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盐酸非索非那定(1),是第2代抗组胺药,其完整的NMR信号归属及其立体化学研究未见到报道. 由于大部分信号出现重叠,该化合物 1H NMR谱图解析比较困难,采用常规方法研究不易得到比较完整的NMR结构信息. 本文采用1D TOCSY、1D ROESY和2D NMR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得到了盐酸非索非那定完整的NMR信号归属. 此外,根据1D ROESY实验结果以及得到的有关偶合常数,推得该化合物的的立体结构,如(1)所示.  相似文献   

2.
一个新的拓扑指数F2及其对ABn型分子键能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建议了一种新的拓扑指数F2,并用F2研究了ABn(n=2,3,4,5)型分子的平均键能,研究表明,F2与ABn型分子的平均键能呈良发的线性关系,并得出AB3,AB4,AB5型分子键长与平均键能效关系的数学表达式。  相似文献   

3.
使用高灵敏的光腔衰范光谱(Cauity Ring Down Spectroscopy)技术测出了异丙醇的O-H伸缩v=4、5振动泛频光谱,每个技动能级都有三个吸收峰,被归属为分子构像的O-H伸缩泛叔汲收,给出了光腔衰范光谱的振动泛频吸收的振动谱强度公式,并求得分子不同构在不同振动能级的O-H伸缩局域模振子的机械频率(X1)、非谐性(X2)以及解离能(D),用浓度泛函(DFT)B3LYP/6-31+  相似文献   

4.
铁电体中极化拓扑畴(如涡旋畴)有望带来一系列新颖物理现象、新性能和新应用前景(如存储器件应用),从而引起了广泛兴趣.尤其是近年来在铁电纳米结构中发现了一系列有趣的新奇极化拓扑畴态,例如涡旋、中心畴、斯格明子、麦韧(Meron,也有称半子)等,引发了新一轮探索热潮.这些发现为进一步探索其中蕴含的丰富多彩的物理现象创造了条件,也为调控和设计高性能材料和器件提供了新的基元和序构,从而形成拓扑电子学的概念.过去十年,这一领域经历了快速发展,成长为铁电物理领域的前沿热点.本文将回顾近年来在铁电纳米结构中奇异极化拓扑畴的研究新进展,并简要讨论了该领域所存在的问题和潜在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烷基苯的热力学性质与分子拓扑指数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此文分析了烷基苯的结构特点,以分子的拓扑指数为结构参数,研究了苯、烷基系列的燃烧热,生成自由能等八种热力学性质与结构参数的关系,提出计算热力学性质的一个通用关系式Y=a·N+b·R+c·NR+d,用计算机处理,得到一系列经验公式,计算结果表明:烷基苯系列的热力学性质与拓扑指数相关性能很好。  相似文献   

6.
磁性材料的磁结构、磁畴结构和拓扑磁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志东 《物理学报》2015,64(6):67503-067503
首先简要地介绍了磁性材料中磁结构、磁畴结构和拓扑磁结构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一方面, 磁畴结构由材料的磁结构、内禀磁性和微结构因素决定; 另一方面, 磁畴结构决定了材料磁化和退磁化过程以及技术磁性. 拓扑学与材料物理、材料性能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最近的研究兴趣集中在一些拓扑磁性组态, 如涡旋、磁泡、麦纫、斯格米子等. 研究发现这些拓扑磁结构的拓扑性质与磁性能密切相关. 然后从尺寸效应、缺陷、晶界三个方面介绍国际学术界在磁结构、磁畴结构和拓扑磁结构方面的进展. 最后介绍了在稀土永磁薄膜材料的微观结构、磁畴结构和磁性能关系、交换耦合纳米盘中的拓扑磁结构及其动力学行为方面的工作. 通过对文献的评述, 得到以下结论: 开展各向异性纳米复合稀土永磁材料的研究对更好地利用稀土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 可以有目的地改变材料的微结构, 可控地进行磁性材料的磁畴工程, 最终获得优秀的磁性能. 拓扑学的概念正在应用于越来越多的学科领域, 在越来越多的材料中发现拓扑学的贡献. 研究磁畴结构、拓扑磁性基态或者激发态的形成规律以及动力学行为对理解量子拓扑相变以及其他与拓扑相关的物理效应是十分重要的. 也会帮助理解不同拓扑学态之间相互作用的物理机制及其与磁性能之间的关系, 同时拓展拓扑学在新型磁性材料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利用复杂网络研究中国温度序列的拓扑性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磊  龚志强  支蓉  封国林 《物理学报》2008,57(11):7380-7389
依据粗粒化方法,将中国1961—2002年逐日平均温度序列转化为由5个特征字符{R,r,e,d,D}构成的温度符号序列.以符号序列中的125种3字串组成的温度波动模态为网络的节点(即连续4d的温度波动组合),并按照时间顺序连边,构建有向加权的温度波动网络,进而将温度波动模态间的相互作用等综合信息蕴含于网络的拓扑结构之中.对随机序列和Lorenz系统的混沌序列分别构建随机和混沌波动网络.计算三种网络的度与度分布、聚类系数、最短路径长度等动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气候复杂网络 拓扑结构  相似文献   

