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电化学方法对茜素络合剂-镨(Ⅲ)二元络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发现在pH 4.9的六次甲基四胺[(CH2)6N4]缓冲液中,茜素络合剂-镨(Ⅲ)络合物能与牛血清白蛋白生成一种非电活性的络合物,导致茜素络合剂-镨(Ⅲ)的峰电流降低,峰电流降低值Δip在一定范围内与BSA的浓度呈线性关系,线性范围为1.5~17.5 mg.L-1,相关系数为0.997,检出限为1.5 mg.L-1,RSD为2.1%,回收率为102%,该法可用于蛋白质的测定。  相似文献   

2.
由漆酚和PrCl3在热溶液中合成的漆酚镨高聚物(PUPr),中心原子Pr(Ⅲ)的配位数并未达到饱和,具有进一步接受电子的能力.本文研究了Pr(Ⅲ)接受带孤对电子的有害气体SO2、HCHO、H2S和NH3作为配体的能力及其选择性.结果表明,PUPr对于电负性较大的硬碱配位体SO2的吸附性能较佳,且吸附速率较快,1h吸附量就达到4.05mmol/g.  相似文献   

3.
郭华明  刘春华 《分析化学》2012,(7):1092-1097
利用醋酸型AG 1-X8阴离子交换树脂和氯化物型AG 1-X8阴离子交换树脂对As(Ⅴ)和As(Ⅲ)吸附的差异,实现As(Ⅲ)和As(Ⅴ)的有效分离。过滤和酸化后的水样流经树脂交换柱(75mm×5.3mm i.d.)时,醋酸型AG 1-X8阴离子交换树脂可吸附As(Ⅴ);而As(Ⅲ)可通过树脂柱。被吸附的As(Ⅴ)用0.12mol/L HCl淋洗出来,在此过程中醋酸型树脂转化为氯化物型树脂。该树脂交换柱可多次循环使用。本方法简单易行,适用于野外现场条件下高砷地下水中As(Ⅲ)和As(Ⅴ)的分离和准确测定;用于检测水铁矿除砷过程中砷价态变化。结果表明,缺氧条件下水铁矿对As(Ⅲ)和As(Ⅴ)的吸附动力学特征遵循假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式,内扩散不是控制As(Ⅲ)和As(Ⅴ)吸附的因素。随着时间的推移,膜扩散对吸附的控制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4.
钪-茜素S络合物吸附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姚修仁等发现,在氯化铵、铜铁试剂、二苯胍底液中,钪在单扫示波极谱上有灵敏的络合物吸附波。但钍、锆、铀及稀土等干扰严重。李南强等研究了钆-茜素S的络合物吸附波,由于介质为弱碱性,故所有稀土元素都能产生络合物吸附波。我们发现,在茜素S、邻苯二甲酸氢钾和氨基乙酸底液(pH3.6—4.1)中,钪在单扫示波极谱上有良好的络合物吸附波。用钛铁试剂可消除少量铁、稀土等的干扰,检测限达1×10~(-7)M,钪的浓度在2×10~(-7)—  相似文献   

5.
介绍离子交换剂比色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微量定性分析中,曾提出使用离子交换树脂的点滴试验法。例如,取少量钴的试液,加入阴离子交换树脂和硫氰酸铵,所形成的钴-硫氰酸铵络合物由于被树脂选择性吸附而使其着色。这种反应非常灵敏和特效,成为鉴定钴的方法之一。此后,又有不  相似文献   

6.
稀土—镍—茜素络合剂异核络合物极谱吸附波的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pH4.6的醋酸—醋酸钠溶液中,对稀土—镍—茜素络合剂体系络合吸附波机理的研究证实:异核络合物的组成为RE(Ⅲ):Ni(Ⅱ):ALC=1:1:2;异核络合物为平面结构。采用吸附伏安法,稀土的最低检出量可达2.0×10~(-9)mol/L。  相似文献   

7.
选用聚丙烯酸系D730、FPA98和聚(苯乙烯-二乙烯苯)系的D201强碱型阴离子交换树脂作为吸附剂,系统研究单宁酸、五倍子酸在上述3种阴离子交换树脂上的吸附行为与机理。吸附等温线表明,聚丙烯酸系阴离子交换树脂对单宁酸的吸附性能优于聚苯乙烯-二乙烯苯系阴离子交换树脂,而聚(苯乙烯-二乙烯苯)系阴离子交换树脂对五倍子酸有较高的吸附容量。虽然3种阴离子交换树脂对单宁酸的吸附均为熵推动的自发吸附过程,静电引力是主要吸附作用力,但是在吸附过程中除离子交换作用外,D730和FPA98骨架上的羰基与单宁酸有较强的氢键作用,而D201骨架上的苯环与五倍子酸也存在着"π-π"共轭作用,从而提升离子交换树脂对鞣酸类物质的吸附性能。因此,影响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性能的不仅是交换容量,其骨架结构对吸附性能也有较大影响。另外,上述吸附作用也会影响树脂吸附饱和后的脱附性能,相比较聚(苯乙烯-二乙烯苯)系强碱型阴离子交换树脂,聚丙烯酸系强碱型阴离子交换树脂有更好脱附性能。  相似文献   

