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用数值方法揭示了非线必athieu方程的一种特殊形式-在纵向简谐激励、非线笥阻尼和联接质量惯性力作用下的欧拉变曲问题的分岔现象和混沌行为,利用标准周期信号置换的混沌控制方法(即用标准周期信号置换混沌系统中的某个变量,使系统的混沌为为周期行为的方法),对这种混沌行为进行控制,得到受控后系统的稳定周期(包括低周期、高周期和准周期)振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一种改进的延时反馈混沌控制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Pyragas延时反馈混沌控制方法和相空间压缩法(限制器),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延时控制方法,即将空间压缩作为系统状态变量的一种约束施加到延时反馈混沌控制中。以Roessler系统为例数值验证了此方法。结果表明此方法可以将混沌系统很快控制到一个期望的周期轨道上,与原始的延时反馈方法相比缩短了控制时间。  相似文献   

3.
周期激励浅拱分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一阶和二阶模态在1:2内共振条件下浅拱的复杂动力学行为,指出当周期激励浅拱具有初始静变形时,系统的一阶模态和二阶模态会产生内共振,系统两共振模态之间会产生相互作用,系统的能量会在其低阶和高阶模态之间相互传递,对称破缺后的Hopf分岔解会通过一系列的倍化周期分岔导致混沌,在混沌域中还会发现稳定的周期解窗口.  相似文献   

4.
用周期激振力法、参数共振微扰法和延时反馈控制方法对欧拉动弯曲问题的混沌行为进行了控制,通过计算受控系统的Lyapunov指数来确定控制参数,得到受控后系统的高周期、低周期和准周期等稳定周期振动结果,。  相似文献   

5.
在Hopfield网络中引入一非线性反馈后,网络成为一混沌模型,为考察复杂暂 这的功能,我们把这一涨沌网络模型用于解决放行推锁员问题(TS)。在某些参数区间,系统将达到冻结态。冻结态之前的复杂暂态有助于系统逃离能量函数的一一些局域极小而到达能量较小的冻结态。在另一参数区域,系统具有在态空间作混沌漫的能力。当初值处于这一区域的参数慢慢减小时,复杂暂态使有摆脱一些局域极小的束缚而稳定于能量较小的态,在  相似文献   

6.
多时间尺度问题具有广泛的工程与科学研究背景,慢变参数则是多时间尺度问题的典型标志之一.然而现有文献所报道的慢变参数问题,其展现出的振荡形式及内部分岔结构,大多较为单一,此外少有文献涉及到混沌激变的现象.本文以含慢变周期激励的达芬映射为例,探讨了一类具有复杂分岔结构的张弛振荡.快子系统的分岔表现为S形不动点曲线,其上、下稳定支可经由倍周期分岔通向混沌.而在一定的参数条件下,存在着导致混沌吸引子突然消失的一对临界参数值.当分岔参数达到此临界值时,混沌吸引子可能与不稳定不动点相接触,也可能与之相距一定距离.对快子系统吸引域分布的模拟,表明存在着导致边界激变(boundary crisis)的临界值,在这些值附近,经由延迟倍周期分岔演化而来的混沌吸引子可与2n(n=0,1,2,…)周期轨道乃至混沌吸引子共存.当慢变量周期地穿过临界点后,双稳态的消失导致原本处于混沌轨道的轨线对称地向此前共存的吸引子转迁,从而使系统出现了不同吸引子之间的滞后行为,由此产生了由边界激变所诱发的多种对称式张弛振荡.本文的结果丰富了对离散系统的多时间尺度动力学机理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功能度量法是基于可靠度的结构优化设计中评估概率约束的一种方法,其改进均值(AMV)迭代格式具有简洁、高效的优点,但对一些非线性功能函数搜索最小功能目标点时可能陷入周期振荡或混沌解,本文利用混沌反馈控制的稳定转换法对功能度量法的AMV迭代格式实施收敛控制.首先展示一些功能函数应用功能度量法AMV格式迭代计算产生了周期解和混沌解现象,并对迭代算法进行了混沌动力学分析.然后利用稳定转换法对功能度量法迭代失败的参数区间进行混沌控制,使嵌入周期和混沌轨道的不稳定不动点稳定化,获得了稳定收敛解,实现了迭代解的周期振荡、分岔和混沌控制.  相似文献   

8.
OGY法实现混沌控制的参数辩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出了在系统方程未知情况下,采用OGY控制策略,通过混沌的部分测试信息辩识控制参数的方法,并对Duffing方程及强迫Brusselator振子方程的参数辩识及混沌控制进行了数值计算;讨论了使用这一方法实现控制时的一些关键问题,给出了实现控制的一些重要参数;发现了对Duffing方程使用同一参数辩识值,可将混沌控制到不同的一倍周期轨道及高倍周期轨道上的新现象。  相似文献   

