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蛋壳膜固定酶和静电作用组装纳米银膜,建立了一种新型的光度法检测微量葡萄糖.采用共价交联法在蛋壳膜上固定葡萄糖氧化酶.酶促反应产生的H_2O_2氧化纳米银导致纳米银膜吸光度减小,日光强度的变化值与葡萄糖浓度有关,据此实现了对葡萄糖的检测.该方法检测快速,线性范围为6.0×10~(-5)~66.0×10~(-5)mol/L(r=0.999 7,n=11),检出限(S/N=3)为1.8×10~(-5) mol/L.方法成功用于临床血清样品中葡萄糖含量的检测.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一种基于Fe~(3+)-方酸螯合体系的葡萄糖可见光谱分析方法。在葡萄糖氧化酶(GOx)的催化作用下,葡萄糖被氧化为葡萄糖酸和H_2O_2,产生的H_2O_2将Fe~(2+)氧化为Fe~(3+),Fe~(3+)与方酸的螯合体系可产生灵敏的显色反应,从而建立了葡萄糖的检测方法。结果表明,所构建的葡萄糖传感器,葡萄糖在0.01~1.0 mmol/L的浓度范围内有很好的线性关系(R=0.9962),检测限为5μmol/L。与市售血糖仪相比,表现出更高的灵敏度,且在8 h内有很好的稳定性。方法可用于胎牛血清样品中葡萄糖的检测。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用Ni(Ⅱ)处理10μm强酸型阳离子交换剂Partisil-10SCX再吸附葡萄糖氧化酶以制备固定化酶的新方法。酶的吸附和固定化酶的活性较一般的物理吸附有明显的改善。由此制得的固定化酶柱后反应器接入微型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体系进行了血清和全血中葡萄糖含量的测定,并实现了葡萄糖和尿酸的同时检测。  相似文献   

4.
无酶葡萄糖传感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葡萄糖在镍电极上的电化学氧化.制备了无酶葡萄糖传感器,研究了其电化学氧化机理.并测定了血清中葡萄糖的含量。在较高的pH值和570 mV的电位条件下,镍电极上产生的Ni(Ⅲ)具有氧化剂的作用,能直接氧化葡萄糖为葡萄糖酸内酯,产生的正比于葡萄糖浓度的电流响应可以定量样品中的葡萄糖含量。传感器由镍棒、铂丝对极和Ag/AgCl参比电极构成;对葡萄糖的响应时间小于1 min,进样间隔时间为3 min;对葡萄糖的电流响应范围为1.96×10~(-5)~1.80×10~(-4)mol/L,检测限为9.80×10~(-6)mol/L。传感器未使用葡萄糖氧化酶或其他生物酶,受温度的影响较小,样品中的氧对测定没有影响。在镍电极上,抗坏血酸、尿酸和多巴胺等物质不干扰血清中葡萄糖的测定。传感器用于测定血清中葡萄糖含量,相对标准偏差为4.3%。与己糖激酶法的测定结果一致。传感器制备简单,无需特殊保管,经简单处理后可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5.
基于Nafion/碳纳米粒子修饰的葡萄糖传感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滴涂法制备了Nafion/碳纳米粒子复合物修饰玻碳电极,该电极对H2O2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氧化性能。还利用滴涂法制备了Nafion/碳纳米粒子复合物包裹的葡萄糖酶电化学生物传感器,该生物传感器对葡萄糖有着良好的电催化作用。应用该传感器对葡萄糖进行了检测,检测线性范围为2.0×10-6~6.0×10-3mol/L,检出限为1.6×10-6mol/L(S/N=3),实验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重现性和抗干扰能力。对小鼠血清样品中的葡萄糖进行检测,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6.
将芯片式流通池顺序注射可更新表面反射光谱法用于酶反应检测。HRP催化H2O2氧化BPR底物的反应用于对H2O2的检测。此反应体系与葡萄糖氧化酶联用,用于对血清中葡萄糖的检测。  相似文献   

7.
通过电化学沉积将壳聚糖、葡萄糖氧化酶和碳纳米管固定到镀铂金电极上,制备了一种新型葡萄糖生物传感器.探讨了铂的电沉积时间、壳聚糖化学沉积时间、缓冲溶液pH和工作电位等对该牛物传感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生物传感器线性范围为1×10~(-6)1.2×10~(-2)mol/L,相关系数为0.9974,检测限为5.0×10~(-7)mol/L,响应时间≤8 s;血清中的尿酸、抗坏血酸等对葡萄糖的测定无干扰.利用该生物传感器测定了人血清中的葡萄糖,回收率在97%~105%之间.该生物传感器线性范围较宽,灵敏度高,响应迅速,抗干扰能力强,有望成为一种可推广的新型葡萄糖检测器.  相似文献   

8.
葡萄糖生物传感器以其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反应速度快以及稳定性好等优点吸引了许多研究者的关注。 本文将已发表的一些葡萄糖检测方法分为两类:葡萄糖酶生物传感器检测方法与无酶葡萄糖生物传感器检测方法,简要介绍了这2种检测方法的一些研究进展,并对葡萄糖检测方法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葡萄糖水平是糖尿病诊断治疗的一项重要评价指标。该文基于激光诱导石墨烯/酶电极构建了一种新型便携式葡萄糖传感器。通过激光诱导石墨烯(LIG)技术制备微型柔性石墨烯三电极系统(LIG电极),并基于1-芘丁酸的疏水端苯环与石墨烯的六元环结构间的π-π叠加效应,对LIG电极表面羧基化,进而共价交联葡萄糖氧化酶(GOx),制得LIG/GOx电极,采用计时电流法,开展葡萄糖传感研究。结果表明,所构建的传感器对葡萄糖的检测范围为5.0×10-5~1.0×10-2 mol/L,检出限(S/N=2)为5.0×10-5 mol/L。方法表现出较高的选择性、稳定性和良好的重复性,可用于血清、尿样和汗液中葡萄糖的检测。LIG在葡萄糖传感微型电极材料的应用,有利于实现葡萄糖的非临床检测,有望用于便携式传感器的构建。  相似文献   

10.
合成了一种稳定和水溶性的聚丙烯酸修饰CeO2 NPs,利用动态光散射(DLS)、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进行表征.结果表明,CeO2 NPs能够催化H2O2氧化3,3′,5,5′-四甲基联苯胺(TMB)发生显色反应,表现出过氧化物模拟酶催化活性.利用Raman和顺磁共振(EPR)光谱技术研究了其催化机理.基于CeO2 NPs催化TMB变色反应对H2O2浓度的依赖性和葡萄糖氧化酶能够催化溶解氧氧化葡萄糖产生H2O2的原理,构建了一种简单、灵敏、选择性高的测定血清中葡萄糖的检测方法.在优化条件下,测定葡萄糖的线性范围为0.5~10 mmol/L,检出限(3σ)为0.1 mmol/L.对1.0 mmol/L葡萄糖进行11次平行测定,其相对标准偏差为2.4%.该方法已成功用于血清样品中葡萄糖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