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准相位匹配PPMgLN光参量振荡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论上分析了PPMgLN光参量振荡波长调谐特性,计算了泵浦阈值和转换效率。准相位匹配情况下,周期调谐是获得中红外波长调谐有效方法之一。采用高斯光束泵浦,当泵浦功率密度超过阈值泵浦功率密度约6.5倍时,可以获得最高转换效率,约71%。采用1 064 nm激光泵浦多周期PPMgLN晶体,实验上获得了波长调谐范围2.7~4.8 mm,当泵浦功率为8 W时,在波长3.7 mm处激光输出功率超过1.6 W,斜效率超过20%,相应的转换效率约为69%,与理论分析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
理论上分析了PPMgLN光参量振荡波长调谐特性,计算了泵浦阈值和转换效率。准相位匹配情况下,周期调谐是获得中红外波长调谐有效方法之一。采用高斯光束泵浦,当泵浦功率密度超过阈值泵浦功率密度约6.5倍时,可以获得最高转换效率,约71%。采用1 064 nm激光泵浦多周期PPMgLN晶体,实验上获得了波长调谐范围2.7~4.8 mm,当泵浦功率为8 W时,在波长3.7 mm处激光输出功率超过1.6 W,斜效率超过20%,相应的转换效率约为69%,与理论分析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3.
4.
5.
6.
7.
针对利用周期极化晶体实现的抽运光角度调谐准相位匹配(QPM)光学参量振荡器(OPO)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分析,给出了描述QPM OPO中抽运光旋转角与三波波长关系的精确公式和近轴公式.研究发现,对信号光单谐振的情况而言,抽运光与空闲光沿晶体x轴的同侧出射,而对空闲光单谐振而言,抽运光与信号光沿晶体x轴的同侧出射.另外,信号光单谐振下信号光与空闲光间的夹角要大于空闲光单谐振下两者间的夹角.更重要的是,信号光单谐振时的波长调谐速度也较空闲光单谐振时的大.关键词:准相位匹配空闲光单谐振光学参量振荡器抽运光角度调谐调谐速度 相似文献
8.
9.
10.
11.
12.
基于掺MgO周期极化铌酸锂晶体的光学参量振荡器是一种全固态中红外可调谐相干光源.泵浦源为1064 nm声光调Q Nd:YAG激光器.通过温度调谐实现了中红外可调谐参量光的输出,当晶体的温度从40°C升高到200°C时,获得信号光的输出范围为1.561 μm~1.670μm,空闲光的调谐范围为3.342 μm~2.932 μm.当泵浦源脉宽为70 ns,重复频率为10 kHz,平均功率为.161 W,获得波长为1631μm.当泵浦源脉宽为70 ns,重复频率为10 kHz,平均功率为1.61 W,获得波长为1631 nm信号光的输出功率为21 1 mW. 相似文献
13.
14.
一阶准相位匹配周期性极化铌酸锂倍频产生18 mW绿光连续输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高压脉冲电场极化 ,制备了周期为 6 5 μm、长为 12mm、宽为 10mm、厚为 0 5mm的一阶准相位匹配周期性极化铌酸锂 ;由 1 1W连续 1 0 6 μmNd∶YAG激光器抽运 ,在 5°时产生了约 18mW、0 .5 32 μm的倍频连续绿光 ,其对应的二次谐波转换效率约为 1 6 % ,二次谐波的归一化转换效率约为 1 5 %cm- 1 W- 1 ,相当于 79%的周期性极化铌酸锂的理想非线性系数。测量了抽运光功率与倍频光功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基于周期极化掺镁铌酸锂(PPMg…LN)晶体的二维六角可调相位光栅及其Talbot效应光衍射成像。理论模拟不同相位差及分数Talbot距离条件下的近场光衍射强度分布,计算取样区内衍射强度随相位差和分数Talbot距离的变化,给出相位差恒定及变化情况下取样区强度最大值的位置。在理论研究基础上,设计与制备PPMg…LN六角可调相位阵列光栅,并进行了Talbot衍射成像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与理论研究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6.
对基于周期极化掺镬铌酸锂晶体的信号光单谐振光学参量振荡器的输出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讨论了光学参量振荡器谐振腔的腔长、周期极化铌酸锂晶体的通光长度、输出镜的透过率以及抽运光的脉冲宽度对光学参量振荡器谐振阈值的影响.光学参量振荡器的抽运源采用输出波长为1 064 nm的声光调Q Nd:YVO_4激光器,在重复频率为2 kHz、周期极化掺镁铌酸锂晶体的温度为30℃的条件下,光学参量振荡器的振荡阈值仅为48 mW.当抽运功率为94 mW时获得了25 mW的信号光输出,其光-光转换效率为26.6%. 相似文献
17.
LiNbO3电光调谐光学参变振荡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光学参变振荡器中 ,角度或温度调谐方式的最大缺陷就是参变光波长变化较慢 ,调谐操作复杂 ;电光调谐方式具有调谐速度快 ,操作简单的优点。利用非线性光学晶体LiNbO3 的电光效应 ,在 1 0 6 4 μmNd∶YAG激光器输出的抽运光作用下 ,切割角θ =4 7.5°,在垂直于 1.0 6 μm抽运光偏振方向上加 - 4 .5 +4.5kV直流电压 ,实现参变光波长调谐输出 ,输出光能量约为 2 6mJ左右 ,转换效率 η≈ 17.3%。实验所得的参变光波长变化与调谐电压的线性关系与理论计算相吻合 ,为实现光学参变振荡器的快速调谐快速输出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8.
1560nm激光经PPLN和PPKTP晶体准相位匹配倍频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将1560nm光栅反馈复合腔半导体激光器产生的连续激光注入掺铒光纤放大器,放大至约5 W,分别采用周期极化铌酸锂(PPLN)和周期极化磷酸氧钛钾(PPKTP)晶体单次穿过进行准相位匹配倍频,对应获得约336mW和210mW的780nm激光输出,倍频效率约为7%和4.4%。通过监视倍频光纵模,显示其具有良好的单频输出特性。此外,还扫描测得了Rb原子D2线的吸收光谱,表明780nm激光的频率调谐范围大于10GHz。采用无调制偏振光谱技术将1560nm半导体激光器频率锁定至87 Rb 5S1/2(Fg=2)-5P3/2(Fe=3)超精细跃迁线上。相对于自由运转450s内1560nm激光频率起伏约4MHz,锁定后可将残余频率起伏压低至1.5MHz左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