9.
基于最优参数控制方法,实现了齿轮传动系统中的混沌控制.以经典的间隙单齿轮副非线性动力学模型为研究对象,以啮合静载荷为控制参数,通过混沌吸引子中轨线的观测近似得到目标周期不动点、系统在目标不动点处的雅克比矩阵以及在控制原始参量处的梯度矩阵.最后运用最优参数控制策略计算得到啮合静载荷的小扰动量,实现了把齿轮系统的混沌运动镇定周期一轨道上的目的.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最优参数控制方法的控制过程,只是在控制的前几个周期内需要控制参数产生相对较大的扰动量,随着控制的继续进行,扰动量几乎稳定到了某一固定值,不再需要较大的变动.而且控制参数计算所需要的中间参量可以直接由混沌吸引子中轨线的观测近似得到,因而控制容易实现.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SISO线性系统经非线笥反馈构成的系统中引入采样,讨论非线性反馈采样系统的混沌行为。当采样周期在到一定程度后,系统将产生Lui-Yorke定义下的混沌。给出了典型例子,计算机仿求取其Lyapunov指数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用弱周期摄动抑制弹簧Duffing振子中的混沌。基于广度Melnikov方法可知,寻原振动系统呈现混沌悸态时,可以分别民受迫力谐波共振的线性项参数 励、非一性项参数激励和外激励3种弱周期摄动使混沌得以抑制。  相似文献   

12.
对于两端固定输流管道在基础简谐激励下的单模态系统,利用凹槽滤波器对系统的混沌运动进行了控制.首先计算了未扰系统中同宿轨道内部周期轨道的方程,然后分别计算了引入凹槽滤波反馈后,与系统同宿轨道和周期轨道对应的两个Melnikov函数.根据前者Melnikov函数具有简单零点,得到了系统具有稳态周期解的参数条件.最后对受控系统的运动响应进行了数值仿真,发现在适当的参数条件下,通过凹槽滤波反馈控制,能够成功地将系统的混沌运动引导到稳定的周期运动,并且通过改变凹槽滤波器的增益值,可以将系统的混沌响应引导到不同形态的周期运动.  相似文献   

13.
陈立群  刘延柱 《力学季刊》2001,22(3):295-299
本文研究一类磁性航天器的混沌姿态运动及其控制,建立了在近地球赤道面圆轨道上运动受万有引力矩、磁力矩作用磁性刚体航天器姿态运动的动力学方程。采用时间历程、Poincare截面、Lyapunov指数和功率谱对系统的动力学行为进行数值识别,结果表明随着磁场参数的增大系统动力学行为由准周期环面破裂而出现混沌。利用输入-输出反馈精确线性化的方法将航天器的混沌姿态控制运动控制为姿态静止和按给定的周期规律运动,数值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受迫Duffing振子发生混沌运动时的控制问题,通过周期激振力、自适应控制和连续反馈控制来抑制、控制其中的混沌运动,使系统从混沌运动状态转变变到规则运动状态。  相似文献   

15.
考虑刚性导流段和尾流段对流场的影响,建立轴向流作用下二维板的非线性流固耦合运动控制方程,用有限差分法对控制方程进行离散。为了克服差分网格较多时带来的计算规模较大的问题,对控制方程用主模态缩减法缩减自由度,然后对离散方程进行数值积分,得到系统的复杂响应,分析其分岔和混沌特性。计算结果表明,以来流流速幅值和阻尼参数为可变参数时,系统具有极其复杂的动态响应,通过分岔图、相图和庞加莱截面图等方法判断了系统多种形式的周期、拟周期和混沌运动,在以来流流速幅值为可变参数时,系统一开始经由周期倍化分岔的方式进入混沌;在以阻尼系数为可变参数时,经由倒周期倍化分岔的方式从混沌运动退回到周期振动。  相似文献   

