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系统梳理了电离、离子反应专题的已有研究,分析了电离、离子反应内容对学生认识发展的作用,进而确立了化学1模块电离、离子反应专题的教学论问题并进行了阐述分析。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化学1模块电离、离子反应专题的单元整体教学,并进行了教学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低维ZnO纳米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森  倪永红 《化学进展》2007,19(10):1510-1516
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年来ZnO纳米材料制备领域的一些新方法,简单比较了各种方法之间的优缺点;讨论了制备不同形貌的ZnO纳米材料的影响因素,其中重点讨论了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介绍了ZnO纳米材料的性质及其可能的应用领域;并对ZnO纳米材料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要求,结合专业课程的特点,对我校制药工程专业的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大纲进行了标准化改造。标准化的教学大纲更加突出了专业适用性,关联了教学要求与教学内容和考核评定,增加了考核量化指标与课程持续改进的方式,进一步规范了分析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标准教学大纲的构建为实验教学活动提供了更加明确的指导,有利于缩小不同教师教学的差异性,保证了实验教学的质量,为建立可持续完善的工程类实验教学标准体系提供了具体参考。  相似文献   

4.
对单组分非理想气体,推导了它的逸度因子的微分方程式。对多组分非理想气体,推导了各组分逸度因子满足的微分方程式,定义了一个总逸度因子,并找到了总逸度因子和各组分逸度因子之间的关系。同样,对非理想溶液,推导了各组分活度系数满足的微分方程式,定义了非理想溶液的总活度系数,并找到了两者满足的关系。最后分析了逸度因子和活度系数之间的异同点。  相似文献   

5.
前言     
自20世纪初期,德国化学家EmilFischer首先合成了甘氨酸二肽片段,并第一次提出“peptide”(多肽)这一名词,多肽化学的研究已经历了100多年的发展.1953年,Vigneand小组首次完成了生物活性肽催产素的合成,并因此于1955年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1963年,Merrifield提出了多肽固相合成法,并发明了第一台多肽自动合成仪,大大简化了多肽合成的流程、提高了合成的效率,从而促使多肽化学实现了飞跃式发展,Merrifield也因此获得了1984年诺贝尔化学奖.1965年,我国科学家完成了牛结晶胰岛素的合成,  相似文献   

6.
储氢合金电极的表面修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凯  吴锋  李丽  王敬 《物理化学学报》2003,19(12):1167-1170
利用等离子体技术对AA型MH/Ni电池的储氢合金电极进行了镀覆导电膜层的表面修饰,用XRD及SEM对电极结构进行了表征.极片经过表面修饰的电池,其内阻降低了24%,放电容量有了明显提高,5C (7.5 A) 放电容量提高了200 mA•h,放电平台电压提高了约0.14 V,导电膜层还起到了电极保护层的作用,抑制了合金的粉化,提高了电池的循环稳定性.同时,电池内压显著降低,电池性能有了较大改善.  相似文献   

7.
左旋薄荷醇的合成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旭敏  黄山  陆涛  赵小龙  姜标 《有机化学》2009,29(6):884-890
阐述了左旋薄荷醇的理化性质及其应用现状和全球生产状况. 介绍了薄荷醇的合成思路、已经工业化的合成路线和一些有较高工业应用价值的路线, 并介绍了关于这些路线的最新研究进展. 最后对所介绍的路线进行了总结, 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阎存仙  刘洪霖 《化学学报》1985,43(4):322-326
本文应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技术测得了气态肼的内层电子能谱、Auger电子能谱和价带电子能谱,对其电子结构进行了系统研究。又采用了不同能量的X射线为激发源,对比了Mg Ka 和 Zr M:价带能谱,定性地获得了肼的分子轨道的组成。本文对肼电子能谱进行了量子化学研究,用从头计算法给出了分子轨道波函数的成分,并指认了能谱,实验结果和计算值之间的一致性很好。  相似文献   

9.
杜鹃花科植物有毒成分的电子结构及构效关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应用INDO方法, 对由杜鹃花科植物中提取分离的九个化合物进行了量子化学计算, 得到了分子轨道波函数等多种电子结构信息, 并计算了这些化合物活性部位的分子静电势, 得到了静电势图。用分子图形技术与药理性质相同的其它生物碱类毒素进行了空间结构比较。研究了它们的电子结构特征和活性部位, 讨论了作用机理及电子结构与毒性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铁酸镁超微粒子的制备及结构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两种方法制得了尖晶石结构纯相MgFe2O4样品.Moessbauer分析发现,一种样品表现出了完全的超顺磁性,另一种表现出了部分超顺磁性.这揭示出了样品具有很小的粒子尺度.首次在实验上发现了MgFe2O4IR-V2谱带的劈裂现象,报导了拉曼光谱,通过ESR分析,进一步揭示了两样品的结构特征,并讨论了性质之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