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迎接新世纪到来的时候,我们喜庆《力学与实践》(以下简称《力》刊)20华诞,作为纪念,我重新翻阅了一遍这整整20卷的巨著,禁不住心潮起伏,思绪万千,时光仿佛倒流,往事历历在目,一转眼20年了,《力》刊与我相伴,助我从进厂时的技校学生成长为职工大学的教师,更重要的是《力》刊引导我走上了力学教学与科研的道路,使我成为今天高等专科学校的副教授。抚今追昔,感激之情油然而生。《力》刊真是力学殿堂里的向导,我的好老师。1《力》刊是我从事力学教学工作的“第一推动力”《力》刊创刊之时,我20岁出头,是一名刚脱下…  相似文献   

2.
《力学与实践》是1979年2月创刊的.1978年我收到了中国力学学会筹备杂志创刊的约稿信,就以当时所进行的胶片涂布科研工作为背景,用我1977年底在厦门召开的一次全国会议上的报告稿为基础,写了一篇综述文章“具有物理.化学反应的薄膜流体力学”寄给《力学与实践》.1978年10月正在上海无线电13厂接收、检验DJS-21电子计  相似文献   

3.
《力学与实践》自创刊到今年已经20年了,20年来这本期刊面向科研和工程一线的力学工作者及院校师生,发表了很多富有创新性和产生巨大经济效益的应用研究文章;发表了反映在全国各高校、中专、职业学校辛勤耕耘的力学教师们的教学经验、教改思路与教学实践方面的教育研究文章,也发表了一些热心力学科普工作的专家学者就日常人们随处可遇,但往往忽略的力学问题,写出的富有缜密科学道理和诗趣的身边力学趣话,还有看似简单,却颇费思考推敲的力学小问题。以及有关力学的史记杂谈、人物风采、消息动态等等。正是这些特色不同,风格各异…  相似文献   

4.
《力学与实践》──学习与创造的源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82年我在河北大学数学系力学专业读大学一年级时便自然而然地走进了《力学与实践》,沉浸于力学那充满哲理的迷人世界,学到了许多在大学课堂上难以学到的东西,并对我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立志把力学作为自己终生追求的事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直到如今,《力学与实践》对我的学习生活和教学与科研及管理工作仍起着十分重要的实际作用。《力学与实践》不单是专业杂志,是学习资料,更是精神财富,是人梯,是通向科学高峰的铺路石。感谢《力学与实践》,教我学习,教我创造,教我做人。《力学与实践》的小问题栏目,仿佛都是智慧的结晶…  相似文献   

5.
<正>截止到今天,《力学与实践》即将伴我走过三十七年。三十七年,《力学与实践》在我的学习和工作生涯中,几乎从未缺席。在三十七年的相伴而行中,《力学与实践》之于我,可谓既是良师,又是益友,结下了深厚情谊。我与《力学与实践》相识于1982年。由于所学"力学"专业的关系,便自然走进了《力学与实践》,通过阅读《力学与实践》,我不仅深深地沉浸于"力学"那充满哲理的迷人世界,而且树立了正确的专业思  相似文献   

6.
元旦的钟声迎来了本世纪最后一个年头──1999年,《力学与实践》正好年满20周岁。20年来,在中国力学学会的领导下,在广大读者、作者的支持及历届编委会和编辑部成员的努力下,《力学与实践》在众多的力学刊物中已经形成自己的特色,并为推动我国力学学科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力学与实践》是力学学科综合性的学术期刊,以工程技术人员、科研人员和院校师生为主要对象,通过丰富多采的栏目,丰富他们的力学知识,开阔视野,活跃学术思想,从而促进知识创新、发展力学学科,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综述”、“应用研究”是本刊的两个…  相似文献   

7.
1983年是美国机械工程协会主办的《应用力学杂志》(Journal of Applied Mechanics)创刊50周年。50年前,该刊编辑部登载了Timoshenko等人合写的一篇题为“应用力学的进展”的文章作为发刊词,该文仅涉及当时一般力学与经典连续介质力学若干领域的一些研究状况。50年后的今天,该刊编辑部继承了以往的传统,邀请37位专家(包括力学界的前辈与   相似文献   

8.
在人类迈进21世纪的第一年,《力学进展》迎来创刊30年的生日. 《力学进展》1971年9月创刊.30年来,共出版126期,刊出论文998篇,动态报导268篇.它记录了30年力学科学前进的脚步,丰富了力学科学资源的宝库. 回首这30年历程,力学界同仁说:当研究生开题时,参阅《力学进展》;当要开拓视野时,参阅《力学进展》;当制定力学学科规划时,参阅《力学进展》;《力学进展》是我们最喜欢的刊物之一.这是对刊物最大的肯定,也是最好的贺礼 为《力学进展》创刊30年,编委会和编辑部经过半年多的努力,评选了“2…  相似文献   