16.
多时间尺度问题具有广泛的工程与科学研究背景,慢变参数则是多时间尺度问题的典型标志之一.然而现有文献所报道的慢变参数问题,其展现出的振荡形式及内部分岔结构,大多较为单一,此外少有文献涉及到混沌激变的现象.本文以含慢变周期激励的达芬映射为例,探讨了一类具有复杂分岔结构的张弛振荡.快子系统的分岔表现为S形不动点曲线,其上、下稳定支可经由倍周期分岔通向混沌.而在一定的参数条件下,存在着导致混沌吸引子突然消失的一对临界参数值.当分岔参数达到此临界值时,混沌吸引子可能与不稳定不动点相接触,也可能与之相距一定距离.对快子系统吸引域分布的模拟,表明存在着导致边界激变(boundary crisis)的临界值,在这些值附近,经由延迟倍周期分岔演化而来的混沌吸引子可与2~n(n=0,1,2,···)周期轨道乃至混沌吸引子共存.当慢变量周期地穿过临界点后,双稳态的消失导致原本处于混沌轨道的轨线对称地向此前共存的吸引子转迁,从而使系统出现了不同吸引子之间的滞后行为,由此产生了由边界激变所诱发的多种对称式张弛振荡.本文的结果丰富了对离散系统的多时间尺度动力学机理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在描写神经放电的理论模型(Cahy模型)中发现有位于加周期分岔过程中的混沌节律。利用So的非稳定周期轨道检测算法研究了位于周期2和周期3之间的混沌节律的非稳定周期轨道。结果发现,靠近周期2的混沌节律中只能检测出显著的非稳定周期2轨道,而靠近周期3的混沌节律中不仅可以检测出非稳定周期2轨道,还可以检测出非稳定周期3轨道;并且该非稳定周期2轨道位置与稳定周期2位置相似,非稳定周期3位置与稳定周期3位置类似。这表明,非稳定周期轨道在神经混放电节律的动力学起着重要作用;非稳定周期轨道的结构决定着混沌节律的特征,可以用来区分混沌节律。  相似文献   

18.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在离子穿越细胞膜或者在外界电磁辐射下,细胞内外的电生理环境会产生电磁感应效应,继而会影响神经元的电活动行为. 基于此,本文考虑电磁感应影响下的 Hindmarsh-Rose (HR) 神经元模型,研究了其混合模式振荡放电特征,并设计一个 Hamilton 能量反馈控制器,将其控制到不同的周期簇放电状态. 首先,通过理论分析发现磁通 HR 神经元系统的 Hopf 分岔使其平衡点的稳定性发生了改变,并产生极限环,进而研究了 Hopf 分岔点附近膜电压的放电特征. 基于双参数数值仿真发现该系统具有丰富的分岔结构,在不同的参数平面上存在倍周期分岔、伴有混沌的加周期分岔、无混沌的加周期分岔以及共存的混合模式振荡. 最后,为了有效控制膜电压的混合模式振荡,利用亥姆霍兹理论计算出磁通 HR 神经元系统的 Hamilton 能量函数并设计 Hamilton 能量反馈控制器,通过数值仿真分析了膜电压在不同反馈增益下的簇放电状态,发现该控制器能够有效地控制膜电压到不同的周期簇放电模式. 本文的研究结果为探究电磁感应下神经元的分岔结构及其能量控制领域提供了有用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9.
安新磊  张莉 《力学学报》2020,52(4):1174-1188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在离子穿越细胞膜或者在外界电磁辐射下,细胞内外的电生理环境会产生电磁感应效应,继而会影响神经元的电活动行为. 基于此,本文考虑电磁感应影响下的 Hindmarsh-Rose (HR) 神经元模型,研究了其混合模式振荡放电特征,并设计一个 Hamilton 能量反馈控制器,将其控制到不同的周期簇放电状态. 首先,通过理论分析发现磁通 HR 神经元系统的 Hopf 分岔使其平衡点的稳定性发生了改变,并产生极限环,进而研究了 Hopf 分岔点附近膜电压的放电特征. 基于双参数数值仿真发现该系统具有丰富的分岔结构,在不同的参数平面上存在倍周期分岔、伴有混沌的加周期分岔、无混沌的加周期分岔以及共存的混合模式振荡. 最后,为了有效控制膜电压的混合模式振荡,利用亥姆霍兹理论计算出磁通 HR 神经元系统的 Hamilton 能量函数并设计 Hamilton 能量反馈控制器,通过数值仿真分析了膜电压在不同反馈增益下的簇放电状态,发现该控制器能够有效地控制膜电压到不同的周期簇放电模式. 本文的研究结果为探究电磁感应下神经元的分岔结构及其能量控制领域提供了有用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0.
由于广义蔡氏电路存在2个对称的稳定平衡点,周期激励可能导致系统出现相应于不同初值的2种共存的分岔模式. 概周期解由环面破裂进入混沌,混沌吸引子从相位不同步逐渐演化为同步,并进一步随着参数的变化,产生分裂现象. 分裂后的2个相互对称的混沌吸引子仍存在相位同步效应,这2个混沌吸引子再次相互作用后形成扩大了的混沌吸引子,并交替围绕2个子混沌结构来回振荡. 同时,在混沌过程中,其轨迹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严格按照概周期行为振荡,即混沌结构中存在局部概周期行为,这种局部概周期行为随参数的变化会逐步减弱,直至消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