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利用从头计算方法和弹性散射格林函数理论,对四苯分子和二嘧啶二苯分子电输运性质进行理论研究。结果显示,四苯分子比二嘧啶二苯分子具有更好的电输运能力,二嘧啶二苯分子显示出较好的整流特性。四苯分子较好的电输运性能源于其部分分子轨道同时与两电极均有较好耦合,而二嘧啶二苯中,由于结构的不对称,使得对导电起主要贡献的分子轨道都局域于体系的一端。  相似文献   

2.
六元杂环分子电学特性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马勇  邹斌  李宗良  王传奎  罗毅 《物理学报》2006,55(4):1974-1978
在第一性原理基础上,利用弹性散射格林函数方法,研究了六元杂环分子结2,5-哒嗪二硫酚 、2,5-吡嗪二硫酚和2,5-嘧啶二硫酚的电子输运特性,分析了终端原子的选取对杂环分子吡 啶电学特性的影响. 利用分子前线轨道理论和微扰方法定量地确定了分子与金属的相互作用 能参数. 计算结果表明,2,5-哒嗪二硫酚具有较好的电学特性,而2,5-嘧啶二硫酚在外加电 压较低时电导值比较小. 对于吡啶分子,选取硒原子作为终端原子时,其导电特性优于分别 以氧原子和硫原子作为终端原子的情况. 关键词: 六元杂环分子 伏安特性 电子输运 分子电子学  相似文献   

3.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和非平衡格林函数相结合的计算方法,研究四元环二嵌段共聚小分子自旋输运性质以及嵌入嘧啶基对分子结输运性质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心区为4,4ˊ-二苯基联苯分子时,在极小偏压,磁阻接近于无穷大,随着偏压的增大磁阻逐渐减小,在较大偏压下磁阻变为负值。当嵌入嘧啶基后,在一定的偏压下,嵌入2个嘧啶基的分子结磁阻接近零,嵌入3个嘧啶基结构,磁阻小于零,嵌入4个嘧啶基结构时,磁阻最大。通过分析五种分子结在非平衡态下的透射谱,进一步对这些特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运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方法,6-311G*和6-311 G*基函数对4,6-二甲氧基-2-嘧啶氨基甲酸甲酯分子结构与光谱性质进行理论研究,得到分子的平衡结构参数和最大吸收波长.4,6-二甲氧基-2-嘧啶氨基甲酸甲酯分子具有Cs对称性和较大的前线轨道能隙值.基函数对计算结果无影响.  相似文献   

5.
李宗良  王传奎  罗毅  薛其坤 《中国物理》2005,14(5):1036-1040
根据第一性原理计算了由外电场引起的分子的几何结构和电子结构的变化,并利用弹性格林函数的方法计算了分子器件的电输运特性,从而研究了外电场对1,4-苯二硫酚分子电子输运特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对于前线分子轨道,能级的移动和分子末端格点的展开系数在低电压范围内随外电压基本成线性变化。外电场对分子器件的伏安特性有很明显的影响,特别是对电导曲线的形状。考虑电场后的理论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得较好。  相似文献   

6.
联苯二胺分子器件电输运特性的取代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第一性原理基础上,理论研究了苯环上含有不同取代物的四个联苯分子的电输运特性.计算结果表明,当苯环上的氢被取代时,联苯分子的两个苯环之间的扭转角增大.分子结的电导随苯环间扭转角的增加而减少,且电导值与扭转角余弦平方成线性关系.在低偏压下,分子结的电输运机制是电子通过π轨道的隧穿过程.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的较好.  相似文献   

7.
同分异构体分子器件的电输运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从头算理论和弹性散射格林函数的方法,计算杂环分子体系同分异构体的电导和电流.结果表明,扩展分子轨道和耦合系数是影响分子体系电输运特性的两个重要因素.各同分异构体中氮原子位置和终端原子的不同,使其分子轨道的扩展性和与电极的耦合程度存在差别,导致其电输运特性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在第一性原理基础上,理论研究了苯环上含有不同取代物的四个联苯分子的电输运特性。计算结果表明,当苯环上的氢被取代时,联苯分子的两个苯环之间的扭转角增大。分子结的电导随苯环间扭转角的增加而减少,且电导值与扭转角余弦平方成线性关系。在低偏压下,分子结的电输运机制是电子通过 轨道的隧穿过程。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的较好。  相似文献   

