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重庆江北国际机场新航站楼钢屋盖为例,对弦杆为直杆和折杆两种类型的T型圆钢管相贯节点试验数据进行有限元分析.通过有限元计算校验表明,试件板壳有限元分析结果与实测值基本符合;参数分析表明,在一定几何参数条件下,T型节点的腹杆与弦杆倾角在40°时,达到平面内抗弯刚度的最大值;而倾角在20°时,达到平面内抗弯刚度的最小值,且小于弦杆为水平T型节点的平面内抗弯刚度.在平面内弯矩作用下,弦杆为折杆的T型圆钢管节点计算可以简化为刚接节点模型.  相似文献   

2.
圆钢管相贯节点局部刚度的参数公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圆钢管相贯节点局部刚度研究的必要性和国内外研究状况作了评述 ;在钢管相贯节点局部变形机制的基础上对局部刚度作了定义 ;采用板壳有限元方法分析钢管相贯节点 ,通过单参数分析确定各影响参数与节点局部刚度之间的函数形式 ,从而设定回归模式 ,并用正交试验设计理论设计计算模型 ;应用多元线性回归理论拟合出相贯节点局部刚度的参数公式 ;通过节点模型试验对有限元方法进行校验 .结果表明 ,采用的分析方法及获得的参数公式具有很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外加劲肋X型圆钢管相贯节点的断裂行为,对本文设计的30个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运用空穴扩张模型(void growth model, VGM)对节点进行断裂预测。分析加劲肋几何参数和支主管外径比对外加劲肋X型圆钢管相贯节点承载力的影响。运用VUSDFLD子程序分析节点断裂区域子模型开裂到完全断裂这一过程承载力的变化情况和裂纹扩展过程。结果表明:外加劲肋长度的增加会提高节点的承载能力,外加劲肋的厚度对节点的承载力影响不大。支主管外径比的改变会改变节点的破坏模式,随着支主管外径比的增加,节点刚度提高,节点的断裂出现在节点极限变形之前,外加劲肋对节点承载能力的提高效果会先增加后减小,当支主管外径比很大时,采用加劲肋加固的效果不再那么明显。无论是否设置外加劲肋,节点焊缝在开裂后,节点不会立即失去承载能力,节点从开裂到完全断裂过程中承载力会有所提高,随着相贯节点焊缝焊脚尺寸的增加,节点的承载能力逐渐提高,节点从开裂时刻到断裂时刻承载力提高的比率会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圆钢管K型相贯节点平面内、外刚度性能,以平南三桥为工程背景,采用正交试验法对K型相贯节点的相贯角度、支主管径比、主管外径与支管间距之比、主管径厚比、支管外径与主管壁厚之比等确立计算模型的具体参数,运用ABAQUS软件对计算模型进行分析,并应用多元线性归回方法拟合出空间K型相贯节点刚度的参数公式.对钢管拱中K型空...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K型弯管节点的轴向刚度—轴向荷载曲线,采用ANSYS对K型弯管节点进行了参数化分析,考虑的参数为:弦杆外径与其壁厚之比、腹杆与弦杆外径之比、腹杆外径与其壁厚之比、腹杆与弦杆轴线夹角、弯管坡度、弦杆轴力与其屈服荷载之比。引入两个无量纲参数,节点轴向刚度因子η和节点轴力因子ω,并确定了η-ω的关系曲线。分析表明:腹杆受压时与腹杆受拉时具有不同的节点轴向刚度,节点轴向刚度对结构的受力性能有较大的影响。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拟合了腹杆受压时和腹杆受拉时的η-ω曲线,该曲线为钢管结构的分析及设计提供了节点刚度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6.
对空间X+双KK型圆钢管节点的静力性能进行了加载的试验研究。介绍了节点试验方案,考察了节点的破坏性状及其承载力,检验节点构造措施是否合理,验证了实际结构节点分析建立的有限元模型的适用性以及应力分布特点和计算结果的正确性。X+双KK试件在设计荷载作用下各腹杆及节点区工作性能良好,各杆件均处于弹性阶段。加载至设计荷载2.0倍时,节点区受拉腹杆处测点首先进入屈服,加载至3.15倍设计荷载时,控制腹杆全截面屈服,节点区弦杆测点应力水平较小。随后,其它腹杆也进入屈服,节点区进入塑性且变形发展到弹性变形3倍以上时仍未发生断裂。指出在实际结构中,为得到与试验节点相似的承载力水平,焊接节点的腹杆与弦杆的相贯焊缝质量应加强监控。节点的有限元分析结果与实测结果最大误差为16.5%。  相似文献   

