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槲皮素-Mg(Ⅱ)荧光体系的形成条件,建立一种测定槲皮素的新方法。在pH=9.2的硼酸盐缓冲溶液中,槲皮素可与Mg(Ⅱ)形成2∶1的络合物,在激发波长λex=450nm,发射波长λem=530nm时,体系的荧光强度与槲皮素浓度在4.3×10-8~3.2×10-6 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4.3×10-8 mol/L。该法成功地应用于番泻叶中槲皮素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2.
余琳  尚红霞  邱治平 《分析化学》2000,28(2):253-253
1引言槲皮素(3,5,7,3’4-五羟基黄酮),是许多天然中草药的主要成份,并有较好的祛痰、止咳及一定的平喘作用。目前,测定槲皮素的方法主要有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光光度法,而基于槲皮素-钨(Ⅵ)-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铝(CTMAB()体系的荧光光度法尚未见报道。2实验部分2.1仪器与试剂930型荧光分光光度计(上海第三分析仪器厂)。1.0x10-4mol/L橡皮素乙醇溶液;1.0x10-3mol/L钨(VI)溶液;其它试剂为分析纯,实验用水为去离子水。2.2实验方法于10ml比色管加入一定量棚皮素标准溶液,依次加入1.0mLX10-3钨(Ⅵ)溶液,2.…  相似文献   

3.
镓-槲皮素的分光光度法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镓与槲皮素的显色反应,在表面活性剂TritonX 100的存在下,于pH=4.5的HAc NaAc缓冲溶液中,镓与槲皮素形成1∶2的黄色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在446nm处,其表观摩尔系数为7.46×104L·mol·cm-1,线性范围为1.7×10-8~6.0×10-7g/mL,检出限为1.7×10-8g/mL。该法已成功用于中草药中镓的测定。  相似文献   

4.
在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存在下,氧氟沙星能与铝(Ⅲ)形成络合物而使氧氟沙星的内源性荧光显著增强,提出了氧氟沙星-铝(Ⅲ)-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荧光体系测定氧氟沙星含量的新方法。氧氟沙星在1.0×10-9~2.0×10-7kg/L范围内,与荧光增敏值成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检出限为5.0×10-10kg/L。该方法简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可直接用于片剂和注射液中氧氟沙星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5.
在NaAc HAc介质中,溶液中的铝(Ⅲ)能与氧氟沙星和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反应生成一稳定的络合物,使氧氟沙星的内源性荧光显著增强,据此建立了铝(Ⅲ) 氧氟沙星 SDS体系测定铝(Ⅲ)的荧光分析新方法。该体系的最大激发波长λex=365nm,最大发射波长λem=480nm,铝(Ⅲ)浓度在2.0×10-7~5.0×10-5mol L范围内,与荧光增强程度成正比。该方法可直接用于水样和食品中微量铝(Ⅲ)的测定。  相似文献   

6.
槲皮素-锑(Ⅲ)-Tween-80荧光光度法的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槲皮素与锑Ⅲ形成二元荧光络合物,Tween-80对体系有强烈的增敏作用,研究并建立了测定槲皮素的荧光光度法。在0.012mol/LHCl介质中,槲皮素浓度在1.2×10-5mol/L~2.88×10-4mol/L范围内与荧光强度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5×10-5mol/L。该法用于地锦草中槲皮素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槲皮素-锡(Ⅳ) 荧光光度法的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余琳  陈梅 《分析试验室》2000,19(4):53-55
研究了槲皮素-锡(Ⅳ)荧光体系的形成条件,建立了测定了槲皮素的荧光度法。在0.008mol/LHCl介质中,形成n(槲皮素):n「锡(Ⅳ)」=2:1的荧光络合物。TritonX-100对体系有强烈的增敏作用,激发波长为443nm。发射波长为495nm。  相似文献   

