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论国际刑事法院的管辖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刑事法院的成立是国际刑法史上的重要事件,其对管辖权上的国际法突破更是颇有争议。相对于前南、卢旺达国际法庭的管辖权,国际刑事法院也是另有新意的。至于国际刑事法院的管辖权对一国主权挑战是世界形势的发展使然,如何正确理解国际刑事法院的管辖权的必要性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
国际刑事法院的管辖权在一定情况下可能会与非缔约国国内管辖权出现竞权。中国尚未成为《国际刑事法院规约》的缔约国,究其原因也主要在于管辖权方面的疑虑。因此,我们有必要从非缔约国的角度出发,对所涉及的管辖权问题予以深入分析,防范法院管辖权延伸带来的消极影响,并为中国考虑适时加入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3.
李苗 《山西科技》2006,(3):59-60,71
国际刑事法院的管辖权与国家主权一直是国际社会争论的焦点。《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中有关国际刑事法院管辖权的规定与传统的国家主权原则存在矛盾。本文在分析《罗马规约》的规定与国际法理论的关系的基础上,指出国际刑事法院管辖权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国家主权,但它们在总体上是相客的。  相似文献   

4.
《罗马规约》对国际刑事法院管辖权的规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严重地影响着国际刑事法院作用的发挥。在明晰国际刑事法院管辖权现状的基础上,我们应考虑将恐怖主义犯罪纳入国际刑事法院的管辖范围内,同时弱化安理会对国际刑事法院的过分制约权,并通过增加国际刑事法院的强制性以保障其管辖权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曲涛 《山西科技》2007,(2):78-79
国际刑事法院是世界上第一个常设国际刑事司法机构,其管辖权补充性原则关乎国际义务与国家主权的均衡协调;《规约》对于管辖权补充性原则进行了多层次的规定;针对检察官重复启动调查、起诉程序以及修改、追加指控或代之以较严重的指控的权力,应当实施限制次数和间隔时间的制约措施。  相似文献   

6.
曲涛 《韶关学院学报》2006,27(11):93-98
国际刑事法院是世界上第一个常设国际刑事司法机构,其管辖权补充性原则直接影响着缔约国乃至非缔约国的权利和义务。规约对于管辖权补充性原则进行了多层次的规定和要求,同时也存在干涉非缔约国主权、案件不可受理性和“一罪不二审”的例外与冲突。对于检察官重复启动调查、起诉程序以及修改、追加指控或代之以较严重的指控的权力,应当建立限制次数和间隔时间的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7.
陈莉  陈鹏 《科技信息》2009,(30):I0383-I0384
《行政诉讼法》第17条对行政诉讼案件的一般地域管辖作了如下规定:"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法院管辖 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也可以由复议机关所在地法院管辖。这个制度看似合理,但我们深究则会发现作为审理案件的被告所在地法院因其财政人事均受到行政机关的制约,严重影响了审判的积极性和司法的权威性,而提级管辖,异地交叉管辖都是有益的探索和尝试。而最终的和最彻底的办法就是建立行政法院。  相似文献   

8.
国际刑事法院的建立必将有效规制严重的国际犯罪行为。但是在其运行的实际过程中,极有可能与非《罗马规约》缔约国国家主权发生碰撞,引起非缔约国的抵制和规避等消极后果。应该看到,虽然两者存在部分冲突,有关的规定也尚有欠缺,但是总体上是相协调的。在国际刑事法院以后的实践中,应在维护国际社会秩序和追求国家权力之间寻求平衡点,以维护国际社会共同利益。  相似文献   

9.
曹劼 《世界知识》2011,(20):42-43
无论如何,应当有更多的高级神职人员在这次的风波中被降职,否则本笃十六世的日子一定不好过。  相似文献   

10.
"模棱语"作为一种语言修饰工具,可以在削弱人类语言中的判断、陈述甚至疑问语气的力度方面发挥作用。已有的研究多集中阐述"模棱语"在学术类文章中所起的语用功能。此研究选取中美元首国事互访时所做的演讲稿作为语料来源,并对演讲中"模棱语"修饰称赞语的使用状况做了数据统计和分析,发现美国元首在称赞语的使用频次上高于中国元首,但在"模棱语"修饰称赞语的使用频率上两国元首却没有显著差别。这表明文化差异虽然导致了两国元首对称赞语使用的不同取舍,但这并不影响国家元首在正式外交场合上话语表达礼仪的对等原则。  相似文献   

11.
沈惺 《科技信息》2008,(6):165-165
随着人们法律观念的不断深入,民主化不断加强,从以往民告官案子接近于零到现在日渐增多。但是百姓的胜诉率还是不高.行政机关的干涉时有存在。这也体现了我国的行政诉讼制度还不够完善,还没有有效的机制来遏制这种现象。  相似文献   

