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pH 6.2的弱酸性介质中,茜素红与铅反应生成荧光络合物,且荧光强度与铅离子的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由此建立了简单快速测定化妆品中的铅含量的新方法。实验探讨了反应体系的pH、表面活性剂、缓冲溶液、显色剂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体系荧光强度的影响。以激发和发射波长λ_(ex)/λ_(em)=510 nm/620 nm测定铅离子浓度,线性范围为8×10~(-8)~1.2×10~(-5)mol/L,R~2=0.9983,检出限为1.04×10~(-8) mol/L。方法可用于快速测定化妆品中的铅含量。  相似文献   

2.
氰离子选择电极的制备和应用虽有不少报导,但一般灵敏度较低,仅适用于氰离子含量较高的废水或其它样品分析,尚难满足氰离子含量较低的天然水分析的要求。我们制作的碘化银敏感膜氰离子选择电极,检测下限达到1×10~(-7)MCN-,线性范围1×10~(-1)—5×10~(-7)MCN-,性能稳定,可用于水和废水中氰离子浓度的测定。 (一)试剂和仪器  相似文献   

3.
以恒电位法在pH=9.0碱性水溶液中碳纤维簇电极上镀单层锌,在含有组氨酸和电解氧化锌镀层下原位合成了锌-组氨酸-羟基络合物修饰碳纤维电极,模拟了生物酶识别痕量的硫氢酸根离子,优化了电极制备的条件。建立了开路电位测定硫氢酸根离子的方法,在中性水溶液中,该电极以开路电位变化响应注入溶液中的硫离子浓度,并可用能斯特方程描述开路电位变化的规律。方法的最低检出限为1.0×10~(-15)mol/L,检测范围为1.0×10~(-6)~1.0×10~(-15)mol/L,相对标准偏差为3.5%。对实际样品中硫氢酸根离子检测结果为1.12×10~(-13)mol/L,加标回收率为109.2%。研制的电化学传感器具有响应快速,灵敏度高,检出限低,检测范围宽,仪器简单方便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纳米银掺杂炭气凝胶修饰电极对卤素离子的电化学响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首次以新型的纳米银掺杂炭气凝胶为材料,制备了一种新型纳米银炭电极,并考察了该电极对卤素离子的电化学响应。在0.1 mol/L的KNO3中,用微分脉冲伏安法对含Cl-的溶液以及卤素离子共存时的溶液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峰电流与Cl-浓度呈线性关系,线性范围为2.0×10-7-4.2×10-5mol/L;检出限为1.2×10-8mol/L。此外响应电流与Cl-、Br-、I-3种离子的总浓度在6.0×10-7-1.2×10-5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结果表明,纳米银掺杂炭气凝胶修饰电极可望用于痕量卤素离子的测定。  相似文献   

5.
偶合发光法测定熟肉制品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亚硝酸盐把亚铁氰化钾氧化为铁氰化钾后,与鲁米诺、尿酸组成化学发光体系,建立了一种间接测定痕量亚硝酸盐的方法。探讨了酸度、反应物浓度、干扰离子等因素的影响。该方法的检出限为5.0×10~(11)g/mL,线性范围为1.0×10~(-9)~1.0×10~(-5)g/mL。对熟肉制品样品进行11次平行测定,回收率为92.8%~107.6%,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2%~3.9%。  相似文献   

6.
离子选择性电极非线性测定水中氟离子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利用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系列氟离子标准溶液的电极电位(vs.SCE),用测得的电极电位值与氟离子标准溶液的浓度数据进行非线性工作曲线拟舍,可准确测定1×10~(-6)~1×10~(-5)moL/L氟离子溶液的浓度。该法易于实现氟离子溶液的自动连续监测,适于氟离子溶液浓度的在线测量。  相似文献   

7.
稀土离子Tb3 能与药物培氟沙星形成1∶2络合物,并发出Tb3 的特征荧光,加入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能显著增强该体系的荧光强度,据此建立了一种表面活性剂敏化Tb3 荧光探针测定培氟沙星的新方法。在pH 5.8~6.8,Tb3 和SDS浓度分别为5.0×10-4mol.L-1和1.0×10-2mol.L-1的条件下,培氟沙星的浓度与体系的荧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范围为3.0×10-9~7.9×10-6mol.L-1;检出限为3.0×10-9mol.L-1。该方法可用于培氟沙星制剂和血清中药物含量的直接测定。  相似文献   

