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观察糖原合酶激酶-3β(GSK-3β)在牛磺酸(Tau)抑制结直肠癌(CRC)侵袭转移中的作用,探讨Tau抑制结直肠癌侵袭转移分子机制。选用人结直肠癌SW480和HT29细胞为研究对象,用浓度为40~200 mmoL Tau处理细胞;Transwell小室和细胞划痕愈合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检测细胞EMT标志性蛋白(E-cadherin, N-cadherin, Vimentin),基质金属蛋白酶2/7(MMP2/7)和AKT/GSK-3β通路相关蛋白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Tau可浓度依赖性抑制CRC细胞侵袭和迁移,上调CRC上皮标志物E-cadherin表达,下调EMT间质标志物N-cadherin, Vimentin和MMPs表达;降低AKT和p-AKT水平,提高PTEN,GSK-3β及p-GSK-3β表达水平(P<0.05)。与p-EGFP-GSK-3β或Tau组比较,p-EGFP-GSK-3β+Tau组细胞迁移和侵袭数量有显著性降低(P<0.01);与Tau组或p-EGFP-GSK-3β组比较,p-EGFP-GSK-3β+Tau组E-Cadherin、GSK-3β蛋白表达有显著升高(P<0.01),而N-Cadherin, Vimentin,β-Catenin, MMP2/7和AKT蛋白表达均有显著降低(P<0.01)。牛磺酸可通过调控AKT/GSK-3β通路抑制结直肠癌细胞侵袭转移。  相似文献   

2.
探讨大蒜素(DT)对人卵巢癌细胞侵袭转移的影响及机制。用不同浓度DT处理卵巢癌SKOV3,ES-2细胞,CCK8检测细胞增殖活性,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迁移与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检测细胞蛋白表达。结果显示,DT(终浓度为2.5~20μg·mL-1)对人卵巢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迁移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P<0.05),且呈一定的量效关系;同时,DT能增加上皮-间质转化(EMT)标志蛋白E-cadherin表达,下调E-cadherin, Vimentin蛋白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表达;激活AKT/GSK-3β通路及降低β-catenin蛋白含量。结果表明DT具有抑制人卵巢癌细胞EMT与侵袭转移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AKT/GSK-3β/β-catenin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五味子乙素(Schisandrin B,SchB)对过氧化氢(H_2O_2)诱导小鼠原代心肌细胞体外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探讨。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H_2O_2诱导组中心肌细胞的增殖明显受到抑制,氧化损伤产物丙二醛(MDA)和一氧化氮(NO)、促氧化蛋白p67-phox和p47-phox以及信号通路蛋白Trfa6和p-TAK1水平显著升高,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抗氧化蛋白HO-1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1);与H_2O_2诱导组相比,SchB诱导心肌细胞增殖呈现浓度依赖性,显著抑制MDA、NO、p67-phox、p47-phox、Trfa6及p-TAK1的表达,显著诱导SOD和HO-1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研究表明,SchB增强心肌细胞的抗氧化能力与抑制Traf6/TAK1信号传导有关。  相似文献   

4.
采用乙醇和水从天然冬虫夏草里提取出6种不同组分,通过建立环磷酰胺诱导的小鼠肠道损伤模型,评价包括原料在内的7种组分对小鼠肠道损伤修复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各组分均能提高胸腺指数,减缓脾脏肿大,且能提高小肠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Occludin、ZO-1)表达,增加IgA分泌细胞数量、sIgA含量、Th17和Treg相关细胞因子(IL-17和TGF-β3)含量及转录因子(RORγt和Foxp3)的表达,实验结果表明天然冬虫夏草能够通过修复紧密连接和调节Th17/Treg平衡来修复环磷酰胺诱导的肠道损伤,为更好利用冬虫夏草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方国建  唐东方      蔡俊锋  周黎瑾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22,(5):107-114
为探讨巴卡亭III对心衰诱导的心房纤维化是否有效及潜在作用机制, 本研究对C57BL/6小鼠行胸主动脉缩窄手术, 构建心衰模型, 进一步腹腔注射巴卡亭III, 以观察心房纤维化程度及相应信号通路的改变. 在体外使用血管紧张素II刺激成年小鼠心房成纤维细胞, 巴卡亭III处理后观察心房成纤维细胞分化、迁移和分泌细胞外基质的能力及TGF-β1/Smad2/3信号通路的改变. 临床样本表明, 心衰可以加重心房纤维化的程度(P<0.05). 动物实验表明, 巴卡亭III可以减轻心衰诱导的小鼠心功能不全及左心房扩大和纤维化, 并减轻心房组织TGF-β1/Smad2/3信号通路的激活(P<0.01). 细胞实验表明, 巴卡亭III可以抑制Ang-II所诱导的心房成纤维细胞分化、迁移和分泌细胞外基质的能力和减轻心房成纤维细胞TGF-β1/Smad2/3信号通路的激活(P<0.01). 表明巴卡亭III可通过TGF-β1/Smad2/3信号通路抑制心房成纤维细胞的活动, 从而减轻心衰诱导的心房纤维化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6.
探讨牛磺酸(Tau)对结直肠癌细胞自噬的影响及初步机制。用牛磺酸处理结直肠癌HT-29和SW480细胞,荧光显微镜(MDC染色)检测细胞自噬体形成,Western blotting分析细胞中自噬及MST1-Akt通路相关蛋白表达。MDC染色显示,40 mmoL处理组和80 mmoL处理组荧光标记自噬颗粒较Control组明显增多,并出现大量自噬体和自噬溶酶体,即40~80 mmoL Tau能诱导自噬小体形成;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随着Tau浓度增加,HT-29和SW480细胞中MST1,Beclin1和LC3-Ⅱ蛋白表达也呈显著性增加(P0.01),而HT-29细胞Akt蛋白表达及p-Akt(Ser473)水平则呈显著性降低(P0.01);且MST1蛋白过表达能增加HT-29细胞Beclin 1和LC3-Ⅱ蛋白表达,降低Akt蛋白表达;Tau可能通过MST1-Akt通路增强结直肠癌细胞中Beclin1和LC3-Ⅱ蛋白表达,诱导自噬。  相似文献   

