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硬软酸碱原理(HSAB原理)就是“硬酸优先和硬碱结合生成稳定的化合物,软酸和软碱优先结合生成稳定的化合物,而软酸和硬碱,软碱和硬酸都不能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概括起来就是“硬亲硬,软亲软”。自从硬软酸碱原理提出以来,有很多人在其应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如在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和其它方面的应用。另外,还有很多人在使其定量  相似文献   

2.
近二十几年来,Lewis酸碱电子论发展迅速并在有机化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它认为大多数有机物可视为酸碱络合物。将一个有机分子A:B视为A和:B两部分组成,前者是Lewis酸,后者是Lewis碱,或称为广义酸和广义碱,因而,绝大多数有机化学反应都可看成广义酸碱反应。在此基础上,Pearson在1963—68年间通过一系列研究提出了硬软酸碱(HSAB)概念。他认为酸碱均有硬软之分,反应时,硬酸优先与硬碱结合,软酸优先与软碱结合,这就是HSAB原理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酸碱软硬度的键参数标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硬酸、硬碱与软酸、软碱原理”及“酸碱的分类”在本刊“酸碱的电子论和软硬度”一文中已有论述,本文不拟详谈。但从分类表以及 HSAB 原理和 Ahrland 等人的工作来看,还都是实验的归纳总结,不具假说性质,更未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对于酸碱之分为软硬两类,显然 Pearson 认为极化率是分类的主要根据。他还把“软度”和某些容易鉴别的物理性质,如电离势、氧化还原电位、极化率定量地联系起来。所有这些工作都给出粗略相同的顺序,但不是很准确的。在鉴别碱的“硬”、“软”性时,他还提出过把 CH_3Hg~ 作为典型的软酸,研究反应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SHAB规则,分类,酸碱软硬度的定量标度和理论解释。根据SHAB规则把体内微量元素分为Lewis硬酸,软酸与交界酸和硬碱,软碱与交界碱,体内不同体液和器官含有丰富的软硬配体,与各类软硬酸(金属离子)结合成不同稳定性的配合物,发挥其生物活性作用。  相似文献   

5.
软硬酸碱原理与不对称烯烃的加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软硬酸碱原理是Pcarson在1963—68年间通过一系列研究提出的概念。他从众多的化学反应中总结出“硬亲硬、软亲软”的规则。对此原理国内外都有从各种角度的研究,特别是Klopman以前沿分  相似文献   

6.
软硬酸碱原理可应用于解释α-卤代酮的一些还原脱卤反应。例如,碘负离子(软路易斯碱)和某些硬路易斯酸,如三氯化铝、三氯化铁、三氟化硼、三价铈和质子酸等的复合作用对α-卤代酮的脱卤。在三碘化铈或者三氟化铈/碘化钠等作用下,使α-卤代酮脱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硬软酸碱原理和酸碱硬软性的分类已有许多专论,这一原理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人们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近年来,硬软酸碱原理在剖析、解释、研究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反应方面,起了极大的作用。本文仅对亲核取代反应中两可亲核试剂和两可基质的反应选择性作一简述,并希望能对于预测亲核取代反应的主要产物,为亲核取代反应选择合适的酸碱  相似文献   

8.
软硬酸碱原理与两可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改枝  红霞 《大学化学》2000,15(1):45-47
在有机反应中,两可反应物或两可试剂的反应符合软硬酸碱原理。它们具有两个不同的反应中心,只要确定了各自的软硬部位,反应按照软亲软,硬亲硬的原则进行。  相似文献   

9.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聚四亚甲基醚多嵌段共聚物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合成了硬段含量和软段分子量不同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聚四亚甲基醚(PBT-PTMG)多嵌段共聚物。研究了硬段含量和软段分子量对嵌段共聚合过程的影响。当软段分子量较大、硬段含量较高时,在嵌段共缩聚过程中有均聚物伴生。当软段分子量在2000左右,硬段含量在20%左右时,基本上不生成均聚物。硬段重量含量为 20%的低硬段 PBT-PTMG多嵌段共聚物是结晶的。由它纺成的弹体纤维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弹性回复。热处理能改进纤维的弹性回复。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键性的角度出发, 应用硬软酸碱原理, 研究了具有β-W结构二元化合物的超导性能, 用硬软酸碱理论的HS标度, 获得一个化合物预期的超导转变温度值的规则。ΔHS规则可以用作寻找新超导材料的指引。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键性的角度出发, 应用硬软酸碱原理, 研究了具有β-W结构二元化合物的超导性能, 用硬软酸碱理论的HS标度, 获得一个化合物预期的超导转变温度值的规则。ΔHS规则可以用作寻找新超导材料的指引。  相似文献   

