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了辽宁省物理竞赛发展历程,通过讲座、课程思政引导学生积极参赛,完善实验教学方法,在对实践教学和竞赛指导关系的研究中发现:物理实验课程、物理学科竞赛与大创项目三者之间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建立了融合物理赛事和大创项目的实践教学培养路线,形成了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竞赛教学指导模式,拓展了赛后课题研究指导思路...  相似文献   

2.
针对近年来物理科技创新基地发展的特点,结合国家对拔尖创新型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提出了网络化时代背景下物理科技创新基地管理和运行模式的改革措施,为我国高校物理科技创新基地的建设和运行提供参考,有助于促进拔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针对近年来物理科技创新基地发展的特点,结合国家对拔尖创新型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提出了网络化时代背景下物理科技创新基地管理和运行模式的改革措施,为我国高校物理科技创新基地的建设和运行提供参考,有助于促进拔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正>1主要内容随着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日益丰富、各类竞赛的广泛开展,校园创新、创业教育氛围日渐活跃.物理实验课程集基础性、设计性、综合性和探究性于一体,与大学生创新活动有着内在密切相关度.因此,物理实验不能仅囿于课内教学,而应该从课内走向课外,形成课内课外融合的教学理念,把大学生的学科竞赛和创新活动渗透、融合到物理实验课程教学之中,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  相似文献   

5.
针对高等教育中物理实验课程改革实践获得的经验,包括增设虚拟仿真实验和双语教学、建设创新实验室,竞赛拓展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高校尤其是民族高校的物理实验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针对大学物理实验课程中存在的实验内容与前沿科技脱节、缺乏创新思维训练这两个问题,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物理实验中心团队以光学实验与光纤通信技术的联系作为切入点,通过丰富教学内容、改进考核方法、结合竞赛与科研等方式改进了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得到极大提升,创新思维能力显著增强,并在竞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相似文献   

7.
张静  游泳  邓建杰  陈如燕  赵鑫东  蔡星 《物理通报》2023,(4):98-102+106
为体现基础学科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优势,积极探索以学科竞赛为抓手,以学生社团、项目团队为依托,以物理实验中心为平台的创新创业基地建设新思路.提出“三结合、四互促、五位一体”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建设模式,即通过“赛建结合”“赛教结合”“赛创结合”,加强“课内与课外互促、竞赛与教学互促、教师与学生互促、竞赛与创新创业互促”,形成“实验中心+基础课程+学科竞赛+学生社团+项目团队”五位一体的可持续性发展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与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高校公共基础课程中理论教学与动手实践及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的结合性不强,公共基础课程的功能和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学生科技创新意识淡薄等现状,对大学物理和大学物理实验课程中如何实施“教学、实践、科研”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和实践.实践表明,该模式可以将长期割裂开来的基础理论的传授、动手能力的培训、科学研究方法和能力的培养三个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公共基础课程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功能和作用.  相似文献   

9.
医用物理学是医学类专业本科生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学习广泛应用于现代医学的物理学技术成果,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医学专业课程打下物理基础。本文探索在学时有限的情况下,通过将医学物理实验与普通物理实验交叉结合,开展递进式的医用物理实验课程教学的课程设计与教学实践。通过引入有专业特色的实验项目,进行医学物理知识学习与医学物理实验训练,学生可以及早接触物理诊断和物理治疗方面的技术原理,从而培养学生对物理学在医学实践及研究方面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及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大学生物理实验创新设计竞赛"是对当前高校物理实验教学模式的补充,并通过实践证明"大学生物理实验创新设计竞赛"对学生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上所产生的积极意义,同时介绍我校参赛情况,以及竞赛在促进实验室建设方面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物理实验创新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25,自引:5,他引:20  
李潮锐  吴深尚 《物理实验》2005,25(4):25-27,31
结合物理学科建设和学生受教育多元化需求,以物理实验课程内容改革为切入点,实践了物理实验创新教育. 充分认识到实验课程建设的关键是教学实验室建设,通过设备资源使用优化满足优生优培的教学需要. 实施“4周1专题”等一系列“快乐实验”教学方法,注重在实验学习中创新,培养了学生科学实践能力和科技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2.
《物理与工程》2014,(3):F0002-F0002
中心现有基础物理、近代物理、自主创新物理、研究生物理、演示物理等系列教学实验室和三个国际化与本科生科技创新实验基地,承担全校本科生、研究生的各类物理实验课程。在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项目支持下,物理实验中心实现跨越式发展,现有面积5500平方米,实验设备1900台套,总值约2300万元,可开设各类基础、综合、研究性实验180个,年均实验人时数达26万。  相似文献   