8.
作者等就多年来在萃淋树脂及螯合树脂在金属元素分离及试剂纯化方面所取得的经验和成果作了总结。在萃淋树脂方面,概要地叙述了此类树脂的制备方法,其选择性及应用等内容。就螯合树脂方面几种突出实例,如Chelex 100树脂应用于从碱金属及碱土金属离子溶液中选择性地分离两价重金属;Amberlite 743硼选择性树脂用于选择性分离以BO33-或BF4-形式存在的硼(Ⅲ)离子;LZ 85树脂用于制备高纯度含钴试剂及353E树脂用于吸附分离金属离子与氰根形成的络合离子如Au(CN)4-、Ag(CN)2-等作了介绍。此外,还对应用阴离子交换树脂,如Dowex 1-X8,分离金属离子与氯离子生成的络阴离子,如[AuCl6]3-、[FeCl4]-等;对阳离子交换树脂用于制备高纯铀等特例作了简述。  相似文献   

9.
对互穿网络型聚4-乙烯吡啶阴离子交换树脂,P83-2(叔胺)和P51-Ⅲ(季铵),与商品阴离子交换树脂,进行了机械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P83-2(叔胺)和P51-Ⅲ(季铵),在离子交换过程中,树脂体积变化小于Permutit SKB;树脂浸泡在60℃的6.0—9.0 NHN_3中的交换容量,重量和体积变化速度小于神胶800号和Amberite IR—45。  相似文献   

10.
pH和盐对树脂吸附芳香酸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三甲胺修饰超高交联聚苯乙烯树脂NJ-00制备了一种新型树脂(NJ-03),树脂性质表征说明,通过改性季胺基被成功引入,树脂骨架上增加了一定数量的碱性基团。研究了pH、盐浓度对芳香酸类化合物在NJ-03树脂上吸附的影响,并与商品大孔强碱阴离子交换树脂D-201以及大孔弱碱阴离子交换树脂D-301进行对比,探讨了pH和盐浓度影响吸附的机理。  相似文献   

11.
镨(Ⅳ)的标准电极电位很高E~0_(Pr4+/Pr3+)=3.2V,制备正四价镨化物远比正三价困难。早期制备高价错化物,一般用干法或在非水体系中制得。和以不饱和的钨杂多酸盐为配体,用高氙酸钠或过硫酸盐为氧化剂,在水溶液中得到了Pr(Ⅳ)。Hobart在5.5M K_2CO_3~1MKOH水溶液中电解或用臭氧氧化Pr(Ⅲ)得到Pr  相似文献   

12.
大量铁或铝存在时欲分离微量氟颇为困难,即使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测定微量氟亦需避免其影响。至于用茜素络合剂比色测定氟,自1959年Belcher提出后已得到广泛的应用。虽然,Feigl早就建议借提高溶液的pH值可使铁(Ⅲ)和铝(Ⅲ)的氟络合离子解蔽。向井等曾用8-羟基喹啉沉淀分离和测定共存的铝和氟。但两者均无分离微量氟的结果。而且,单凭提高pH并不能使氟离子与铝(Ⅲ)完全分离。本文用沉淀法使微量氟离子解蔽而分别与大量铁(Ⅲ)和铝(Ⅲ)分离,继借二苯胍阳离子对茜素络合剂-铈(Ⅲ)-氟离子三元络合物中亲水基团的封闭作用,以有机溶剂萃取分光光度测定微量氟。此法  相似文献   

13.
于pH 6.6的乙酸盐缓冲溶液中,五价钒离子与焦性没食子酸反应生成有色络合物。此络合物可吸附于717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上,并在树脂相上于600 nm波长处,以按试样分析相同步骤制备的树脂空白作参比测得其吸光度。对显色反应、呈色络合物在树脂上的吸附、共存离子的干扰及其消除等条件作了研究和优化。在树脂相光度测定的条件下,钒(Ⅴ)浓度在0~37μg/25 mL间遵守比耳定律,摩尔吸光系数达5.57×104L.mol-1.cm-1,约为水相测定的10倍,应用于测定钢中钒,大量铁(Ⅲ)须预先用溶剂萃取予以分离,显色时再加CyDTA作掩蔽剂,测定结果的RSD(n=5)值小于3%,回收率在98.6%~102.6%之间。  相似文献   