12.
ABEEM-σπ模型预测典型不对称烯烃加成反应的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ABEEM-σπ模型计算的Fukui函数、局域软度、全局硬度和电荷分布等物理量,应用硬软酸碱原理和最大硬度原理,合理地解释了典型不对称烯烃加成反应的机制.  相似文献   

13.
双核大环配合物在模拟金属蛋白活化中心,键合与活化小分子及作为双功能催化剂方面具有广阔应用前景。本文就西夫碱型、串连型、具有“软”、“硬”空腔的单大环、双大环及大多环双核配体及其配合物的性质和它们在仿生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报道。  相似文献   

14.
以软磁性相α—Fe和硬磁性相Nd2Fe14B为例,研究了软、硬磁性晶粒间的交换耦合作用和有效各向异性随晶粒尺寸和软、硬磁性晶粒不同尺寸比例(Ds:Dh)的变化关系。当晶粒尺寸大于其铁磁交换长度时,晶粒的各向异性分为晶粒内部无交换耦合和晶粒表面有交换耦合部分,其各向异性常数为两部分的统计平均值。计算结果表明:软、硬磁性晶粒间的有效各向异性随晶粒尺寸的减小而下降,随软、硬磁性晶粒尺寸比值(Ds:Dh)的减小而增加。为使软、硬磁性晶粒间的有效各向异性常数Keff保持较高的值,应控制硬磁性晶粒大于30nm。软磁性晶粒在10nm左右。  相似文献   

15.
酸碱的软硬度的势标度及其相亲强度和络合物的稳定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义的酸碱包括的物质种类极为广泛,绝大多数化合物皆可看作是酸碱的加合物。所有的化学反应,除氧化还原反应而外,皆属酸碱反应。因此,酸碱的软硬概念和“硬亲硬、软亲软”原理有广泛的联系。软硬酸碱原理的提出完全是经验的总结。后来有人应用前沿分子轨道微扰理论予以说明,从而使之具有理论的意义。但至今还没有一个定量标度可以把酸碱的软硬性和它们的反应性或其它性质联系起来。实际上,已有多人根据酸碱的若干基本性质,如电负性、电离  相似文献   

16.
用DSC方法系统地探讨了不同硬段含量的聚已内酯型聚氨酯在各种退火温度下的退火诱导吸热峰的变化规律。实验发现,对于软、硬段都会结晶的样品,其硬段退火诱导有序受软段热行为的牵制;而对于只有硬段结晶的样品,在较低温度退火时,其退火诱导有序和软段的存在无关,而在较高退火温度时,软段的分子运动会对硬段的有序排列产生影响,同时退火诱导有序的平衡,比其样品的硬段结晶过程快得多。  相似文献   

17.
双核大环配合物在模拟金属蛋白活化中心,键合活化小分子及作为双功能催化剂方面具有广阔应用前景。本文就西夫碱型,串连型,具有“软”“硬”空腔的单大环,双大环及大多环双核配合及其配合物的性质和它们仿生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报道。  相似文献   

18.
采用密闭微波辅助法(PMAE)提取还亮草中的硬飞燕草碱和巴比翠雀碱。采用单因素试验结合正交试验方法对微波实验条件进行优化。得到硬飞燕草碱和巴比翠雀碱的最佳提取方案:药物颗粒度100目,固液比1∶60,微波温度80℃,微波功率560 W,微波时间10 min。以甲醇-0.2%三乙胺(45∶55)为流动相,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硬飞燕草碱和巴比翠雀碱含量的方法。硬飞燕草碱和巴比翠雀碱分别在0.50~50.0,0.30~30.0 m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为98.3%~104.5%,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2.0%和2.2%。与传统溶剂回流法(SRE)进行比较,该方法简单、提取率更高。  相似文献   

19.
应可持续发展与绿色化学的需要,非均相催化剂替代传统的均相催化剂引起研究者的广泛重视。其中,金属基介孔固体碱具有比表面积大、腐蚀性小、传质速率快、易分离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绿色催化剂。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制备不同的金属基介孔固体碱(包括MgO、类水滑石(HTs)及改性的Al2O3、ZrO2、CeO2)的研究进展,重点讨论了软模板法、硬模板法、溶剂挥发自组装法、无模板剂法等制备各种金属基介孔固体碱的方法和机理。此外,还介绍了金属基介孔氧化物在催化、储能与环境领域中的实际应用。最后,简要分析了金属基介孔固体碱制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其在未来的发展趋势,为新型金属基介孔固体碱的构筑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失重法和电化学方法,研究了硬态铝箔和软态铝箔的成分差别及其腐蚀行为.结果表明,硬态铝箔和软态铝箔在表面形貌、元素成分和晶型结构上均有差异.软态铝箔比硬态铝箔更适合于在低酸度条件下进行腐蚀,这为研发电容器制作工艺的低酸度体系腐蚀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