9.
用Gaussian03W程序在B3LYP/631G和HF/631G水平上对二苯二硫(DPDS)和二苄二硫(DBDS)的分子几何构型、电子结构、分子轨道指数及与铁原子簇的相互作用等进行了理论计算.用前线分子轨道理论分析了反应的活性原子和活性键,讨论了DPDS和DBDS与铁原子的作用方式,用前线电子密度,超离域性指数,原子净电荷及化合物与铁原子簇的化学吸附作用能等参数作为判据分析了DPDS和DBDS与铁原子间键合的强弱,反应性的大小.计算结果表明DPDS和DBDS与铁接触时,趋向于S-S键与C-S键断裂,在较为缓和的摩擦条件下,DPDS的抗磨作用优于DBDS,在较为苛刻的摩擦条件下,DBDS的极压作用优于DPDS,与摩擦学试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0.
以1,4-二硫酚(DTB)分子为研究对象,利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和非平衡格林函数理论,研究了分子的位置取向对分子电子结构以及分子结电输运性质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分子位置取向的改变会影响分子的电子结构,从而影响分子体系的电输运特性,扩展分子的平衡态不是电子输运的最佳状态,适当调节分子的位置取向可以提高分子的电输运特性. 关键词: 位置取向 电子输运 分子电子学  相似文献   

11.
基于Matlab分析负荷对多联机IPLV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联机有其特殊的优点,但是不同部分负荷的组合对IPLV的影响仍需进一步研究。文中建立IPLV与部分负荷的相关公式,运用MATLAB软件分析不同卸载级负荷与IPLV的关系,从而确定不同部分负荷的最优组合。  相似文献   

12.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了本征石墨烯和缺陷石墨烯吸附钠原子的电荷密度、吸附能、态密度和储存量.结果表明,本征石墨烯中,钠原子的最佳吸附位置为H位,缺陷石墨烯中,钠原子的最佳吸附位置为T_D位.缺陷石墨烯对钠原子的吸附能是-4.423 eV,约为本征石墨烯对钠原子吸附能的2.5倍;钠原子与缺陷石墨烯中的碳原子发生轨道杂化,而与本征石墨烯没有发生轨道杂化现象.缺陷石墨烯能够吸附10个钠原子,与本征石墨烯相比显著提高.因此,缺陷石墨烯有望成为一种潜在的储钠材料.  相似文献   

13.
超声波对木瓜蛋白酶催化活性影响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木瓜蛋白酶经适当参数的超声波处理后酶活力提高。超声处理后酶的米氏常数Km变小,最大反应速率Vm也减小。超声处理后酶的紫外吸收光谱不变,荧光发射光谱也不改变,而差示光谱出现明显的正峰和负峰。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波处理后,木瓜蛋白酶的构型没有改变,而构象发生了变化。本文讨论了超声波影响木瓜蛋白酶活性的可能机理。  相似文献   

14.
The effects of pulse ultrasound with different pulse parameter on the adsorption isotherm and kinetics of Geniposide on Resin 1300 were studied. And the mass transfer model describing the adsorption process was constructed. Amount of Geniposide adsorbed on Resin 1300 in the presence of ultrasound i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absence of ultrasound. At our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the adsorption equilibrium constant decreases with increasing ultrasonic intensity and pulse duty ratio, and with decreasing pulse period. In addition, pulse ultrasound can enhance both liquid film diffusion and intraparticle diffusion, and the intensification of liquid film diffusion with pulse ultrasound is stronger than that of intraparticle diffusion. The intraparticle diffusion coefficient D(e)/R2 increases with increasing ultrasonic intensity and pulse duty ratio, and with decreasing pulse period.  相似文献   

