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陆埮 《物理》2007,36(12):927-928
2007年9月19日,在中国物理学会秋季学术年会期间,庆祝施士元先生百岁寿辰暨施士元文集首发式在南京大学安中楼举行.不幸的是,一个星期后,施先生就永远地走了.  相似文献   

2.
王凡 《物理》2007,36(12):930-931
施士元先生于2007年9月28日从容走完了他百年人生.一个小孩出生了,亲朋好友都会向其父母预祝小生命百岁;见到老年人,中国人习惯祝愿他或她百岁长寿.可真能在世百年的人并不多.施先生真正目睹了中国百年变迁,从满清王朝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里有各种因素,淡泊人生应是施先生长寿之道.  相似文献   

3.
徐龙道 《物理》2007,36(12):940-943
施士元教授因病于2007年9月28日逝世,华年百岁,消息传来,使我倍加缅怀师生之情.他一生为振兴中华而奋斗,为国为民,不计个人利益和名利,以身作则,工作勤奋,任劳任怨,为科教兴国而奋斗的精神,我永远铭记在心.现就我所知道的其中几个突出业绩举例简单叙述.  相似文献   

4.
《物理》2007,36(12):I0001-I0004
施士元先生(1908—2007)是我国杰出的物理学教育家和核物理学研究先驱,他于1929年进入法国巴黎大学镭研究所,在居里夫人指导下从事核谱学研究.是居里夫人为中国培养的唯一的一名物理学博士。施士元先生是我国最早从事核谱学研究的学者。他1933年回国后.受聘于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前身),从此在南大执教50多年,先后任物理系教授、系主任,是南京大学核物理和金属物理学科的开创者。施先生热爱祖国,热爱科教事业.热爱物理学,为我国物理学教学事业兢兢业业、勤奋刻苦地贡献了一生.为祖国培育出一大批优秀物理学人才。2007年9月28日,施先生走完他多彩的百年人生,在南京安详逝世。施先生虽然已经离去,但他诲人不倦、平易近人.淡泊名利.不求闻达的高贵品质将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中.他为我国物理学发展所做出的宝贵贡献将永不磨灭。为永久纪念施士元先生的功绩.本刊特约施先生的多位学生、同事撰文.刊出此缅怀专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施士元先生于2007年9月28日从容走完了他百年人生。一个小孩出生了,亲朋好友都会向其父母预祝小生命百岁;见到老年人,中国人习惯祝愿他或她百岁长寿,可真能在世百年的人并不多。施先生真正目睹了中国百年变迁,从满清王朝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里有各种因素,淡泊人生应是施先生长寿之道。施士元先生1929年毕业于清华,适逢江苏省招考公费出国留学生,施士元和王淦昌等清华同学一起去报考,凭着清华四年功底,他和王淦昌同时在300多考生中脱颖而出。他选择去法国留学,并申请去当时名闻世界的由居里夫人主持的巴黎大学镭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居里夫…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名学生,60多年前他曾留学法国,在巴黎大学镭研究所成为世界著名物理学家玛丽·居里夫人为中国培养的唯一的物理学博士;作为一名园丁,半个多世纪来,他辛勤耕耘在南京大学教学第一线,桃李满天下,其中有举世闻名的核物理学家“中国的居里夫人”吴健雄等12名中科院院士。他就是著名物理学家、教育家、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施士元。施老是我国核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  相似文献   

7.
冯端 《物理》2010,39(11)
在我的记忆中,南京大学1953年就在当时学苏联的浪潮下建立了金属物理教研组.当时施士元教授担任主任.1958年,施士元教授调任新建的核物理教研组,由我开始担任金属物理教研组主任.  相似文献   

8.
1929年,施士元以优异的成绩成为清华大学首届毕业生后,通过江苏省官费出国留学资格考试,进入法国巴黎大学,师从居里夫人。他是居里夫人为中国培养的唯一一位物理学博士。这里,我们征得施士元女儿施蕴中的同意,以《在居里夫人身边的日子》为题,从《施士元——回忆录及其他》一书中摘录有关章节,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欧阳容百 《物理》2007,36(12):932-935
我国著名科学家、杰出的物理学教授、尊敬的老师施士元先生走完百年人生旅程与世长辞了.在沉痛悼念施先生的日子里,脑子里不时浮现老师生前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缅怀他出色的业绩和高尚的情操,令人敬佩和怀念.  相似文献   

10.
二○○七年九月十九日尊敬的施先生亲属,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校友,老师们、同学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齐聚一堂,共同庆祝施士元先生的百岁寿辰,并庆祝施先生的文集《施士元———回忆录及其他》的出版。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南京大学党委和行政,向施先生表示最诚挚的敬意和最衷心的祝贺!向前来参加庆祝活动的施先生的亲属们、向各位嘉宾和校友们表示最热烈的欢迎!施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核物理学家,是我国最早从事核谱学研究的学者之一,学术造诣精深、科研成就卓越。作为居里夫人唯一的中国物理学学生,施先生在巴黎大学镭研究所工作期间,与居里夫…  相似文献   

11.
叶企孙先生是我国当代有卓越贡献的爱国物理学家、教育家.为纪念叶先生的学术成就.和叶先生在发展我国科学事业上的贡献和他的爱国业绩、崇高品德和远见卓识,陈岱孙、赵忠尧、钱临照、盂昭英、王淦昌、施士元、王明贞、傅承义、沈同、马大猷、彭桓武、  相似文献   

