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岩香菊精油的气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娅萍  洪涛  陈大舟  孙守威 《色谱》1993,11(3):148-149
在植物挥发油等复杂有机混合物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中,常遇到分离不良的色谱峰,所取得的质谱不易识别和解析。多维色谱法则是解决复杂有机混合物分离的有力工具。对质谱工作而言,把多维色谱的卓越分离能力与质谱仪的定性鉴定能力结合起来,构成一个气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GC-MS)系统,就能大大改进常规GC-MS系统的功能,但有关报道很少,尚未得到  相似文献   

2.
《广州化学》2013,(2):2-2
GC--MS是一种高效的分析技术,该技术利用气相色谱的分离能力使混合物中的各组分分离,并利用质谱鉴定(定性分析),且可以测定其精确含量(定量分析)。气相色谱和质谱的控制、数据的记录和分析都由计算机系统完成。气质联用具有非常高的灵敏度(10-15g),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相似文献   

3.
《分析化学》2007,35(8):1024-1024
该书主要介绍了色谱-质谱、色谱-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色谱-原子光谱和色谱-色谱联用技术。该书简述了质谱、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原子光谱和核磁共振仪器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与色谱联用时对接口的一般要求。该书内容丰富,包括:液相色谱-质谱、毛细管电泳-质谱、色谱-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液相色谱-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薄层色谱-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色谱-原子光谱等联用技术,以及液相色谱-液相色谱、气相色谱-气相色谱、气相色谱-液相色谱等不同的分离模式色谱联用技术的应用实例。该书是《色谱技术丛书》之分册,在第一版基础上作了修改和充实,补充了新近发展的仪器、技术与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4.
环境样品中的有机污染物种类繁多、结构复杂、含量不等,对其进行分析测试难度很大。近年来,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机、气相色谱-红外(GC-IR)联机、液相色谱-质谱(LC-MS)联机以及超临界色谱-质谱联机(SFC-MS)等新技术,已对许多环境样品中的复杂有机污染物获得了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的定性、定量分析结果,包括有机污染物的结构信息。本文采用超细玻璃纤维滤膜采样,热脱附仪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了大气颗粒物中的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与传统的索氏提取法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5.
闫小燕  靳艳  虞星炬  张卫  金美芳 《色谱》2004,22(6):652-654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与核磁共振氢谱(1H-NMR)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黄海肾指海绵属新种海绵Reniochalina sp.中的低极性组分进行了研究。实验首先采用环己烷对海绵进行提取,然后将提取液浓缩,用硅胶柱对其进行柱色谱分离。取乙酸乙酯-环己烷(体积比为1∶9)混合液梯度洗脱所得油状物用于连续两次制备色谱分离,得到两个样品,对其进行1H-NMR及GC-MS分析。此次实验共从该海绵中分离鉴定出10种链烃、2种脂肪酸、2种脂肪酸酯、邻苯二甲酸以及3种邻苯二甲酸二酯共18种化学成分。该研  相似文献   

6.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桂花和叶中挥发性成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呈仲  苏越  郭寅龙 《有机化学》2009,29(6):948-955
采用谱库检索结合准确质量测定、保留指数、串联质谱技术的多维定性分析策略鉴定化合物, 能够提高定性分析的效率和准确性. 运用顶空-气相色谱-四极质谱、顶空-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以及顶空-气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对桂花样品进行了分析检测, 并采用多维定性分析思路对检出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鉴定. 结果共确认出47种挥发性成分, 其中单萜类和倍半萜类化合物为主要组分. 该定性分析策略准确可靠, 可以广泛应用于复杂样品挥发性成分的定性分析中.  相似文献   

7.
土壤中砷形态分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评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土壤中砷形态分析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联用分析法、分级提取法和同步辐射X-射线线吸收光谱法。联用分析法包括气相色谱联用法、毛细管电泳联用法和高效液相色谱联用法。重点介绍了目前应用范围较广的高效液相色谱-等离子体质谱(HPLC-ICP-MS)联用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HPLC-HG-AFS)联用法。同步辐射X-射线线吸收光谱法近几年发展迅速,是最具发展潜力的形态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8.
运用二维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天然植物萃取精油-中国苦水玫瑰精油中难分离的复杂成分进行了分离分析,同时对色谱共流出组分的切割方式和切割时间进行了研究探讨。玫瑰精油组分首先在预毛细管柱J&W Scientific DB-1701(60m×250μm×0.5μm)上得到初步分离,通过FID信号确定了目标组分的切割时间段(...  相似文献   

