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同时测定铝合金中9种元素含量的方法。铝合金样品采用碱溶法预处理,以质量分数为40%的氢氧化钠溶液溶解,再用盐酸-硝酸混合酸酸化,然后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同时测定样品中铁、硅、铜、镁、锰、锌、钛、镍、铬9种元素的含量。各元素的含量与对应的发射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不小于0.9990;各元素检出限为0.0001%~0.0012%。应用该方法测定2个铝合金标准样品,测定结果与标示值一致,相对标准偏差为0.46%~2.14%(n=8)。将该法应用于试样测定时,加标回收率为92%~106%。该方法精密度和准确度高,操作简便、快速,适用于实验室铝合金多元素含量的检测。  相似文献   

2.
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分析了25种元素对磷的光谱干扰及其校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样品中磷元素含量时存在光谱干扰,通过干扰系数法,对铍、硼、镁、铝、硅、钙、钪等25种元素对磷元素的光谱干扰情况进行了分析,获得各元素的干扰系数。以国家标准物质GBW 01305为样品,利用该方法对其磷元素含量进行光谱干扰校正分析,测定结果的误差由2.9%降至0.2%。可以该方法为依据对不同材料中磷元素的光谱干扰现象加以校正。  相似文献   

3.
采用盐酸辅以加热的方式处理稀土发火合金样品,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稀土发火合金中铁、镁、铜和锌含量。采用矩阵模拟实验优化分析谱线,利用多点定标校正曲线法计算测量结果。在最佳实验条件下,稀土发火合金中的基体元素对待测元素的测定结果无明显影响,各元素在检测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为0.999 9,方法检出限为0.001~0.010μg/m L。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10%~1.75%(n=11),样品加标回收率在96.00%~104.05%之间。该方法简便、快速且具有较高的灵敏度,适用于稀土发火合金中铁、镁、铜、锌等非稀土元素的测定。  相似文献   

4.
XRF–ICP–AES法测定土壤中的主次元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X射线荧光光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土壤中主次元素含量的方法。采用混合熔剂Li2B4O7–Li BO2(质量比为67∶33)与试样在高温中熔融制得玻璃熔片,以X荧光法分析土壤样品中主元素(Al,Si,Fe,S,Mn,P,Ti);采用混合酸消解玻璃熔片,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分析土壤样品中次元素(Cd,Cr,Cu,Ni,Pb,Na,K,Ca,Mg,Co)。在选定的条件下,各元素的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99 3,方法检出限为0.5~100μg/g,重复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5%(n=9)。采用该法对土壤标准物质样品进行测定,测定结果与标准值一致。该方法操作简便、测定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土壤样品中主次元素的测定。  相似文献   

5.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氟铍酸铵中的8种主要杂质元素。以超声辅助溶解样品,然后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氟铍酸铵中的钠、镁、铝、铬、铁、镍、铜、磷等8种杂质元素,8种元素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65%~1.55%(n=6),检出限在0.2~19.1μg/L之间,定量范围满足氟铍酸铵中8种杂质元素的限量要求。磷的加标回收率为76.7%,其余7种杂质元素的加标回收率在80.9%~95.1%之间,测量准确度满足分析要求。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进行了比较,两种方法测定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6.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AES)法对高速动车用某新型铝合金中镉元素进行分析。用HCl–HNO3溶解样品,通过选择合适的分析谱线和基体匹配的方法消除干扰,建立了最佳工作条件。方法的检出限为0.012 mg/L,样品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15%(n=10),标准加入回收率为96.6%~100.5%。该方法准确、快速、简便,适合于铝合金中镉元素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7.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注射液中硫元素含量。样品经高压消解处理,并加入体积分数5%的硝酸溶液,使样品中的硫元素氧化为稳定的硫酸根离子,使用电感耦合全谱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在180.731nm处测量硫的发射光谱,计算硫元素的质量浓度。硫元素的质量浓度在0~10μg/mL范围内与其对应的发射强度线性相关,线性回归方程为y=54.887x+2.208 6,相关系数0.999 9,方法的检出限为0.007μg/mL,对理论硫元素质量浓度为74.1 mg/L的盐酸多巴酚丁胺注射液加标试验,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23%(n=7),加标回收率为103.5%~106.2%。  相似文献   

