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β-环糊精增敏亚甲基蓝荧光法测定左氧氟沙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增敏亚甲蓝荧光法测定左氧氟沙星新方法。左氧氟沙星(LVFX)与Br2发生加成反应,剩余的Br2能氧化亚甲蓝(MB)使其荧光降低,通过测定亚甲蓝的荧光强度间接测定左氧氟沙星(LVFX)的含量,加入适量β-环糊精(β-CD)使其荧光强度上升为原来的近2倍,大大提高其灵敏度。该体系最大激发波长为λex=660 nm,最大发射波长为λem=678 nm,线性范围为0.002~1.6 mg/L,检出限为0.0008 mg/L,相对标准偏差为0.13%。本方法可作为痕量左氧氟沙星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2.
在HCl介质中,溶液中的铬(VI)与对二甲氨基苯基荧光酮(p-DMPF),β-环糊精(β-CD)和酒石酸钠(Tart)反应产生多元混合络合物,使对二甲氨基苯基荧光酮溶液的荧光明显熄灭,据此建立了测定痕量铬的荧光熄灭新方法。该体系的最大激发波长λex=365nm,最大发射波长λem=527nm,铬(Ⅳ)含量在0~2.0μg/25ml范围内,荧光熄灭程度与铬(Ⅳ)浓度成正比,此方法简单,灵敏度高,可用于水样中铬(Ⅳ)含量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在HCl介质中,吐温80(Tween80)和β-环糊精(β-CD)存在下,钼与水杨基荧光酮(SAF)形成复杂配合物使荧光熄灭,由此建立了测定微量钼的荧光熄灭新方法。该体系的最大激发波长λex=455 nm,最大发射波长λem=522 nm。Mo(Ⅵ)量在0~0.12μg/mL范围荧光熄灭程度(ΔF)与Mo(Ⅵ)质量浓度呈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ΔF=31.839ρ(μg/mL) 29.726,相关系数R2=0.9996,检出限为1.53μg/L。该方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用于测定水样中的微量钼,回收率在99.4%~100.8%之间。  相似文献   

4.
在pH 9.0的PBS介质中葡萄糖与亚甲基蓝反应,使亚甲蓝荧光猝灭。若换用β-环糊精/亚甲基蓝荧光探针,则体系的荧光猝灭强度大大提高。葡萄糖的质量浓度在0.02~26mg·L-1之间与其荧光强度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0.002mg·L-1。据此,建立了以β-环糊精/亚甲基蓝为荧光探针直接测定葡萄糖的荧光分析方法。该体系最大激发波长为660nm,最大发射波长为678nm。加标回收率在97.4%~101%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5)在均小于2.5%。  相似文献   

5.
在pH 6.4的磷酸盐介质中,有铜(Ⅱ)存在时,由反应体系水杨基荧光酮(SAF),β-环糊精(β-CD)及乳化剂OP所产生的荧光,由于铜(Ⅱ)与SAF反应生成了配合物而产生猝灭现象,而且荧光强度的减弱程度与铜(Ⅱ)的质量浓度在0.24 mg·L-1以内呈线性关系.荧光检测系在激发波长(λex)365 nm和发射波长(λem)523 nm条件下进行.基于上述事实,提出了测定痕量铜的荧光分光光度法,在应用此方法测定自来水中痕量铜时,测得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100.6%,平均相对标准偏差(n=6)为0.24%.  相似文献   

