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软X射线分光晶体马来酸氢十六酯晶体结构及衍射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树坤  陈昱  洪茂椿 《结构化学》2003,22(1):109-113
测定了标题化合物C20H36O4(Mr=340.39)的晶体结构,该晶体属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a=5.4330(1),b=6.8510(7),c=29.5650(4),=94.821(1),=93.835(9),=103.258(8)海琙=2,V=1063.1(2)3,Dc=1.064g/cm3,F(000)=376,(MoK)=0.71069射线,=0.072mm-1,收集到总衍射点为4019,可观测点为1771,最终结构偏离因子R=0.0692,wR=0.1428。晶体中分子通过氢键形成二聚体,二聚体在晶体中排列成层,进而这些层堆垛成晶体,层内二聚体之间相互作用比层之间的相互作用强。分子中十六烷基的碳原子基本共面,其碳链成锯齿状伸展,初步解释了晶体生长过程中的一些现象,并测试了晶体(001)晶面(2d=58.58?的衍射性能。  相似文献   

2.
合成了3种N-乙氧羰基-N'-取代芳基硫脲并确定了其晶体结构,晶体结构表明,在这些化合物中存在分子内及分子间的氢键,分子间的氢键将化合物1和2组装成了一维链状的超分子结构,由于空间因素,化合物3没有形成类似于1,2中的氢键组装成的链状超分子结构,而是形成了氢键链接的二聚体.同时在化合物1,3中还存在分子间的芳环间的π-π相互作用.在化合物1的晶体中,这种π-π相互作用使相邻的超分子链之间相互关联.化合物3的晶体中,相邻的二聚体间又通过π-π相互作用连接成了无限延伸的一维链状结构.  相似文献   

3.
合成了导电分子晶体(Me3NEt)[Pd(dmit)2]2和(NEt4)[Pd(dmit)2]2,测定了它们的晶体结构和电导-温度曲线.在能带计算基础上解释了(Me3NEt)[Pd(dmit)2]2的室温电导率(б=58(Ω@cm)-1)高于(NEt4)[Pd(dmit)2]2(б=2.2(Ω@cm)-1)的原因.(Me3NEt)[Pd(dmit)2]2属单斜晶系,P21/m空间群;(NEt4)[Pd(dmit)2]2属三斜晶系,P 1空间群.两种晶体的导电组元皆为平面型配位阴离子[Pd(dmit)2]0 5-,它们以面对面形式的二聚体[Pd(dmit)2]21-存在.凭借肩并肩形式的S…S分子间相互作用,二聚体进一步形成二维导电分子层.两种配合物的二维导电分子层的微小结构差异导致电导率一个数量级的差别.变温电导测定还表明,两种晶体皆为小能隙的半导体.  相似文献   

4.
合成了导电分子晶体(Me3NEt)[Pd(dmit)2]2和(NEt4)[Pd(dmit)2]2, 测定了它们的晶体结构和电导-温度曲线. 在能带计算基础上解释了(Me3NEt)[Pd(dmit)2]2的室温电导率(σ= 58(Ω·cm)-1)高于(NEt4)[Pd(dmit)2]2 (σ= 2.2(Ω·cm)-1)的原因. (Me3NEt)[Pd(dmit)2]2属单斜晶系, P21/m空间群; (NEt4)[Pd(dmit)2]2属三斜晶系, P1 空间群. 两种晶体的导电组元皆为平面型配位阴离子[Pd(dmit)2]0.5-, 它们以面对面形式的二聚体 存在. 凭借肩并肩形式的S…S分子间相互作用, 二聚体进一步形成二维导电分子层. 两种配合物的二维导电分子层的微小结构差异导致电导率一个数量级的差别. 变温电导测定还表明, 两种晶体皆为小能隙的半导体.  相似文献   

