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李雪  王聪  贾铁争 《有机化学》2022,(3):714-731
砜亚胺是有机合成中一类重要的结构单元,可用作手性助剂、手性配体及有机催化剂等,也是构建杂环化合物的关键中间体.因其具有独特的生物活性,在医药与农药方面也得到了广泛应用.鉴于砜亚胺在有机化学以及药物研发中的重要作用,其合成方法备受关注.其中,用NH-砜亚胺芳基化策略制备N-芳基砜亚胺的方法,由于具有原子经济高、条件温和及反应路线短等优势,受到了化学家越来越多的关注,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系统介绍了NH-砜亚胺通过C—N键的构建来合成N-芳基砜亚胺的各类方法,及其在有机合成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郭文彦  陈建新 《应用化学》2013,30(10):0-1119
以三氟化硼-乙醚配合物为催化剂,研究了亚胺与氨甲酰基硅烷的反应.考察了亚胺碳原子连接基团(乙基、异丙基、三氟甲基、苯乙烯基、苯基、呋喃基、噻吩基和吡啶基)对反应的影响,合成了几种α-氨基酰胺;当亚胺氮原子连接的烃基和氨甲酰基硅烷中氮原子连接的烃基为手性基团S-1-苯乙基和R-1-苯乙基时,得到了具有高度立体选择性的产物(非对映异构体比率为14:1),是一种不对称合成α-氨基酰胺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以(R)-1-苯乙胺为起始原料,合成了手性氨甲酰基硅烷4。通过4与无手性的亚胺5a、5b和5c以及有手性的亚胺7a、7b和7c反应,得到了立体选择性加成产物α-氨基酰胺衍生物6b、6c、8a、8b和8c,其中6c、8a和8c是高立体选择性产物。手性氨甲酰基硅烷与亚胺的反应具有立体选择性,其立体选择性大小与在亚胺双键氮原子和碳原子上所连的取代基有关,因此通过选择不同的取代基可有效地不对称合成α-氨基酰胺衍生物。  相似文献   

4.
报道合顺丁烯二酸酐基团的二苯甲酮四羧酸二酐双对氨基二苯醚酰胺酸(MPW)的合成.该产物可用来制备具有优良性能的新颖聚酰亚胺。产物结构通过红外光谱、元素分析等进行表征。本文建立了用单谱DSC法研究酰胺酸亚胺化动力学的新方法。结果表明其亚胺化反应级数n=3,在亚胺化过程中反应活化能及频率因子不随亚胺化程度增加而变化,数值亦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5.
以苯乙酰基四羰基钴作为催化剂,研究了对芳香醛亚胺与一氧化碳(CO)的交替共聚反应.采用6种芳香醛亚胺单体,分别与CO进行交替共聚反应,得到了6种新的多肽类聚合物.利用核磁共振谱、红外光谱、凝胶渗透色谱(GPC)及MALDI-TOF质谱等对聚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探讨了芳香醛亚胺苯环上取代基的位阻效应和电子效应对聚合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聚合物链终止端存在3种不同类型的端基,分别具有慕尼黑酮类结构、咪唑啉类结构以及酰胺类结构,对这些端基的形成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非溶剂添加剂对共聚砜铸膜液体系及膜性能与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含二氮杂萘酮结构的新型共聚砜为膜材料 ,通过浊点滴定法和特性粘数的测定研究了几种非溶剂添加剂对铸膜液体系的影响 .并由共聚砜 NMP 添加剂三组分相分离曲线数据计算了共聚砜的Θ溶剂中NMP与添加剂的比例 ,考察了添加剂EGME用量对共聚砜超滤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发现当EGME NMP接近Θ组成时膜性能发生突变 ,在EGME NMP低于Θ组成时 ,膜的水通量随添加剂用量的增大而增大 ,截留率基本不变 .  相似文献   

7.
以硫代靛红和三氟乙胺盐酸盐为原料,以原甲酸三甲酯为脱水剂,在温和条件下以5%~35%收率合成了11个新型的硫代靛红衍生的三氟乙基酮亚胺衍生物3a~3k,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HR-MS(ESI-TOF)表征。初步尝试了该亚胺和苯并噻吩砜的[3+2]环加成反应,得到了含三氟甲基的多环杂环化合物。  相似文献   