8.
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高强度玻璃纤维粉体中铝、镁、钙、铁、钛、锂、铈、钠、钾9种金属元素含量的方法。采用氢氟酸、高氯酸和盐酸分两段溶解样品,分别在选定的各元素分析谱线下,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测定各元素含量。9种金属元素在各自的质量浓度范围内与光谱强度成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检出限为8.0~17.4 μg/g。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8%(n=6),加标回收率为97.6%~103.7%。该方法准确,简便,快速,适用于高强度玻璃纤维中多金属元素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9.
ICP–AES法测定低合金钢中的微量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低合金钢中硼元素的含量。采用密闭微波消解法对样品进行溶解,考察了铁基体元素和共存元素对硼元素测定的影响,确定了硼元素的分析线为208.959 nm,通过基体匹配消除基体的影响。硼的质量浓度在0~5.00μg/m L范围内与谱线强度呈良好的线性,相关系数r2=0.999 9,方法检出限为0.004μg/m L,加标回收率为96%~103%,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5%~2.9%(n=8)。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度,满足低合金钢中硼元素的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10.
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锡精矿中锡、铅、砷、锌、铜、硅、镁、锑、铋、铁10种主次元素。样品经过酸溶和碱熔分解,分别在各元素选定的分析线下,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定各元素的含量。10种主次元素的质量浓度在0~10μg/mL范围内与其光谱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 5,方法的检出限为0.006~0.028μg/mL。采用该法测定锡精矿标准样品,测定结果与标准值基本一致,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6.0%(n=6),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97.10%~101.0%。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适用于锡精矿中元素的常规测定。  相似文献   

11.
为了寻求一种更加适合废水中低含量银的测定方法,本文采用石墨电热板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废水中的低含量银离子。通过仪器工作条件最优化、测定线性回归方程、检出限、准确度、精密度、实际样品加标回收率,并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的实际样品测定结果进行比对来评价该方法的实用性。石墨电热板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前处理方法简便,分析速度快且该方法检出限较低,为0.03ug/L,标准样品测定的相对误差为-0.7%~1.7%,相对标准偏差为1.1%~2.5%,实际样品加标回收率在97.0%~103%之间,回收率高,能够满足废水中低含量银的测定。  相似文献   

12.
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石灰岩矿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将石灰岩矿样品置于聚四氟乙烯塑料烧杯中,用磷酸于300℃溶解,然后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磷酸溶液中的二氧化硅含量。用石灰岩矿样品中的二氧化硅总含量扣除磷酸溶液中的二氧化硅含量得到石灰岩矿中游离二氧化硅的含量。使用基体匹配法校正基体的干扰。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3.08%(n=9),3种标准物质中二氧化硅含量测定值与标准值基本一致。该法操作简单,快速,高效,适用于测定大批量石灰石矿样品中游离二氧化硅的含量,能够满足地质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3.
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硫化物矿中汞的含量。采用王水密闭消解溶矿,汞的元素谱线为194.168 nm,功率为1.1 kW,等离子体气流量为15.0 L/min,辅助气流量为0.2 L/min,雾化气流量为0.8 L/min,溶液提升量为1.6 mL/min,轴向观测高度为15 mm,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硫化物矿中汞。汞的质量浓度在0.05~20.0 mg/L范围内与光谱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 9,方法检出限为1.25μg/g。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n=5),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6%~106%。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准确可靠,适用于硫化物矿中较高含量汞的测定。  相似文献   