5.
以K3Fe(CN)6,甜菜碱和Pr(NO3)3.6H2O合成了一维链状氰根桥联配合物[Pr(bet)2(H2O)3Fe(CN)6]n,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进行了表征,利用单晶X射线四圆衍射测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晶体属正交晶系,P212121空间群,晶胞参数a=0.9634(2)nm,b=1.4556(3)nm,c=1.7798)9nm,V=24050(9)nm^3,Dc=1.706Mg.m^3,Z=4,GOF=0.970,F(000)=1284,R1=0.0307,变温磁化率(1.8-300K)表明在Pr^3 和Fe^3 离子间存在弱的反铁磁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6.
利用Wittig-Horner反应制备了抗癌保健药物白藜芦醇的前体化合物3,4′,5-三甲氧基-1,2-二苯乙烯,单晶结构解析结果表明,该晶体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P1,晶胞参数:a=0.9960(12)nm,b=1.0040(12)nm,c=1.6194(19)nm,α=90.702(2)°,β=105.515(2)°,γ=111.815(2)°,V=1.6194(3)nm3,Dc=1.249Mg/m3,结构基元分子数Z=2.对晶体结构的结构基元进行了量子化学研究,计算结果表明,3,4′,5-三甲氧基-1,2-二苯乙烯晶体结构基元与组成结构基元分子两种不同构象能量和的差值为ΔEBSSE=5.51kJ/mol.因此,晶体结构基元中两种构象之间存在π-π堆积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7.
以探究依匹哌唑晶体结构为目的,溶剂扩散法制备获得依匹哌唑单晶体。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法解析的结果是:属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晶胞参数a=9. 4083(5),b=25. 9910(14),c=10. 2293(6),α=90,β=113. 061(7),γ=90,Z=4。差热和热重分析结果表明,依匹哌唑的熔点为182℃,低于该熔点温度时,依匹哌唑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不发生吸热、放热及失重现象。应用"赫希菲尔德"表面分析的结果是:酰胺基团中氧分别与C5氢、C7氢和N3氢形成三个氢键;相邻依匹哌唑分子的苯环有部分重叠,导致晶体中存在弱的π-π堆积作用。相互作用能分析结果表明:依匹哌唑分子间存在11种数值不同的总相互作用能,其中包含酰胺二聚体的相邻分子因形成较强N3—H_3…O_2氢键,分子间相互作用能最大(-86. 8kJ·mol~(-1))。能量框架可视化的结果显示:酰胺二聚体分子间作用能转换为半径最大的圆柱体,并形成反向平行的主体框架结构。本文实验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系统地分析了依匹哌唑的晶体结构,探究了依匹哌唑晶体结构中分子间的作用关系。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了La(NO3)3(bipy)(2H2O)(B-15-C-5),(Mr=785.46)的合成和晶体结构。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n,晶胞参数:a=11.951(6),b=18.181(7),c=14.754(5)A,B=96.19(3),V=3187,0A3,Z=4,Dc=1.637g/cm3,晶体结构由直接法和Fourier合成解出,使用对角块矩阵和全矩阵最小二乘法对原子参数进行修正,最后偏离因子R=0.035(5261个1>3σ(I)射衍,单晶结构分析表明,在该配合物中,直接参与位的是联吡啶上的两上氮原子,三个NO3中的六个氧原子以及两个水分子中的氧原子,La^3 的配位数为10,B-15-C-5是通过氢键与2O分子 相连的。  相似文献   

9.
两种不同构型的吡唑啉酮衍生物的合成与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浪  贾殿赠  郁开北 《结构化学》2004,23(1):112-118
报道了PMBP-PCH(PCH为2-吡啶甲酰肼)和PMBP-INTH(INTH为异烟酰肼)2种化合物的合成与晶体结构分析,PMBP-PCH属三斜晶系,具有P空间群,a=7.783(2),b=10.993(3),c=12.621(3)?=92.96(2),=103.87(2),g=101.54(2),V=1021.5(5)3,Z=2,Dc=1.307g/cm3,m(MoK?=0.088mm-1,F(000)=421,R=0.0436,wR=0.0937.晶体结构表明,在此分子内形成了一个大的共轭体系,由于分子间氢键力的作用,使它们在晶体中以二聚体的形式存在.PMBP-INTH晶体属单斜晶系,具有P21/c空间群,a=14.083(4),b=13.865(3),c=10.609(2)?=101.66(2)o,V=2028.8(8)3,Z=4,Dc=1.301g/cm3,m(MoK?=0.087mm-1,F(000)=832,R=0.0473,wR=0.0898.此化合物在O(1)原子与邻近分子的N(1)原子之间存在较强的氢键,在结晶的过程中,通过分子间质子迁移,使该化合物形成了1个以N(2)为负电荷中心,N(1)为正电荷中心的两性离子结构,且分子通过此氢键形成了一维链状结构,并沿b轴呈层状堆积.  相似文献   

10.
合成了稀土苦味酸盐(pic)与配体2,6-二(2-苯并咪唑基)吡啶(L)的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及电子光谱对配体及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并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配合物[CeL2(pic)2](pic)·(CH3OH)3的晶体结构.配合物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晶胞参数a=1.3795(3)nm,b=2.1292(5)nm,c=2.5651(6)nm,α=105.847(3)°,β=100.150(3)°,γ=107.893(3)°,Z=2,R=0.0519,wR=0.1255.晶体中一个不对称单元内有两个结晶学上独立的分子,这两个分子的构型基本相同,中心Ce^3+均与两个三齿配位的配体及两个双齿配位的苦味酸根配位,配位数为10.中心Ce^3+的配位多面体为变形双帽四方反棱柱,两个分子之间以π-π堆积连接,生成一个非中心对称的二聚体.整个晶体则是由这些二聚体以分子间氢键作用连接成三维网状超分子结构.室温下,在紫外光激发下Eu(Ⅲ)配合物固体和溶液均表现出中心离子的特征荧光发射.  相似文献   