8.
以废弃杨树叶粉为原料,用微分脉冲伏安法测定了废弃杨树叶粉吸附水溶液中的铜离子。建立了微分脉冲伏安法测定铜离子的方法,在2.5×10~(-4)~2.5×10~(-7) mol/L范围内测定铜离子,检测限为2.51×0~(-8) mol/L,并用于铜离子在废弃杨树叶粉上吸附的研究,考察了铜离子浓度范围、吸附时间、温度、杨树叶粉用量对杨树叶粉吸附铜离子的影响。在40 mL含有铜离子(2.5×10~(-4) mol/L)的KCl(0.025mol/L)溶液中,0.1g杨树叶粉足以吸附99%的铜离子,0.3g的杨树叶粉吸附达到完全,表观一级吸附速率为0.004 37s~(-1),5min可近于吸附平衡。吸附不遵从Temkin等温吸附模型,升高温度不利于吸附过程。最大吸附量为63.48mg/g,可以用于自然pH值下污染水中铜离子的吸附去除。  相似文献   

9.
铝对荧光试剂诺氟沙星有强的荧光增强作用,据此建立了测定微量铝的荧光分析方法。选择最大激发与发射波长分别为278 nm和441 nm,在pH 4.10的HAc-NaAc介质中,诺氟沙星的荧光强度变化与Al(Ⅲ)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范围为7.00×10-6~1.00×10-3mol/L,检出限为2.00×10-8mol/L,常见的共存离子不干扰测定。本方法已用于实际样品中Al(Ⅲ)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
采用离子印迹技术,以铅离子为模板,苯硫酚用于识别位点的形成,使铅离子与苯硫酚通过自组装的办法形成非共价键的相互作用,正十四烷基硫醇用于封闭未彻底组装的金电极的表面,制备了铅离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采用差分脉冲阳极溶出伏安法(DPASV)考察了支持电解质的种类、浓度、酸度、富集时间和脉冲周期对测定的影响。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铅离子浓度在1.0×10~(-10 )~1.0×10~(-5 )mol·L~(-1 )范围内与溶出电流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73,检出限为1.0×10~(-11 )mol·L~(-1)。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和稳定性,有望用于实际样品的检测。  相似文献   

11.
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水中溶解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水中溶解氧的方法很多。本文提出用阳极溶出伏安法(以下简称溶出法)测定水中溶解氧,其原理为:金属铊与水中溶解氧按下式定量地反应生成亚铊离子,4Tl+O_2+2H_2O→4Tl~++4OH~-然后用溶出法测定亚铊离子的浓度,间接求出水中溶解氧的含量。操作分为三步:(1)电解制备金属铊;(2)借金属铊的氧化固定水中溶解氧,(3)亚铊离子的溶出测定。使用883型极谱仪和银基汞膜球电极,测定亚铊离子的浓度范围为10~(-5)M~10~(-7)M,可测溶氧的浓度范围为10~(-3)M~2.5×10~(-8)M。测定氧的灵敏度可达2.5×10~(-8)M(相当于0.8ppb氧)。  相似文献   

12.
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溶液中Br-时去除Cl-的干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用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溶液中的Br-时,共存离子Cl-在5.0×10-5~1.0×10-2mol/L浓度范围内的干扰情况。同时,应用Matlab建立线性回归方程用于实际分析,取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3.
在氨水介质中,硫离子可阻抑Fe(Ⅲ)催化过氧化氢氧化二甲酚橙褪色,并且催化体系和阻抑体系在570 nm处吸光度的差值与硫离子浓度呈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阻抑动力学光度法间接测定痕量硫离子的新方法。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020~0.044mg/L,检出限为1.6×10-9g/mL,对0.040 mg/L硫离子进行10次平行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1%。方法用于废水中硫离子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洛美沙星的铕离子荧光探针时间分辨荧光法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时间分辨荧光法,以铕离子为荧光探针,依据Eu3+-La3+-LMX-SDS稀土共发光体系,建立了测定洛美沙星(LMX)含量的新方法。研究了配合物的紫外及荧光光谱,分析了配合物的发光机理,考察了溶液pH值、缓冲溶液种类及反应试剂加入量对配合物荧光强度的影响。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配合物荧光强度和洛美沙星浓度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 0,线性范围为5.0×10-7~1.0×10-5mol/L。方法的检出限为6.8×10-8mol/L,对5.0×10-6mol/L的洛美沙星溶液测定11次,RSD为0.6%。将该方法用于尿液中洛美沙星含量的测定,回收率为94%~104%。  相似文献   

