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有机分子电致发光材料进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由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在彩色平板显示等领域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已引起广泛的关注。与无机物相比,有机发光材料具有高荧光效率、颜色的广泛选择性及易成膜性。本文主要介绍近年来有机分子电致发光材料最新的发展,并特别讨论了齐聚物和含载流子传输单元的发光体。  相似文献   

2.
有机电致发光空穴传输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有机空穴传输材料的成膜性及其薄膜的热稳定性对于提高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效率和寿命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按材料所含主体结构单元的不同,将有机空穴传输材料分为三类,从提高材料的成膜性及其热稳定性出发,详细介绍了近年来有机空穴传输材料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多功能有机及聚合物电致发光材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有机、聚合物薄膜电致发光是近几年来国际上一个研究热点。有机、聚合物材料载流子传输能力较差,因而人们将目光转向具有载流子传输能力的多功能电致发光材料。本文主要就多功能材料的类型、合成、功能等方面作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4.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是有机电子学和光电信息功能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在有机π共轭体系中引入杂原子是一种有效调节材料光电性能的手段。磷原子既可以通过其d轨道与π共轭体系间的σ-π相互作用来改变材料的电子结构,又具有很好的可修饰性,如被氧化、硫化或与金属配位等,从而能有效地调控材料的光电性能。因此,磷原子的引入为有机光电功能材料的分子结构设计和光电性能改善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近年来得到了研究者较多的关注。本文根据引入磷原子的不同方式,综述了磷杂环戊二烯、二噻吩并磷杂环戊二烯、磷芴以及磷杂聚苯撑乙烯等材料的结构特点和在有机电致发光材料方面的研究现状,展望了含磷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有机电致发光红色发光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有机金属配合物、分子内电荷转移化合物、稠环芳香类化合物以及齐聚物等几类有机电致发光红色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详细介绍了它们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应用,并对有机电致发光红色发光材料未来的研究方向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分子模拟在有机聚合物电致发光材料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聚合物分子模拟理论和一种较为精确的聚合物模拟方法-地简要的介绍,分析模拟计算的结果如能量结构、前线轨道能级、能带结构、跃迁能等与电致发光相关的测定指标如导电性、氧化还原电位、光电子能谱、吸收与发光谱、光氧化性、热稳定性相关联。并讨论了分子模拟辅助电致发光新材料设计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快速简便测定有机电致发光材料HOMO能级的电化学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多层结构有利于提高有机电致发光 (or ganicelectroluminescence ,OEL)器件的效率和寿命[1 3] 。为了有依据地选择多层有机材料 ,就要准确表征其能带。表征有机材料能带的一些方法有的因为得不到理想结果、有的因为仪器昂贵未被普遍采用[4] 。而用电化学方法 (如循环伏安法 )表征有机材料的能带所用仪器设备简单 ,操作方便 ,被广泛使用。常用OEL器件中所选用有机物的氧化、还原电位较大 ,体系中的少量杂质 (如水、氧气等 )的电化学活性就会表现出来。因此 ,须保证体系在测定时水、氧气的含量足够低。…  相似文献   