12.
村民委员会作为行政诉讼被告的案件频频发生,但是同时对行政诉讼中村民委员会的被告资格的争论也十分激烈。文章从相关法条出发,针对《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土地管理法》以及相关司法解释中一些关于村民委员会"法定职务"的规定,对持适格主体论的观点进行了一定程度地反驳,加上对社会因素的考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得出在某些条件下村民委员会可称为适格主体,另一些情况则不能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左凤荣 《世界知识》2008,(11):50-51
进入21世纪以来,俄罗斯一改过去的风貌,在以普京为首的一批年富力强的领导人的带领下,国家走上了复兴之路,强国地位进一步确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人们在普京路线的旗帜下团结起来了。  相似文献   

14.
龙隐 《世界博览》2011,(3):18-18
作为国家最有权势的人,元首们的一举一动都令人关注,特别在隆重场合,为了衬托国家领袖的那种泱泱气度,顶级的名车自是必不可少。一般的元首专用车都是本国品牌,能够被选上是一个汽车制造商的荣幸。在美国,总统选择凯迪拉克,日本天皇采用了丰田,英国女王使用宾利,意大利总理则衷情玛莎拉蒂。出于安全的需要,元首车一般采用装甲车身,不仅使用加厚钢板,还要在钢板内层加入特殊材料防止子弹和炮弹碎片穿过。元首司机也经验丰富,比如美国总统的司机来自特勤局。  相似文献   

15.
叶强 《世界知识》2020,(14):48-49
<正>6月1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宣布对国际刑事法院(InternationalCriminalCourt,ICC)相关工作人员实施经济制裁和入境限制。行政令称,国际刑事法院对美国及美国的盟友进行"非法"调查,特别是法院检察官办公室"未经美国同意"就对美国军事和情报人员在阿富汗可能犯有的战争罪和危害人类罪展开调查,"严重威胁美国国家安全"。据此,行  相似文献   

16.
国际刑事法院开启了国际犯罪被害人独立参加诉讼活动的先河。《罗马规约》构建了比较全面的被害人参与审前程序体制,并在检察官诉卢班加案中获得初步实践。控辩双方、被害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在审前程序参与资格、方式、作用等方面存在明显争议,预审法庭在被害人参与情势调查阶段与确认指控听讯阶段的过程中具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我国应当借鉴国际刑事法院预审机制,建立被害人援助机构,保障被害人的诉讼权利。  相似文献   

17.
国际社会为了惩处反人类罪等罪行成立了国际刑事法院.但成立该法院的理想与现实有比较大的差距,特别是该法院与国内法院管辖权有冲突,该法院与联合国的关系尚需协调.国际刑事法院应当处理个人犯罪行为,可以扩大案件受理的范围,但不宜判断国家的司法是否有效,特别是不能以一个国家的司法不符合正当法律程序为由否定国内法的审判.提出国际刑事法院的侦查、起诉职能应与审判职能分开,建议由联合国安理会负责指示检察官对国际犯罪的调查和起诉.  相似文献   

18.
郑勇  王静 《科技信息》2009,(22):102-103
近年来,随着被称为“民告官”的行政诉讼案件日渐增多,行政首长能否作为法定代表人出庭应诉,也逐渐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话题。作为行政机关法定代表人在行政诉讼案件中亲自出庭应诉,是其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但在实际行政诉讼中,却出现了一种“独特”的现象,那就是在法庭上只能见到“民”(原告)却难觅“官”(被告)的身影。本文中,我们将重点分析行政诉讼被告法定代表人出庭难的原因所在以及针对这种状况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存疑有利于被告原则具有人权保障、国家责任、控辩对等和国家刑事政策方面的依据,它是解决刑法中事实不明时的裁判规则,它有别于罪刑法定原则、无罪推定原则和择一认定原则,具有实体法和程序法两方面的性质.存疑有利于被告原则在有根据的合理怀疑和控诉方履行举证责任后案件事实仍真伪不明的前提下,在判断犯罪是否成立,处断犯罪的罪数,断定犯罪的效果、追诉时效以及法律解释存疑时有其适用空间.  相似文献   

20.
徐元绍 《科技信息》2007,(23):248-248
一般言之,"父亲"在家族小说中是权威和传统的象征。然而在20世纪的家族小说中,"父亲"形象则经历了一个由"被告"、"败者"到"对话者"的嬗变过程。这一嬗变过程与20世纪中国历史的发展密不可分,同时亦具有其丰富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