8.
铁(Ⅲ)-氧氟沙星-SDS三元体系的荧光特性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存在下,铁(Ⅲ)能与氧氟沙星形成络合物而猝灭氧氟沙星分子的内源性荧光,使其荧光强度显著降低,据此,提出了铁(Ⅲ) 氧氟沙星SDS体系测定铁(Ⅲ)的荧光分析新方法。铁(Ⅲ)浓度在2.0×10-8~2.0×10-6mol/L范围内与荧光猝灭值△F成正比,方法的检出限为1.0×10-8 mol/L。该法简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可直接用于水样和食品中微量铁(Ⅲ)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偶氮胂Ⅲ-镧(Ⅲ)褪色光度法测定蛋白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pH 2.5的酸性介质中, 蛋白质与偶氮胂Ⅲ-镧(Ⅲ)络合物能够相互作用, 形成超分子复合物而使溶液褪色. 最佳条件下, 在650 nm处吸光度的降低值, 与加入的牛血清白蛋白(BSA)或人血清白蛋白(HSA)、溶菌酶(Lyso)质量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 BSA在0.5~35 mg/L、 HAS在1~40 mg/L, 溶菌酶(Lyso) 1.7~45 mg/L, 相对标准偏差为0.82% (n=7). 方法用于人血清总蛋白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
槲皮素-钼(Ⅵ)-CTMAB荧光体系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槲皮素 钼(Ⅵ) CTMAB荧光体系的形成条件,并建立了测定槲皮素的荧光光度法。在pH 2.5~3.5的酸度条件下,形成槲皮素∶钼(Ⅵ)∶CTMAB=2∶2∶1 的黄色荧光络合物,激发波长为404.9 nm,发射波长为 472.2 nm,槲皮素浓度在 2.0×10-6 ~1.0×10-5 mol·L-1范围内与荧光强度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3.4×10-8mol·L-1,所拟方法用于测定中药槐米中的槲皮素,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铽-洛美沙星体系的荧光性质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pH 6.0~6.5的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中,铽(Ⅲ)与洛美沙星生成具有荧光特性的络合物,其激发波长在330 nm处,发射波长在546 nm处,相对荧光强度与洛美沙星质量浓度之间,在0.01~0.43 mg.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01 mg.L-1。方法应用于洛美沙星胶囊中含量的测定,测得回收率在96.5%~102.0%之间,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n=5)在1.5%~2.1%之间。  相似文献   

12.
混合表面活性剂对桑色素-镓(Ⅲ)荧光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季  何应律  赵锦端  赵中一  王茀鹏 《分析化学》1993,21(11):1296-1298
本文研究了混合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Triton X-100存在下,Ga(Ⅲ)与桑色素的荧光形成反应。在pH为0.7的HCl-NaAc缓冲溶液中,镓的检测限为1.7ng/ml,线性范围为2~120ng/ml,本法的灵敏度高,选择性好,采用适当分离方法消除干扰后可用于地质试样中镓的测定。  相似文献   

13.
彭荣华 《分析试验室》2006,25(11):20-22
在表面活性剂OP存在下,镓与胡椒基荧光酮(PIF)在pH 6.0 HAc-NaAc缓冲溶液中形成蓝紫色配合物,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8.51×104L.mol-1.cm-1,最大吸收波长为568 nm,配合物的组成比为n(Ga(Ⅲ))∶n(PIF)=1∶4。镓质量浓度在0~0.5μg/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镓(Ⅲ)的标准加入回收率在96.5%~102.1%之间。结合乙酸丁酯萃取分离干扰元素,用于测定粉煤灰中微量镓。  相似文献   

14.
对由溴化十六烷基吡啶(CPB)、辛基苯基聚氧乙烯醚(OP)、正丁醇、正庚烷和水组成的微乳溶液存在下,4-(6-甲氧基-8-喹啉偶氮)-间苯三酚与镓(Ⅲ)的显色反应,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分光光度法测定痕量镓(Ⅲ)的方法.结果表明:在pH 9.80的硼砂-氢氧化钠缓冲溶液中,镓(Ⅲ)与试剂形成1:2的红色络合物,络合物的最大吸收峰在525 nm波长处,表观摩尔吸光率为1.6×105mol-1·cm-1.镓(Ⅲ)量在μg·L-1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检出限(3S/N)为1 μg·L-1.方法用于煤和矿石中微量镓的测定,测得结果与原子吸收光谱法的结果相符,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均小于5%.在两实样的基础上用标准加入法做回收试验,测得其平均回收率为102.7%.  相似文献   