6.
合成了新型试剂 3 对氟苯基 5 ( 2′ 羧基苯偶氮 )若丹宁 ,并经元素分析、IR确证了其结构。研究发现在 pH =5 .2时该试剂与痕量铋 (Ⅲ )形成的螯合物可使试剂的荧光强度大大减弱 ,在λex/λem =30 5nm/40 4nm处有最大峰 ;其荧光猝灭值与铋的浓度在 1.0~ 12 μg/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 ,检出限达 0 .2 6μg/L。建立了荧光光度法测定痕量铋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以5-马来酰亚胺-2-(间马来酰亚胺基苯基)苯并噁唑(DMPB)为荧光试剂,建立了在一定量半胱氨酸(Cys)存在下荧光光度法直接测定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新方法。研究表明,DMPB荧光很弱,其结构中的两个马来酰亚胺基团都能与GSH或Cys发生反应,生成具有强荧光的产物。并且DMPB与GSH或Cys的生成物(分别称为DMPB-GSH和DMPB-Cys)的最大荧光波长会以不同的速率从eλx/eλm=302/372nm红移至eλx/eλm=310/430 nm,最终均在eλx/eλm=310/430 nm处稳定。在pH 7.0的Na2HPO4-KH2PO4缓冲溶液中和35℃下,DMPB与GSH或Cys反应15 min后,生成的DMPB-GSH的最大荧光波长为eλx/eλm=302/372 nm,且最大荧光强度可以稳定1h,而DMPB-Cys的最大荧光波长为eλx/eλm=310/430 nm,且荧光较弱。利用这一差别,我们选择在eλx/eλm=302/372 nm的荧光波长下测定GSH,完成了0.3倍(Cys∶GSH,摩尔比)Cys存在下对GSH的直接测定,方法线性范围为4.0×10-8~9.6×10-7mol.L-1,检出限(S/N=3)为1.5×10-9mol.L-1。用该法测定了人全血中的GSH,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8.
侯明  张静 《分析试验室》2003,22(Z1):238-238
探讨了荧光红与曙红Y之间的荧光能量转移,研究了Cu(Ⅱ)-荧光红-曙红Y-邻菲罗啉能量转移荧光猝灭体系的最佳条件,建立了荧光分析测定痕量铜的新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在λex/λem=404.7 nm/545 nm,乳化剂0P存在下,荧光红的荧光光谱(λem=524 nm)和曙红Y的吸收光谱(λmax=520 nm)能有效重叠.当荧光红和曙红Y单独存在时,其最大发射波长分别为524 nm和545 nm;当荧光红和曙红Y同时存在时,曙红Y的最大发射波长不变,但其荧光强度明显增大,可见,荧光红和曙红Y分别作为能量给予体和能量接受体发生能量转移,使曙红Y荧光光谱灵敏度增大.在pH 6.5~7.6的KH2PO4-NaOH缓冲溶液中,Cu(Ⅱ)与曙红Y和邻菲罗啉形成配合物使曙红Y的荧光猝灭,加入荧光红后,体系的荧光猝灭值大大增加.利用荧光红-曙红Y能量转移荧光猝灭法测定痕量铜,提高了测定铜的灵敏度和选择性.铜含量在0~250μg/L范围内与曙红Y的荧光猝灭程度成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为0.082μg/L;测定100μg/L铜溶液,其相对标准偏差为4.6%;样品加标回收率为101%~107.7%.方法已应用于人发、茶叶中痕量铜的测定.  相似文献   

9.
合成了新型试剂3-对氟苯基-5-(2′-羧基苯偶氮)若丹宁,并经元素分析、IR确证了其结构.研究发现在pH=5.2时该试剂与痕量铋(Ⅲ)形成的螯合物可使试剂的荧光强度大大减弱,在λex/λem=305 nm/404 nm 处有最大峰;其荧光猝灭值与铋的浓度在1.0~12 μg/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达0.26 μg/L.建立了荧光光度法测定痕量铋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在pH5.5~7.0的HAc-NaAc缓冲溶液中,锆与氟、7-碘-8-羟基喹啉-5-磺酸(H_2QSI)、EDTA及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形成五元荧光络合物,其组成为Zr(Ⅳ):F:H_2QSI:EDTA:CTMAB=1:2:1:1:4.络合物的最大激发波长(λ_(ex))为365nm,最大发射波长(λ_(em))为 500 nm.由此建立了锆的选择性好、灵敏度高的荧光测定新方法.方法的检测限为 0.8μg/L.测锆的线性范围为 0.0016~1.04 mg/L.应用于合金中锆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胶束体系中乳酸环丙沙星的铁敏化荧光性质.实验发现,在pH 5.56的HAc-NaAc介质中,溶液中的Fe(Ⅲ)能与乳酸环丙沙星和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反应生成稳定的络合物从而增强乳酸环丙沙星分子的内源性荧光,使其荧光强度显著增强.据此,建立了Fe(Ⅲ)-乳酸环丙沙星-SDS三元体系荧光增强法测定微量乳酸环丙沙星的新方法.该体系在最大激发波长λex=365nm,最大发射波长λem=430 nm时,乳酸环丙沙星浓度在4.0×10-9~2.0×10-5 mol/L范围内与其荧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为:6.2×10-10 mol/L,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8%(c=2.0×10-7 mol/L,n=5).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在pH5.0~6.4的HAC-NaAC缓冲介质中和CTMAB存在下,Mo(Ⅳ)对二甲氧基羟基苯基荧光酮(DMH-PF)的荧光猝灭效应,建立了荧光猝灭法测定微量Mo(Ⅳ)的新体系,DMH-PF最大激发波长为λex=514nm、最大发射波长为λem=547nm,DMH-PF与Mo(Ⅵ)形成1:2配合物使荧光猝灭,荧光猝灭量与Mo(Ⅵ)在0~0.072mg/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为0.0022mg/L,体系稳定,灵敏度高,采用液膜分离富集钼,可应用于合金钢和石墨中微量钼的测定。  相似文献   

13.
等色吸收荧光猝灭法快速测定食品中苏丹红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乙醇介质中, 强荧光染料吖啶的荧光波长478 nm与苏丹红Ⅰ的吸收光波长480 nm十分接近, 由于等色性苏丹红Ⅰ能够有效吸收吖啶发出的荧光, 使吖啶在激发波长λex=410 nm、荧光波长λem=478 nm处荧光猝灭, 依此建立了荧光猝灭测定苏丹红Ⅰ的新方法. 该方法快速、简便, 其线性范围为3.72~37.2 mg/L, 方法检出限为1.1 mg/L. 用于辣椒、辣椒酱食品中痕量苏丹红Ⅰ的测定. 6次平行测定, 相对标准偏差为0.8%~2.7%, 加标回收率为89.5%~104.0%.  相似文献   

