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流烟 《奇闻怪事》2011,(1):21-26,20
文人和侠客是中国文化中最有特色的两个群体,历来统治者最烦、最怕的就是这两个群体,司马太公在《史记》里也早说: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中国社会只要这两个群体一旦联合,必然天翻地覆。从孔子始,一代代文人共同建立了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文人有文人的自豪,但也有千古文人痛——“世间多少妙书生,若个沙场乃里行”。加之文人整日伏案写作。体弱多病的文人希望有强壮的身体,才有了最初传颂的侠客吧!  相似文献   

2.
文人,想到塞北猎猎的长风,想到西域漠漠的黄沙,无一不会热血沸腾,涌起万丈豪情。江湖于是成了文人的江湖。侠客们的豪爽,是文人内心的洒脱;侠客们的潇洒,是文人内心向往的自在;侠客们的嫉恶如仇,是文人内心的纯真。千古文人侠客梦,一梦醒来万事空!  相似文献   

3.
千古文人侠客梦--浅谈侠文化在唐以前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论述侠客的由来、品质及其侠文化在唐以前的发展情况,通过分析侠文化对文人的影响来阐述侠文化与儒家、墨家思想的渊源和联系.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论述侠客的由来、品质及其侠文化在唐以前的发展情况,通过分析侠恋恋不舍绎文人的影响来阐述侠文化与儒家、墨家思想的渊源和联系。  相似文献   

5.
“南社内讧”事件是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中的著名事件。此事件因论诗而引发,持续发酵,而成舍我号召另组南社是事件的高潮,由此正式拉开了南社解散的帷幕,成舍我是事件的关键性角色。新挖掘的材料显示:成舍我入社后境遇不佳,导致他早就有退出南社、另寻他路的想法;在柳亚子驱逐朱鸳雏出社之前,柳、成两人已因伶人陆子美而交恶。这两个原因交织一起,驱使成舍我退出南社,并最终号召另组南社。  相似文献   

6.
在影视剧中,人物是构成情节冲突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小说改编为影视剧,人物形象塑造的衍变也成为最受关注的一个部分,中国传统武侠影视剧因为对人物形象塑造的缺失造成文戏与武戏之分。金庸作品的"射雕"三部曲都改编为电视剧,分析对比其中三位男性侠客形象的塑造,展现由小说到影视剧中男性侠客形象的变化,揭示人物塑造差异形成的原因,不仅因为艺术形式的转变,还包含了市场经济性因素。  相似文献   

7.
南社是一个"以诗会友"的革命文学团体。作者以南社的发展历程为线索.对各个时期的散曲名家如吴梅、陈蝶仙、于右任、姚雏、王蕴间、胡朴安、阮梦桃等人及其代表作品作了介绍、分析,并加以评述,这对研读南社的散曲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栾梅健先生的《民间的文人雅集-南社研究》是一本学术性很强的著作,但在《南社社友简况表》中却出现了两处失误,本文就此给予匡正,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栾梅健先生的《民间的文人雅集—南社研究》是一本学术性很强的著作,但在《南社社友简况表》中却出现了两处失误,本文就此给予匡正,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南社小说家在清末民初的政治高压下,试图通过小说创作来解构国家政治话语权,将社会各阶层的现实生活通过小说展现出来,以此冀图社会与国家发生重大变革,实现拯救国家危亡之重任。南社小说家虽然没有跟上五四新文学的步伐,其针砭社会时弊的"社会观照"却为"五四"新文学叙事模式奠定了坚实的文学基础。  相似文献   

