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前言关于“下雪不冷化雪冷”的说法本身究竟对不对的问题,过去在物理通报上有过讨论.在刘世楷先生发表了“‘下雪不冷化雪冷'的说法对吗?”一文以后,一些读者对这一问题表示了不同的意见,我读了物理通报编辑部转来的这些意见和刘先生的文章以后,感到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它涉及到如何正确地理解我  相似文献   

2.
何永健 《物理实验》2004,24(12):43-43
贵刊2004年第1期刊登的安徽王伟民先生的“也谈‘下雪不冷化雪冷’”一文,笔者认为,该观点有点简单、偏颇、有失全面.下面谈点自己的看法,供大家商榷。  相似文献   

3.
小學的物理教學雖然大部分是以定性的闡明物理現象為主,伹是有許多內容还是要涉及定量方面的。所以在教學中必然要用到一些公式,把现象之間的關係從定量上聯系起來,並進而從已知條件中來推算所求的物理量,以解决實際問題。一般說來,數學基礎較差的学員對計算問題是感到一定困難的。常常會聽到他們說:“一些道理還好說,碰到計算題就伤腦筋了。”雖然在中學物理中計算問題並不太多,但如果這些問題講不好,學員在實際演算過程中便會感到困難,而對学習物理可能產生一種畏懼心理,認為物理真不好學,結果把他們學習的兴趣也降低了,教學任務當然也就無法完成。所以應  相似文献   

4.
如何教會初中學生正確地記住和使用各種物理量的單位名稱,是初中物理教師在教學中的主要任務之一。事實證明,初中學生,特别是二年級初學物理的同學,對於掌握和使用各種單位名稱往往是感到困難和吃力的。若教師不在這一方面下些功夫,甚至忽略過去,就會使学生不能正確地體會物理量的意義,不能免除運算中的錯誤,把單位的使用視作畏途,降低學習物理的情緒和兴趣。在我所教的兩班中,就遇到了這個問題。這兩班同學共85人,由於以前學習不够踏實,算術基礎非常差,在這種情况下,物理教師希望學生能够非常容易地就掌握住各種單位名稱  相似文献   

5.
在普通物理的教學中,講到力學中機械能守恆定律、動量守恆定律和角動量守恆定律的時候,我們對於這三條定律的適用範圍,往往不很强調或不很注意。我們摘引梁寶洪所譯的福里斯—季莫列娃普通物理學中的幾段有關的材料來看一下。在第一卷第66頁上有着關於動量不滅定律的敘述:“構成一封閉系統的各物體底動量底向量和,即這封閉系統底總動量向量,在整個的運動期間內保持不變”。而關於封閉系統的敘述則是“物體彼此之間相互作用,但不舆這系統外部的物體相互作用”。在93頁有着能底不滅和轉换定律的敘述:“對於一封閉的系統(外力之功等於零),當一切過程在這系統內部發生時,這系統底能量保持不變,在此情形下,能量可以從某種形式轉變為另一  相似文献   

6.
讀了“物理通報”9月號葉、姜二同志合著“我們是怎樣進行彈性振動的傳播——波的教學的”一文後,對個人有很大的啓發,同時在某些方面自己也有些点滴的體會,這些體會不見得正確,願意在這里提出來談談,請同志們指正。“波”的這一部份教材是位於“振動”的後面,聲波的前面;而整個是屬於力學的系統範圍内的覀冊谶M行教学时,當然首先要使学生明瞭波是振動在彈性介質内的連續傳播,指出它是能量傳播的一種形式;但除此而外,我們还應該提出波是物質運動的一種形態,並且這種運動形態是比較複雜的。在力學部份中同學  相似文献   

7.
近來本通報收到有些讀者來信,對於教科書和本通报上所用某些物理學名詞,特別是某些和已往所用的不相同的名詞,提出詢問。本通報常務编輯委員會認為為了提倡使用正確的名詞和促進学術名詞的統一,對於讀者的詢問,應該較有系统地、較詳細地作出說明,又因為我參加過物理学名詞的審查工作,要我來擔負这个任務。在原则上,这當然是義不容辭的。不過物理学名詞審查工作小組早已体會,何時再行召集,不得而知,因此我只能根據個人在參加工作中所得到的一些體會來作說明,所提出的意見容或与工作小組其他同志的意見不盡相同,责任應該由我個人來負,這是我要在這时預先  相似文献   