11.
林奇  魏太保  姚虹  张有明 《化学学报》2007,65(2):159-164
合成了3种N-乙氧羰基-N'-取代芳基硫脲并确定了其晶体结构, 晶体结构表明, 在这些化合物中存在分子内及分子间的氢键, 分子间的氢键将化合物12组装成了一维链状的超分子结构, 由于空间因素, 化合物3没有形成类似于1, 2中的氢键组装成的链状超分子结构, 而是形成了氢键链接的二聚体. 同时在化合物1, 3中还存在分子间的芳环间的π-π相互作用. 在化合物1的晶体中, 这种π-π相互作用使相邻的超分子链之间相互关联. 化合物3的晶体中, 相邻的二聚体间又通过π-π相互作用连接成了无限延伸的一维链状结构.  相似文献   

12.
利用Wittig-Horner反应制备了抗癌保健药物白藜芦醇的前体化合物3,4',5-三甲氧基-1,2-二苯乙烯, 单晶结构解析结果表明, 该晶体属于三斜晶系, 空间群P1, 晶胞参数: a=0.9960(12) nm, b=1.0040(12) nm, c=1.6194(19) nm, α=90.702(2)°, β=105.515(2)°, γ=111.815(2)°, V=1.6194(3) nm3, Dc=1.249 Mg/m3, 结构基元分子数Z=2. 对晶体结构的结构基元进行了量子化学研究, 计算结果表明, 3,4',5-三甲氧基-1,2-二苯乙烯晶体结构基元与组成结构基元分子两种不同构象能量和的差值为ΔEBSSE=5.51 kJ/mol. 因此,晶体结构基元中两种构象之间存在π-π堆积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3.
标题化合物[Cu(phen)2Cl](PA)由CuCl2*2H2O、邻菲咯啉(phen)、苦味酸(HPA)经水热反应得到.用元素分析、UV-Vis、IR及X-射线衍射法表征.晶体结构用直接法解出,并用全矩阵最小二乘法进行修正.化学计量式C30H18ClCuN7O7,Mr=687.51,晶体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P1(#2),晶胞参数a=7.5002(15),b=11.885(2),c=15.738(3)?,α=91.702(4)、β=90.357(4)、γ=104.294(4)°,Z=1,Dc=1.680mg/m3,F(000)=698,偏离因子R=0.0591,wR=0.1539,共收集2921个衍射点(I>2σ(I)).一个结构单元中包含两个分子,分子内通过氢键和库仑力把配合物和三硝基苯酚连在一起,分子间通过氢键和π-π相互作用堆积成二维层状结构.4个N1个Cl与Cu原子以三角双锥配位.  相似文献   

14.
尼古丁-酒石酸盐作为尼古丁的新型固态形式,在新型烟草制品研发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本文应用CrystalExplorer晶体学软件,对其该盐的晶体结构进行了较为详细分析。"赫希菲尔德"表面分析结果显示,晶体内部存在众多的氢键,使其相邻分子之间的间距减小,O…H相互作用在"赫希菲尔德"表面中占主导作用;相互作用能分析的结果是:尼古丁分子与周围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最强,水分子与周边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最弱,且盐晶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失去水分子;能量框架结果表明,层状结构明显,层与层间相互作用能较弱,晶体结构的化学及物理稳定性较差。理论上深刻剖析尼古丁-酒石酸盐晶体结构特性的结果,对其该盐晶在实际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首次合成了标题化合物C2 0 H2 3 N14 O7PS ,并通过元素分析、IR和1HNMR对化合物进行了表征 ,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了该化合物的晶体结构。晶体中一个不对称单元内有四个结晶学上独立的分子 ,这四个分子的构型基本相同。每两个分子之间以一对N—H…O氢键连接 ,生成一个非中心对称的二聚体 ,组成二聚体的两个分子侧链局部构象存在明显的差异。整个晶体则是由这些二聚体以vanderWaals作用力堆积而成。  相似文献   