14.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土壤中痕量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土壤样品中痕量铀含量的方法。采用硝酸、氢氟酸、高氯酸混合酸消解样品后,以铼为内标溶液校正基体干扰,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测定土壤中的痕量铀含量。实验结果表明,铀的质量浓度在0~20 ng/m L范围内与信号强度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 9,方法检出限为0.006μg/g,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n=6),加标回收率在96%~103%之间。用该方法与标准方法对同一样品进行测定,两种方法测定结果一致。该方法准确可靠,满足土壤样品中痕量铀含量的测定要求。  相似文献   

15.
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苦瓜药材中16种无机元素。苦瓜样品采用微波消解处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检测。待测元素的质量浓度在各自的线性范围内与发射光强度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不小于0.999,各元素的检出限在0.001~1.000 mg/kg,定量限在0.003~3.300 mg/kg,回收率在82.9%~112.5%,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62%~2.32%。测定样品中的无机常量元素Mg,Ca,Fe,K等含量大于137 mg/kg,有害元素Hg,Pb,Cd,As等含量小于0.5 mg/kg。该方法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适用于苦瓜药材中无机元素测定。  相似文献   

16.
碱熔样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锑矿石中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碱熔样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锑矿中总锑的方法。探讨了熔样时间、熔样温度、溶解液酸度及组成对测定结果的影响。以过氧化钠作为熔剂,于650℃熔样15 min,加入1.0 g/L酒石酸调节样品溶液的酸度以防止水解,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锑的含量,方法线性范围为0.00~50.0 mg/L,检出限为50.0μg/g,8个样品独立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5%(n=11),标准样品测定结果与标准值基本吻合。该方法适用于锑矿中总锑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7.
二氧化硅是无取向硅钢环保涂层液的核心成分,其含量直接影响硅钢涂层的固化工艺及涂层产品的磁性能。因此为保证涂覆过程的顺利进行,对涂层液中二氧化硅含量的检测是十分必要的。本方法采用样品中分别加入硝酸、双氧水及高氯酸,置于电热板上进行消解处理,处理后的样品经酸溶、过滤步骤,以重量法计算沉淀中二氧化硅的含量,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仪测定滤液中可溶性硅含量,则样品中二氧化硅含量为重量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结果的合量。从而建立了重量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联用测定无取向硅钢磷酸盐体系环保涂层液中二氧化硅含量的方法。讨论了样品前处理用消解酸及消解温度、滤液中可溶性硅及含量、ICP-AES仪器检测时的元素干扰。结果表明:按照本实验方法测定无取向硅钢磷酸盐体系环保涂层液中二氧化硅含量,检测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12)在0.76%~1.08%之间,加标回收率在97.00%~104.0%之间。该方法可广泛应用于各检测部门对无取向硅钢磷酸盐体系环保涂层液中二氧化硅含量的监控。  相似文献   

18.
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同时测定地表水中的微量铅、铬、钴、铁、锰元素。对地表水样品进行蒸发浓缩,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对浓缩后的样品进行检测,外标法定量。铅、铬、钴、铁、锰元素的质量浓度在0.01~2.00 mg/L范围内与发射光谱强度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8。铅、铬、钴、铁、锰的检出限分别为0.002 1,0.003 2,0.002 7,0.001 7,0.001 8 mg/L;加标回收率为88.4%~100.9%;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0%(n=6)。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9.
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钛合金中锆元素的含量。采用盐酸-氢氟酸-硝酸溶解钛合金样品,选择357.247 nm为锆的分析谱线,通过基体匹配法消除基体钛的干扰,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钛合金中锆的含量。锆的质量分数在0%~0.4%范围内与光谱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大于0.999,定量下限为0.21%。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n=11),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9.0%~102.7%。该方法快速、准确,能够满足实际生产中钛合金样品的测定要求。  相似文献   

20.
通过优化试验确定仪器的最佳工作参数,微波加热硝酸消解样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同时测定奶粉中钙、铜、铁、钾、镁、锰、钠、锌和磷9种元素的含量。分析了4种奶粉样品,所得结果与国标方法的结果一致。方法回收率在96.5%-111%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