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浮筏隔振系统功率流特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针对工程实际中浮筏隔振装置,建立了柔性基础上机组多支承弹性浮筏耦合隔振系统动力学普遍模型,提出了子系统动态特性综合分析法,给出了耦合系统动态传递方程及功率流表达式。根据工程中两机组浮筏隔振系统功率流理论计算结果,着重探讨安装频率与支承结构柔性耦合作用及其对隔振效果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合理设计安装频率,可有效控制振动能量传输。 相似文献
2.
3.
机器—基础柔性隔振系统的功率流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对楼层安装机器柔性耦合动力系统功率流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从实验观点研究了机器—基础柔性隔振系统的功率流传递谱。建立了柔性隔振系统实验模型和功率流测试分析系统,从能量观点对机器—隔振器—弹性基础耦合系统的振动传递机理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对称和非对称系统的功率流对比实验,揭示了功率流传递谱的非对称效应,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扰动影响下框式结构中的功率流传播与主动控制,首先采用波动方法建立了框式结构的动力学模型并获得了其在扰动下的精确动力学响应,进一步得到结构中传播的功率流,并以此为目标函数,优化得到了最优控制力的大小与相位,然后对结构施加最优控制力,实现了框式结构的功率流主动控制.对框式结构功率流主动控制方法进行了数值计算分析与实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波动方法计算框式结构的动力学响应精确可靠;通过数值计算与实验研究可知功率流主动控制可以明显降低框式结构全频域内的抖动,验证了基于波动方法功率流主动控制的正确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6.
一种改进的螺旋桨相同步控制噪声模型辨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相同步控制降噪的原理及简化噪声模型的建立方法;针对传统的辨识方法无法满足分布式方案的缺点,提出一种简化噪声模型的改进辨识方法,该方法能大大降低模块之间的通信实时性需求,提高相角寻优方案的可实施性,还能提高简化噪声模型的辨识精度;并采用HS-DY混合共轭梯度法提高求解速度,使改进的方法满足控制实时性要求;研究了不同的数据采集条件对辨识精度的影响,得到了合适的采集条件为取5~10个周期的数据;基于本文搭建的实验平台对改进的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改进的方法比传统方法能更准确地预测最优相角,辩识精度提高约7°。 相似文献
7.
运动柔性梁非线性振动主动控制的建模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运动参考系方法,根据Jourdain动力学普遍方程,导出了具有给定空间运动的弹性结构的有限元方程,进而得到其闭环振动控制方程,采用分段线性化的思想,由线性二次优化理论导出了有闭环反馈控制的以分段压电片作为执行器的运动柔性杆梁结构非线性振动的主动控制的分析方法,两个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考虑尾支杆结构低频振动特性,研究了基于自适应算法的风洞尾支杆振动主动控制方法。在分析尾支杆结构特性,建立有限元模型,提取相应参数矩阵建立系统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基于DC增益模态排序方法对模型进行降阶,得到了只含尾支杆俯仰方向上一阶弯曲和二阶弯曲模态的模型;结合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方法能够快速预测误差方向的优点,设计了适用于尾支杆结构振动的主动抑振系统,并通过Lyapunov方法证明了控制系统的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基于DC增益排序方法缩减模型能够准确表征实际结构的动态特性,提高分析效率,所设计控制器使得风洞尾支杆结构俯仰振动幅值比原振动幅值降低了88%。 相似文献
9.
一种改进的磁流变阻尼器模型及其对振动主动控制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一个带有磁流变阻尼器的二自由度弹簧阻尼系统的基础激励响应进行了主动控制数值仿真.使用改进的P-模型模拟磁流变阻尼器的力学性能,应用H2/LQG方法设计了状态反馈增益矩阵,选用Clipped-Optimal控制律完成磁流变阻尼器控制电流的确定.仿真结果表明受控系统的响应水平显著小于无控系统,改进的P-模型运作良好,可以在数值仿真过程中代替真实磁流变阻尼器的工作. 相似文献
10.
基于柔性梁的多刚性-弹簧系统模型,采用分段线性化的思想,由线性二次优化理论导出了有闭环反馈控制的以分段压电片为执行器的平面运动柔性杆梁结构非线性振动的主动控制的分析方法。两个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偏心激励作用柔性主被动隔振系统功率流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柔性基础上偏心激励作用复杂机械系统,建立了机器-柔性板基础主被动隔振系统数学模型,推导了系统动态特性传递方程。以传递到基础的功率流为评价指标,探讨不同激励及主动控制策略对主被动混合隔振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13.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主动流动控制技术的射流矢量偏转新方法和控制思路。通过在主射流出口两侧加装斜置扩张固壁板来降低射流两侧与固壁边界间的流体压力,将射流偏转由"不敏感-难控"转变成"敏感-易控",再在固壁板布置自行研制的斜出口合成射流激励器对主射流进行比例偏转控制。实验结果表明,射流最大偏转角可达15°。此外还研究了激励位置角度、激励频率、激励电压不同工作参数对射流矢量偏转控制的影响,实现了主射流偏转角的比例控制。当合成射流与主射流动量比为1∶43时,主射流偏转角可达13°,合成射流激励器消耗的能量为1.5W,初步实现了以小的能量消耗获取高的控制效益。 相似文献
14.
15.
16.
提出一种神经自适应噪声有源控制(ANC)的方法。应用RBF(Radial Basis Function)网络对噪声进行有源控制。针对RBF的网络特点,使用递阶遗传算法确定网络参数(连接权、隐节点中心和宽度),同时解决了网络拓扑结构的优化训练。利用RBF网络的有源噪声控制系统用于三维空间传播的宽频带空调噪声的降噪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针对车载系统行进过程中产生的结构振动,提出被动隔振和主动减振相结合的方法对结构弹性振动和刚体振动进行抑制.一方面,针对结构弹性振动,在车载结构和车体之间安装隔振装置,选择合适的隔振器参数,对车载结构的弹性振动进行隔离.另一方面,结合刚体振动抑制的需求,进一步研究小阻尼隔振器带来的结构低频刚体振动.对隔振器和车载结构形成的新系统采用主动控制方法设计最优控制器,对这一类过驱动控制系统进行主动控制研究.通过主被动控制结合,实现车载结构全频段范围内的振动抑制,能够将系统刚体振动的位移均方根值抑制到无控制时的5%以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