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药物氟哌酸分子印迹聚合物膜的制备及其渗透性质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聚偏氟乙烯微孔滤膜为支撑膜,氟哌酸为模板分子,用紫外光引发原位聚合方法制备了分子印迹聚合物膜.研究了模板分子与功能单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用扫描电镜表征了膜的表面形貌.混合底物渗透实验结果表明,分子印迹聚合物膜中存在着由形状和功能基团均与模板分子氟哌酸相互补的孔穴组成的通道,该通道可选择性地富集底物分子.  相似文献   

2.
马向霞  何锡文  张茉  李文友  张玉奎 《化学学报》2006,64(23):2369-2374
采用紫外光引发原位聚合的方法制备了具有支撑膜的扑热息痛分子印迹聚合物膜. 紫外分光光度法证明了模板分子与功能单体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并据此选择了聚合反应时合适的溶剂. 用傅立叶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分别测定了膜的结构和表面形貌. 渗透实验结果表明渗透时所用溶剂对渗透结果有重要影响. 合适的渗透溶剂可提高印迹膜对模板分子的渗透选择性.  相似文献   

3.
钴离子配位分子印迹聚合物膜渗透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向霞  李文友  何锡文  张玉奎 《化学学报》2005,63(18):1681-1685
采用分子印迹技术紫外光引发原位聚合的方法制备了带支撑膜的钴离子配位分子印迹聚合物膜. 用扫描电镜测定了膜的表面形貌. 通过膜渗透实验表明, 在一定浓度钴离子存在下, 印迹膜对模板分子表现出良好的渗透选择性. 分别考察了阳离子和阴离子对印迹膜渗透模板分子的影响. 本工作有助于分子印迹技术应用于传感器技术和连续分离技术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采用紫外光引发原位聚合的方法制备了以聚偏氟乙烯管状微孔滤膜为支撑膜的锌离子配位分子印迹聚合物膜. 通过膜渗透实验表明, 在一定浓度锌离子存在下, 印迹膜对模板分子槲皮素表现出良好的渗透选择性. 分别考察了阳离子和阴离子对印迹膜渗透模板分子的影响. 本工作对分子印迹技术应用于实际样品中槲皮素的分离与富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合成了可对氨基酸海因对映异构体选择性分离的分子印迹聚合物膜。利用紫外光谱法比较不同功能单体与模板分子的作用能力。以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在极性溶剂中制备了5R-5氨-基酸海因的分子印迹聚合物膜,通过Scatchard分析法研究膜中结合位点情况。通过膜透过实验研究印迹膜对外消旋体的分离特性。Scatchard分析显示聚合物膜中形成了两类结合位点,其解离常数分别为1.88mmol/L和5.14mmol/L;选择性透过实验表明膜中形成了与5R-5氨-基酸海因分子形状和功能基因位置匹配的孔穴。与非印迹聚合物膜相比,印迹聚合物膜对对映体具有良好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6.
以苯磺隆为模板分子, N,O-双异丁烯酰乙醇胺为交联功能单体, 在尼龙-6膜上通过紫外光照引发合成了分子印迹聚合物膜, 并用扫描电镜对其表面形态进行了表征. 用紫外分光光谱法研究了模板分子与交联功能单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印迹因子的测定和底物竞争渗透实验结果表明, 分子印迹聚合物膜对模板分子苯磺隆具有较高的选择性, 而非分子印迹聚合物膜没有选择性.  相似文献   

7.
琥珀酸氯霉素分子印迹聚合膜的制备及其吸附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制备对琥珀酸氯霉素分子具有特异性吸附的分子印迹聚合物膜, 利用模板分子琥珀酸氯霉素(HS-CAP)、功能单体甲基丙烯酸(MA)、交联剂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溶剂四氢呋喃, 采用紫外光引发聚合的方法制备出含有HS-CAP分子印迹位点的印迹聚合微粒, 并使用相转化的方法, 制备含有这种HS-CAP分子印迹微粒的醋酸纤维素膜. 然后通过吸附实验检测该印迹膜的吸附特性, 与非印迹膜相比, 印迹膜对模板分子具有良好的特异性识别作用, 与印迹膜相互作用的模板分子溶液, 在作用前后浓度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印迹膜对模板分子的识别作用主要集中于与模板分子相互作用的最初2 h之内, 并随作用时间的延长而降低; 当模板分子浓度介于0.2~0.0125 mg/mL这一范围内时, 模板分子溶液浓度越高, 印迹膜的吸附特性越明显. 本实验所制备的分子印迹聚合膜对模板分子具有特异性识别能力, 可以在下一步研制以分子印迹聚合膜为基础的检测氯霉素残留的传感设备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8.
槲皮素金属配位印迹聚合物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培民  王兵 《化学学报》2010,68(24):2543-2550
以中药活性成分黄酮类化合物槲皮素与Zn(II)的配合物为模板, 以4-乙烯基吡啶为功能单体, 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 水溶性线性聚合物聚乙二醇(PEG, Mw=600)为添加剂, 利用分子印迹技术紫外光引发原位聚合的方法制备了带支撑的锌离子配位分子印迹聚合物膜. 使用扫描电镜测定了不同PEG用量下膜的表面形貌. 通过膜渗透实验考察了PEG含量对金属配位印迹膜渗透速率的影响, 系列印迹聚合物膜的识别体系及对不同底物的渗透选择性, 同时考察了阳离子和阴离子对印迹膜渗透模板分子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制膜过程中水溶性线性聚合物PEG的加入可以明显改善膜的透过性能|槲皮素-Zn(II)模板印迹聚合物膜对槲皮素表现出明显的渗透选择性, 对槲皮素结构类似物芦丁和柚皮素的渗透选择性较差|且该金属配位印迹聚合物膜对不同阳离子和阴离子也都表现出较好的选择识别作用.  相似文献   

