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碳排放交易机制下的供应链运作策略及协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碳排放权交易是控制和减少碳排放的有效工具,同时也使得企业的运作成本增加,供应链的决策管理更复杂。考虑由零售商和制造商组成的二阶段供应链,研究不同碳排放权交易政策(供应链成员内部碳排放权交易、外部市场碳排放权交易)下基于数量折扣契约的供应链协调问题,并与无碳排放约束的情形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碳排放权交易政策下,数量折扣契约能够实现供应链的协调;无碳排放约束的供应链最优订货量大于外部碳排放权交易的供应链最优订货量,成员内部碳排放交易下的供应链最优订货量和供应链期望利润随着碳排放配额的增加最终等于无碳排放约束下的供应链最优订货量和供应链期望利润;外部市场碳排放交易政策下供应链的期望利润随着碳排放配额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2.
以旧换新消费比例对闭环供应链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产品进入市场到普及的过程中,以旧换新消费的比例逐渐增大。该文从消费者、闭环供应链的规模和企业三个视角分析了消费结构变化对闭环供应链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以旧换新消费比例的增大:初次消费者和以旧换新消费者的消费者剩余均减少,且初次消费者减少较多;正向供应链的规模逐渐减小,而逆向供应链从无到有,规模逐渐增大,直至正向供应链和逆向供应链的规模相等;制造商的利润逐渐增大,而回收商的利润从无到有,并逐渐增大至极值后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我国172家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企业可持续供应链管理实践及其对绩效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企业实现内部可持续管理能够对企业管理供应商的行为有着显著的影响;同时,企业管理供应商的行为作为企业外部管理实践对企业的绩效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在企业绩效中,环境绩效和社会绩效对经济绩效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企业的外部管理实践能够通过环境绩效和社会绩效的提高实现最终经济绩效的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4.
针对由一个拥有线上直销渠道的制造商以及一个线下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考虑消费者对不同渠道的偏好构建了供应链博弈模型,研究了竞争环境下制造商与零售商的最优BOPS合作策略,并分析了BOPS合作在改善交通拥堵方面的作用。研究表明,BOPS合作在缓解供应链双重边际效应的同时会加剧渠道之间的价格竞争,所以并不总是对供应链有利;仅当消费者线上渠道偏好程度比较低且线下麻烦成本比较大时,制造商和零售商才会都从BOPS合作中受益从而自愿达成合作,其他情形下制造商可根据供应链利润变化设计转移支付契约促成与线下零售商的BOPS合作并实现双赢;此外,一定条件下BOPS合作能够通过调整渠道需求结构,在保证供应链成员利润的同时对交通拥堵改善也带来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5.
对于一个采用连续检查(s,S)订货策略的两级供应链,本文运用Markov链理论,通过对正则平稳Markov链行为特征的分析发现,即使不考虑需求预测方法,供货短缺,提前期和价格波动等因素,仅仅零售商的订货批量就能够产生牛鞭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需求分布和订货批量的变化范围满足一些条件时,减小订货批量有助于减弱牛鞭效应,从而提高供应链的运作效率.  相似文献   

6.
根据我国现行的税法,个人所得税纳税采用九级累进税率.年工资和年终奖在速算扣除数个数上存在不同,使得对于相同的税前年收入,如果采用不同的年工资和年终奖分配方案会产生不同的税后实际所得.通过简化变量和缩小有效解区域,以及一系列严格的数学推导,得到了任意年收入下,月工资和年终奖的最优分配方案,使得在现有税制下,纳税额最小,税后收入最大.这个最优方案避免了税金负效应现象,保证了纳税公平性,有利于国家税务监管,企业员工薪金分配和个人纳税筹划;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合理的利益分配策略可以稳定敏捷供应链的运营过程,加速敏捷供应链目标的实现.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研究了敏捷供应链利益分配中最优激励方案的设计问题,得出在信息对称条件下由于合作伙伴企业的努力水平可以为主导企业所观测,因而容易制定最优激励方案并实现利益分配.而在更多的信息不对称条件下,需要对合作伙伴企业的产出结果进行监督和评估,通过不同努力水平下的分布概率间接地获得努力水平信息.该结论对于敏捷供应链利益分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对最优激励方案在敏捷供应链利益分配中的实现过程进行了说明,通过适当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实现了利益分配中考虑努力水平等因素的激励策略.  相似文献   