11.
日本学者沟口雄三对"近代"的批判性论述,为我们重新使用"近代"这个概念来表述中国的"早期现代"(early modern),提供了某种基础。这里的"近代"是充满不间断的运动与抵抗的张力场,是传统中国基体形态的蜕变与再生。"近代"同时具有对"现代"的追求和超越的双重性,始终保持着相对于经典现代性的差异性。在这样的问题意识中重访中国近代,我们很自然会对近代文学与文化史中的重要社团———南社的特殊意义作出一些新的思考。必须努力发掘南社的文学文本与社会文本,文本主体与社会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由此打开南社独特的文化政治面向。南社成员在现代大众传媒的语境中的文化活动,既不是现代西方"纯文学"观念所能限制的,又不能与中国传统文学生产模式同日而语。要深入地理解南社,首先要把历史"陌生化",在清末民初的文学/文化场域里,在革命与抒情的互动关系中,探索南社群体的文化实践,才能揭示这些实践作为回应危机的方式有着怎样的文化政治的意义。无疑,重新研究南社,也后设地寄寓了一种对于历史连续性的自我理解和表述意识。没必要夸大南社群体在文化政治上自我肯定的强度,但应该看到他们在这个问题上的敏感与困惑。而革命与抒情的变奏,正是构成了我们通过南社重访中国近代的基本视野。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委书记郭庚茂指出:“对河南来说,谋跨越求崛起,建小康富人民,兴河南强中原,是中国梦在河南的具体目标,是一亿河南人民的中原梦。作为科技部门和科技工作者,我们应当带头深刻理解中原梦的内涵和外延,牢记职责使命,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勇于担当历史使命和责任,用科技创新引领助推“中原梦”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13.
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为基本内涵的“中国梦”的终极价值导向与高等教育的育人本质具有内在的逻辑关联性。高等教育是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的,这就从理想与信念层面为“中国梦”的当下实现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高等教育存在的一些误区需要我们基于另一维度提出“中国梦”的“三进”工作的必要性。“中国梦”的胜利实现,需要在高等教育中灌注远大的理想,亦要通过大学生脚踏实地的实践,不断开辟“逐梦之族”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4.
“中国梦”视野宽广,内涵丰富,激发了人民发展国家、振兴民族的热情,是当今中国的高昂旋律和精神旗帜。本文阐述“中国梦”的重大意义,并围绕学校“两个融入”、“三个结合”开展“中国梦”宣传教育活动的实际,提出了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当前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实现“中国梦”。因此,“中国梦”与“五位一体”之间属于总任务与总布局的关系。除此之外,二者之间的关系还包括以下两种:从横向看,它们是外延上的包含与被包含关系;从纵向看,它们是目标追求与路径实现之间的关系。辩证看待二者之间的关系,对于人民幸福、国家强盛和世界发展来说都有重大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将浩如烟海的中国古典诗歌中有关“记梦”的诗归纳为写报国之壮志、兴亡之感伤、相思之苦情、悼亡之悲思、揽胜之旷怀、游仙之幻想、思乡之愁绪、念友之挚意、忆昔之深慨、生命之咏叹十个层面,认为这是古代诗人思想的反射,是华夏民族精神的折光,也是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文论中的“白日梦”观点的最佳诠解。  相似文献   

17.
十八大后,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概念。"中国梦"的具体目标是: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再花30年时间,到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其本质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  相似文献   

18.
基于历史哲学视角的考察,"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复兴的实践相结合的历史活动中本质力量的集中体现。在应然性上,"中国梦"内蕴着真、善、美;在实然性上,实践和体现了求真、求善、求美。通过逻辑与历史的统一,理想与现实的统一,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中国梦"实现了应然性与实然性的统一,真、善、美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在南宋的词坛上,辛弃疾是位著名的爱国词人,一生遭遇坎坷,既有抗金救国的豪情壮志,也有壮志难酬的哀怨悲愤。表现在词作上,即梦的意象频繁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宋代文人在积极进取与消极隐退之间的游离,在现实与梦想之间的徘徊。  相似文献   

20.
针对如何实现“中国动漫梦”这一动漫学界的热点问题,按照“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之策略,借鉴美国动漫和日本动漫的成功之道,结合中国动漫的实际,提出中国动漫人才的培育是实现“中国动漫梦”的基石,中国动漫人才的培育主要应在选才、育才和用才上进行精耕细作.指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动漫创作之源,国产原创动漫精品是中国特色动漫创作之精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