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二[(三甲基硅基)亚甲基]二氯化锡和三[(三甲基硅基)亚甲基]氯化锡为催化剂,通过苯乙酮和乙二醇合成苯乙酮环乙二缩酮的反应,探讨了含硅有机锡化合物的催化活性,并讨论了催化剂用量、溶剂、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含硅有机锡化合物是合成苯乙酮环乙二缩酮  相似文献   

2.
对TS-1分子筛而言,它的各种物理性质影响其反应活性.通过调节和控制催化剂的物理性质能够提高产物选择性和收率,降低副产物,从而提高反应活性.本文考察了TS-1分子筛的硅钛比对甲醇羰基化反应性能的影响.在合成TS-1分子筛时,通过控制硅源和钛源的比值得到了不同硅钛比的TS-1分子筛.结果表明:硅钛比大时(例如:硅钛比为6...  相似文献   

3.
N—(4—羟基苯基)马来酰亚胺的催化合成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硅乌酸(H8「Si(W2O7)6」)为催化剂,通过酯的醇交换反应合成了N-(4-羟基苯基)马来酰亚胺,并考察了催化剂用量、温度、反应时间等对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酯化法高产率地合成甲基丙烯酸烯丙酯(AMA),并合成了一种用于硅氢加成合成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新的催化剂,与所有已申请专利的合成方法采用的Speier催化剂相比,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提高了产率且缩短了反应时间.讨论了在该催化剂作用下硅氢加成的各种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以脱硅法制得介孔分子筛HZSM–5为载体,通过浸渍负载四氯化锡(SnCl_4·5H_2O),再经1mol·L~(-1)的硫酸处理后得到改性的SO_4~(2-)/Sn–ZSM-5分子筛催化剂.采用XRD、氮气物理吸附、SEM和X射线能谱对合成的SO_4~(2-)/Sn–ZSM-5催化剂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发现,经负载和酸化后的催化剂仍然具有丰富的介孔结构和较大的比表面积(325.28 m~2/g).将该催化剂用于催化纤维二糖的醇解,并探讨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等对总糖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纤维二糖和甲醇用量分别为200 mg和20 mL,反应的最佳条件是:催化剂的用量为3.0 mg,反应温度为150?C,反应压力3 MPa,反应时间4 h,总糖的收率可达88%.上述表明SO2-4/Sn–ZSM-5为催化纤维二糖醇解的一类优良催化剂.  相似文献   

6.
以阳极氧化工艺处理的不锈钢氧化膜为载体,负载活性组分Pt和Pd后制成催化剂用于催化氧化挥发性有机物(VOCs).考察了空速、进料浓度、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结果发现经阳极氧化工艺制备的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对甲苯、丙酮、乙酸乙酯等VOCs的处理转化率达到98%时的温度分别是240、270、320℃.在经1000℃的高温焙烧以后,发现催化剂在220℃即可使甲苯完全转化;并经过700h的寿命试验后,仍保持较高的催化活性.通过SEM对载体和催化剂的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发现经阳极氧化工艺处理的催化剂,其催化活性与其表面形成的氧化膜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醋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为检测反应,合成了SO_4~2-/TiO_(2)-SnO_2和SO_4~(2-)/ZrO_2-SnO_2等近四十种催化剂,系统地考察,研究了他们对酯化反应的催化性能,发现它们对酯化反应有较好的活性,且没有生成醚的副反应,有希望成为工业用催化剂.  相似文献   

8.
环状和链状烯烃的硅氢加成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同一种催化剂合成了含环己基有机硅化合物和含乙烯基有机硅化合物,并比较了催化合成这两种类的有机硅化合物对催化剂的活化方式,反应温度控制的不同,发现环状烯烃比链状烯烃在催化加成上有更高的要求。前者必须在有氧的参与下才能有效地控制反应,而后者无须氧的介入,从而对这两种反应机制进行了初探。  相似文献   

9.
在Ti-β沸石催化剂上羧酸酯化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β沸石催化合成乙酸丙酯和丙酸丙酯.考察了催化剂的活化温度、反应时间、酸醇比、催化剂用量、环已烷用量、反应温度对酯化反应的影响.通过实验发现,利用Ti-β沸石催化合成丙酸丙酯的最优条件为:温度110℃、催化剂用量4.0 g/mol丙酸、酸醇比为:1.1、环已烷用量为200 mL/mol正  相似文献   