14.
巯基葡聚糖分离富集催化动力学荧光猝灭法测定痕量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痕量组分镉的测定对于工业、环境、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研究了在pH=5.2邻苯二甲酸氢钾-NaOH介质中,痕量镉催化H2O2氧化3-(4′-氟苯基)-5-(2′-羧基苯偶氮)若丹宁,而荧光猝灭存在明显的催化作用,由此建立了动力学荧光法测定痕量镉的新方法。该体系的激发和发射波长分别为λex/λem=307nm/408nm,通过实验测定反应表观活化能为59.06kJ/mol;反应速率常数为0.101s-1;线性范围为0~10.0μg/L;检出限为3.9×10-7g/L。采用巯基葡聚糖凝胶分离富集,消除了共存离子的干扰,显著提高了方法的选择性和灵敏度。本方法应用于食品和人发中镉的测定获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荧光光度法测定环境水样中的苯酚和对苯二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建立了荧光光度法直接测定环境水样中的苯酚和对苯二酚的新方法.通过β-环糊精增敏,三维荧光扫描选择测量波长,在波长对为λex/λem=273/307 nm时测定苯酚,苯酚的线性范围为0~1×10-4 mol/L,检出限为6.6×10-8 mol/L;在波长对为λex/λem=295/331 nm时测定对苯二酚, 对苯二酚的线性范围为0~1.5×10-5 mol/L,检出限为5.2×10-9 mol/L,回收率达到93.5%~103.5%.  相似文献   

16.
侯明 《分析试验室》2003,22(Z1):254-256
在pH 8.0~9.0的KH2PO4-Na2B4O7缓冲溶液中,在乳化剂OP存在下,溶液中的汞(Ⅱ)与邻菲啰啉(o-phen)和水杨基荧光酮(SAF)反应生成一多元配合物,使水杨基荧光酮溶液的荧光猝灭,据此建立了测定痕量汞的荧光分析法.体系的激发波长λex=365.0 nm,发射波长λem=580 nm.汞的浓度在0~80μg/L范围内与△F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为1.04 ng/mL.对1μgHg(Ⅱ)进行11次平行测定,其相对标准偏差RSD=1.9%,配合物的组成比为Hg(Ⅱ)o-phenSAF=122.方法用于环境水样中痕量汞的测定.  相似文献   

17.
汞(Ⅱ)-吖啶橙-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荧光体系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pH7.0~8.0的KH2PO4-NaOH缓冲溶液中,溶液中的汞(Ⅱ)与吖啶橙(AO)、十二烷基苯磺酸钠(DBS)反应生成多元配合物,使吖啶橙溶液的荧光明显增强,据此建立了测定痕量汞的荧光分析新方法。体系的激发波长λex=436nm,发射波长λem=550nm。汞的质量浓度在0~180μg/L范围内与ΔF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为4.2ng/mL,对1μgHg(Ⅱ)进行11次平行测定,其相对标准偏差RSD=5.8%。方法用于人发、蔬菜和茶叶样品中痕量汞的测定。  相似文献   

18.
合成了新型试剂3-对氟苯基-5.(2’-羧基苯偶氮)若丹宁,并经元素分析、IR确证了其结构。研究发现在pH=5.2时该试剂与痕量铋锄形成的螯合物可使试剂的荧光强度大大减弱,在λex/λem=305nm/404nm处有最大峰;其荧光猝灭值与铋的浓度在1.0-12μg/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达0.26μ/L。建立了荧光光度法测定痕量铋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β-环糊精增敏荧光法测定氯氰菊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荧光光谱法探讨了β-环糊精(β-CD)与农药氯氰菊酯间的超分子相互作用.研究结果表明,β-环糊精与氯氰菊酯可形成1∶1的超分子包合物,其包合常数为37 L/mol.包合物在λex/λem=328/368 nm处发射强荧光,据此建立了测定氯氰菊酯的荧光分析方法.本法荧光强度与氯氰菊酯浓度在0.04~0.2 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6,检出限为0.024 μg/mL.该体系的抗干扰能力及稳定性好.对实际样品进行了分析,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在pH 3.1~5.2的HCl-NaAc缓冲介质中,溶液中的铁(Ⅲ)与过氧化氢(H2O2),水杨基荧光酮(SAF)和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CTMAB)反应产生一多元混合络合物,使水杨基荧光酮溶液的荧光明显猝灭,据此建立了测定痕量铁的荧光猝灭分析法.该体系的激发波长λex=435.8 nm,发射波长λem=540 nm.铁的浓度在2~100 μg/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为0.41 μg/L.该方法灵敏度高,操作简便,用于天然水和人发样中微量铁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