7.
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是最早发现的神经营养因子家族成员,它主要通过细胞表面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A(tyrosine kinase A,TrkA)来介导复杂的生物学效应。TGF-β(transformation growth factor-β)是一个包含众多成员的细胞因子超家族,它们通过Smad介导的经典信号通路或者不依赖于Smad蛋白的信号通路发挥功能。有报导称,在鼠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中,NGF可以激活Smad信号通路,但其具体分子机制依然不清楚。为了进一步了解NGF介导的信号与TGF-β信号之间的串话(crosstalk),采用GST-pulldown和免疫共沉淀-免疫杂交的方法,对NGF受体和TGF-β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发现NGF受体TrkA与TGF-β超家族的各种I型受体之间均存在相互作用;同时,TrkA也能与TGF-β超家族的Ⅱ型受体TβRII及ActRII结合,但并未检测到Tr-kA与另一个Ⅱ型受体BMPRII之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8.
采用 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比较了 6 8例宫颈癌组织中 HPV- 16、18E6和 p5 3蛋白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 .结果表明 ,6 8例宫颈癌中有 6 0例 HPV - 16、18E6蛋白和 17例 p5 3蛋白呈阳性表达 ,阳性率分别为 88.2 %和2 5 .0 % ;在 5 9例 HPV- 16、18E6蛋白过度表达的宫颈癌中有 5 4例 p5 3蛋白为阴性或弱阳性表达 ,二者呈负相关(P <0 .0 1) .p5 3蛋白阳性表达与组织学类型有关 ,其阳性率在宫颈腺癌中为 83.3%和宫颈鳞癌中为 17.2 % ,差异有极显著意义 (P <0 .0 1) .p5 3蛋白阳性表达随着临床分期上升而增高 .  相似文献   

9.
p16蛋白对B型流感病毒诱导HeLa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流感病毒 B/沪防 93- 1株感染 He L a细胞 ,通过 Hoechst332 5 8荧光染色、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检测细胞凋亡 ,并用免疫组化技术测定 p16蛋白的表达 ,探讨 p16蛋白表达对 He L a细胞凋亡的影响 .结果表明 ,B型流感病毒感染 He L a细胞可诱导其凋亡 ,感染 2 4h后 ,细胞凋亡数达 84.5 % ;He L a细胞凋亡伴随 p16蛋白的表达 ,2 4h达高峰 ,阳性率为 49.2 3± 1.70 .研究结果提示 ,B型流感病毒感染诱导 He L a细胞凋亡过程与 p16基因激活相关 ,p16蛋白可能是介导流感病毒诱导细胞凋亡的另一重要途径 .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纳米二氧化硅(SiO2)体内及体外氧化应激损伤及细胞毒性作用及机制.体内实验采用ICR小鼠,纳米SiO2经口灌胃染毒3次,检测肺组织中MDA(丙二醛)和SOD(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观察纳米SiO2对小鼠肺的氧化应激毒性.采用体外培养的小鼠上皮细胞(JB6细胞),观察不同质量浓度纳米SiO2染毒后的细胞形态改变,通过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检测纳米SiO2是否通过FAS信号途径引起细胞凋亡.研究结果表明:纳米SiO2经口染毒后对小鼠肺具有氧化应激损伤作用,表现为随染毒剂量的升高,肺组织中MDA产生量增加,呈一定的剂量-反应关系.同时,肺组织内SOD水平总体趋势降低,但是差别未见统计学意义.体外培养细胞实验中,纳米SiO2染毒后可引起细胞出现凋亡并呈空泡样变.蛋白免疫印迹实验中,纳米SiO2可引起FAS信号蛋白表达量明显上升,但是FADD表达水平并不升高.  相似文献   