15.
嵌入式超薄碳糊电极的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镍铬合金基体上,研制了一种新颖的嵌入式超薄碳糊膜电极。该电极可用作银离子的伏安测定。峰电流与Ag 离子浓度在1.0×10-10~1.0×10-6mol/L范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8.0×10-11mol/L。  相似文献   

16.
以噻吩-2-甲醛和邻苯二胺合成的双席夫碱噻吩-2-甲醛缩邻苯二胺(TDDB)为中性载体,将其与碳粉混合,以液体石蜡为粘合剂,制备了新型的铬(Ⅲ)离子选择性电极.室温下,电极对Cr3+的能斯特响应范围为1.00×10-6 ~ 5.00×10-2 mol/L,斜率为20.01 mV/dec,检出限为2.98×10-7 mol/L.电极响应时间随着待测物浓度的增大而减小,但在整个浓度范围内小于70 s,可连续使用10 d;电极的pH使用范围为2.8 ~5.6.在优化条件下,用固定干扰离子法(FIM)考察了10余种离子的干扰情况,结果显示,电极对Cr3+具有较好的选择性.以该离子选择性电极为指示电极,用直接电位法对废水中的Cr3+进行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7.
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离子液体中的氟离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宝友  李凤 《广州化学》2019,44(1):41-46
旨在探究是否可以利用离子选择性电极法对1-己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HmimBF4)离子液体复合材料中的氟离子进行测定。得到线性响应范围是pF值为0.5~5,最适pH值为6,其检出下限为1×10~(-5) mol/L,精密度为0.75%,测得离子液体的氟离子浓度为0.19 mol/L,加标回收率为97.2%~103.2%。结果表明,离子选择性电极法具有实际操作简单、响应时间短、加标回收率高、精密度高、准确度好等优点,所以可用于样品的测定。  相似文献   

18.
合成了呋喃甲醛缩对硝基苯胺(FFNA)荧光试剂,在pH 9.06的四硼酸钠缓冲溶液中,该试剂与汞离子以1∶1的物质的量比形成络合物,使得FFNA的荧光猝灭,据此建立了测定汞离子的荧光光谱法。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分别为235,330nm时,体系的荧光强度改变(ΔI_F)与汞离子的浓度在4.0×10~(-8)~1.1×10~(-7) mol·L~(-1)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k)为2.24×10~(-8) mol·L~(-1)。该方法用于化妆品中微量汞的测定,结果与原子吸收光谱法相一致,加标回收率在99.0%~99.5%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在3.1%~3.5%之间。  相似文献   

19.
以氨基甲酸乙酯(EC)为亲核试剂,在Lewis酸三氟甲烷磺酸钐(Sm(OTf)_3)的催化作用下,与3,4,6-三苄氧基-D-葡萄烯糖进行Ferrier(Ⅰ)重排反应制得2,3-不饱和糖苷。通过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反应产物2,3-不饱和糖苷的荧光强度来间接测定EC的含量。实验发现,2,3-不饱和糖苷的荧光强度与EC的浓度在5.0×10~(-8)~1.0×10~(-5)mol/L范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07×10~(-8)mol/L(S/N=3)。EC的衍生化也使采用HPLC来测定EC浓度成为可能。2,3-不饱和糖苷HPLC的峰面积值与EC的浓度在2.0×10~(-5)~2.0×10~(-4)mol/L(1.7~17μg/m 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达到1.6×10~(-6)mol/L(0.59μg/m L)(S/N=3)。  相似文献   

20.
建立离子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ICP-MS)联用测定人尿中碘和钼形态的方法,该方法对IO3-和I-检出限分别为0.1 ng/mL和0.2 ng/mL,对MoO42-(以Mo计)的检出限为0.4 ng/mL,IO3-(以I计)、I-和MoO42-(以Mo计)线性回归系数r均大于0.999。检测实际尿样中I-和MoO42-(以Mo计)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5%,实际尿样中未发现IO3-。尿样中I-和MoO42-(以Mo计)的加标回收试验表明其回收率在91%~102%之间。本文利用尺寸排阻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SEC-ICP-MS)联用首次直接证明人尿中还存在至少3种形态有机碘以及1种形态有机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