8.
含磺酸钠基的杂萘联苯聚芳醚砜酮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4,4'-二氯二苯砜进行磺化改性制得磺化二氯二苯砜,不同比例的4,4'-二氯二苯砜和磺化二氯二苯砜与含二氮杂萘酮结构的类双酚单体(DHPZ)及4,4'-二氟二苯酮共聚合制得不同磺化度的磺化聚醚砜酮.对磺化单体及聚合物进行了IR和1HNMR表征,并研究了聚合物的溶解性和成膜性能.  相似文献   

9.
氮杂环丙烷有两种不同的开环方式:一种是碳-氮键断裂开环,另一种是碳-碳键断裂开环.其中,氮杂环丙烷以碳-氮键断裂的反应已经有很多综述报道.主要概述了近二十年来供体-受体(Donor-Acceptor,D-A)氮杂环丙烷以碳-碳键断裂的环加成反应研究进展.在合适催化剂作用下,D-A氮杂环丙烷经碳-碳键断裂开环形成亚胺叶立德,该叶立德可以和醛、亚胺、烯烃、炔烃和吲哚等发生[3+n]环加成反应.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聚芳醚酮亚胺和聚芳醚砜亚胺两类聚合物的裂解色谱质谱的解析,归纳出适合于正确鉴定这两类新型聚合物的表征化合物。  相似文献   

11.
利用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Pd2(dba)3)与1.1′-联萘-2.2′-二苯膦(BINAP)组成的催化体系,高效地催化4,4′-二氯二苯砜和芳香二胺的Buchwald-Hartwig交叉偶联反应,制备出新型聚亚胺砜.聚合物结构通过核磁氢谱、红外谱图、凝胶渗透色谱和元素分析等方法进行表征,表征结果与目标产物相吻合,并具有较高的分子量(Mw>2.5×104).利用DSC、TG和XRD等对其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类聚合物为无定形态,具有较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200℃)、良好的热稳定性(Td>400℃)和溶解性能.其中含异丙基的PIS-3不仅可溶解在强极性溶剂中,并且在室温条件下(25℃)可溶于四氢呋喃中.  相似文献   

12.
张丹维  黎占亭 《有机化学》2012,32(11):2009-2017
氢键诱导的线性芳酰胺寡聚体骨架可以采取折叠、螺旋、直线或"之"字型构象.这一结构预组织特征可以被应用于促进大环的合成.在芳酰胺骨架的两端引入适当反应基团,骨架的预组装构象可以诱导它们形成不同的空间取向和距离.当成环反应涉及到不可逆共价键、碳-金属键或配位键的形成时,前体的结构预组织构象可以促进目标大环形成的产率.当成环反应涉及亚胺及腙等可逆共价键时,在反应达到热力学平衡后,可以高产率或定量地形成大环.  相似文献   

13.
<正> 聚芳醚砜是一类具有重要发展前景的高分子材料.合成带有酞侧基的僵硬链高分子,可提高其玻璃化转变温度,是获得耐热高分子的一种途径.最近,刘克静等从改进合成技术,使酚酞型聚芳醚砜的生产有了现实性.并且发现在改进的聚合条件下,酚酞表现出类似“自催化”的作用,能使聚合反应速度明显加快.其反应机理正在研究中. 本文为进一步验证酚酞的特殊反应性,了解因酚酞介入的共聚反应行为及其对聚合物结构和性能的影响,提高普通聚芳醚砜的使用温度或改善其流动性,设计合成了酚酞与几种不同结构双酚的共聚物.并对其结构和性能关系进行了探讨.本文报道了对共聚物  相似文献   

14.
在氮杂环卡宾-钯(NHC-Pd)配合物催化的碳-碳偶联反应中,配体结构对催化反应起到关键作用.为了实现更好的催化效果,不仅要对NHC配体进行结构优化,还需要第二配体的协同作用.然而,由于第二配体配位能力大大弱于NHC配体,其在催化反应中的协同作用往往被忽视.合成出了3种由相同结构NHC配体以及不同结构亚胺配体组成的NHC-Pd配合物来催化Suzuki-Miyaura交叉偶联反应.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3种亚胺配体协同的NHC-Pd配合物表现出了明显不同的催化效果.进一步采用理论计算来深入研究亚胺配体协同的NHC-Pd配合物在催化反应中的作用机制.通过完整催化循环过程的计算,发现虽然亚胺配体并没有参与到催化循环过程中,但亚胺配体与氯苯会形成竞争配位,它们与NHC-Pd(0)的配位能力差异直接导致实际参与催化循环的有效活性中心的浓度的差异,计算表明大位阻缺电子的亚胺配体更有利于反应的进行.通过研究,更好地阐明了亚胺配体在催化碳-碳偶联反应中的作用机制,并为NHC-Pd配合物的结构调控提供了新策略.  相似文献   