8.
9.
本文利用谐振子波函数展开的方法,对三个全同分子体系—(H_2)_3,(D_2)_3和(Ne)_3基态的能量和形状密度进行了计算,对体系的结构及内部运动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一个描述取向玻璃系统中分子间取向关联的有效键模型.基于该模型对该系统中分子之间取向关联的拓扑结构进行了计算机模拟.结果表明当成键概率较小时,成键分子大部分以分子串的形式出现,并基于概率分析对此现象进行了解释.深入地,用分子串模型对模拟结果进行了分析,并且基于分析结果讨论了分子串模型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 玻璃化转变 取向玻璃 拓扑结构 分子串模型  相似文献   

11.
王慧超  王健 《物理》2012,41(11):705-713
超导体和拓扑绝缘体研究是当前凝聚态物理领域中的重大课题.文章重点介绍了作者所在实验室在纳米超导和拓扑绝缘体电输运领域的实验进展,其中包括金属和铁磁纳米线中的超导近邻效应、半金属纳米线中的新奇超导特性、拓扑绝缘体薄膜中的量子输运以及超导态-拓扑量子态的相互作用等,并对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采用1H,13C-COSY和COLOC谱,对三个(1-3)β-二氢沉香些喃倍半萜的1H和13C化学位移进行了全指定.经过考察和比较上述化合物及十九个文献报导化合物的立体化学和C-14化学位移的关系,得出一个新的,非常重要的构型判断方法.  相似文献   

13.
使用激光分子束外延在SrTiO3(001)衬底上生长SrRuO3薄膜,并研究激光能量密度、生长温度和靶材表面烧蚀度等生长参数对于SrRuO3表面形貌、基本磁电性质以及拓扑霍尔效应的影响.当在最优条件下生长SrRuO3薄膜时,样品表面平整、台阶清晰,具有最低的金属-绝缘体转变温度,电阻率最低,且具有最显著的拓扑霍尔效应;而改变生长参数生长的SrRuO3薄膜由于存在更多的缺陷,其表面较粗糙,金属-绝缘体转变温度增大,或表现出绝缘体行为,而拓扑霍尔效应会变弱甚至消失.  相似文献   

14.
从第一性原理出发,分别利用密度泛函理论和哈特利-福克方法优化了4 ,4-二巯基联苯分子的几何结构,计算了电子结构,讨论了分子与金表面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在描述分子的电子结构以及分子与金表面的相互作用时,密度泛函理论可以给出更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朱正和  万明杰  唐永建  蒙大桥 《光学学报》2012,32(1):130003-305
用全相对论量子力学计算H2O和HLi的双光子偶极激发。为对比起见,同时用非相对论的对称匹配团族-组态相互作用法(SAC-CI)计算其单光子激发。对于无对称中心的H2O和HLi,符合相应群的对称选择原则。双光子跃迁几率一般比单光子跃迁的小3~5个数量级。在计算双光子偶极激发时,应采用同时包含了空间的对称性和时间反转对称性的全相对论。  相似文献   

16.
设计了不同结构参数的几何拓扑结构,对比分析了各几何拓扑结构的电磁屏蔽效能.建立了各几何拓扑结构的红外透过率公式,用计算机图像处理和实验两种方法对其进行验证.用高频结构仿真软件(HFSS)对各几何拓扑结构进行仿真,得到了不同几何拓扑结构在12~ 18 GHz波段内的电磁屏蔽效能.通过对比不同的几何拓扑结构电磁屏蔽效能的扑...  相似文献   

17.
18.
分子偶极聚合物驻极体的红外和可见光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红外和可见吸收光谱研究了具有二阶非线性光学活性的分子偶极聚合物驻极体材料中偶极子的取向稳定性与分子结构之间的关系,讨论了制备时所用的溶剂对材料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材料在玻璃态温度下极化时,引起生色团分子偶极矩沿电场方向取抽,是建立在生色团分子共轭л体系被破坏的基础上,这是一种亚稳态。偶氮类分子的顺-反结构在光、热的作用下极易发生转变,是引起常温下生色团分子有序取向结构松驰的主要原因。制备时所用的溶剂将影响生色团分子在聚合物基底中的存在形式,进而影响分子偶极聚合物驻极体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如果你有机会到复旦大学应用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来参观,走进分子束外延组,隔着宽敞的玻璃窗,你将看到一台大型实验设备.中间是三个大小不等、银光闪闪的超高真空腔体,上边接满了一根根电缆线,还有液氮管道、冷却水管、压缩空气管,一眼望去真有点叫人眼花缭乱;四周是几只高大的机柜,安装着一台台精密电子仪器.这就是我国第一台锗硅分子束外延设备,已经在这里服役六年多,状态良好,至今仍是国内唯一投入运行的IV族半导体材料的分子束外延系统,为我国在IV族半导体超晶格量子阱的某些研究领域保持世界先进水平立下汗马功劳.  相似文献   

20.
分子和金表面相互作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红海  李英德  王传奎 《物理学报》2002,51(6):1239-1243
硫氢官能团可以很强地吸附于金表面上,从而可作为连接体用于纳米电子学中的分子器件.从第一性原理出发利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4,4′二巯基联苯分子和金表面的相互作用,并利用了前线轨道理论和微扰理论定量地确定了该相互作用能常数.计算结果表明,当含有硫氢官能团的有机分子化学吸附于金表面时,硫原子将与金原子形成以共价键为主的混和键,此时一些分子轨道扩展于金原子和有机分子中,这些轨道为分子结中电子的输运提供了通道,从而可使分子线的电导呈现出欧姆特性.而其他分子轨道具有局域性,此时电子的输运只能通过隧道效应来实现. 关键词: 化学吸附 分子线 分子电子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