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4 毫秒
1.
B4+和H相互作用过程中径向偶合的理论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原子轨道展开的方法,对B4+和H碰撞过程中的径向偶合进行了理论计算。为了使计算结果精确并保持连续性,在波函数中加入了电子转移因子,并在中低能量范围内计算时对所使用的量子力学方程做了半经典近似。所得结果以曲线形式给出,是研究离子和原子相互作用的较直观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B~(3 ) He碰撞过程中电子捕获几率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分子轨道展开方法对B3 离子和He原子的碰撞势能进行了计算并与实验值做了比较,在确认了所使用的参数完全准确可靠的情况下,利用量子力学方程和碰撞参数方法完成了碰撞过程中电子捕获几率的理论计算  相似文献   

3.
C-P(V)键核自旋偶合常数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自然杂化轨道,以从头算级别的理论计算方法,选择较小基组STO-3G,研究了C-P(V)键的核自旋偶合常数,并用三种化合物进行验证,理论计算值较好地与文献值相符合.  相似文献   

4.
在前文工作的基础上,结合MNDO/EHMO分子轨道方法和自然杂化轨道方法,具体计算了CC键和CP键的核自旋偶合常数.计算结果表明,1JCC和1JCP主要由成键原子的轨道杂化作用和键极性这两种结构因素所决定.为从简单价键理论角度解释和计算1JCC和1JCP值提供了简便直观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利用分子轨道展开方法对B^3+离子和He原子的碰势能进行了计算并与实验值做了比较,在确认所使用的参数完全准确可靠的情况下,利用量子力学方程和碰撞参数方法完成了碰撞过程中电子捕获几率的理论计算。  相似文献   

6.
36Krq+(q=1,2)与H和He碰撞的电荷剥离截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之景 《物理学报》1999,48(7):1210-1214
采用二体碰撞近似和托马斯-费密近似方法计算了多电荷离子36Krq+的势函数和电子动量分布,以及它与中性原子H和He碰撞的电荷剥离截面. 关键词:  相似文献   

7.
饶建平  欧阳楚英  雷敏生  江风益 《物理学报》2012,61(4):47105-047105
应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 研究了H在金属Nb体心立方晶格中的间隙占位情况, 并讨论了占位能和间隙大小的关系. 分析了H在间隙位和Nb金属晶格的相互作用, 并讨论了相互作用对电子结构的影响. 结果表明: 除了间隙大小直接影响溶解能的大小之外, H的1s电子和Nb的3d电子有比较强的成键作用, 也是导致H在Nb晶格中溶解能较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估算了500 ℃ 下H在Nb晶格中的扩散系数大约为7.8× 10-9 m2/s, 和实验结果基本符合.  相似文献   

8.
直接键链13C-1H的核自旋偶合常数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一种计算直接键链原子核自旋偶合常数1JA-B的统一的半经验关系式,研究了各种代表性的环状分子及非环状分子的1JC-H的核自旋偶合常数,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的较好, 说明该统一的半经验关系式既可适用于非环状分子又可适用于环状分子化合物体系的直接键链原子的核自旋偶合常数1JC-H计算.  相似文献   

9.
根据建立的重离子径迹结构Monte Carlo计算模型,计算了重离子在液态水介质中的径向剂量分布和最大作用范围,计算结果同实验或其它δ射线理论计算值进行了比较,其目的在于建立细胞损伤强度和损伤范围与重离子参量之间的关系,从理论上探索重离子生物效应的机理.  相似文献   

10.
采用通道耦合(CCQT)方法,并根据文献〔1〕提出的电子瞬时配对的平均效果形成未饱和共价键的物理模型来划分通道,分别对H2^-和He2^+进行了计算,得到了较准确的基态能量和与实验相吻合的平衡距离,给出了H^-与H及He^+与He相互作用势能曲线。文内体现了这样一个特点:好的物理模型结合好的方法能使较为复杂的问题得到大大简化。  相似文献   

11.
H+4形成机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利用Penningiontrap存储和累积离子的功能,获得不同延时(即反应时间)的离子谱H+n(n≤4),不仅进一步证实了H+4具有稳定结构的理论预言,而且经分析得出,H+4是经碰撞反应H+2+H2→H+4;H+3+H+H2→H+4+H2产生的。  相似文献   

12.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中的广义梯度近似(DFT/GGA)方法,在PW91/DNP水平上研究了21种2,3-二取代喹唑啉-4(3H)-酮化合物的结构、化学活性和前线轨道.结果表明:此类化合物的能隙E_g大部分都在3.50~3.60 e V之间,其中在喹唑啉环3位上取代甲氧基苄基,或是在8位上取代甲基,化合物的能隙降低,而且甲氧基在苄基的间位比对位降低得更厉害.通过比较还发现,2,3-二取代喹唑啉-4(3H)-酮化合物对水稻纹枯菌(Rhizoctonia solani bacteria)的杀菌活性与哌啶并噻吩并嘧啶酮衍生物对水稻纹枯菌的杀菌活性相当,而哌啶并噻吩并嘧啶酮衍生物比2,3-二取代喹唑啉-4(3H)-酮化合物对苹果轮纹病(Botryospuaeria gregaria bacteria)杀菌活性好.  相似文献   

13.
采用单电子的双中心原子轨道强耦合方法,计算了H(1s)+H(2s)碰撞体系H(2s)失去电子过程的总截面,并与前人的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采用双中心原子轨道强耦合方法得到的H(1s)+H(2s)体系H(2s)失去电子过程的截面与实验比较符合.同时,还给出了H(1s)+H(2s)碰撞体系H(2s)电离过程、H(1s)俘获电子过程和H(2s)退激发到H(1s)过程的理论截面.  相似文献   

14.
利用全量子理论,研究了Kerr介质中单模光场与V型三能级原子依赖强度耦合的相互作用系统中原子偶极压缩效应,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讨论了Kerr介质常数χ和失谐量Ω对原子偶极压缩的影响.结果表明:Kerr效应对原子偶极压缩效应起着不同程度的减弱作用,适当大小的失谐量Ω有利于原子偶极压缩.  相似文献   

15.
采用单电子的双中心原子轨道强耦合方法,研究了1-100 ke VH(1s)+H(1s)碰撞体系的激发、俘获和失去电子总截面,并分别与前人的理论结果和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采用双中心原子轨道强耦合方法得到的H(1s)+H(1s)体系激发到H(2s)过程和失去电子过程的截面与实验符合很好.  相似文献   

16.
采用单电子的双中心原子轨道强耦合方法,研究了1-100 碰撞体系的激发、俘获和失去电子总截面,并分别与前人的理论结果和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采用双中心原子轨道强耦合方法得到的 体系激发到 过程和失去电子过程的截面与实验符合很好。  相似文献   

17.
6-芳基-4(3H)-蝶啶酮化合物的红外特征光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总结归属了2-氨基-3-氨基甲酰基-5-芳基吡嗪和6-芳基-4(3H)-蝶啶酮及其苯环对位卤代衍生物的主要红外吸收谱带和特征,讨论了它们随化学结构而变化的一些规律。研究发现苯环取代基的改变对苯环的ν_(C—H)和δ_(C—H)振动都有影响,而Cl和Br的影响作用几乎相同。并且指明了成环前后酰胺类型的变化导致光谱图有明显变化,以及苯环上C—X的红外吸收谱带范围。也可用文中的红外光谱数据来快速鉴别酰胺是否环化为内酰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