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姜小明  丁宁  赵濉 《波谱学杂志》2012,29(3):388-392
利用ESR测定了自由基探针5-doxyl stearic acid在烷基苯磺酸钠溶液中超精细偶合常数(AN)和旋转相关时间(τR). 根据AN随浓度的变化规律测定了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团浓度(cmc),并与表面张力法的结果作了对比. 通过分析AN和τR数据,讨论了位于磺酸根邻位的疏水短链的长度变化对胶团微极性和微粘度的影响. 结果表明,当疏水短链的碳原子数增加时,临界胶团浓度降低,胶团微极性增加,胶团微粘度降低.  相似文献   

2.
表面活性剂SDS/TX-100混合体系的NMR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NMR测量了不同比例的SDS/TX-100混合溶液中质子化学位移,结合表面活性剂溶液的两态交换模型,分析了质子化学位移随浓度的变化趋势, 求出了不同比例混合溶液中两种表面活性剂各自的临界胶束浓度及混合胶束的临界胶束浓度. 依据理想混合溶液理论,预测了混合胶束的临界胶束浓度,计算了溶液中SDS与TX-100之间的相互作用参数和SDS在混合胶束中的摩尔分数. 根据所得参数讨论了混合胶束的形成过程. 利用文中和文献中混合体系的实验数据验证了协同作用理论改进前后的适用性,表明改进后的协同作用理论完善一些.  相似文献   

3.
通过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实验测量了温度为298.0 K时3种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辛基苯基聚氧乙烯醚(TX-100)和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组成的复配体系CTAB/TX-100、SDS/TX-100和CTAB/TX-100/SDS中各组分的化学位移,得到了各混合体系中CTAB、TX-100和SDS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对不同体系中各组分CMC随摩尔分数的变化曲线进行比较,发现了空间效应对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中协同作用的影响在一定的情况下并不逊于静电相互作用:表面活性剂分子的截面积越大,对体系中其他组分的协同作用越强;当组分间存在弱的静电相互作用时,空间效应对协同作用起到更主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自发射荧光猝灭测定Gemini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胶团聚集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Gemini表面活性剂C11pPHCNa分子联接链上的对苯氧基在激发下自发射荧光。当浓度超过0.45 mmol·L-1时,激发光谱谱带的拓扑结构发生一系列变化,导致不同于对应的吸收光谱。由于联接链上的对苯氧基明显猝灭了外加探针芘发射的荧光,所以不能用传统的方法测定这类胶团的聚集数。文章利用甲基紫精(MV2+)可有效猝灭C11pPHCNa分子自发射荧光的原理,建立了测定这类胶团平均聚集数的方法。由该方法获得C11pPHCNa胶团平均聚集数为20.6;在溶液体相摩尔比为3∶7的C11pPHCNa/C12-S2-E1-C12·2Br体系中,混合胶团的平均聚集数为11.8。  相似文献   

5.
表面活性剂全氟庚酸和全氟辛酸的19F NMR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测定了全氟庚酸(PFHA)和全氟辛酸(PFOA)在三氟三氯乙烷或正戊醇溶液中的不同浓度的19F NMR 化学位移并归属了谱图. 研究了活性剂浓度对化学位移影响的机理和对不同核的不同影响. 由化学位移δ值对浓度倒数作图,可求得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全氟庚酸:0.0195 mol/L (戊醇溶剂)和0.0406 mol/L(三氟三氯乙烷溶剂);全氟辛酸:0.0547 mol/L(戊醇溶剂). 用计算模拟法使δ对浓度倒数作图同实验数据作图相比较,可推测得全氟辛酸戊醇溶液的单体分子与胶束大分子的平衡常数为K=21(mol/L)-(n-1)和胶束聚集数n=3.9.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CH基团中氢原子的精确化学位移值的问题,引入相对化学位移值概念.内标法和外标法用于测量全浓度范围的N-甲基乙酰胺水溶液.对于同一个分子来说,选择分子内某个基团的氢原子化 学位移作为一个标准值,得到的其它基团氢原子相对化学位移值随温度和浓度的变化是和测试方法无关的.  相似文献   

7.
通过化学还原的方法分别制备了具有正、负电性的纳米银胶 .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了正、负电性银胶以及混合银胶体系中加入碱性品红分子后的聚集行为 .通过测定碱性品红分子在正、负电性银胶以及混合银胶体系中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的变化 ,探讨了不同电性银胶基底对碱性品红表面增强拉曼活性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混合溶胶体系所具有的不同于单一溶胶的聚集特性能有效的改善单银胶体系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活性 .  相似文献   

8.
采用1H NMR波谱技术研究了正丁醇对PEO-PPO-PEO嵌段共聚物温度依赖的胶团化过程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正丁醇的加入急剧地降低嵌段共聚物的临界胶团温度(CMT). 化学位移变化表明正丁醇烷基端与嵌段共聚物PPO链段之间的疏水相互作用是导致嵌段共聚物CMT降低的主要原因. 选择性激发ROE实验进一步证实,在形成的嵌段共聚物-正丁醇混合胶团中,正丁醇的烷基链段进入胶团内核而正丁醇的羟基端则处于胶团外壳一侧.  相似文献   

