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非线性碰摩力对碰摩转子分叉与混沌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研究了具有非线性碰摩力的转子局部碰摩的分叉与混沌运动,利用计算机仿真对某发动机转子的碰摩故障进行了数值模拟,讨论了转子系统参数的变化对转子混池运动状态的影响,并与碰摩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发现了具有非线性碰摩力的转子局部碰摩转子系统的各种多周期运动和混沌运动及其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2.
具有裂纹-碰摩耦合故障转子-轴承系统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非线性动力学和转子动力学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带有碰摩和裂纹耦合故障的弹性转子系统的复杂运动,在考虑轴承油膜力的同时构造了含有裂纹和碰摩故障转子系统的动力学模型。针对短轴承油膜力和碰摩-裂纹转子系统的强非线性特点,采用Runge-Kutta法对该系统由碰摩和裂纹耦合故障导致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进行了数值仿真研究,发现该类碰摩转子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存在周期运动、拟周期运动和混沌运动等丰富的非线性现象,该研究结果为转子-轴承系统故障诊断、动态设计和安全运行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一类油膜转子刚性碰摩模型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结合非线油膜力模型和冲量定理,建立了Jeffcott转子碰摩的刚性约束模型,通过对模型的数值模拟,揭示了转子系统碰摩产生的途径的过程,并 混沌运动发生的条件及其与碰摩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中心刚体-旋转悬臂板耦合系统碰摩动力特性解析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大型旋转机械叶片与机壳间发生的碰摩故障,建立了中心刚体-旋转悬臂板耦合系统碰摩动力学模型,考虑了离心刚化效应,利用Hamilton原理推导出运动微分方程。基于实验和有限元分析碰摩力的结果,给出了碰摩力的近似数学表达式,得到了系统振动响应解析解,通过与文献中实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模型及方法的准确性,讨论了叶片梁模型和薄板模型在不同点碰摩及线碰摩情况下各自的适用范围,分析了转速对碰摩动力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论文解析解具有较高精度;薄板模型能够更全面地反映叶片各种不同碰摩情况下的动力特性,比梁模型更准确、可靠;随着转速的增大,碰摩力导致薄板自由端幅值突变,这是引发工程中叶片掉角,甚至折断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碰摩裂纹转子轴承系统的周期运动稳定性及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碰摩裂纹耦合故障转子轴承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方程,利用求解非线性非自治系统周期解的延拓打靶法,研究了系统周期运动的稳定性。研究发现,小偏心量下系统周期运动发生Hopf分岔,大偏心量下系统周期运动发生倍周期分岔,偏心量的加大使周期解的稳定性明显降低;系统碰摩间隙变小,碰摩影响了油膜涡动的形成,使失稳转速有所提高;裂纹深度的加大降低了系统周期运动的稳定性。本文的研究为转子轴承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碰摩转子系统的非光滑分析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通过建立转子系统碰摩的Poincare映射,将对非光滑碰摩系统的研究转化为对Poincare映射的分析,文中主要对转子碰摩当中一类特殊的运动形式-单点碰摩下的擦边现象者了详细研究。从序列的极限理论出发分析了该映射的周期不动点的稳定性及其吸引域,得到了转子系统在接近擦边运动时解随系统参数变化的分岔情形。  相似文献   

7.
利用限位器来限制储能飞轮实验转子的大幅度低频异步进动,设计了转子与限位器碰摩试验装置,研究转子的碰摩振动。分析了转子内表面碰摩力对转子运动的影响。转子与内置式限位器发生稳定的局部碰摩时,转子低频进动幅值不再增加,转子自转速度保持不变。碰摩转子的强迫振动在时域及频域都表现出了复杂性,碰摩冲击作为宽频激励,能够激励出转子-支承系统的第二模态正向进动。  相似文献   