9.
梅凤翔 《力学与实践》2019,41(1):107-107
<正>1979年《力学与实践》创刊,至今已经走过40年了。40年来,《力学与实践》越办越好,已经成为广大力学工作者喜爱的刊物。《力学与实践》为我们提供了发表力学教育与应用研究论文的园地。在非完整力学不被重视的年代,在朱照宣先生的支持下,在《力学与实践》上发表综述文章《非完整系统力学的历史与现状》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理论和应用力学十大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力学进展》2001,31(3):322-366
在我们逐步走向新世纪的时候,正值《力学进展》创刊30周年.为纪念这一特殊的历史时刻,《力学进展》举行了“20世纪理论和应用力学十大进展”评选活动.本次活动历时半年多,经过编委会提名、初步筛选,确定出入围的20世纪理论和应用力学进展17项,分别请有关方面专家精心撰写了条目介绍,最后请从事力学及与力学相关学科的研究人员投票,评选活动得到了广大热心读者的极大支持,共发出选票994张,收回有效选票409张 2001年7月3日编辑部进行了计票,得到“20世纪理论和应用力学十大进展”选出结果如下(其中‘稳定…  相似文献   

11.
第八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团体赛总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11年8月17$\sim$19日, 来自全国30所高校的150多名学生和30多名指导教师齐聚清华大 学, 参加第八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团体赛. 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由教育部高等学 校力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力学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中国力学学会和周培源基金会共同 主办, 《力学与实践》编委会承办, 中国力学学会教育、科普工作委员会和清华大学协办.  相似文献   

12.
?????? 《力学与实践》1989,11(1):72-72
《力学与实践》杂志举办这次青年力学竞赛,为广大青年提供了学习和交流的良好机会.举办竞赛的老师们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我们向编辑部的老师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力学与实践》将学术性与通俗性融为一体,既强调了力学的基础性,又重视力学在工程中的应用,因而成为广大读者,特别是广大从事力学和对力学感兴趣的青年人喜闻乐见的刊物.这些都是编辑部的老师们 ...  相似文献   

13.
《力学与实践》杂志举办这次青年力学竞赛,为广大青年提供了学习和交流的良好机会.举办竞赛的老师们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我们向编辑部的老师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力学与实践》将学术性与通俗性融为一体,既强调了力学的基础性,又重视力学在工程中的应用,因而成为广大读者,特别是广大从事力学和对力学感兴趣的青年人喜闻乐见的刊物.这些都是编辑部的老师们  相似文献   

14.
《力学进展》2001,31(3):469-474
在《力学进展》创刊 30年专刊中,我们向力学界同仁推荐由郑哲敏先生主编山西教育出 版社2000年12月出版的《钱学森手稿》一书.本书是从钱学森1938年~1955年在美国从事教学 和科研活动时的 15 000余页原始资料中精选出来的.这本书以手稿的形式生动地表现了钱学森的科 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作风和严谨、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他为我国力学工作者树立了一个工作的 楷模,治学的典范. 这里转载此书的前言,是为了向同志们介绍推荐这本书,是为了向同志们介绍钱学森在科学上 不断攀登的动态过程,学习他的治学精神,为繁荣、发展我国 21世纪力学,为我国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姜楠 《力学与实践》2019,41(1):108-109
<正>我1990年从天津大学数学系保送力学系攻读硕士研究生,师从王振东先生。因为我本科学的应用数学专业,对力学是零基础,阅读流体力学英文期刊文献更是如读天书。为了尽快入门,王振东先生就推荐我阅读《力学与实践》,从那时起我就与《力学与实践》结下了不解之缘,弹指一挥间,至今已经28年了。1997年我跟随舒玮先生和王振东先生到北京西  相似文献   

16.
2009年2月,<力学与实践>创刊30周年.与几位北航老编委在这片园地一起耕耘的日子,如一抹抹清辉,化为了记忆的珍藏. 我与<力学与实践>的结缘是在1990年,那年我从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博士后出站来到北航材料力学教研室工作.  相似文献   

17.
《力学季刊》2006,27(3):F0003-F0003
《力学季刊》(原名《上海力学》)属全国性杂志,于1980年创刊并公开发行。本刊自1993年起连续被选为国家科委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选为核心期刊。《力学季刊》是中国力学学会、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上海市力学会主办的应用力学学科的学术刊物  相似文献   

18.
五十年代初院系调整后,各院校都成立了基础课教研室。当时依靠教研室集体的力量,对于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都起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教师一年一遍重复讲授同一门课程,教学任务又十分繁重,难以开展科学研究,因而限制了基础课教师业务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这是广大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教师感到苦闷的问题。前几年,很多工科院校为培养力学师资,招收了一届力学师资班。基础课力学教师为师资班开出了力学专业课程,指导了毕业论文,许多力学教师感到办专业是教师提高的途径,因而不少学  相似文献   

19.
王振东 《力学与实践》2018,40(5):586-589
正我在本文中谈两个问题,一是向大家汇报两本书的创作过程,其中一本是2008年出的《诗情画意谈力学》,另一本是2016年出的《趣话流体力学》,两书共收40篇文章:《诗情画意谈力学》22篇,《趣话流体力学》18篇,都是1992年—2014年在《力学与实践》杂志上先发表,再结集而成的。其中力学诗话的文章21篇,力学趣谈的文章19篇。1992年,北京大学朱照宣教授担任《力学与实  相似文献   

20.
????? 《力学与实践》1982,4(3):65-65
五十年代初院系调整后,各院校都成立了基础课教研室。当时依靠教研室集体的力量,对于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都起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教师一年一遍重复讲授同一门课程,教学任务又十分繁重,难以开展科学研究,因而限制了基础课教师业务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这是广大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教师感到苦闷的问题。前几年,很多工科院校为培养力学师资,招收了一届力学师资班。基础课力学教师为师资班开出了力学专业课程,指导了毕业论文,许多力学教师感到办专业是教师提高的途径,因而不少学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