实证分析以淮河流域蚌埠站为例,证实了ClaytonCopula-EVT模型能较好地拟合蚌埠站干旱灾害风险的历史经验分布,计算得出:蚌埠站干旱历时大于5个月,干旱强度超过7.45的极端干旱灾害风险概率为3%,重现期T_∩(t,d)为32.4年,对干旱历时和干旱强度的条件重现期研究得出干旱强度的取值对干旱灾害风险重现期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5.
以贵州省毕节地区的8个市、县作为研究对象,从形成干旱灾害风险的危险性、暴露性、脆弱性和防灾减灾能力等4个因素考虑,选取气温、降水、日照百分率等方面的23个指标,构建了毕节地区干旱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首先,针对区域干旱灾害风险评价指标定量描述的不确定性和评价结果等级判定的不确定性,构建了基于正态云模型和熵权法的区域干旱灾害风险评价模型;然后,用此模型和干旱灾害风险指数模型分别进行了实证测评;最后,利用模糊Borda法对两种单一方法的评价结果进行组合,得出组合评价结果.与单一方法相比,组合评价结果具有较高的可信度,从而为各级政府更为有效的指导防灾和备灾,减少旱灾损失提供了决策依据;有助于更为有效的对干旱灾害进行早期预警;有助于抗旱应急预案的编制. 相似文献
6.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5,(8)
介绍了目前对南极海冰厚度的多种检测手段,提出了基于电容感应技术利用浮标作为载体的新式检测方法的设计方案.相应位置电极所测得的电容值与所测海冰厚度所对应,利用温度数据作辅助判断,通过分析多点电容值变化判断海冰变化情况,实现了海冰厚度的实时监测. 相似文献
7.
海冰的弯曲破坏进程的研究已经称为冰工程界的一项重要课题.通过理论分析结合数值计算对海冰弯曲破坏数值模拟方法进行探索:探讨适合于海冰弯曲应力状态下的本构模型和破坏准则;在LS-DYNA中模拟圆环形冰排弯曲破坏和冰排与锥体结构相互作用的进程,提出了一种对海冰破坏准则验证的技术思路;通过所提出的技术思路对基于三轴压缩试验的Derradji破坏准则进行了修正,使其能够适用于海冰的弯曲破坏. 相似文献
8.
针对一维的海冰-海水耦合热力学系统,以该系统中的物理参数为辨识量,以温度偏差为目标函数,建立了一个参数辨识模型,并证明了该问题最优解的存在性,从而为这类海冰-海水耦合热力学系统参数辨识问题的数值计算提供数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影响海冰单轴压缩强度的因素,在渤海辽河口附近海域采集冰坯,加工成方柱状冰样.在试验温度分别为-3℃,-5℃,-7℃,-10℃和-15℃下,对225个冰样沿平行和垂直自然冰表面方向进行加载.研究试样温度,加载方向,应变速率和孔隙率对海冰单轴压缩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海冰单轴强度随试样温度的降低而增加;垂直方向冰样的峰值强度高于水平方向,海冰表现为各向异性.利用试验结果建立了韧性区内海冰单轴压缩强度与应变速率和孔隙率的统计关系. 相似文献
10.
11.
基于渐近摄动理论和Galer-kin方法,本文提出分析结构非线性问题的杂交可变基Galer-kin方法。本文方法首次引入可变基函数的概念,可大幅度降低计算量,而且在有限元法等数值方法中易于推广应用,在解决非线性问题领域有广泛应用前景。最后本文分析圆板大挠度问题和扁球壳大挠度问题,以验证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南极海冰冰裂缝宽度的变化严重影响人类在南极活动中冰上物资的运输,利用研制成功的电容感应式冰原传感器,设计并研究了南极海冰冰裂缝的自动化检测装置及其系统,并对该套系统在南极海冰的试验应用进行了分析,结果证明,该冰裂缝检测装置及其系统能较好的实现海冰裂缝的无人自动化监测. 相似文献
13.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5,(5)
根据海冰、内陆湖泊、河流、冰川等冰资源与环境中的自然科学问题及冬季结冰地区水工结构物安全运行管理中对冰层厚度时空变化资料的需求,基于电磁场的特有性质,讨论了可用于冰层厚度检测的两种电磁探测方法-时间域电磁法和频率域电磁法,较详细讨论了它们的工作原理、研究进展、适用范围和在冰层厚度检测中获得的初步应用结果,并通过对实际测量结果的分析比较,提出了频率域电磁法,相对于时间域电磁法,在冰层厚度检测中具有更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为了实现对南极的实时自动化监测,设计并研制了电容式冰厚监测系统,系统于2012年3月至8月对南极中山站附近的近岸海冰进行了连续6个月的厚度自动化监测,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对比分析,得到了监测系统的准确度与相对偏差.结果证明系统用于高精度定点监测海冰厚度是可行的,并对系统监测南极海冰的不足与今后改进研究的内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海水入侵是我国沿海地区出现的一典型资源与环境问题.作者选用地质、气候、地理环境和人为因素等四类指标来反映海水入侵存在的风险,采用非线性映射分析将高维空间问题转化为低维空间问题.根据离差极小、最大欧氏距离等原理提出了海水入侵风险阈值求解方法与海水入侵风险判定方法,使存在海水入侵风险的区域可被及时、准确地判定出来.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使分析结果真实、准确,为沿海地区海水入侵风险管理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洪灾综合风险分析方法讨论(Ⅰ)——基于集对分析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们对洪水灾害认识的深入,洪灾风险的研究从单一风险转向综合风险,将是防洪减灾理论发展的必然趋势.根据洪灾风险的特性,引入信息的整体性原理,并应用集对分析理论对洪灾风险系统进行确定不确定分析,首次提出了洪灾系统风险的同异反分析方法.该方法将干旱、洪涝及其风险信息综合体现在洪水灾害系统的联系度中,从而为进一步开展详尽的综合风险分析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对洪灾系统作综合风险研究,已是防洪减灾理论发展的一大趋势.在洪灾风险的同异反综合分析方法(概念模型)的基础上,以不确定性系数i对风险的影响为切入点,并进行适当的扩展与变换,将同异反综合分析方法进一步深入,建立了洪灾综合风险分析的模拟模型框架,初步得到了洪灾综合风险分析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