16.
用恒电流电化学结晶法合成了一种新的基于BEDT-TTF的电荷转移盐α′-(BEDT-TTF)2C6H4(SO3)2[BEDT-TTF=双亚乙基二硫四硫富瓦烯,C6H4(SO3)2 2 -=对苯二磺酸根].通过四圆X射线衍射方法测定了α′@(BEDT-TTF)2C6H4-(SO3)2的结构.晶体属于单斜晶系,P2/n空间群;晶胞参数:α=0.77937(17)nm,b=0.66989(11)nm,c=3.4422(7)nm,β=91.135(12)°,V=1.7968(6)nm3.该晶体中BEDT-TTF+自由基沿α轴方向形成具有二聚体结构的交错排列型柱状堆积,沿b轴方向由肩并肩强分子间相互作用形成一维分子链.电荷补偿阴离子C6H4(SO3)2 2 -则在α方向存在较强的作用.沿c轴方向,BEDT-TTF+自由基层和阴离子层交替排列形成夹心式结构.α′-(BEDT-TTF)2C6H4-(SO3)2在ab面的某方向的室温电导率为0.5913 Q-1@m-1,电阻率-温度测定曲线表明它具有半导体导电行为.在150K附近,晶体发生了某种相变.  相似文献   

17.
分子导体(PyH)[Ni(dmit)_2]_2的合成、结构与导电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合成了一种新的导电分子晶体(PyH)[Ni(dmit)_2]_2 (Py = pyridine, dmit = (C_3S_5)~(2-) = 4,5-dimercapto-1,3-dithiole-2-thione),用元素分析、红 外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并用四圆X射线衍射方法确定了结构,该晶体属于三斜晶 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为: a = 0.59227(4) nm,b = 0.82279(6) nm, c = 1. 67535(9) nm, α = 90.233(5)°, β = 92.107(5)°, γ = 104.654(6)°; V = 0.78925(9) nm~3, Z = 1. (PyH)[Ni(dmit)_2]_2晶体中,导电组元[Ni(dmit)_2] ~(-0.5) 沿b轴方向形成具有二聚体结构的柱状堆积,在(001)面形成以肩并肩分子 间的S…S强相互作用为特征的二维导电层,这种二维导电层上的室温电导率为0. 13 Ω~(-1)·cm~(-1),在c轴方向,(PyH)~+与[Ni(dmit)_2]~(-0.5)之间除库仑作 用外,还存在N-H…S,C-H…S氢键相互作用。单晶(001)面上变温电阻的测定结果 表明,在90 K到室温的温度范围内,(PyH)[Ni(dmit)_2]_2具有半导体导电行为, 导电激活能为0.15 eV。  相似文献   

18.
合成了Cu(bipy)[BMA]·3H2O混配配合物单晶(BMAH2为苄基丙二酸),测定了其晶体结构.该晶体属于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bca,晶胞参数:a=1.659 3(3)nm,b=1.467 3 nm,c=1.674 7(3)nm,Z=8.R和Rw分别为0.037和0.038.晶体结构表明分子间芳环堆砌作用和分子间氢键作用是此晶体形成的主要作用力.晶胞中的分子间芳环堆砌作用不同于已往的文献报道,具有分子识别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合成了稀土苦味酸盐(pic)与配体2,6-二(2-苯并咪唑基)吡啶(L)的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及电子光谱对配体及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并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配合物[CeL2(pic)2](pic)?(CH3OH)3的晶体结构.配合物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晶胞参数a=1.3795(3)nm,b=2.1292(5)nm,c=2.5651(6)nm,α=105.847(3)°,β=100.150(3)°,γ=107.893(3)°,Z=2,R=0.0519,wR=0.1255.晶体中一个不对称单元内有两个结晶学上独立的分子,这两个分子的构型基本相同,中心Ce3 均与两个三齿配位的配体及两个双齿配位的苦味酸根配位,配位数为10.中心Ce3 的配位多面体为变形双帽四方反棱柱,两个分子之间以π-π堆积连接,生成一个非中心对称的二聚体.整个晶体则是由这些二聚体以分子间氢键作用连接成三维网状超分子结构.室温下,在紫外光激发下Eu(III)配合物固体和溶液均表现出中心离子的特征荧光发射.  相似文献   

20.
基于弱氢键相互作用形成的层状有机超分子晶体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合成了双吡啶双西佛碱(bped)有机分子,并用该分子进行了超分子网络晶体的组装.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结果表明,该晶体属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340 14(15)nm,b=0.421 53(11)nm,c=1.115 05(4)nm,β=101.660(4)°,V=0.616 90(18)nm3,Z=2,R=0.064 8.在bped晶体中存在着分子间氢键相互作用,该氢键由N原子和H—C中的H原子相互作用而成.每一个bped分子同另外6个bped分子通过氢键相连,构成了二维层状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