15.
沈斌  汪称意  徐常  陈文涛  李坚  任强 《高分子学报》2016,(10):1409-1417
以4,4'-二氟二苯砜和N-溴代丁二酰亚胺为起始原料,经两步有机反应设计并合成了一种新型活性二氟砜单体:3,3'-双(苯氧基苯基)-4,4'-二氟二苯砜,并由该单体与4,4'-二氟二苯砜、4,4'-二羟基二苯甲酮经亲核缩聚合成了侧链型聚芳醚砜聚合物(PAES-xx).通过较温和的后磺化反应,制得了一系列磺化聚芳醚砜质子交换膜(SPAES-xx).对所制侧链型聚芳醚砜质子交换膜的结构和性能分别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该类质子交换膜具有适中的吸水率和较好的尺寸稳定性,80℃时最高质子传导率达0.16 S/cm.此外,该类质子交换膜还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机械性能,起始分解温度约为250℃;膜的拉伸强度为29.5~42.0MPa,拉伸模量为0.62~1.23 GPa,断裂伸长率在9.0%~31.9%.磺化膜优良的综合性能主要归因于侧链磺化结构的引入和相分离结构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不同重量比例的新型含二氮杂萘酮结构聚芳醚砜酮(PPESK)与聚醚砜(PES)共混物.利用热失重(TGA)及动态热机械仪(DMTA)对该共混物的热性能及动态机械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氮气氛围中,PPESK热分解分为两步反应进行,反应级数n=1,说明PPESK在氮气氛围中的热分解反应类型与β(升温速率)无关而与材料物性有关;采用Ozawa方法得出在15%热失重前,热分解活化能的平均值为240 kJ/mol;随着升温速率的提高,PPESK热降解速率有减缓趋势.在280℃以前,PPESK储能模量值随温度变化较小,保持在较高值,温度在280~330℃之间,储能模量值降低幅度突变.另外,PPESK中加入PES会降低其储能模量值及其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鬼桕类化合物因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而受到化学家和药物学家的重视 [1~ 3] ,但其较大的毒副作用促使人们不断对其结构进行改造 ,以期获得活性高而毒性低的新鬼桕毒素衍生物 .我们最初将稳定氮氧自由基作为自旋标记物引入鬼桕毒素分子中 ,发现其抗癌活性高于其母体化合物 ,并且临床用药VP- 1 6[4 ,5] 毒性低于母体化合物 .用 ESR谱对自旋标记的鬼桕毒素衍生物进行药代动力学研究 [6 ] 发现 ,酰胺类鬼桕衍生物具有较强的抗癌活性 [5] .在通常的酸和胺缩合为酰胺的反应中 ,常用二环己基碳二亚胺作为缩合剂 [7] ,但产率很低 ( 1 8%~ 2 0 % …  相似文献   

18.
含氰基侧基聚芳醚砜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安斌  蒋启泰 《合成化学》1998,6(4):376-382
汉2,6-二卤苯甲腈、4,4′-二氯二苯砜、4,4′-二羟基二苯砜、间苯二酚、对苯二酚、酚酞及双酚A为主要原料,合成了含不同结构单元和不同氰基含量的含氰基侧基的聚芳醚砜,并采用IR、^13CNMR等分析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同时研究了结构单元和氰基含量对聚芳醚砜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烯酮亚胺盐是一类独特的杂联烯,高亲电性以及累积二烯的结构特点赋予了烯酮亚胺盐反应的多样性.介绍了非金属亲电试剂活化酰胺或炔酰胺制备的烯酮亚胺盐.该类烯酮亚胺盐与不同种类的亲核试剂主要发生亲电加成反应、亲电取代反应、环加成反应.近年来,烯酮亚胺盐参与的亲电重排反应得到较大发展,所以将对这一进展作重点介绍.  相似文献   

20.
[tBuN=TaCl3(py)2]和氮杂环卡宾(IPr =1,3-bis(2,6-diisoproylphenyl)imidazol-2-ylidene)的反应得到预料之外的叔丁基亚胺四氯合钽(Ⅴ)阴离子配合物[IPrH]+[tBuN=TaCl4(py)]-(1).利用核磁共振波谱,红外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元素分析和X-Ray单晶衍射对配合物1的结构进行了表征.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表明,Ta(Ⅴ)中心与4个氯和2个分别来自亚胺和吡啶配体的氮原子以八面体构型配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