9.
曹京宜  付大海  张峰  梁栋 《色谱》2000,18(5):390-393
 用裂解同时烷基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SPM-GC-MS)对不同类型的醇酸树脂进行分析研究,将衍生化试剂四甲基氢氧化胺与样品同时裂解,经高效毛细管气相色谱分离,质谱鉴定,可区分醇酸树脂中的多元醇、多元酸、植物油类型,由此对改性醇酸树脂作结构鉴定。与直接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比较,具有样品前处理快速、简单,用量少,灵敏度高,定性准确,谱图直观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单叶蔓荆子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智立  刘淑莹 《色谱》1997,15(4):344-346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山东泰山产单叶蔓荆子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分离出30多个峰,确认了其中28种成分,占总离子流的95%以上,并对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Δ3-蒈烯,用气相色谱/傅里叶红外光谱(GC/FTIR)法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1.
于万滢  张华  黄威东  陈吉平  梁鑫淼 《色谱》2005,23(2):196-201
采用气相色谱/四极杆质谱(GC/qMS)、气相色谱/正交加速飞行时间质谱(GC/oaTOFMS)和气相色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GC/FTIR)联用技术,对一种陕西产刺五加Acanthopanax senticosus (Rupr. et Maxim.) Harms茎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基于GC/qMS谱库的检索功能,结合GC/FTIR在结构鉴别上的优势和GC/oaTOFMS对质谱碎片离子精确的质量测定功能,成功地实现了对68个色谱组分的定性分析。与使用单一的联用技术(例如GC/qMS)相比,利用多种色谱联用技术在定性分析上的互补性,可以明显提高对组成复杂的挥发油类样品分析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介绍磺酸酯类基因毒性杂质的分析方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气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等。高效液相色谱法操作简单,应用广泛,能实现绝大多数化合物的分离、分析;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具有灵敏度高、准度高、特异性高等特点;气相色谱应用于易分离气体和易挥发的成分的检测,灵敏度高,专属性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具有分析速度快、分离效能好、灵敏度高、选择性强的特点。开发通用、简便、灵敏度高的分析检测方法,为更好地监测磺酸酯类基因毒性杂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广州化学》2013,(2):2
<正>GC―MS是一种高效的分析技术,该技术利用气相色谱的分离能力使混合物中的各组分分离,并利用质谱鉴定(定性分析),且可以测定其精确含量(定量分析)。气相色谱和质谱的控制、数据的记录和分析都由计算机系统完成。气质联用具有非常高的灵敏度(10-15g),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日本岛津QP-5050A型气相色谱仪;QP-2010A型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相似文献   

14.
从邻苯二胺产品中分离出一种白色针状未知化合物,用液相色谱(HPLC)和气相色谱(GC)鉴定其纯度后,同时进行元素、红外光谱(IR)、紫外光谱(UV)、质谱(MS)、核磁共振(NMR)氢谱及碳谱分析。根据分析的结果进行解析,最后确定未知针状不纯物中其主成分为2,1,3-苯并硫咪唑或2,1,3-硫二氮杂茚(C6H4N2S)(2,1,3-benzoth-iadiazole)。  相似文献   

15.
方晓明 《分析测试学报》2001,20(Z1):142-143
近年来,由于液相色谱-质谱-质谱(LC-MS-MS)联用新技术的不断出现,LC-MS-MS已成为现代分析手段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LC-MS-MS联用的优点非常显著,因为气相色谱只能分离易挥发且不分解的物质,而液相色谱则把分离范围大大拓宽了,生物大分子也能分离,LC与高选择性、高灵敏度的MS-MS结合,可对复杂样品进行实时分析,即使在LC难分离的情况下,只要通过MS1及MS2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中性碎片扫描,则可发现并突出混和物中的目标化合物,显著提高信噪比.  相似文献   

16.
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分析中,除氦气外,迄今尚未见到有用其他气体作载气的报道。本实验对氢气替换氦气作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载气情况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17.
《色谱》2005,23(5):503-503
元素形态分析是21世纪分析化学中发展最快的研究领域之一.而各种色谱(包括电泳)与原子光谱/质谱联用技术则是元素形态分析最有效的手段。本书详细介绍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联用技术及元素形态分析的研究成果及发展趋势。内容包括元素形态分析中的试样前处理技术、非色谱原子光谱/质谱联用技术、色谱(包括气相色谱、液相色谱、毛细管电泳)、原子光谱/质谱联用技术以及环境和生物体系中元素形态分析等。  相似文献   

18.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在农药残留检测方面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既具有气相色谱高分离效能,又具有质谱准确鉴定化合物结构的特点,可达到同时准确快速测定食品中微量的多种农药残留及衍生物,因此已被很多国家研究者开发和应用.GC/MS/MS,二维气相色谱、惰性离子源等是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19.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和气相色谱-红外联用技术对热裂解汽油C9馏分中的组分进行分离和定性分析。实验使用了50m聚甲基硅氧烷毛细管色谱柱,EI电离源,电离能70eV和10eV,红外光谱仪的检测器为MCT。通过分析确定了热裂解汽油C9馏分中52个化合物的结构。降低质谱的电离能有利于确定组分的分子量。质谱可以提供被测组分的裂解碎片离子和分子量的信息,红外在确定官能团和同分异构体时要优于质谱。两种联用技术的使用较好地解决了单一方法测定复杂混合物中组分结构所存在的缺陷。  相似文献   

20.
对当前法庭科学领域中有机炸药的实验室和现场常用的检验技术如:气相色谱、液相色谱等色谱技术,原位电离质谱、同位素比质谱等质谱技术,气相色谱-质谱、液相色谱-质谱等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毛细管电泳技术,离子迁移谱技术,红外光谱、拉曼光谱、太赫兹等光谱技术,荧光、电化学、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等传感器技术进行了归类和总结,并对有机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