11.
MST1是死亡受体信号通路Hippo通路的核心成员,其基因表达异常多见于结直肠癌、肝癌、胃癌等肿瘤。为了探讨MST1表达对人结直肠癌SW480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及其发生机制,采用PolyJet TM介导pEGFP-N1-Mst1及LipofectamineTM2000介导Mst1特异性-siRNA转染至SW480细胞,分别建立高低表达Mst1的细胞模型。对不同分组的细胞增殖、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显示,Mst1高表达组细胞增殖抑制、凋亡率及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显著增高,反之,Mst1低表达组细胞增殖加快,细胞凋亡率及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显著降低。结果提示,Mst1的靶向调控能较好地控制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与凋亡,可作为人结直肠癌防治的新研究靶点。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2.
构建葡萄球菌肠毒素B(staphylococcal enterotoxins B,SEB)基因原核表达系统,了解重组表达产物rSEB促淋巴细胞增殖和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采用高保真PCR从金黄色葡萄球菌FRIS6B株DNA中扩增全长SEB基因片段,T—A克隆后测序,构建SEB基因原核表达系统pET32α-SEB—E.coliBL2IDE3.采用SDS-PAGE检测rSEB表达产量,Ni—NTA亲和层析法提纯rSEB.采用TCID50法测定rSEB对Vero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并计算TCID50值.采用MTT比色法分别检测不同浓度rSEB体外对小鼠脾细胞、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促增殖作用以及对HepG2细胞(人肝腺癌细胞)、HeLa细胞(人宫颈癌上皮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与公布的相关序列比较,所克隆的SEB基因核苷酸序列相似性为100%.rSEB表达量约为细菌总蛋白的40%.rSEB对Vero细胞的TCIC50为3.02μg.5.0~20.0μg/ml的rSEB对小鼠脾细胞和人PBMC均有明显的促增殖作用(P〈0.05).5.0~20.0μg/ml rSEB作用的人PBMC上清均能有效地抑制HepG2细胞和HeLa细胞生长(P〈0.05).本研究成功地构建了rSEB高效原核表达系统.rSEB仍然具有生物学活性.所建立的细胞毒性、促淋巴细胞增殖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作用的检测方法,为以后减毒rSEB突变体的筛选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通过卵泡培养,对比Notch信号通路抑制剂L-658,458对初级卵泡和次级卵泡的影响,发现L-658,458抑制了初级卵泡和次级卵泡的发育,初级卵泡卵母细胞发生了凋亡,实时定量PCR和蛋白印记检测发现初级卵泡卵母细胞中P27在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升高,提示:Notch信号通路可能通过调控初级卵泡卵母细胞内p27表达调控卵母细胞存活。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4.
在人泡沫病毒原病毒全长克隆pHRSV13的基础上,缺失突变gag和pol基因,并且用SV40polyA加尾信号替代人泡沫病毒的3′LTR,构建辅助质粒pΔGP.将复制缺陷型人泡沫病毒载体质粒pGPSNI EGFP和辅助质粒pΔGP分别转染和共转染小肠癌HIC细胞系,荧光显微镜检测发现共转染pGPSNI EGFP和pΔGP的HIC细胞能够强烈表达绿色荧光蛋白,转染有复制缺陷型人泡沫病毒载体质粒pGPSNI EGFP的HIC细胞能够表达少量的绿色荧光蛋白,而转染有辅助载体pΔGP的HIC细胞不表达绿色荧光.结果证明复制缺陷型人泡沫病毒载体的构建成功,表明人泡沫病毒env基因3′端的内部启动子IP具有弱启动子的活性,并且bel基因产生的调控蛋白能够反式激活人泡沫病毒内部启动子IP和5′LTR的启动子.  相似文献   