15.
铝对荧光试剂诺氟沙星有强的荧光增强作用,据此建立了测定微量铝的荧光分析方法。选择最大激发与发射波长分别为278 nm和441 nm,在pH 4.10的HAc-NaAc介质中,诺氟沙星的荧光强度变化与Al(Ⅲ)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范围为7.00×10-6~1.00×10-3mol/L,检出限为2.00×10-8mol/L,常见的共存离子不干扰测定。本方法已用于实际样品中Al(Ⅲ)的测定。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了以Fe(Ⅲ)为氧化剂分光光度法测定盐酸氯丙嗪的方法。在盐酸介质中,Fe(Ⅲ)将盐酸氯丙嗪氧化形成一种红色化合物,该化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位于525 nm,其摩尔吸光系数ε=1.05×104 L/(mol·cm)。盐酸氯丙嗪的质量浓度在0~20.0 mg/L范围内与体系的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r=0.999 2,加标回收率为94.0%~100.4%,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55%~1.42%(n=6)。该法灵敏度较高、选择性及重现性良好,可用于药品和血清中盐酸氯丙嗪的测定。  相似文献   

17.
诺氟沙星在胶束溶液中的荧光光谱特性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诺氟沙星在pH值为2.1的酒石酸-酒石酸钠缓冲溶液中具有较强的荧光,十二烷基磺酸钠(SDS)胶束溶液对诺氟沙星的荧光有增敏作用,线性范围为0.069 3~0.693 0μg/mL,回归方程为F=66.89c 0.149 4,相关系数为0.999 4,检出限为0.010 3μg/mL。用该法测定滴眼液和胶囊中诺氟沙星的含量,相对标准偏差为0.10%~0.93%,回收率为90.91%~108.5%。  相似文献   

18.
核酸-8-羟基喹啉-钪(Ⅲ)体系的荧光特性及其分析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PH 6.8~8.8的酸度范围内,小牛胸腺脱氧核糖核酸(ctDNA),鱼精子脱氧核糖 核酸(fsDNA)以及酵母核糖核酸(yRNA)分别与8-羟基喹啉(8-HQL)和Sc(Ⅲ)形成的三元 体系受 264~270 nm紫外光激发将发出 490~496 nm的荧光。与 Sc(Ⅲ)和 8-HQL 二元络合 物相比,三元体系的荧光量子产率增大,荧光寿命增长,最大发射波长紫移约 10 nm。6个合 成样品的分析结果表明,利用 Sc(Ⅲ)/8-HQL能十分灵敏的测定脱氧核糖核酸。  相似文献   

19.
用荧光法探索了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十二烷基硫酸钠(SDS)、β-环糊精(β-CD)、聚氧乙烯月桂醚(Brij-35)4种有序介质,及反应时间、pH等条件对槲皮素-Al 3+体系荧光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四种有序介质中,CTMAB在酸性介质(pH=6.10)下对槲皮素-Al 3+体系荧光增敏效果最好,在λex/λem=450/539nm处有强荧光峰。据此,建立了一种用CTMAB增敏荧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的新方法,其线性范围为4.0×10-8~1.0×10-5 mol/L,检出限为1.24×10-8 mol/L,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26%。方法已用于银杏叶片中黄酮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20.
在NaAc-HAc介质(pH5.3)中,铬黑T(EBT)和Ga(Ⅲ)-EBT分别于-0.40V和-0.63V产生的峰电流具有吸附特性,均为不可逆电极反应过程。测得EBT和Ga(Ⅲ)-EBT的电子传递系数(α)分别为0.38和0.58,电子转移数(n)和质子数(m)均为2°EBT在电极表面的饱和吸附量(Г_0~S)为5.6×10~(-10)mol/cm~2。在pH4.8~5.6间,EBT(H_3L)主要以H_2L~-形式存在;Ga(Ⅲ)与不同浓度的EBT形成组分比分别为1:1和1:2:两种络合物,相应累积稳定常数K_1=7.2×10~(12),K_2=5.3×10~(25)。提出了它们的电极反应机理,并对温度试验过程中产生的“热色(电)效应”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