8.
在物理教學中帮助學生建立真正科學的唯物主義的世界觀乃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這個過程從六年級起就應當開始。特别重要的是對於運動和物質的不可分離性,對於運動的永恆性,對於力是物體之間的  相似文献   

9.
中央文化教育委员会学术名詞统一工作委员会公佈商务印书馆出版在中央文化教育委員會學術名詞統一工作委員會领導下已經編訂審查並公佈出版了自然科學中不少部門的名詞,近來物理學名詞也公佈出版了,這是值得物理學界注意的事情。 從這部名詞的序例中我们知道中國物理學會對於物理學名詞不斷地收集資料和意見,並撰擬名詞,已有二十年的歷史。1950年9月起,學術名詞統一工作委員會下的物理學名詞審查工作小組在已有的基礎上進行增刪修訂,歷時兩年,纔得完工。足見這部名詞是經過多人審愼研究商榷而後决定的。全書包含名詞共9,696條,物理學上一般需用的名詞可說大致具備了。  相似文献   

10.
早晚的太陽视像何以會變橢,何以覺得比正午大?早晚以外的太陽視像都真是正圓形吗?“近者熱、遠者凉”的說法,何以與地球距日遠近的情形相矛盾?這些问題的一部份,在天文學、氣象学、物理學和心理學里面早已間接直接多多少少的有些說明。這里參酌新舊說法,加入本人意見,把這些問題集中起來談一談。談法取以下的方式: 1.盡可能運用一些數字,希望把定性的常識的說明,弄成比較接近於定量的科學性的說明。 2.雖然力求運用數字,但也力求結合實際,以免把物理的說明完全搞成演證幾何習題的樣子。即使有了計算結果,還盡可能的舉出實測數字作證,或說出實驗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抛體運動’是生活經驗中常接觸到的一種運動形式,但是在中學物理教學中指導學生進行這一課題的學習卻是比較困難的。現用課本把‘拋體運動’放在運動定律和運動的合成之後進行教學,是有其深長的意義的。但是叙述稍嫌簡略,因此在教學時,怎樣掌握教學大綱的精神,既不能把這一部分教材輕易地忽略過去,又要防止形式主義地向學生介紹空洞的結論,並須避免超出高一學生的智力範圍與數學水平而引用艱深的數學公式,這許多問題都是值得研究的。這裏我們提出我們對進行這一課題教學的幾點意見,請同志們指正。(一) 首先說明我們對於‘拋體運動’在高一物理教材中所處地位的認識,和根據這些認識而確定的教學要求。‘拋體運動’是在講過  相似文献   

12.
在學生學習物理的過程中,常常表現出許多對於物理知識的形式主義的了解。例如,學生在回答問题時能够很熟練的背誦出教科書中的關於物理概念和定律的詞句,但是對它們的意義的了解却非常不够,或者很不透澈。學生能够寫出物理定律的公式,但不能很好地運用它們來解決實際問題。讓我們舉幾個例子來說明一下這個問題吧。高中一年級的學生當學完了牛頓第三運動律後,由於教師的强調,都知道作用和反作用是分別作用在不同的物體上,可是,在他們碰到實際問題時卻忘掉了這一點。例如,當回答‘人為什麼能够跳高’這一問題時,有不少學生是按照如下的理解回答的:‘當人在地面上站着  相似文献   

13.
我過去對於習题課和家庭作業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的地位與作用以及二者之間的關係是很不清楚的。而對於習題課這一先进教學形式,尤其缺乏認識,因此在进行教學時,總是稀里糊塗,亂來一通,結果是: (1)使學生對課堂上所學到的理論知識,沒有很好的瞭解与鞏固; (2)沒有培养學生迅速地和正確地解决问題的能力; (3)学生家庭作業完成得不好。这对学生来讲,是一個重大的损失。 過去學生也經常這樣對我說:“課堂上講的東西,似乎都懂了,只是一拿着習題,就有困難,做不出。做一道題目有時要花費兩三小時,這是什么道理?”當初我聽到這些话,心里很不高興。但是面對着学生,我只好檢討一番:教  相似文献   