13.
为促进新形势下的“大学物理实验”课程体系改革,推动“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朝新方向、高水平前进,北京科技大学“大学物理实验课反溯教学方法研究”课题组提出了物理实验课反溯教学方法,将现代科技的最新发展引入课程,对反溯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索。课题组从实验现象出发,引导学生反溯基本物理学概念、原理和现象,并相应组织编排物理实验内容,激发学生的探索欲和创造欲,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课题组从实验室建设、新教材建设、新实验编排、本科生科技创新、实验课程与最新科研项目结合等多个角度出发,对“大学物理实验”课程体系进行了全面深化,促进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并取得了一系列教学成果。  相似文献   

14.
把大学物理实验与科技竞赛结合起来,以此鼓励学生参与实验设计、仪器维护、实验手段的改进和创新的热情,激发大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与潜能,进而提高物理实验教学质量及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5.
山西大学数学物理方法课程团队在教学各环节尝试改革创新.教学理念创新以满足培养创新型拔尖人才的目标,教学内容改革以体现该课程“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学内容重组创新以面向国家开展量子科技研究的重大需求,教学模式创新以实现“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手段创新实现数学、物理相互融合,客观有效的教学评价以保障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课程思政与教研融合,实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对大学物理实验竞赛的试题设计和考核方式进行了探讨.认为采用开放式和封闭式(现场命题式)结合的试题模式,采取笔试和操作的基础上增加口试和实物展示相融合考核方式,能够体现物理实验竞赛的目的.达到物理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激发大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与潜能,选拔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7.
随着高校科研的快速发展,传统实验教学模式面临新的挑战.北京大学基础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坚持科研引领实验教学的理念,立足于基础物理实验课教学,结合科学研究,探索研究型教学的实验课程模式,创建了基础与创新协同发展的基础物理实验课程教学新体系.在实验过程中,鼓励学生自主探究,通过查阅资料,设计方案,完成实验和交流成果,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18.
创新能力是本世纪的核心竞争力,其关键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这为理工类高校的实验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目前高校中的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的实施是解决此挑战的有效途径之一.以笔者承担的系列三维立体投影物理实验的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为例,探讨了大学物理实验中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循序渐进的实验过程,引导学生自主搭建实验装置和编写控制程序,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为高校实验教学改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陈国祥  杨旭 《物理通报》2017,36(7):82-84
应用物理学是一门将物理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的新型理科专业, 其重要组成部分是实验课程. 根据 当前高校实验教学现状, 针对本校应用物理学专业特点, 围绕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理念, 我们在授课方式、 教学 内容体系、 考核方式、 开展第二课堂等几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措施. 通过实验课程改革, 学生的创新能力、 实验能力和综合素质都得到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0.
《物理与工程》2009,19(2):61-61
由江苏省物理学会主办、淮海工学院承办的“江苏省高校第五届大学生物理及实验科技作品创新竞赛”决赛于2008年11月14日至16日在淮海工学院苍梧校区隆重举行.本次竞赛共有省内外32所高校报送的165件作品来到淮海工学院参加全省总决赛,来自省内外的28位评审专家、5位观摩专家、67位指导教师和242名学生代表参加了本次竞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