8.
磁摩转子系统中的碰擦分岔现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于旋转机械中的常见故障这一--转子与定子碰摩,应用非线性动力学理论分析了一个简单碰摩转子系统的碰擦分岔现象。通过对运动微分方程的数值积分。研究了转速比变化时系统具有的各种形式的分岔。结果表明:系统的运动具有周期与混沌运动交替、周期递增现象,倍周期分岔,以及随控制参数的减小运动从的周期轨道分岔为混沌吸引了。系统的这非线性特征对于准确地诊断这一故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转子与定子碰摩的非线性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江俊  陈艳华 《力学进展》2013,43(1):132-148
转子与定子碰摩的动力学行为及其与系统参数关系对旋转机械设计和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转子/定子碰摩系统是一类多参数控制的高维非光滑强非线性系统, 其动力学行为非常复杂. 本文主要从动力学与控制的角度对过去半个世纪有关转子与定子碰摩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和总结, 其目的在于帮助读者尽可能全面系统地了解该问题的研究现状, 提炼尚待解决的问题, 以求推动转子与定子碰摩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并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帮助. 本文将首先从碰摩局部模型和碰摩系统模型两个方面对已有的转子/定子碰摩系统的建模进行了简单的划分和归类. 其次, 以典型碰摩非线性响应为主线, 分别介绍了有关同频碰摩响应、谐波周期碰摩响应、准周期局部碰摩响应、干摩擦自激反向全周涡动响应、碰摩的全局响应行为以及碰摩响应的分岔与混沌方面的研究成果. 接下来讨论了在主被动抑制碰摩振动方面取得的结果. 最后, 给出结论并提出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某电厂转子碰摩机理分析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我国某电厂的200MW汽轮发电机组因严重碰摩而被迫停机。本言语建立了转子碰摩的力学模型,用数值分析的方法研究了产生碰摩机理,指出高倍频振动分量的出现是判断产生 摩的必要条件,可依之进行了转子碰摩预测和诊断。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热冲击和碰摩故障共同作用下的旋转悬臂板系统动力特性解析解法. 基于变分原理,推导出考虑碰摩力沿宽度方向差异性的薄板系统运动微分方程,将该方程的解分解为热冲击悬臂板准静态解和碰摩薄板热冲击动力解. 通过计算旋转悬臂板的模态特性和温度分布函数,获得了碰摩叶片旋转悬臂板模型的热冲击振动解析解,讨论分析得出热冲击和碰摩故障对薄板振动的影响规律. 研究表明:碰摩振动表现为复杂的多频率耦合振动,高频振动较为显著;热冲击振动表现为简单的低频振动形式,强烈的热冲击导致碰摩薄板趋于低频振动. 碰摩引起的振动形式较热冲击故障更加复杂,更容易引起叶片的破坏. 增大的摩擦系数加剧了碰摩引起的振动,利用减小表面粗糙程度等方法降低摩擦系数,可以达到减小碰摩破坏程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热冲击和碰摩故障共同作用下的旋转悬臂板系统动力特性解析解法. 基于变分原理,推导出考虑碰摩力沿宽度方向差异性的薄板系统运动微分方程,将该方程的解分解为热冲击悬臂板准静态解和碰摩薄板热冲击动力解. 通过计算旋转悬臂板的模态特性和温度分布函数,获得了碰摩叶片旋转悬臂板模型的热冲击振动解析解,讨论分析得出热冲击和碰摩故障对薄板振动的影响规律. 研究表明:碰摩振动表现为复杂的多频率耦合振动,高频振动较为显著;热冲击振动表现为简单的低频振动形式,强烈的热冲击导致碰摩薄板趋于低频振动. 碰摩引起的振动形式较热冲击故障更加复杂,更容易引起叶片的破坏. 增大的摩擦系数加剧了碰摩引起的振动,利用减小表面粗糙程度等方法降低摩擦系数,可以达到减小碰摩破坏程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基于Hertz接触理论的转子碰摩模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转子系统转、定子碰摩故障的过程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一个基于Hertz接触理论的转子非线性碰摩模型。通过对不同碰摩模型进行理论分析及数值仿真的对比研究表明:基于Hertz接触理论的非线性碰摩模型能更深刻地反映转、定子碰摩过程的本质特征,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一类刚性约束转子碰摩的非光滑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建立并研究了一类与定子几何不对中的转子刚性碰摩模型,通过建立碰摩映射,将对不连续流非光滑系统的研究转化为对映射的研究。文中从几何角度分析了转子碰摩的机理并用数值方法得取了该类子碰摩的分岔和混沌等非一性结果。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支承在挤压油膜阻尼器上的Jeffcott转子系统的转静件碰摩的弯扭耦合振动特性。建立了系统运动方程,分析了各参数对系统响应的影响。仿真计算结果表明碰摩刚度对系统响应的影响十分明显,增大碰摩刚度更容易使系统响应的周期解失稳;不平衡参数增大,导致系统响应的振动幅度增大,系统更容易出现碰摩现象,进而导致系统周期解失稳;随着扭转刚度的增大,扭转角度变化幅度与快慢均发生变化,在刚度较低时,扭转角变化幅度随时间变化较慢;随着扭转刚度的增大,扭转角幅度变化明显加快;当扭转刚度继续增大,扭转角的幅度变化反而变慢。研究发现,系统响应具有两条通向混沌的道路,即阵发性通向混沌的道路和拟周期通向混沌的道路。  相似文献   