9.
银胶中苯甲酸表面增强拉曼峰强的温度效应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周勇  吴国祯 《光散射学报》1992,4(2):115-120
本文测定了银胶中对应于苯甲酸分子不同部分振动模的表面增强拉曼峰强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形。当温度上升时,表面增强拉曼峰强一般随之降低,但对不同之振动模有着不同的速率。此结果以这样的图象来解释:表面增强拉曼效应是距离(指与银胶颗粒之表面距离)的函数,并且化学与物理机制均起作用,前者为近距离效应而后者为长距离效应。文中半定量地讨论了此二机制对苯甲酸分子不同部分的增强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利用化学还原的方法分别制备了具有正、负电性的纳米银胶 ,通过测定结晶紫分子在正、负电性银胶以及混合银胶体系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的变化 ,探讨了不同电性银胶基底对结晶紫分子表面增强拉曼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混合银胶体系能有效的改进单银胶体系的表面增强拉曼活性。  相似文献   

11.
对氮作稀释剂DF化学激光器的实用化途径进行探讨,对实验输出性能进行分析研究,并与一般的氦稀释剂DF激光器性能作一比较,结果表明,单从器件本身输出性能来说,氮稀释剂略次于氦稀释剂,但从综合性能考虑,氮稀释剂DF化学激光器仍是实用型器件理想的候选者之一。  相似文献   

12.
炉内喷钙脱硫对锅炉热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炉内喷钙脱硫的化学反应过程,经过化学分析和数学推导,得出了锅炉采用炉内喷钙脱硫后化学反应热、飞灰量和烟气量的增加对锅炉热效率影响的计算公式。采用三种试样的试验结果,定量分析了煤的含硫量不同时,随着钙硫摩尔比的变化喷钙脱硫引起的热损失的变化。结果表明,化学反应热损失大于飞灰和烟气量增加造成的热损失,当煤的含硫量为3.46%时,可使锅炉热效率降低1%左右。  相似文献   

13.
用~(23)Na NMR技术并借助于水溶性位移试剂Dy(PPPi)_2~(7-) 研究了新型光敏剂—竹红菌乙素光敏损伤对鼠腹水肝癌细胞Na~+通透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乙素光敏作用下,细胞内Na~+浓度随曝光时间的延长和乙素浓度增高而增加。同时观察到细胞外~(23)Na_(ovl)NMR峰的化学位移(δ值)随光照时间增加而向低场位移。分析表明:化学位移的改变与细胞膜损伤引起细胞内K~+泄漏和K~+、Na~+竞争位移试剂有关。因此,化学位移的改变也可作为光敏损伤的指标。本文还就Na~+平衡失调与细胞死亡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对化学反应进行模拟的关键是找到准确的化学反应抽样几率及位阻因子.本文对国内外应用较普遍的两种计算复合反应位阻因子的方法,即正、逆反应速率法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并用不同的分子对这两种方法分别进行了模拟.最后将模拟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发现随着稀薄程度的增加;正反应速率法的模拟结果与理论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5.
本文用1H、13C NMR及UV对六个莰烯衍生物进行了研究,给出了全部13C谱线和部分1H谱线的归属。对13C、1H化学位移进行了关联,获得了近乎直线的13C-1H相关图。结果表明,13C化学位移与UV λmax无必然联系,而与电荷密度密切相关。本文对此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COLOC-S脉冲序列在天然有机化合物结构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杨延武  姬昂 《波谱学杂志》1991,8(4):415-424
本文用远程异核化学位移相关谱(COLOC-S脉冲序列)和异核化学位移相关谱研究了香茶菜属二萜类化合物冬凌草甲素和香茶菜醛的化学结构,并对这两个化合物的13C和1HNMR谱线进行了归属。  相似文献   

17.
23Na NMR技术并借助于水溶性位移试剂Dy(PPPi)27-研究了新型光敏剂-竹红菌乙素光敏损伤对鼠腹水肝癌细胞Na+通透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乙素光敏作用下,细胞内Na+浓度随曝光时间的延长和乙素浓度增高而增加。同时观察到细胞外23Naout NMR峰的化学位移(δ值)随光照时间增加而向低场位移。分析表明:化学位移的改变与细胞膜损伤引起细胞内K+泄漏和K+、Na+竞争位移试剂有关。因此,化学位移的改变也可作为光敏损伤的指标。本文还就Na+平衡失调与细胞死亡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本文用远程异核化学位移相关谱(COLOC-S脉冲序列)和异核化学位移相关谱研究了香茶菜属二萜类化合物冬凌草甲素和香茶菜醛的化学结构,并对这两个化合物的~(13)C和~1HNMR谱线进行了归属。  相似文献   

19.
 在高温高压条件下采用过量氧化锌氧化单质用的方法合成了富硼固体以B7O,并利用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红外光谱、二次离子质谱等测试手段,对合成产物进行了表征。测试结果表明,组成富硼固体B7O的基本结构单元是十二个硼原子组成的正二十面体,氧原子存在于这些结构单元的间隙之间,并与结构单元中的硼原子互相成键。本文所采用的合成方法较其它方法可以更方便地得到结晶情况很好的单相富硼固体B7O。  相似文献   

20.
化学工程中分形问题的正交配置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福生  马正飞  王晟 《计算物理》2001,18(3):235-240
将欧氏空间中的正交配置法扩展到分数维的情况,并将它应用于化学工程中具有分形结构的反应扩散问题的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理论解的相应结果作了对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