14.
云秀玲  马广兰  李北罡 《分析化学》1999,27(11):1362-1362
树脂分光光度法属固相吸光光度法范畴,它对于痕量分析有很多优点,在该法中被测化学组分同时浓集和选择性吸附于树脂上,使分析手段简化,灵敏度和选择性均优于溶液中吸光光度法,故该法多用于环境污染物样品中痕量金属离子的定量测定.树脂相分光光度法基于直接测量吸附被测组分有色络合物树脂相的吸光度进行定量分析.本文研究了汞(Ⅱ)-与5-Br-PADAP反应生成络合物后富集于D152H型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上于波长63Onm处测量吸附达平衡后的树脂相的吸光度,测定污水样品中痕量汞,结果满意,方便简便、快速、灵敏,选择性好.  相似文献   

15.
N-甲基咪唑固载化离子交换树脂对砷的吸附分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N-甲基咪唑阴离子交换树脂(RCl)对水中As(Ⅴ)的吸附。RCl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并且可适用于较宽的酸度范围(pH 1~12)。RCl可去除水中低浓度的As(Ⅴ)。树脂和As(Ⅴ)发生阴离子交换反应,此反应在60 min时快速达到平衡,为了保证吸附反应更完全,所有吸附实验均进行2 h。吸附数据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RCl对As(Ⅴ)的最大吸附容量为67.2 mg/g。随着温度的升高,吸附率逐渐增大,表明此阴离子交换反应是吸热反应。对负载As?的RCl树脂用0.1 mol/L HCl进行解吸附,解吸附率达到99.46%,树脂可以再生并且重复利用。  相似文献   

16.
硫氰酸盐树脂相分光光度法测微量铁(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了硫氰酸根与铁(Ⅲ)在有表面活性剂Tweet-80存在下生成络阴离子吸附于强磁性阴离子树脂.富集于树脂相上的有色络合物可进行树脂相分光光度测定.比水相测定灵敏度提高10倍,ε4900力8.4×104L·mol-1’·cm-1选择性也好于水相测定、铁(Ⅲ)含量在0~1.28mg/L范围内服从Beer定律。用此法测定天然水、马奶酒等样品中微量铁(Ⅲ),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7.
在酸性介质中,Fe(Ⅲ)能与硫氰酸盐生成稳定的络离子[Fe(SCN)4]3-,该络阴离子能被碱性717型阴离子交换树脂定量交换,形成阴离子交换树脂(R+)-金属离子(M+)-硫氰酸盐(SCN-)三元配合物体系,该三元配合物体系最大吸收波长为490 nm。通过制作薄层测定了水中Fe(Ⅲ)量。本法具有很高的灵敏度,4ε90=2.4×105L.mol-1.cm-1,线性范围0~0.40μg/mL,检出限为0.12μmol/L。所拟方法用于水中痕量Fe(Ⅲ)的测定,结果与AAS法相吻合。  相似文献   

18.
离子交换树脂固相比色法在近年来已有报导。用铬青R与铍、高分子胺的三元络合物已有报导。本文以铍与铬青R的二元络合物,用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富集,在波长545nm处测定。本法适用于天然水中微量铍的测定。 (一)试剂与仪器铍标准溶液:配制1ml=1.00μgBe~(2+)溶液(稀硫酸介质)。铬青R:0.10%水溶液,一周内稳定。掩蔽剂:含3%DTPA与0.5%EDTA混合溶液,调pH=9。缓冲溶液:NH_4Cl-NH_4OH 1M缓冲溶液, pH=9.3。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717~#氯型,120-140目。  相似文献   

19.
首先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AB(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对AB-8大孔树脂进行表面改性,然后浸渍到含萃取剂P507[2-乙基己基磷酸单(2-乙基己基)酯]的石油醚溶液中,制备了P507浸渍树脂,研究了该改性树脂吸附In(Ⅲ)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性能,并进行了动态吸附和脱附实验。结果表明,用CTAB对AB-8大孔树脂进行表面改性后,P507在树脂上的负载量和In(Ⅲ)在树脂上的吸附量都显著提高,其中P507的负载量提高了32.2%,In(Ⅲ)的吸附量提高了21.2%。In(Ⅲ)在改性P507浸渍树脂上的等温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方程,饱和吸附量为32.5mg/g;对In(Ⅲ)的吸附为吸热过程,升高温度有利于In(Ⅲ)的吸附,ΔH=5.28kJ/mol,ΔG(303K)=-2.18kJ/mol,ΔS=24.61J/mol.K。在pH=1.0时In(Ⅲ)在P507浸渍树脂上的吸附效果最好,而且易于与Al(Ⅲ)、Zn(Ⅱ)等杂质离子进行分离。  相似文献   

20.
碘化钾树脂相吸光光度法测定微量Bi(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树脂相吸光光度法是一种分离、富集、测定三者相结合的方法,近年以来已有不少文章报道。其灵敏度和选择性均优于水溶液中的光度法并且操作简便、快速。用形成[BiI_4]-有色络合物,在水溶液中进行光度法测定Bi(Ⅲ)是较成熟的方法,本文主要研究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Tween-80存在下,使有色络合物吸附富集于树脂相上,进行吸光光度法测定微量Bi(Ⅲ),比水相中测定吸收峰红移20nm,灵敏度提高7倍,选择性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