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如何在化学课程中融入化学史,一直是化学课程与教学研究关注的重要内容。化学课程融入化学史表现在各个层面,化学教科书中的融入是一个中间环节,它既是教育理念、课程标准的具体体现,又是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化学史的提示和指导。本文从教科书中化学史的内容、呈现方式、在教学中的地位以及学习方式等几个角度,对我国义务教育4个版本化学教科书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适当展现科学家形象;描述真实的科学发展过程;寻求内史与外史的有机整合;内容组织时考虑多种学习活动方式的结合几个教材编写建议。  相似文献   

2.
对化学教学与教材新理念的几点看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这里所提的科学精神教育问题,主要指对教育科学和化学科学的主要精神的体会,以及在教材中是如何体现的问题。在这里,首先着重提一下科学精神的问题。20世纪不仅有着许多重大的科学技术成就,有些成就,如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已经深深地影响到整个世界,不但可以使得某些信息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地传播到世界的每个角落,信息共享的程度与速度也是空前的;  相似文献   

3.
黎意敏  陈博  陈国术 《化学教育》2020,41(16):55-60
利用“理科师范生教师信念问卷”,对广州市某高校92名化学师范生在教育实习后所持有的教师信念进行测查,发现化学师范生在科学教学信念和科学学习信念方面主要表现为建构型,在科学本质信念方面主要表现为传统型;化学师范生的科学教学、科学学习和科学本质信念取向的组合方式有16种,其中以科学教学信念表现为建构型、科学学习信念表现为建构型以及科学本质信念表现为传统型的组合方式为主;化学师范生的科学教学、科学学习和科学本质信念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有联系,极少表现为有分歧。  相似文献   

4.
化学运动和物理运动是密切相关的,当作用在分子(或原子)上的热、光、电、磁等物理运动的量,增长到某一程度以后,就会出现化学变化;反过来,化学变化进行的时候,又总是伴随着一定的物理变化。量子化学和物质结构科学的发展,使许多化学现象,尤其  相似文献   

5.
朱晶  姜雪峰 《应用化学》2023,(4):610-614
通过对伍德沃德科学思想和方法的考察,分析他将物理仪器引入有机化学的思想和过程,提出仪器的引入不仅带来了化学学科在研究方法上的改变,还给化学研究带来了新的思维方式,助力化学从经验研究转为基于规则的推理。  相似文献   

6.
化学作为护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在化学人文素质、化学操作技术、化学理论知识等方面,对护理专业知识学习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研究表明,化学专业素质、操作技能和化学基本技能对护理专业的相应方面具有助力和启发作用:化学操作技术是护理操作技术的基础之一;医用药物的存储、配伍禁忌等有赖于药物化学性质的相关知识;部分病理现象则以化学平衡知识为基础;药物的升级往往是药物的化学结构改造的结果,而药物的空间异构是影响药物疗效的因素之一。深入挖掘化学与医学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以化学视角认知护理,对护生职业学习具有积极的促进和助力作用。  相似文献   

7.
论化学对象的历史演化廖正衡(辽宁师范大学科学史所,大连116022)周广东(辽宁教育出版社,沈阳110001)化学对象,从客观上来看是物质的化学运动即物质分子的转变运动,这是不变的;然而从主观上来看,由于人们在不同历史发展时期对于化学运动和化学科学认...  相似文献   

8.
化学科学领域的复杂性和海量数据为人工智能应用提供了契机。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深度学习从海量数据中识别新的化合物,建立新的模型,提出新的理论,正在改变化学物质的发现、转化和功能研究范式,促进重大问题的解决。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际上人工智能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进展,分析了人工智能化学的主要发展态势。人工智能通过助力化学海量数据挖掘、实现化学实验室智能化和自动化、增强计算化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推动化学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9.
介绍由中山大学承办的第5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邀请赛的情况,对实验笔试和实验操作考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当前化学实验教学中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实验理论知识、基本操作技能训练、实验技术和化学研究方法应为实验教学的重点;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实验教学应体现持续性,实验项目设置需有巩固基本操作技能的内容,因此需合理安排实验教学;学生的科学思维、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等都是在实验教学过程中逐渐积累而形成的,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基础实验教学,尤其要强化实验教学过程,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学观,使科学的指导全面到位,使学生在科学的氛围中成长。  相似文献   

10.
贾明 《化学教育》1987,8(1):22-23
《自然科学基础》教材的内容是按从宏观到微观的顺序编排的。开始于宇宙·地球,接着是生命科学、物质及物质运动科学等,共十二册。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以及合成等的一门学科。  相似文献   