16.
转子—轴承系统发生动静件碰摩时的混沌路径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分析了一个由油膜轴承支承的转子系统在发生动静件碰摩时的振动特性。转子转速与不平衡量被用来作为控制参数以研究进入和离开混沌区域的各种路径以及系统的各种形式的周期、拟周期与混沌运动。结果证明碰摩转子系统在进入和离开混沌区域时可经由倍周期分岔、阵发性和拟周期路径,以及一种由周期运动直接到混沌状态的突发路径。  相似文献   

17.
油膜支承转子系统动静件碰摩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支承在油膜轴承上的Jeffcott转子为对象,分析了油膜力对碰摩转子动力学行为的影响。通过与刚支情形对比,发现油膜力是耦合作用于碰摩转子系统,有时能够抑制振动,有时却加剧振动。因此实际转子碰摩故障诊断过程中,必须在充分考虑支承情况的基础上建立合理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才能为实际转子系统的碰摩故障分析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以具有支承松动的Jeffcott转子为研究对象,并考虑到转子系统转子和定子间的碰摩现象,分析了支承松动和碰摩对转子系统刚度的影响,建立了转子系统振动的微分方程,并用数值方法分析了其非线性动力学特性。数值分析表明,转子在碰摩和支承松动这两种非线性因素的作用下,表现出复杂的非线性行为。  相似文献   

19.
挠性转子系统碰摩故障传播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柔性联接的双跨度挠性转子发生碰摩时系统的响应征兆;将振动信号的快速付立叶变换(FFT)幅值谱阵列和轴心轨迹设置为特征参量,对不同截面和2个相互垂直方位的碰摩特征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碰摩故障在转子间具有传播能力,靠近碰摩部位的响应强度最大;碰摩的典型特征表现为FFT谱中1X分量幅值增大,并出现2X、3X、4X谐波分量;轴心轨迹形状显示出碰摩作用点的截面方位信息;最典型征兆表现为碰摩响应的1X分量所对应的频率坐标降低,其降低幅度与碰摩的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20.
转子/定子碰摩响应的全局动力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刘林  江俊 《应用力学学报》2006,23(3):351-356
在不考虑自重的转子系统全局碰摩动力响应特性的解析分析基础上,应用数值分析方法,研究了考虑自重的转子系统的全局碰摩动力响应特性。通过大量的数值计算得到了不同参数平面内、不同碰摩响应的稳定区域图。研究表明重力引起的静变形与偏心距之比是决定转子的碰摩响应的变化大小的重要参数,比值越大,转子碰摩响应较不考虑自重的转子碰摩响应的变化越大,会出现多种复杂的响应和共存现象。本研究有助于认清系统参数相互作用对出现不同碰摩响应序列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