14.
熱力學第一和第二定律,就定律本身来講,學生是沒有甚麽難懂的。可是,在講述第一定律之後,接着講的是幾種過程與循環、分子自由度和能量均分等等,進而得出第二定律的結論。中間這段教材,我以為就大一學生來講,是不大容易分别有系統地很好掌握的。他們不曉得為什么要講這一套。對於所謂可逆過  相似文献   

15.
这本书是根据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国教育部教育出版社1948年版譯出的。著者的这一套苏联七年制學校物理教學法一共是四卷,物理實驗方法和實驗技術是其中的第二卷。第二卷包含三篇:第一篇的內容是關於学校物理研究室的設備問題,第二篇的內容是關於中等學校演示实驗的方法和技術問题,第三篇討論的是實驗室作業。譯本的第一分册是第二卷的第一篇。著者在本書的序言里說,這套教学法是在他自己“在培養物理教師和大學任教的二十五年工作經驗基礎上”來編寫的,換句話說,這套教學法是著者從二十五年工作經驗里總結出來的,因此它的內容非常充實,材料很丰富。  相似文献   

16.
一只有当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積極工作時,他們才能成功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學生能够牢固地记憶那些与自己的積极活动有關的東西。如果學生在學習知識時只是听讲,那麼記憶是不會十分踏实的,當然也不能养成運用既得知識的技能。於是,學生在學校和家庭独立地完成物理作業就具有重大的意義。学生完成家庭作業之所以必要,不僅因為在學校里没有足够的時间来完成大量的独立作業,並且因為教師佈置的家庭作業是獨立工作的最積極的形式。因此物理教学法認定學生家庭作業的重要性,而在教学大綱中對於每一課  相似文献   

17.
學習本報今年八月號所載北京地質學院蘇聯?铱ㄈ欠蚰峥路颉P於領導學生進行物理數學和技術課程習题課方法的報告’一文,使我對於‘習題課’這一蘇聯先進的教學形式開始有一比較全面的了解,使我對於‘習題課’這一教學形式的性質和它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的作用,對於‘習題課’的目的,進行‘習题課’的方式以及在‘習題課’中應該貫穿的最重要的原則是甚麽?開始有一正確的認識。现在把我自己學習這個文件後的一些體會和對於做好‘習題課’這一項教學工作的意見寫出來,希望讀者批評與  相似文献   

18.
物理學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研究物質的結構。研究光譜就是為的瞭解物質結構,更明顯的說,就是為的瞭解原子、分子及原子核的結構。我們都知道宇宙間一切物體都是由九十多種元素構成的。每種元素最小單位就是原子,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原子所結合起來的團體就是分子。原子本身是由一個帶陽電荷的原子核外  相似文献   

19.
水文地質系系主任邀我做個關於如何領導学生進行物理數學和技術課程習題課方法的報告,所以,今天我只講在課堂里领导學生做練習的方法,以及一些關於學生家庭作業的問题,因為這個問題在某種程度上与這個報告的基本内容有關。今天的報告中一點也不涉及關於講課的方法和领导学生進行實驗的方法,雖然這些問題也是很重要的。首先,必需聲明:不能形而上學地和脫離課程進行的具體條件來解决教學方法問題,而必需要辯證地考慮到該課程的内容和学生的程度,同時也要估計到教員的资歷、經驗及其個人的特點,和宨L;因此不可能說出有一個對  相似文献   

20.
我是這學期才参加工作的新教師,谈不上有什麽經驗,這裏我願意把我在初二上學期進行期末復習的經過報告出来,請大家批評指正。初二上學期物理課程按照每學期授課十八週计算,若講完聲學,有二小時的期末復習課。期末總復習是很重要的,因爲教學大綱中规定中學物理教學的第一绦任務是:“按照學生的年齡特徵,耠他们以系統的和鞏固的物理學的基本知識,使他们奠定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的基礎。”這裏指出學生所得的知識必须是系統的和鞏固的,要逹到這一目的,首先要靠平時教师在工作中的多方面的努力,而期末復習課對於使學生有系統地、鞏固地掌握全學期所學的知識,有特別重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