12.
缅怀施先生     
赖启基 《物理》2007,36(12):935-936
施先生走了,在为他举办百岁寿辰隆重的祝寿会后不久,安详而坚实地走了.  相似文献   

13.
夏建白 《物理》2005,34(8):611-613
黄昆先生从1951年回国以后,主要从事教育工作,把大部分精力放在教“普通物理”、“固体物理”和“半导体物理”等几门课上.1956年3月我国制定了12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当时任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的黄昆先生参与了制定这个规划,他和其他专家一起建议:为了适应迅速发展的半导体科学技术事业的需要,要尽快培养半导体专门人才.不久当时的高等教育部就决定,将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和东北人民大学(后改为吉林大学)物理系部分教师和四年级本科生以及研究生从1956年暑假起集中到北京大学物理系。  相似文献   

14.
汤道銮 《物理》2007,36(9):698-699
吴健雄博士是世界公认的杰出的女性物理学家,被誉为“核子物理女王”和“中国的居里夫人”。她生于江苏太仓,是太仓的女儿,也是南京大学的校友。吴健雄于1930年被苏州女子中学保送进入南京大学前身学校之一的中央大学物理系学习。  相似文献   

15.
2014年5月1日突然接到师友从兰州大学打来的电话,钱伯初老师永远离开了我们,听到这个消息大为震惊和悲恸,不知不觉中竞流下两行泪水.我们熟悉、尊重、崇拜的钱老先生就这样撒手人寰了!一种很久没有过的仰天长叹之情油然而生.他的逝世,无疑是中国物理教育界的一大损失,也使我们失去了一位有影响、有激情、有力量的良师益友.本文仅对钱先生在物理教育方面的成就和贡献进行一些梳理与归纳,以此表达缅怀之心和铭感之情.  相似文献   

16.
1993年初由南京大学校友总会转来李永泰先生提供他叔父李国鼎先生等在1930年编写的《物理学会手册》(HANDBOOKOF THEPHYSICAL SOCIETY)的复印本.该书 64开本,共102页,记载着当时中央大学物理系与物理学会的情况.在寒假中乘春节拜年之际,请施士元、冯端先生过目,他们过去部未曾见过此书,很有兴趣地阅读了,因时间相隔60多年,故此书不乏对物理学具有史料价值,尤其对中央大学物理系的建立、艰辛地发展和当时的教学、科研及学会工作情况,是一部具有相当丰富资料和有价值的史书. 李国鼎先生1930年寒假毕业于中央大学物理系(为民国20…  相似文献   

17.
戴念祖 《物理》2007,36(3):253-255
2006年7月,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了胡大年博士的著作《爱因斯坦在中国(1917~1979)》一书.它以29.5万字篇幅,洋洋洒洒地描述了相对论在中国的60余年的状况.全书5章:第1章,讲述明清两代中国“没有经典物理学之事实”,这是作为以下两章的情景引线而特辟的首章;第2、3章,叙述中国人拥抱、传播和研究相对论,其原因如第1章所述;第4、5章,讲述爱因斯坦对中国之友谊,以及爱因斯坦形象在中国从“蒙污”到“受批判”的历史过程.该书是胡大年“在其博士论文基础上改写而成的,系第一部论述中国接纳爱因斯坦极其相对论历程的专著”(该书“内容提要”).书前载5位教授级外国学者“对本书的评价”,抑为对胡大年博士论文的审评书中摘录而得.该书中文本的最后完稿时间为2006年6月6日.  相似文献   

18.
陈省身 《物理通报》2004,(12):29-29
林家翘教授说,他和陈省身都认为,为寻求真理而进行的科学研究不同于做项目、产品的研究和开发,科学研究的贡献比科技的贡献要重要.中国有句古话:“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将人培养好了,他以后可做几十年的贡献.因此,人的教育一定要做到“博大精深”.对一个科学家来说,  相似文献   

19.
中国引力与相对论天体物理学会第一届代表大会于11月12日至17日在苏州市举行.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党组书记甘柏同志致开幕词.出席会议的代表130余人,他们来自科研、教育、科普各条战线的80个单位.我国老一辈著名科学家周培源、彭桓武、卢鹤线、胡宁、王治梁、施士元、周孝谦等同志出席了大会.从去年广州引力与相对论天体物理讨论会后,一年来我国在理论研究、观测资料分析和引力实验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进展,会议收到论文50篇,其中35篇在会上作了报告.周培源教授在会上就他的近期工作,作了题为“坐标在广义相对论引力论中的意义”的学术报…  相似文献   

20.
声学消息     
中国国防水声学的奠基人──汪德昭院士获九七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何梁何利基金1997年度评奖已经揭晓,汪德昭院士荣获本届“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的物理学奖,奖金15万港币.1997年9月23日在香港颁发了证书和奖金.汪德昭院士1905年生于江苏灌县.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名誉所长.他完成了有关大气中离子平衡态的“朗之万-汪德昭-布加里”理论,推动了我国的水声研究.下面简要介绍汪德昭院士在创建我国水声学方面的主要贡献.汪德昭院士任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所长近二十年,并兼任声学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