10.
以油酸、钼盐为原料合成出催化剂油酸钼,通过室内降粘实验,研究了供氢剂四氢萘的作用、催化剂添加量、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时间对稠油降粘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催化剂添加量为0.8 wt%,反应温度为240?C,反应时间为18 h,此时稠油降粘率为65.87%.四组分分析发现,反应后胶质、沥青质含量减少,饱和分、芳香分含量增加.通过气相色谱、元素分析及红外光谱分析了稠油反应前后裂解气组成、元素含量及四组分结构变化情况,探讨了稠油降粘原因.最后,分析了处理后油样放置一段时间后粘度发生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脉冲微反装置初步考察了有机溶剂处理对催化剂SO专一/Zr0:的活性及选择性的影响.同时通过考察催化剂活化温度及吸附水对催化活性的影响、毗陡中毒试验,TPD分析等,对催化剂催化烷烃反应的活性中心以及烷烃在催化剂上进行异构化和裂解反应的机理进行了探讨.认为主要活性中心是超强B酸中心;串连裂解反应并不是裂解反应的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12.
W/MCM-41催化丙烯醇环氧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水热法合成了MCM-41介孔分子筛,并通过浸渍法制备了MCM-41负载钨催化剂。以丙烯醇(AAL)为底物,30%H2O2为氧化剂,合成了缩水甘油。实验考察了反应溶剂、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反应物配比、反应时间等工艺条件对丙烯醇环氧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当W/MCM-41催化剂用量为50 mg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二烷氧基取代对苯乙炔聚合物(PPV)发光功能材料广泛应用于液晶彩电、电脑、飞机彩色液晶显示屏中,本文研究了利用相转移催化反应在不同的催化剂反应条件下,合成二烷氧基取代对苯乙炔聚合物(PPV)发光功能材料的中间体1,4-二乙氧基苯,在氢氧化钠及催化剂HA-1存在下,对苯二酚与硫酸二乙酯于60~65℃反应3h条件下合成1,4-二乙氧基苯,产品收率达84%以上.对不同的催化剂的使用和反应时间进行了条件优化,对产品1,4-二乙氧基苯的IR谱图、1 H-NMR谱图进行了确认和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14.
通过将钯负载至具有稳定结构的锆基MOF中,在氩气氛围下进行煅烧,合成了一种纳米结构的Pd基非均相催化剂。此催化剂在Suzuki偶联反应中表现出较好的活性。通过X-粉末衍射、高分辨透射电镜以及mapping等对催化剂反应前后的结构进行了表征,表明所合成的Pd基纳米材料具有较高的分散性和较好的稳定性。通过反应条件的优化以及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对催化剂中钯含量的测定,计算出了Pd的用量为0.09 mol%,与现有报道的Pd基催化剂相比(0.2 mol%-2 wt%),用量较低。更为重要的是,对合成的纳米材料的可重复使用性进行了测试,在连续5次反应后保持了催化活性,表明了此材料结构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制备了SO_4~(2-)/TiO_2-SnO_2、SO_4~(2-)/ZrO_2-SnO_2、SO_4~(2-)/SnO_2催化剂,对它们进行了部分物性测试,并测定了它们对酯化反应的催化活性.发现此类催化剂的酸性很强,远远超过SiO_2-Al_2O_3固体酸催化剂,对酯化反应具有良好的活性.红外光谱测定结果证明,SO_4~(2-)以双配位形式结合在催化剂金属离子上,未生成硫酸盐.同一组成的催化剂的活性与催化剂中的SO_4~(2-)%含量,脱附温度有较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氨氧化法合成对羟基苯甲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负载钼、磷、镍系催化剂上进行了对甲基苯酚氨氧化法合成对羟基苯甲腈研究。采用了傅立叶红外光谱法、比表面分析等手段,探讨了催化剂体系、催化剂组成和反应条件对合成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在385℃时,采用摩尔比n(Mo):n(Ni):n(P)=1.19:2.10:1.20的催化剂,可持续反应48h以上,对羟基苯甲腈产率可达61%.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脉冲微反装置初步考察了有机溶剂处理对催化剂SO_4~(2-)/ZrO_2的活性及选择性的影响,同时通过考察催化剂活化温度及吸附水对催化活性的影响、吡啶中毒试验、TPD分析等,对催化剂催化烷烃反应的活性中心以及烷烃在催化剂上进行异构化和裂解反应的机理进行了探讨。认为主要活性中心是超强B酸中心;串连裂解反应并不是裂解反应的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18.
以芳烃为溶剂,在自制催化剂存在下用空气氧化对硝基甲苯合成了对硝基苯甲酸,并对反应条件进行了研究. 实验结果表明,对硝基苯甲酸收率可达94.55% ,母液可以多次直接循环使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水热法一步合成了二硫化镍粉晶,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讨论了样品N iS2粉晶的晶体结构及形貌,研究了X射线衍射峰积分强度以及半峰宽等随反应条件的变化,并分析了N iS2粉晶的合成机理.  相似文献   

20.
在实验室条件下对P型单晶硅片进行阳极电化学腐蚀制成多孔硅(Porous Silicon)样片,同时用适当配比的HNO3对多孔硅进行处理。通过荧光分光光度计测试并比较了HNO3作用前后样片的光致发光(PL)谱,结果发现用HNO3处理的多孔硅的发光效率有显著提高。另外,本文还对多孔硅以及HNO3处理的多孔硅的发光稳定性作了对比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