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KBrO3—KBr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痕量水杨酸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HCl溶液中KBrO3-KBr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杨酸的条件,建立了测定痕量水杨酸的新方法。结果表明,在0.6mol/LHCl,3*10^-5mol/LKBrO3,5*10^-4mol/LKBr,6*10^-4mol/lKI溶中测定水杨酸,其线性范围为0.2-4.0mg/L,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9*10^-4L.mol^-1.cm^-1,Sandell为7.3μg/cm^2。sg if e  相似文献   

2.
张光  张林林 《分析化学》1994,22(11):1155-1157
本研究了2-(6-硝基-2-苯并噻唑偶氮)-5-二甲氨基苯甲酸(6-NO2-BTAMB)与铜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在pH2.0 ̄4.5的乙醇水溶液中6-NO2-BTAMB与铜形成一种稳定的蓝绿色络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650nm处,表观摩尔吸收系数为7.75×10^4L·mol^-1·cm^-1,络合物的组成为6-NO2-BTAMB∶Cu=1∶1,铜浓度在0 ̄10μg/10m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  相似文献   

3.
陈卫东  杨蓉 《分析化学》1994,22(12):1223-1225
本报道用了2,6-二氯-4-溴偶氮胂作显色剂测定微量铀(Ⅵ)的光度法。在H2SO4介质中,铀(Ⅵ与)2,6-二氯-4-溴偶氮胂形成1:2络合物,其λmax=64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1×10^5L.mol^-^1.cm^-^1;铀的浓度在0.0-22.0μg/ml内符合比耳定律。方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操作方便等特点并已用于废水及矿样中微量铀(Ⅵ)的测定。  相似文献   

4.
单扫描极谱法连续测定人发中的微量元素锌铁锰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提出在0.15mol/L乙二胺-7.5×10^-3mol/L三乙醇胺-2.5×10^-2mol/L硫氰酸钾底液中单扫描极谱法测定锌、铁、锰,续加硫酸(0.3mol/L)测定铜的方法,峰电位分别为-1.42V,-1.63V,-1.71V,-0.48V(vs.SCE),线性范围:0.05~1.4μg/mLMn,0.04~1μg/mLCu,最低检出浓度.03,0.05,0.02,0.04μg/mLM  相似文献   

5.
魏琴  杜斌 《分析化学》1994,22(9):925-927
本研究了微乳液为介质时,铁与1-(2-吡啶偶氮)-2-萘酚(PAN)的显色反应。选择730nm处为测定波长,ε为1.4×10^4L.mol^-^1.cm^-^1,铁量在0-50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该法适用于汽油中环烷酸铁的测定。  相似文献   

6.
单扫示波极谱法测定溴离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0.45mol·L^-1硝酸底液中,用单扫示波极谱仪,阳极化扫描,导数档,溴离子于+0.14V产生一尖锐、灵敏的极谱波。检出限为2μg·ml^-1,工作曲线由2.4 ̄10μg·ml^-1及10 ̄20μg·ml^-1两条不同斜率的直线组成,前者灵敏度是近者的两倍。常见阳离子F^-、SO4^2-、BrO^-3、NO3^-不干扰Bb^-的测定,用此法测定长江水、溴酸钾中的微量溴离子,回收率为107%和  相似文献   

7.
微分电位溶出法连测血清中铜铅镉锌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报道了微分电位溶出法先在0.0025mol.L^-1HCl-0.3mol.L^-1NH4Cl底液中连测血清中Cu、Pb、Cd,再加Ca^3+0.6μg、0.3mlNH4F(2mol.L^-1)于底液,稀释一倍后测Zn。Cu采用标准曲线法,Pb、Cd、Zn采用标准加入法。在选定条件下,四元素的线性关系良好。测试血汪有相对标准偏差≤4.6%,平均回收率为93.3%-101.3%,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8.
丁基罗丹明B—钼酸盐光度法连续测定铈和钪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加林  徐其亨 《分析化学》1996,24(3):344-347
在聚乙烯醇(PVA)存在下,丁基罗丹明B(BRB)分别与铈钼、钪钼杂多酸络阴离子形成离子缔合物,其最大吸收均位于570nm,表面摩尔吸光度分别为εCe=3.96×10^6L.mol^-1.cm^-1,εSc=4.71×10^5L.mol^-1.cm^-1,服从比耳定律范围分别为0-24μg/L Ce和0-60μg/LSc,测定极限为Ce1.0μg/L(n=12)和Sc1.9μg/L(n=10),对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2-(3,5-二氯-2-吡啶偶氮)-5-二甲氨基苯胺与铂(Ⅳ)的显色反应,在pH3.5~6.0醋酸-醋酸钠介质中,沸水浴加热25min,试剂与铂(Ⅳ)形成1:4的紫色配合物,再提高酸度至2.9~4.0mol/L盐酸溶液,其最大吸收峰红移至630nm灵敏度显著提高,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600=7.0×10^4L.mol^-1.cm^-1。铂含量在0~32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大多数常  相似文献   

10.
离子色谱法测定α—氧化铝中微量硫酸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介达  吕伟 《分析化学》1994,22(2):172-174
本建立了用氢氧化钠溶样,离子色谱测定α-Al2O3中微量硫酸根的方法。在DionexAS4A分离柱上,用1.8×10^-^3mol/LAa2CO3作流动相进行洗脱,电导检测器检测,分析方法简便,快速,硫酸根的检测限为1.0×10^-^2μg/ml,相对标准偏差为2.67%,回收率为97.5%,扩展了离子色谱法测定实际样品的范围。  相似文献   