8.
程文成  李巍 《经济数学》2020,37(2):66-72
在跨国闭环供应链中考虑碳关税、碳配额和碳税三种政策的影响,分别建立了出口国制造商(OEM)再制造模型和OEM授权进口国零售商进行再制造模型,得到不同模型中OEM和零售商的最优价格、最优销售量、最优利润,进一步分析了产品碳排放总量是否超过配额的不同情形下新产品碳排放量对新产品和再制造品价格、销售量的影响以及其中碳关税和碳税发挥的作用.结果表明,在配额限制下,存在碳关税、碳税以及两种政策共同约束的取值区间,当税率水平在不同区间时,新产品碳排放量对两种产品的价格、销售量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最优分配采购策略和应急采购策略被广泛应用于供应中断风险管理中,基于最优分配采购策略和应急采购策略,研究了由两个制造商与两个零售商组成的两级供应链在供应中断下的订购和生产决策问题,给出了最优订购和最优生产策略.通过数值例子就可靠性如何影响制造商的最优价格和利润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随着可靠性的增加,两个制造商的最优价格呈递减态势,且制造商A的递减幅度小于制造商B的递减幅度;当可靠性低于0.3时,制造商A的最优价格低于制造商B的最优价格,当可靠性高于0.3时,制造商A的最优价格高于制造商B的最优价格.随着可靠性的增加,制造商A的利润呈递减态势,制造商B的利润呈递增态势;当可靠性低于0.8时,制造商A的利润高于制造商B的利润,当可靠性低高于0.8时,制造商A利润低于制造商B的利润.  相似文献   

10.
碳排放税收政策下供应链网络成员企业行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三种碳税决策框架:分权碳税框架、集权碳税框架——固定阀值、集权碳税框架——弹性阀值,分别分析三种碳排放税收政策决策框架下供应链网络中成员企业收益的变化以及各企业间的交互行为,给出了各成员企业的均衡条件,并将其转化为变分不等式问题,建立碳排放税收政策下供应链网络成员企业博弈模型,并提出基于欧拉算法的模型求解方法。最后结合算例分析碳排放税收政策下供应链网络成员企业关于生产决策、分销决策、碳排放量的反应,研究为达到预期的环境目标,政府相关部门如何调整单位碳排放税,同时,根据成员企业相关经济指标的均衡结果,政府相关部门又如何调整碳排放的环境目标。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供应链竞争的经济背景下,考虑由多条结构异质的供应链构成的竞争模型.供应链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以自身利润最大化为决策标准,整合生产工序、分配企业内部资源.本文首先通过市场链的定义分析了供应链间的竞争方式;然后,利用博弈理论以及变分不等式方法,构建了供应链间竞争的均衡模型;进一步,给出了模型解的存在性和唯一性.最后,利用数值算例说明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考虑碳排放税,建立双寡头制造商分别实施废品回收和绿色低碳广告投入策略的动态博弈模型。通过系统稳定域,分岔图,功率谱等分析了博弈模型纳什均衡解处的稳定性及参数对系统稳定域的影响,同时对系统的复杂性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回收价格敏感性增加会使整个系统稳定域缩小,而绿色低碳广告投入水平增加只会使实施该策略的企业自身稳定域扩大;当制造商价格调整速度过快时,系统会进入混沌状态;混沌状态下,对比实施广告策略的制造商,实施废品回收策略的制造商价格调整行为对市场造成的震荡更大。最后使用反馈控制策略对系统混沌状态进行了有效的控制,研究结果对制造商低碳策略选择及价格决策有着较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徐琪  吴翠  陈啟 《运筹与管理》2021,30(9):86-92
随着共享经济的发展,其领域已从消费环节延伸到供应链层面。供应链上闲置资源如何重新配置,以实现共享,提高资源利用率,是共享供应链企业面临的新问题。本文考虑基于共享平台的供应链闲置资源匹配过程的动态性,利用微分博弈和动态规划原理分别建立集中式决策下、无成本分担和有成本分担契约的分散式决策下共享供应链闲置资源的优化配置模型,并构建对应的哈密顿-雅克比-贝尔曼(HJB)方程,求解和分析三种情形下资源供应方、共享平台和需求方关于供应链共享闲置资源的最优配置策略。结果表明,成本分担契约在一定条件下可提高供应链闲置资源参与方的积极性,并使供应链上各参与方利润增加,实现共享供应链的Pareto改进。  相似文献   

14.
针考虑碳税政策和政府对制造商的碳减排技术创新投入补贴,构建了供应链博弈模型,根据协调条件给出了相应的契约形式及参数。通过对供应链模型的求解,得到了碳税和碳减排技术创新投入补贴下的最优碳减排量和最优订货量。数值分析结果表明:碳减排技术创新投入的补贴比例变化对供应链的最优碳减排量、订货量及期望利润的影响有较大影响,而且是成正向变化关系,而且在其他参数不变及供应链碳减排量一定的情况下,碳税与碳减排补贴比例呈反向变化关系,进而可为政府碳减排补贴政策制定及供应链碳减排优化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