15.
Coadsorption of H2 and CO on Pd has been studied using TDS and ESD techniques. It has been observed that the presence of 10% CO in the H2 dosing gas during exposure gives rise to a drastic change in the TDS spectra of H2 compared to the case when only H2 is separately adsorbed. Furthermore, significant modifications occur in the ESD energy distribution of CO+ and H+ as a result of coadsorption of H2 and CO. These observations are taken as evidence of adsorbate interaction possibly resulting in formation of an HCO surface complex.  相似文献   

16.
李细莲  刘刚  杜桃园  赵晶  吴木生  欧阳楚英  徐波 《物理学报》2014,63(21):217101-217101
本文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赝势方法研究了双轴应力作用下锂原子吸附硅烯的结构及其稳定性. 计算结果表明,在拉应力和一定的压应力作用下,锂吸附的硅烯体系基本保持原有的结构. 而当更大的压应力作用时,硅烯产生了向锂原子方向凸起的结构变化,所得到的体系的总能也有明显地下降. 本文通过对各种应力下的硅烯声子谱的计算,分析了在压应力作用下锂吸附的硅烯结构不稳定的原因. 关键词: 硅烯 应力 第一性原理 声子谱  相似文献   

17.
The aim of this work is the evaluation of the effects of ultrasound on p-chlorophenol adsorption-desorption on granular activated carbon. Adsorption equilibrium experiments and batch kinetics studies were carried out in the presence and the absence of ultrasound at 21 kHz.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adsorption of p-chlorophenol determined in the presence of ultrasound is lower than the adsorption observed in the absence of ultrasound. Desorption of p-chlorophenol from activated carbon with and without the application of ultrasound was studied. The desorption rates were favoured by increased ultrasound intensity. This rise is more noticeable as temperature increases. The addition of ethanol or NaOH to the system causes an enhancement of the amount of p-chlorophenol desorbed, especially in the presence of ultrasound. A synergetic enhancement of the desorption rate was observed when ultrasonic irradiation was coupled with ethanol chemical regeneration.  相似文献   

18.
氧化锌薄膜Zn/O比和发光性能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用直流反应溅射在硅基片上生长具有高取向晶粒的氧化锌薄膜,在氧气、氮气、空气气氛和不同温度下进行热处理,对所得到的样品用俄歇谱(AES)仪进行元素深层分布分析,并测量光致发光光谱。研究结果表明:1.经热处理的薄膜表面全部为缺氧表面,不同深度Zn和O含量分布(Zn/O)有所不同;2.当在氧气氛中1000℃下热处理后,在薄膜的深层可产生比较明显的氧过量;而在空气中950℃下热处理后,则可产生局部氧过量;3.光致发光谱表明,薄膜中全部为锌过量时产生纯紫外发射,而具有局部氧过量的薄膜则在产生紫外发射的同时产生绿色发光,绿光和紫外的强度比则随局部氧过量增多而增大。  相似文献   

19.
为实现对复合材料表面及浅表面损伤的快速检测,采用振动热成像技术,对复合材料在疲劳、冲击等不同作用下产生的损伤进行了检测研究。分析了瞬时性和周期性两种内生热源形式下平板构件的表面温度场分布。基于有限元法计算了表面裂纹、浅表面分层及内部脱粘等不同类型损伤在振动激励条件下的生热情况。在设计制作复合材料疲劳裂纹试件和冲击损伤试件的基础上,利用超声波发生器和红外热像仪开展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振动热成像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到复合材料表面及浅表面的紧贴型损伤;通过红外序列图中热斑形状可判断损伤的类型。  相似文献   

20.
王亚珍  黄平  龚中良 《物理学报》2010,59(8):5635-5640
以微观界面摩擦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温度变化对材料摩擦性能的影响.基于Towle剪切强度-温度经验公式和晶格热动力学理论,推导出摩擦力与温度之间的理论计算公式.理论分析表明:当界面温度低于材料的德拜温度时,摩擦力随着温度的增加而降低.理论计算结果与原子力显微镜实验结果对比,发现二者趋势一致,表明本文提出的理论和方法可行. 关键词: 界面摩擦 真实接触面积 温度 摩擦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