7.
钢筋混凝土框架异型边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4个钢筋混凝土框架异型边节点试件进行了拟静力试验,以研究此类节点的抗震性能。根据试验结果,总结了异型边节点的破坏形态,研究了节点滞回曲线的特征,讨论了节点核芯配箍率、梁柱截面高度变化对异型边节点抗剪性能的影响,分析了异型边节点的受力机理,提出应以“小核芯”为分析单元来研究此类节点抗裂和承载力的建议,为异型节点设计公式的建立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8.
根据碳纤维布优良的材料性能,提出了3种基于碳纤维布的节点抗震加固方法.通过6个混凝土T型外节点试件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对所提出的3种节点抗震加固方法进行了检验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所采用的不同加固方法均能够有效增强节点核心区的抗剪性能,改变节点的剪切破坏模式;不同的加固方法对于节点组合体在滞回特性、延性性能以及承载力等方面抗震性能的改善效果存在各自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通过足尺试验对X型钢管-插板斜材的承载力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试验节点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X型十字插板钢管节点及钢管混凝土节点的破坏机理,以及不同受力方式对节点承载力的影响。试验结果及有限元分析结果一致,对于X型插板节点,通长斜材和断开斜材一拉一压的受力状况下,断开斜材受压较通长斜材受压节点极限承载力提高10%~20%。钢管节点的受压管端部、钢管混凝土节点的环形加强板及十字插板是较为薄弱的部位。  相似文献   

10.
参照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按照再生粗骨料掺入量0、25%、50%、75%和100%制作了长径比为4.0、径厚比为20.75的共五组15个试件,进行轴心受压试验,研究不同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对圆钢管再生混凝土短柱承载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钢管再生混凝土柱的轴压破坏形态与钢管普通混凝土柱相似,钢管再生混凝土柱的实测弹性极限荷载比钢管普通混凝土柱低,且随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的增加而降低,和再生粗骨料取代率成反比关系。在掺入量合适的情况下,圆钢管再生混凝土柱应用实际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钢筋混凝土轴拉构件刚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提出了钢筋混凝土轴拉构件正常使用时的刚度计算公式,且分析了公式计算值与实测值的符合程度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总结了近年来双钢筋技术的应用情况,提出了开发大直径双钢筋技术的设想。通过对不同梯格尺寸双钢筋试验梁的工作特性研究,确定了用冷拉螺纹纹钢筋制作双钢筋的合理梯格尺寸及加工工艺参数,并对用φ^L12钢筋制作的双钢筋受弯构件的刚度进行了实验研究,提出了大直径双钢筋受弯构件的刚度及裂缝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3.
王永强 《甘肃科技》2011,27(7):52-53,144
圆钢管并联K型搭接节点是一种用在空间结构中新型节点形式,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1、2]对圆钢管并联K型搭接节点进行了数值分析,为了简化分析,没有考虑杆件偏心(规范中指出当节点为允许范围内偏心构造时,节点的受拉弦杆及腹杆设计可以忽略此偏心),仅考虑了材料非线性和几何非线性,考察了这种节点的破坏模式、节点的变形过程、应力和塑性区的分布规律等重要的受力性能,分析了节点承载力的主要影响参数和这些参数对极限承载力影响的关系曲线,将并联K型节点的有限元结果与平面K型节点的有限元结果和国内规范提出的K型节点设计公式进行了对比,提出了一些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14.
钢管混凝土哑铃形构件的抗弯试验结果表明:钢管混凝土哑铃形纯弯构件具有良好的弹塑性和延展性.分析了钢管混凝土哑铃形构件变形随荷载变化的规律,得出了在不同受力阶段抗弯刚度的试验值,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钢管混凝土哑铃形构件抗弯刚度的简化计算方法 .  相似文献   

15.
针对带有环缝入流的管式反应装置,建立了等温物理模型,以两种大密度差介质模拟管内合流过程,在改变入口几何条件和初始条件的情况下,使用X型探头热线风速仪,实测速度分布,确立了合流流动特性:两流动量相交,造成紊乱的初始截面速度分布,并经迅速均匀化的初始段,向正常管流缓慢过渡;两流动量比和环缝入流角度是影响初始截面速度分布状态的主要因素,给出了合流流动模式。  相似文献   

16.
对一榀损伤的三层两跨的方钢管混凝土框架模型在腹板和翼缘加焊钢板以加固节点,并在框架钢梁两端各削掉20 mm的圆弧,俗称"狗骨式削弱",用以达到强节点、强锚固、强柱弱梁的效果.研究了该加固后框架在低周反复水平荷载作用下的荷载一位移曲线、梁柱相对转角、节点延性、节点破坏机制和破坏特点等抗震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用这种方法加固后方钢管混凝土框架承载力有所提高,抗震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7.
基于在多孔射气介质中氡的渗流-扩散迁移理论,建立了圆管状多孔射气介质氡的迁移数学模型,并获得了稳态条件下氡浓度分布的解析解和氡析出率的计算公式。通过研究,获得以下结论:1)圆管管壁内靠近圆管内外表面的氡浓度和氡浓度梯度随着扩散系数的增大而减小;2)圆管内外表面的氡析出率随扩散系数的增大而增大,并逐渐趋于最大值;整个圆管的氡析出份额随扩散系数的增大而增大并逐渐趋于1;3)圆管管壁内的氡浓度峰值的大小随着圆管内外表面压差值的增大而减小;其中氡浓度峰值最大时压差为20 Pa;氡浓度峰值最小时压差为60 Pa;4)当圆管内外表面存在压差时,高压侧的圆管表面的氡析出率随着压力梯度的增大而减小,并逐渐趋于0;低压侧的圆管表面的氡析出率随着压力梯度的增大而增大,并逐渐趋于最大值;整个圆管的氡析出份额随着压差值的增大而增大,并逐渐趋于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