11.
马永平 《化学教育》2013,34(4):7-10
化学教学论还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理论学科,其原因是一方面还没有把普通教学论的概念和原理充分应用到化学教学论中,另一方面对化学教学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抽象层次不高,只停留在表面的解说上。本文认为,要克服教育理论学科与化学教学的“两张皮”现象,还需化学教学论者深入到化学教学的本质特性中去,概括出化学教学是什么,结合教育科学的理论认识和化学教学实践推导出为什么要进行化学教学,化学教学应该如何。即要在深入研究化学学科特性的基础上,建立化学教学论的概念和原理体系。其中,化学教学本质论是切入点,化学教学价值论是方向,化学教学方法论研究则是归宿。  相似文献   

12.
孙影  刘丽  毕华林 《化学教育》2014,35(17):76-79
化学史教育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通过还原科学家从燃素说到氧化说的历史认知过程,挖掘了化学史在化学教学中认知维度的教育价值,具体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化学史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化学史可以促进学生的概念转变;化学史可以引发对教科书编写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在化学微观认识学习中发展学生科学本质理解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梁永平 《化学教育》2006,27(3):9-13
发展学生对于科学本质的理解是科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在化学微观认识学习中发展学生科学本质理解的基本要点是:(1)化学微观认识是建立在事实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2)化学微观认识属于科学理论知识,是人类建构的说明物质微观世界的可能性认识;(3)化学微观认识之所以合理是因为较为满意的从微观结构的角度解释和预测了物质的性质。发展学生科学本质理解的基本思路是:(1)以WWHW为架构对化学微观认识进行认识论思考;(2)以“横纵关照”为基本技术构建发展科学本质理解的教学目标;(3)设计具有认识论意义的教学主题;(4)通过显性话语发展科学本质理解;(5)通过反思性活动发展科学本质理解;(6)适当评价学生对于科学本质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化学气相沉积法合成石墨烯的转移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化学气相沉积(CVD)法合成石墨烯已为人们广泛研究采用。其中,如何将生长的石墨烯材料转移到与各种器件匹配的基底上是十分重要的科学问题。本文从方法、特点和结果等方面综述了由CVD法合成石墨烯的几种主要转移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对转移技术的未来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该文回顾了科学研究范式的形成并讨论了化学与分析测试科学的相关发展历程。实验科学向理论科学演进实际是现代科学的形成过程,对化学而言是一个困难的数学化进程,直到第三即计算科学范式形成,化学的现代科学地位才得以确定。分析化学或分析测试科学发展过程中遇到类似的问题,化学计量学/信息学在助推其完善分析化学“数学化”进程的同时,也能够挖掘更多有效信息。随着现代分析仪器的快速发展和数据海啸的到来,化学计量学/信息学作为成熟的化学学科分支和有力“武器”,正在协助并推动化学和分析测试科学步入第四即“数据密集型”的科学新范式。该文以作者实验室的研究工作为基础,论述了化学计量学/信息学助力推动化学与分析测试科学研究范式的转换过程中的相关进展,并对未来的研究动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刘霖 《化学教育》2005,26(11):62-64
化学史以其内容的独特性,在科学方法教育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本文从化学教学中引入化学史料实施科学方法教育的具体内容与教学载体,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构建教学模式,以及教学的主要途径和教学方式等方面探讨了如何使学生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与熏陶.  相似文献   

17.
量子化学是化学科学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它从电子、原子核运动的角度研究物质的微观结构和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其变化规律。它在提出现代化学概念、揭示化学现象本质  相似文献   

18.
李晓东 《大学化学》2013,28(1):27-29
从科学趣事的介绍、寓教于乐和教学内容与时俱进3个方面详细地介绍了如何在结构化学课程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使结构化学的教学不再枯燥。  相似文献   

19.
李鸣凤 《化学教育》2016,37(2):58-60
从提高化学素养、增强职业修养、改善生活习惯3个角度分析了向五年制学前教育专科生渗透绿色化学理念的必要性,并结合已有实践从化学学科教学、课外实践活动、科学兴趣小组、绿色化学实验4个方面探讨了如何有效地在五年制学前教育专科生培养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  相似文献   

20.
从化学论视角看西方炼金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雁翎 《化学通报》2001,64(10):667-670
西方炼金术经历了两个主要发展阶段。前一阶段是指从古代到中世纪,这一时期西方炼金术追求的是制造黄金或者长生不老药的工艺技术;后一阶段是指文艺复兴时期,这一时期的炼金术与当时化学论哲学家们掀起的新科学运动紧密相连,具有科学革命的新特征。本文旨在对后一阶段西方炼金术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作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