9.
以反式白藜芦醇为模板分子,聚偏氟乙烯微孔滤膜为支撑膜,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脂(EDMA)为交联剂,采用热引发原位聚合方法制备了白藜芦醇分子印迹聚合物膜。研究了分子印迹膜对白藜芦醇及其结构类似物(2-萘酚、白藜芦醇甙和双酚A)的结合和透过性,并用扫描电镜对膜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印迹复合膜对模板分子白藜芦醇具有良好的吸附选择性,印迹膜对白藜芦醇的吸附量远远大于其它结构类似物,其饱和吸附量达1.72μmol/g,为非印迹膜的3倍;尺寸效应和印迹效应是影响物质在印迹膜上的透过量的两个重要因素,尺寸比模板分子小的2-萘酚最先透过,而相对于尺寸接近或大于模板分子的双酚A或白藜芦醇甙,模板分子优先透过。而且,模板分子在印迹膜上的透过量大于非印迹膜。  相似文献   

10.
柚皮苷分子印迹膜的水相制备与识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柚皮苷为印迹分子,PEG为致孔剂,在水相中制备了柚皮苷分子印迹壳聚糖膜.分别讨论了交联剂、致孔剂和印迹分子的用量对印迹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用SEM观察了致孔剂对印迹膜形貌及孔径的影响.紫外吸收光谱分析、柚皮苷在不同体系中的溶解度变化,以及红外光谱分析的结果表明功能聚合物壳聚糖和模板分子柚皮苷间形成了氢键.膜的渗透实验结果表明,在水相中,柚皮苷分子印迹膜能有效地从新橙皮苷和柚皮苷的混合液中分离出印迹分子柚皮苷,选择透过率为11.16%.  相似文献   

11.
分子印迹壳聚糖膜和柚皮苷模板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壳聚糖为膜材料,以柚皮苷为模板分子,通过硫酸交联在水相中制备了水相识别柚皮苷分子印迹壳聚糖膜。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紫外光谱(UV)和红外光谱(FT-IR)初步研究了模板分子和功能单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表明体系产生了新的氢键。  相似文献   

12.
张茂升  黄佳蓉  唐丽萍 《化学学报》2009,67(24):2840-2844
以0.45 μm混合纤维素酯膜为支载膜,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通过表面印迹法制备得到牛血清白蛋白分子印迹膜。实验对制备分子印迹膜所用模板分子、功能单体和交联剂用量进行探讨,并对目标分子识别渗透的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较非印迹膜而言,该分子印迹膜表现出良好的识别渗透能力。  相似文献   

13.
孔雀石绿分子印迹膜的制备和渗透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0.45 μm混合纤维素酯微孔膜为支载膜,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N, 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得到孔雀石绿分子印迹膜,并研究了其对模板分子和类似物的渗透性能。以分子印迹膜作为渗透膜,单一渗透实验中,13 h后MG的渗透量达到0.118×10-3 g/cm2,而相同时间内甲基紫、甲酚红和溴百里酚蓝的渗透量分别为0.064×10-3、0.057×10-3和0.044×10-3 g/cm2,且在竞争渗透中孔雀石绿的渗透速率没有发生明显变化,而甲基紫的渗透速率却显著下降。实验表明,分子印迹膜对模板分子孔雀石绿表现出良好的渗透选择性,且在与类似物甲基紫的竞争渗透中具有优先渗透能力。  相似文献   

14.
在光照和引发剂的作用下, 模板分子香豆素-3-羧酸、 功能单体丙烯酰胺和交联剂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DMA)或三甲氧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TRIM)在聚偏氟乙烯(PVDF)微孔滤膜表面聚合形成分子印迹聚合物复合膜. 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了分别以TRIM和EDMA为交联剂制备的分子印迹聚合物膜在不同溶剂中对混合底物的结合和渗透选择性. 结果表明, 以TRIM为交联剂的印迹膜对模板分子具有更高的结合和渗透选择性. 另外, 以乙腈或乙腈/水作为溶剂对分子印迹膜所作的实验和讨论有助于为从复杂样品中分离模板分子奠定理论和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