8.
电子传输材料在OLE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电子迁移率高的传输材料可以使器件的电子与空穴注入大致平衡,从而增加激子形成的概率,减少器件中由于空穴数量过剩而导致空穴通过器件内部传输到阴极而形成的漏电流,提高器件发光亮度和效率。本文概述了有机金属配合物电子传输材料的进展,以金属中心离子来划分有机金属配合物电子传输材料的种类,分别介绍了主族的Al、Be等,副族的Cu、Zn等以及稀土金属为中心离子的电子传输材料;并展望了金属配合物电子传输材料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s)在平板显示和固体照明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发展十分迅速,已实现了商业化.而可溶液加工的OLEDs采用喷墨打印、卷对卷印刷等低成本方式进行加工,在实现低成本、大面积显示及照明器件等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引起了广泛关注.实现高效溶液加工型OLEDs的实用性需要在光电材料设计合成及器件制备方法上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总结了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可溶液加工型OLEDs材料及器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因在全彩平板显示和固态照明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时至今日, 与现有的红色和绿色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和器件相比, 具有优越综合性能的蓝色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和器件却始终匮乏。 相对而言, 蓝光材料具有较宽的能隙, 因而很难获得低电压、高效率和良好稳定性的深蓝光器件。 通常, 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可以通过混合三基色或者两种颜色的方法获得。 但是无论哪种方法, 蓝光材料均是必不可少的。 另外, 还可以通过能量传递将蓝光转化为红光和绿光。 因此, 研发出具有优越综合性能的蓝光材料对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推广及应用十分关键。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蓝色荧光材料、蓝色磷光材料的研究进展以及蓝光材料在蓝色和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应用, 并结合现有工作, 对蓝色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1.
高分子电致发光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近几年来国内外关于高分子聚合物在电致发光材料领域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聚苯撑乙烯、聚芴类、聚噻吩类聚合物及其衍生物的相关研究成果,并讨论了当前高分子电致发光材料存在的关键问题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陈润锋  郑超  范曲立  黄维 《化学进展》2010,22(4):696-705
高分子发光二极管(PLED)因其巨大的科学和商业价值而得到了广泛关注,近年来各种新材料的不断开发和深入研究使PLED器件日益走向实用化。高分子电致发光材料的结构设计是新材料开发的灵魂,本文结合我们的工作概述了高分子发光材料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和设计要点,详细介绍了单分子结构设计方法及其相关的基本思路和理论,分析了聚集态结构对材料及其器件性能的影响,概括了聚集态结构设计的一些基本方法。最后提出了高分子发光材料结构设计的一般性思路,并展望了其研究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噻咯衍生物由于其特殊的σ*-π*共轭,具有较低的最低未占轨道(LUMO),使得它在电致发光领域有着极大的应用前景。本文从材料合成的角度综述了1,1,2,3,4,5-六取代的噻咯、硅-桥联稠环体系、联噻吩噻咯和螺噻咯类小分子类光电材料的国内外所取得的一些最新进展,介绍了它们作为发光材料和电子传输材料在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应用情况,讨论了硅原子的引入怎样调节杂环的电子结构,总结了分子结构的修饰对噻咯电子性能的影响。同时,对该领域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14.
含1, 3, 4-噁二唑环聚合物电致发光材料的近期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柴春鹏  范星河  陈小芳  周其凤 《化学进展》2006,18(11):1498-1507
含1, 3, 4-噁二唑环的聚合物作为一种新型的具有电子传输功能的聚合物电致发光材料在近10年的研究中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这种聚合物可以通过不同的合成方法获得,为材料的设计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含1, 3, 4-噁二唑环聚合物电致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探讨了这一领域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聚芴类电致发光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超  刘烽  徐慧  黄维 《化学进展》2007,19(10):1553-1562
聚芴与其衍生物是一类重要的电致发光聚合物,它们具有较高的光致发光效率,并且易于进行结构修饰,因此受到材料化学家们的高度关注。本文叙述的线索是聚合物结构与其电致发光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通过化学修饰,可以调节材料的前线分子轨道、热和光谱稳定性,进而开发新的发光材料。文中首先简单介绍了聚芴类发光材料的聚合方法,然后把这些聚合物按结构不同分成两个部分介绍:一部分是主链仅含有共轭芴单元的聚合物,它们的化学修饰依赖于芴9位的活性碳原子;另一部分是通过共聚方法得到的主链含有芴和其它基团的聚合物。  相似文献   

16.
姜鸿基  张庆维 《化学进展》2016,28(10):1515-1527
有机电致发光技术在通讯、信息、显示和照明等领域显现出巨大的商业应用前景, 十几年来一直是光电信息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相对于无机电致发光材料,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具有许多优点。近年来,三苯基膦氧基团在合成高性能有机电致发光材料方面的研究吸引了大批研究者的关注。由于磷原子自身性质,可以形成5个共价键,所以膦氧基团极易和其他基团连接形成以其为核的衍生物。由于氧原子具有很强的电负性,这就使膦氧结构高度极化并具有强的吸电子性。吸电子的膦氧基团连接苯环形成的三苯基膦氧单元也具有较强的吸电子性,其对所形成的化合物的能级结构也会产生明显影响。本文从材料合成的角度综述了三苯基膦氧基团在合成高性能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中的应用方面所取得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三苯基膦氧基团在合成高性能磷光二极管主体材料、电子传输材料和单分子电致发光材料等方面的应用。最后讨论了三苯基膦氧基团在上述领域应用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和功能拓展方向,并对下一步需要研究的热点问题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Four kinds of bis(N-alkylsalicylaldiminato) zinc(ll) complexes were synthesized, and their molecular structures were determined by FT-IR and elemental analysis. Their photoluminescence properties were determined, which indicated that they could emit strong fluorescence varying from blue to yellow to reddish orange depending on their different molecular structures. They had good thermostability, solubility and film forming capability, and can be used as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materials. These new complexes may afford the feasibility to realize full-color display with materials based on similar molecular structur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