11.
江万权  滕恩江 《分析化学》1994,22(12):1259-1262
在TritonX-100和四硼酸钠介质中,题示试剂与镍产生灵敏的显色反应,所生成的紫红色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546nm,摩尔吸光系数为2.3×10^5L.mol^-^1.cm^-^1,镍在0-12μg/25ml范围内遵守比耳定律。干扰离子可用丁二酮肟-正丁醇萃取法消除。拟定的方法应用于水样和土壤样品中镍的测定。结果满意。对水样2^#和土壤样5^#6次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6.2%和4.9%。  相似文献   

12.
4,5—二溴苯基荧光酮光度法测定钇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研究4,5-二溴苯基荧光酮灵敏光度法测定钇。在pH5.5缓冲溶液中钇与DBPE形成橙红色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位于550nm,表观摩吸光系ε值1.53×10^5L.mol^-1.cm^-1,钇量在每25mL0-8μh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测定极限6.8μg/L,对于钇0.24mg/L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6%,络合物的摩尔组成为Y:DBPF=1:3。方法用于镁合金和地质标样中钇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马东兰  张雷 《分析化学》1994,22(6):619-622
本研究了新合成的显色剂N-烯丙基N'-(氨基对苯磺酸钠)硫脲与铜(Ⅱ)发生显色反应的条件实验,结果发现,在pH3.6-5.4的HAc-NaAc体系中,铜和显色剂形成1:3的蓝色水溶性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303nm,摩尔吸光系数为1.34×10^5L·mol^-1·cm^-1Cu(Ⅱ)在5-40μg/25ml遵从比尔定律,相关系数r=0.9996,将此方法应用于铝矿样,头发和麦麸中微量铜的测定,  相似文献   

14.
本文合成新试剂N-间甲苯基-N′-(氨基对苯磺酸钠)硫脲(MMPT)经红外,紫外,核磁,元素分析等测试,确定其结构,研究测定了试剂与40多种种离子的反应及其配合物的表观洋吸光系数,它可作为Cu^2+(m=0.015μg,c=0.5μg/mL),Ag^+(m=0.1μg,c=3.3μg/mL)的新鉴定试剂和光度法测定Pd^2+(ε309.7=6.32×10^4L.mol^-1.cm^-1,Pt(Ⅳ)  相似文献   

15.
硫化物的快速分光光度法测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黄兰芳  汪炳武 《分析化学》1997,25(10):1192-1194
提出了测定微量硫化物的快速亚甲蓝分光光度法,实验结果表明,在硫酸溶液中,K2Cr2O7+对二甲氨基苯胺+S^-2迅速显色反应形成亚甲蓝,表现摩尔吸收系数为4.06×10^4L.mol^-1.cm^-1;最大吸收波长为664nm;线性范围为0~0.8mg/L,实验了采用全差示光度法直接测定水中硫化物的条件,用于某江水中21.6μg/L硫化物测定时,相对标准偏差为3.2%(n=6);试样的标准加入回收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新水溶剂卟啉试剂5,10,15,20-四(3-溴-4-磺酸苯基)卟啉(T(3-BrP)PS4)与铜的显色反应,在pH3,铜与5,10,15,20-四(3-溴-4-磺酸苯基)卟啉形成1:1的稳定配合物,此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位于412.8nm摩尔吸光系数为2.61×10^5L.mol^-1.cm^-1。铜量在0~3.0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工作曲线回归方程为y= 0.00943  相似文献   

17.
新显色剂二溴对甲基偶氮磺光度测定铅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0.24mol.L^-1H3PO4介质中,铅与二溴对甲基偶氮磺形成1:2的蓝色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在630nm表现摩尔吸光系数为7.99×10^4L.mol^-1.cm^-1铅量在0-20μg/25mL,内符合比耳定律,方法应用于铜合金中微量铅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张小玲  张光 《分析化学》1994,22(1):61-63
本研究了4-(2-噻唑偶氮)-2,4-二氨基甲苯(简称TADAT)与铑的显色反应。在pH=3.7~4.9的酸度范围内试剂与铑形成红色络合物,加入无机酸后色泽加深,络合物的最大吸收位于59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1×10^5L·mol^-1·cm^-1,其组成为Rh:TADAT=1:3。铑浓度在0~12μg/25m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该方法用于模拟样中铑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新合成的显色剂N-壬基-N′-(氨基对苯磺酸钠)硫脲与Cu^2+显色反应的研究,确定了光度测定铜,在pH6.2 ̄7.0的KH2PO4^-Na2B4O7缓冲溶液中,Cu^2+和NPT形成1:3的水溶性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343.2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343.2=4.87×10^4L·mol^-1·cm^-1。Cu^2+含量在2 ̄55·g/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相关系数0.9999。  相似文献   

20.
微分电位溶出法测定人发中铜铜镉锌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报道了0.0025mol.L^-1HCl-0.2mol.L^-1NH4Cl底液中连续测定人发中铜、铅、镉、锌的微分电位溶出法。四元素峰电位分别为-0.20V,-0.46V,-0.67V,-1.02V(SCE),峰形好,灵敏度高,干扰少,测定发样相对标准偏差≤4.3%,回收率为97.6%-104.6%。并对HNO3-HClO4和NHO3-H2O2消化发样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