15.
建立肝癌H22荷瘤小鼠模型,探讨了草果挥发油对肿瘤质量、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的影响,采用HE染色法观察肿瘤细胞形态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ax和Bcl-2的表达.结果发现,草果挥发油各剂量组均能明显抑制肿瘤生长(p0.05);高剂量组(300 mg·kg-1)有些微毒副作用,各剂量组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较环磷酰胺(CTX)组有明显升高(p0.05);推测草果挥发油能够抑制H22荷瘤小鼠肿瘤细胞生长的机制是通过上调Bax蛋白表达,下调Bcl-2蛋白表达来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6.
建立Lewis肺癌小鼠移植瘤模型,以10、14、20、28、40 mg/kg 5个剂量组给药,探讨石蒜碱的抑瘤作用及机制,采用HE染色法观察肿瘤细胞的形态学变化,通过免疫组化实验观察石蒜碱对瘤体细胞凋亡相关因子Fas-L、Caspase-9、Bax、Bcl-2表达的影响。石蒜碱对Lewis肺癌小鼠的抑瘤率随着剂量的增加而增大,高剂量组(40 mg/kg)石蒜碱对Lewis肺癌小鼠的抑瘤作用最明显,抑瘤率达56. 8%(p0. 01);HE染色结果显示高剂量组(40 mg/kg)小鼠瘤组织细胞间隙增大,细胞数目明显减少;免疫组化实验结果表明石蒜碱可通过上调促凋亡蛋白Fas-L、Caspase-9、Bax,下调抑凋亡蛋白Bcl-2,促进肺癌Lewis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7.
低温、高温、干旱等非生物逆境通常会严重影响到水稻的生长及产量.为深入了解水稻逆境反应的分子机理和挖掘耐逆相关基因,本文采用Affymetrix水稻表达芯片对水稻多逆境下的全基因组表达谱进行分析,并筛选出众多表达特异基因.OsHdr5是其中一个在多个生长发育时期与组织器官中受高温、干旱诱导均显著上调的基因,用实时定量PCR方法(real-time PCR)对其表达水平进一步分析,两组结果基本吻合.用PCR方法扩增获得长为743bp的全长基因序列,其ORF区编码167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肽链含有磷酸化激酶位点,形成的二级结构包含一个由6个α螺旋和2个β折叠组成的跨膜结构域,进一步分析推测其可能是叶绿体膜上与细胞跨膜信号传递相关的功能蛋白.  相似文献   

18.
紫草多糖的免疫调节和肿瘤抑制活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紫草多糖在体外对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免疫调节活性及对肿瘤细胞的细胞毒作用,本实验采用水提醇沉法,经脱蛋白、脱色、透析等方法提取紫草多糖,MTT法检测紫草多糖对淋巴细胞增殖及对HepG2、SPC-A-1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实验结果显示:当质量浓度在121~364 μg*mL-1时,紫草多糖能显著的促进ConA刺激的T淋巴细胞增殖(P<0.01),对HepG2肿瘤细胞有显著杀伤作用(P<0.01),对SPC-A-1肿瘤细胞有明显的杀伤作用(P<0.05),且随着浓度的提高,增殖作用或抑制作用增强.在质量浓度为364 μg*mL-1时,对HepG2细胞的抑制作用明显高于对SPC-A-1细胞的抑制作用,而在质量浓度为24 μg*mL-1时,对HepG2细胞的抑制作用低于SPC-A-1细胞,紫草多糖对HepG2细胞的抑制表现出更强的剂量-效应依赖性.以上结果表明,紫草多糖不仅有免疫调节活性,还对肿瘤细胞具有一定的细胞毒作用.  相似文献   

19.
根据GeneBank中人乙醇脱氢酶ADH1B2基因序列设计引物,以人肝脏总RNA为模板,反转录获得人乙醇脱氢酶基因.将克隆基因与表达载体pPICZB连接,测序正确的pPICZB-ADH1B2电转化毕赤酵母GS115;重组毕赤酵母工程菌经0.5%(v/v)甲醇诱导72 h后目的蛋白以可溶形式表达,经DEAE-Sepharose FF纯化后蛋白酶活性可达8 000 U·mg-1.同时构建重组质粒pCDNA3.1-ADH1B2转染HepG2人肝癌细胞,发现细胞内ROS/GSH水平降低,Akt磷酸化水平降低,细胞活性下降.为临床酒精中毒预防和治疗药物的研发以及ADH在肝脏肿瘤方面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将人γ干扰素 /β肿瘤坏死因子融合蛋白 ( hγTNF-β)重组基因克隆于表达载体 p ET2 8,构建成T7lac启动子控制下的 His6融合表达质粒 ,转化溶源菌 E.coli BL 2 1 ( DE3 ) .经 IPTG( 1 m M)诱导表达 ,阳性菌在 SDS-PAGE泳图上出现一条粗表达带 ,其分子量 ( 3 2 k Da)与目的蛋白 His6-γ TNF-β)理论分子量相符 .薄层扫描与溶解性分析显示 ,表达产物占菌体总蛋白的 4 5%以上 ,主要为不溶性的包涵体( IBs) .离心分离 IBs产物 ,溶于 7M尿素中 ,然后通过 Ni柱进行亲和层析 ,即可获得一步纯化的表达产物(纯度为 96%、回收率为 91 % ) .纯化产物再经复性缓冲液稀释复性 ,其细胞毒比活性与抗病毒比活性分别达到 1 .2× 1 0 7~ 2 .0× 1 0 7u/m gp和 6.6× 1 0 5~ 7.2× 1 0 5u/mg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