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以后,国共两党旅日组织于1924年8月实现政治合作,在东京建立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国民党驻日总支部,标志着国共两党在日本的国民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与国内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相比较,国共旅日革命统一战线具有鲜明的特点:第一,由于中共东京党团组织人数较少,人员流动性大,组织机构不固定,因而在驻日总支部的组织领导机构中力量偏弱,难以在重大问题上对总支部的决策产生足够影响。第二,由于受到中日两国相近地缘关系和国民党在日本有着悠久历史渊源关系等因素的影响,旅日国民党左右派之间的斗争异常激烈。1926年初,随着国内“西山会议派”公开分裂国共合作统一战线,东京的国民党右派也公开进行分裂活动,形成了在东京一地存在左右派两个总支部的对立局面。“四·一二上海清党”和“七·一五武汉分共”以后,第一次国共合作革命统一战线破裂,东京国民党左派驻日总支部随之分化结束,而右派总支部则一分为三,最终沦变成为蒋、汪政治权力斗争的工具。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第一次国共合作中的实践是中国共产党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开端和源头。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既取得了重大成果,也留下了深刻教训,对我们现在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也提供了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3.
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原因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是孙中山与苏俄战略利益互补的需要。这就决定了国共合作不是以“平行”方式来实现。非“平行”方式的合作是主义之争的曲折表现,也是孙中山对国共合作复杂而微妙心理的反映,这为日后国民党右派势力清党反共埋下了种子。又由于国民党左派和中共力量始终没有形成对右派势力的比较优势,加之国共合作的迅速实现超过了两党党员的心理承受能力而致相当程度的思想混乱,这些注定了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的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4.
通过剖析新桂系首领们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图谋寻找光明前程的心路历程以及他们“怕共”、“容共”和“剿共”的心态,揭示出新桂系首领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立场和本质,反映出新桂系集团在第一次国共合作中对中国民主革命的双重影响。  相似文献   

5.
6.
第一次国共合作是共产国际东方战略在中国实施的必然结果。为了促成国共合作,共产国际对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三民主义提出了新的解释,帮助孙中山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相似文献   

7.
廖仲恺是近代历史上著名的国民党左派、小资产阶级革命家、思想家.廖仲恺既是国民党左派的代表性人物,又是孙中山先生坚定不移而又至关重要的支持者,右派势力必欲将他置之死地而后快.在第一次国共合作中,廖仲恺是真诚地与中共携手并进的典范人物,是全力支持工农运动的典范,是孙中山联俄政策的主要策划者和坚决执行者.  相似文献   

8.
20世纪20年代初,在中国政治舞台上起支配作用的是国民党和共产党,这是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党,一个是成份复杂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政党,一个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但在1924年1月,两党建立了合作关系。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是在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帝国主义侵略的加紧、亡国灭种的阴霾沉重地笼罩在全国人民的心中这一历史背景下实现的。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反动统治,挽救民族危亡,是当时各被压迫阶级的共同要求,是中国人民面临的一项首要任务。国共两党为了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利益,携手合作,成为历史的必然。一中国共产党策略…  相似文献   

9.
大资产阶级叛变革命,导致国共合作关系破裂,大革命遭到失败。这与国共两党在土地问题上的分歧有密切联系,大革命时期党的土地革命主张变化多次,其原因在于实行土地革命同建立与国民党合作统一战线存在着不可克服的矛盾,要在维护与国民党合作统一战线的前提下,领导农民开展没收地主土地的土地革命是不可能的事。  相似文献   

10.
11.
本文论述了地下党在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中,深入敌人心脏,获取重要情报,瓦解敌军,策动国民党军队起义和争取北平和平解放等方面所作出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2.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由于国民党在政治影响和组织力量方面超过中国共产党,从而使中国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处于劣势;再加上国民党的联共政策,是以国民党为领导、为中心的“容共”、“限共”政策,因而在统一战线中,国民党对中国共产党采取了限制的策略,客观上使得中国共产党始终处于国民党的从民者、追随着地位。  相似文献   

13.
国共区域性合作(或地方性合作)是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地方实力派以及中央军的某些将领之间的合作。由于相对国共两党合作的全局而言,带有局部的性质,故亦称之为局部性的合作。然而,这种区域性合作乃是第二次国共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国共全局性合作之间存在着互相促进、互相制约的密切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它对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形成与维系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我国民主党派在政治上表现出明显的两重性特点,这样的特点使他们成为一股特殊的政治力量。这股政治力量,在第二次国共合作形成和发展中是国共两党政治斗争中双方力量消长的重要法码,是影响中国政局走向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5.
国共两党在中国革命史上曾经有过两次合作。第一次是从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两党结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统一战线;第二次是从一九三七年至一九四五年,两党结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两次合作实现了北伐和抗日的大业,有力地促进了我们民族的进步”认真研究两次国共合作的历史,探讨其中的经验教训,对促成第三次国共合作,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6.
第二次国共合作形式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时期的第二次国共合作,从形式上看是一次党外合作,并以军内合作作为连接党外合作的主要形式。而在政权上的合作形式又是“一国两制”式的。  相似文献   

17.
杨守敬是清末民初的大学者 ,他在出使日本期间 ,论述了其在古籍西归中的重大贡献 ,使中日两国有识之士重新认识到在日的中国古籍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杨守敬是清末民初的大学者,他在出使日本期间,论述了其在古籍西归中的重大贡献,使中日两国有识之士重新认识到在日的中国古籍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1924年至1927年的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发展阶段.当时,由于刚刚成立不久的党的组织力量比较弱小在全国的政治影响也不大.而以孙中山为领袖的国民党,当时作为一面革命的旗帜,在全国有很大的影响,政治上占有优势.在这种客观历史条件下,党对革命的领导自然显现出不同于其他历史阶段的具体形式和特点.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党的领导主要表现为对革命的影响、推动和组织作用上,还不具备在政治上领导的条件.党对革命的影响、推动和组织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根据历史发展进程提…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论述第二次国共合作是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我党积极倡导、正确的策略方针、真诚的合作步骤,都是十分宝贵的历史经验;认真总结和学习这些经验,对于推进当前的第三次国共合作.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